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办公室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
资源ID:48995699
资源大小:20.6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委办公室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农委办公室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1、获得荣誉(1)5月份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2)3月份荣获宁国市2022年项目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先进单位5月份荣获宁国市2022年度平安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食品药品平安工作先进单位6月份荣获宁国市2022年度依法行政先进单位2、重点工作主要指标: 1-5月份,我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宣城市占比43.1%,比去年同期增长9.5%,总量居宣城市首位。完成农产品三品认证6个。2022年截止目前获宣城市举荐上报省示范农场4家、省示范合作社1家。(1)全力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平安县创建。围绕农业质量年活动,不断健全市、乡、村、企四级农产品平安监管体系,完善市、乡、企三级检测体系,发挥以信息化监管、网格化服务为核心的才智农业平台作用,整体推动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平安县创建进程,并完善平安县考核验收打算工作和迎检工作。建立健全市、乡、村、企四级农产品平安监管体系,正式启动农安民生工程快检体系建设,完善以市级检测为龙头、乡镇检测为骨干、生产主体自检为补充的三级检测体系,构建了从农业投入品运用、生产过程限制到产地准出要求相配套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推动了以茶叶、蔬菜、畜禽产品等一批优势产业为试点的农产品溯源体系,胜利打造以信息化监管、网格化服务为核心的才智农业平台,不断推动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与市场核心竞争力。(2)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一是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状况。完成2022年度1+1+5现代农业扶持政策和供应侧政策农业企业贴息项目审核工作,拟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探讨后兑现。对1+1+5农业扶持政策评先评优作了较大调整,优秀农场评比名额安排到乡镇等额申报、优秀合作社评比名额安排到行业部门等额申报。二是农业项目工作稳步推动。获得2022年度市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7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云燕食品、乌骨羊等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南极奇隆山核桃加工厂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完成18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合作社发展项目支配,探究了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村模式。完成本级财政预算20万元河沥示范区观光通道及配套设施项目支配。三是修改完善农业项目管理方法。(3)扎实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接着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主动开展三下乡 3•15 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活动。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农夫2700余人次,散发各类技术资料48500余份,发放科技书籍2200余份,入户科技指导服务8300余人次。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夫培训工作。今年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可运用资金234.544万元,目前正根据省局方案组织实施。实施农机上山行动安排,持续推动省级农机化示范县建设项目,3月24日,在宁国市霖溪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胜利举办了宁国市首条茶叶清节自动化生产线开机启动仪式,5月8日,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承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加快山区农机化进程。(4)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动态监测和宣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城市示范农场和合作社申报工作,国家合作社复审合格10家、淘汰1家,宣城市级龙头企业淘汰18家、新认定24家,宣城市级示范社新认定4家、宣城市级示范农场新认定22家。保证了示范经营主体运行质量。已注册家庭农场1225家,超预期进度完成任务,围绕农业+理念,根据平安放心、高品高效、休闲观光目标,培育一批种养结合、农旅融合的农业经营新模式。启动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工作,建立一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联盟。(5)实施休闲农业升级行动。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加快休闲农业全面融入安徽川藏线最美宁国段,融入全域旅游,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按 安徽川藏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要求,组织落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及皖南川藏线沿线环境整治和风貌整改工作。组织落实了宁国市全域旅游提速年大宣扬大营销系列活动之港口民俗旅游文化系列活动及三月三茶旅欢黄花云尖采摘系列推介活动。组织创建宣城市地方区域品牌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工作。(6)落实种植业绿色生产。一是仔细落实减药减肥工作。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实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3000亩、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核心区2000亩、果树绿色防控示范区1010亩、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300亩、中药材绿色防控示范区800亩。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完成8个肥效试验。二是推广绿色增效生产模式。在南山、河沥及霞西开展了油菜绿色增效示范区建设; 主动谋划方塘乡和霞西镇有机水稻及稻鸭共育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稻鸭共生、稻渔共生,病虫害生物防治、机插秧技术,全市有机稻种植面积3000亩,其中稻鸭共育面积1800亩,稻渔共生面积50亩,辐射带动农户绿色种植面积6万亩,示范带动作用明显。(7)全力做好畜牧业转型升级及疫病防控。一是在库区乡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专项活动,提高畜禽养殖场(户)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二是全面落实新建养殖场选址三级审批、三同时、禁养区内一律不允许新建养殖场等制度。三是开展集中强制免疫。截止目前全市共发放禽流感疫苗282.75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1.04万毫升、猪口蹄疫疫苗3.955万、猪瘟疫苗4.1万、小反刍兽疫疫苗0.37万。共集中免疫猪口蹄疫9万头、禽流感323.1万羽、牛羊口蹄疫0.73万只。四是担当完成省农委支配的家禽H7N9流感专项监测工作。共对包括种禽、蛋禽、肉禽在内的13个养殖场和家禽屠宰场、农贸市场等环节进行了样品采集,共采集免疫前后血清样品910份,口腔、泄殖腔及环境拭子1010份。完成农业部定点监测采样工作,分别采集血清样品、口腔泄殖腔双试子、盲肠样品各50份。协作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流调处在我市开展的家禽H7N9流感防治措施效果专项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