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探索_高校课程改革.docx
-
资源ID:48847209
资源大小:13.6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探索_高校课程改革.docx
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探索_高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 摘 要 基于田径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地位,探讨了在高校教学改革体系中,依据新的人才培育方案要求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与目标,改革的特色内容,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究与改革。 关键词 高校 田径课程 改革实践 田径课程是高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田径运动的基础性功能,对于当代高校生的培育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人们思想多元化的发展,高校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健康日益朝着多样化需求的改变,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高校渐渐形成了集田径健身、田径技能和好用技能为一体的新课程。教化部颁发的一般高校体育教化专业主干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这种田径课程改革的界定为“田径类”课程,并指出: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好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实力和生存生活实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做好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讨探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为高校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教化部在全国一般高等学校体育教化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说明中,提出了“体育教化专业的培育目标以培育体育老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安排纲要的须要,应进一步拓宽专业培育口径,拓宽学生的学问面,同时也增加学生选课的敏捷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实力”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要求。这是进行田径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田径课程的总目标是:驾驭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学问、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肯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课程教学训练的基本实力、具备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实力、具备指导课外田径竞技健身熬炼的组织管理实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养,提高社会适应实力。 二、田径课程改革的特色内容 田径课程技术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问、实力、素养协调发展,敬重学生的特性发展,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工作推动了教学,运用科研成果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本课程的特色:在田径理论课的教学中运用了我们最新的探讨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详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目标,实践了课程综合化的先进理念 田径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培育学生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实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为田径课程摆脱逆境找到了一个可行的突破口;田径课程进行了以一下四个整合:(1)整合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2)整合教学与训练,既整合技术教学模式与训练模式,又整合田径课程实施与田径代表队的建设;(3)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4)整合过程评价与实力考核。 (二)创建了新型的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和新型专业教学模式 构建“田径教学与训练”和“田径理论与实践”课程两个课程体系。本项目创建的“理论实践探究”教学模式,明确了田径专选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田径普修课与田径专选课的功能划分问题。 (三)构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体系 形成了学生创新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解决了田径课程学习和参与田径代表队主动性不够、动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本项目系统建立了学生教学、训练和裁判工作实力培育的实践体系。本课程将有关内容进行组合和调整,使得本课程既受益于体育教化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又受益于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学生。本课程强调理论的传授,但更注意学生的练习,使之达到会讲、会做、会教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田径课程教学实践的宗旨是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和提高从事田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等工作的实力。本课程主要有以下实践教学内容: (一)田径场地实践教学:以田径场地设计、运用为重点,提高学生对场地结构的相识,具备规划、设计实力。 (二)田径竞赛实践教学:建立裁判实践基地,在裁判工作中促进对规则的理解,驾驭各项目裁判工作流程与方法。使学生具备组织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实力。 (三)田径课余训练实践教学:与院分团委、学生会协作,有组织举荐到各系进行课余训练,与校田径队训练工作相结合,担当助理教练。 (四)田径科研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相结合,从选题答辩全程指导,与学生会科协工作相结合,有安排培育科研骨干。 (五)田径教学组织实践教学:与田径技术教学相结合,采纳轮番带打算活动的方式,提高组织教学实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实力结构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四、教学方法的探究与改革 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主动的进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探究与改革,主动进行了一些田径看法的探究性探讨。高校田径学科经过十年的探究与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利用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通过建立先进的电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学体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倡师生互动并结合多媒体录像视听手段教学。参加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会学习、会训练、会探讨的教学方法。 (二)在教学中应遵循田径教学的几个客观规律 老师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遵循相识活动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生理技能活动实力改变规律、田径运动自身的特别规律。 (三)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老师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坚持自觉性、主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动身原则,按部就班原则;巩固提过原则。 (四)在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中需采纳的集中教学方法 在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演示法、竞赛法和预防订正错误等方法。 参考文献: 1 毕红星.我国部分一般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2 尹干闽.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系统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