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doc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点: 扇形统计图. 难点: 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关键: 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 探索新知 教学例1 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 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 (4月26日5月31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 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 、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四、 布置作业 第 五 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P70页-P71页 的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且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 一些 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并且学会有条理地、清晰 地说明有关的问题。 3、 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的说明分瞥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阻击活动, 把四支 铅笔防进三个文 具 合中,可以怎么做?哟几种情况? 1) 学生思考各种方法。 2) 2)、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 3)汇报交流的情况。 演示: 第一种 情况: 第 二 重放法: 第 三种放法: 第 四种放法: 学生提出问题:不管 怎么样的放法 ,文具盒 里至少 有2支铅笔。为什么? 3、做一做P70页 有7只鸽子飞回5个鸽笼里,至少会有2只鸽子飞回到同一个鸽笼呢?你怎么证明会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笼? (1)学生独立证明、说理 (2)组内交流看法 (3)小组学生汇报 数的分解: 学生说明 有什么体会 ?如果把各种问题都罢 出来的话很多的也有一定 的难度。如果找大数学方法解决 就好了。 二、教学学例 2 把五 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防今其中的一本书? 1、 摆 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一本书。 2、 说一说思维的过程。如果每 个抽屉里放2本,放了4本书。盛夏的1 本还要放进一个抽提。所以至少有一个抽屉放进三本书。 3、 3、如果一共幼 本书会 怎么样的放啊?9本书能? 4、 4,你能用算 式表示以上的过程吗?你有几种 发现? 说明:先平均 分,再 把余 数进行分瞥,得 出的就是一个抽屉里的放进的本数 5做一做。P71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小丽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了13份报纸,你知道至少有几份报纸是同一个月的吗? 2、某校六年级学生共有400人,年龄最大的与年龄最小的相差不到1岁,我们不用去查看同学的出生日期,就可断定在这400个学生中至少有两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你能证明在一个11位数中,至少有2个数位上的数字是相同的吗? 思考题: 要拿出25个苹果,最多从几个抽屉中拿,才能保证从其中一个抽屉里至少拿了7个苹果。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上、学习方法上、数学小知识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