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docx
-
资源ID:49012078
资源大小:13.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转变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docx
转变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素养教化,必需更新教化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化观念。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化观念(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化实践。在此过程中,全体老师必需转变传统的老师观、落后的学生观、陈旧的教学观、单一的质量观,努力形成适应新时期素养教化须要的教化观念,争做新时期优秀老师。一、转变传统的老师观,不做“教书匠”。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老师定位在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种相识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坚信不疑。而事实上老师应当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化科研的专家,令人信服的心理医生,课程设计的专家,现代教化技术的行家,独立学习、独立探讨的指导者,客观公正的评价者,热心的社会工作者。而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化科研的专家。老师应当从四个方面来提高教化科研的水平:A、确立科学的教化理念。要通过学习现代教化理论,加深对教化的战略地位、多元功能、价值取向的理解。B、可以通过参加学校课题探讨,做教科研行家,而不是一个“操作工”。C、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依据“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要求,老师人格魅力主要应表现在“高尚、真诚、完备”三方面。D、学会创新。老师工作平凡而又困难,但假如没有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简单安于现状,自我满意,甚至流于机械操作,成为“教书匠”。二、转变落后的学生观,不再“唯师是从”。 “听话”多少年来始终被我们用来衡量是否好学生标准,因此在教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须要。新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敬重学生的人格,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敬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细心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化。闻名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特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心情等熔成的最困难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化。”在课堂上老师要努力体现出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没有“笨”的问题,只有求知欲;没有“错”的回答,只有没学会。让全部学生感受到:教室不再是一个四方形的没有生命的水泥盒子,而是一个汲取学问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没有“唯我独尊”和“师道尊严”的束缚与压迫,有的只是人格的凸现和心灵的伸展。 新的学生观还要求我们向学生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在许多方面,学生要比我们纯净得多,可爱得多。如:通常学生的怜悯心、神圣感、创建力比老师强。升旗仪式时,学生们聚精会神,真诚投入,就是很好的例子。 “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安排的状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嬉戏。”(马斯洛)。如此这般,比比皆是。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不再“灌输”学问。陈旧的教化观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学问的“容器”,课堂教化仅是老师的单向“灌输”。新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记”的过程,而是他们主动地探究,主动地去“悟”、“求”的过程。老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发号施令的、主宰学生一切的权威。老师和学生是同等的。为此我校确定了“引导实践,注意体验,培育探究习惯”的探讨课题,我们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开展了探究性学习的探讨,提倡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的感觉,抬起头来走路,做学习的主子和课堂的主子。教学由“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变为一起探讨,一起商议,谁先占有学问和学问,谁先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四、转变单一的质量观,不以“分数”论人。教化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一名办学者、一名校长、每一位老师必定追求学校教学高质量。什么是高水平的教化质量呢?我们认为:学校培育的无论是就群体而言,还是就个体而言,都应当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地、和谐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又有良好的特性和特长的学生。高水平的教化质量,是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来实现的。这几个“育”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渗透的,它们交织着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各自又有着特定的范畴,有着自身的规律。要得到高水平的教化质量,就必需遵循它们自身的规律来办事,同时要追求整体的最佳效果。我们每位老师都应当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不能为了片面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成果,而不惜挤占其它学科、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惜压抑学生的特性。分数当然可以是一种评价的标准,但过分看重分数则不行取,更不应把它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彻底变更见书不见人,见分不见人的状况。既要负责学生的“一阵子”更要负责学生的“一辈子”。新的世纪已经到来,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转变教化观念,努力实践,用爱心、真心、耐性浇灌孩子的心灵之花应当是我们每一位新时期老师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