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docx

    • 资源ID:49141957       资源大小:43.0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docx

    本科论文摘 要 本篇论文以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为论文题目进行分析,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等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与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所带来的机遇,包括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数据以及为开拓金融服务人群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在分析商业银行业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常见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为例进行分析。此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对于贷款业务的积极影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对于贷款业务的消极影响都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部分。并且基于两方面影响的分析,提出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影响,提出解决对策,比如,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体系以及提高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的能力。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业务;影响;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on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other theories, and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to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including providing new tools and data for strengthening risk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a techn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s. Secondly,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it mainly takes the common deposit business analysis and loan business as an example. In addition,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oan busines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loan business Influence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wo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banks faci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put forward solutions, for example, improve the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ing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personnel.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Commercial Banking,Impact,Measures 目 录前 言11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关概述2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21.2互联网金融产品类型21.2.1第三方支付21.2.2 P2P小额信贷31.2.3互联网理财3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52.1机遇分析52.1.1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数据52.1.2为开拓金融服务人群提供了技术基础52.2挑战分析62.2.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被冲击62.2.2商业银行的借贷格局被改变63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83.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83.1.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积极影响83.1.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消极影响93.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93.2.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积极影响93.2.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消极影响104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影响,商业银行业务方面采取的措施分析124.1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体系124.2提高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的能力124.3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134.4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步伐13结 论14致 谢15参考文献16前 言纵观互联网金融产品这几年的发展,可谓势头迅猛,但是目前依然无法取代商业银行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自从建国以来,传统商业银行以其独特的地位,已经在中国金融领域得到了足够承认,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客服信任度、资金实力、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二是互联网金融说到底还是模式的创新,其本质依然是金融,其资金结算和资金划拨等基础金融服务仍需要依赖商业银行进行,银行拥有着为整个金融市场提供信用中介和结算终端的功能。其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存在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正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存在,能够及时使商业银行认清自身业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同时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存在,银行方面也适当提出几点措施予以应对,从这一点上来讲,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那么在现阶段中研究这一课题,能够提升二者直接的协同关系,对于二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国外学者Anthony Davis(2017)指出传统金融业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进而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具有互联网特质的金融业态;其狭义的概念指依靠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国内学者李晓峰(2018)指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巨大,以网络借贷为例,网络借贷凭借业务流程简单、风险控制手段多样化的优势,对商业银行业务冲击较大,相比较网络借贷来看,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项程序和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学者张忠宇(2017)指出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成本低,商业银行业务成本高。杨谊(2018)观点指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涌入了人们的视野,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理财通、零钱宝等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李俊涛(2018)观点指出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在贷款手续方面相对简单,同时在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求方面相对宽松一些,而不是像商业银行那样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要求过于严格,以至于使得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中以失败而告终。综上所述,能够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等理论性研究成果相对成熟,但是对于具体的影响方面的成果还有待完善。研究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方面,基于影响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调整对策。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文献综述法,围绕论文题目,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资料来源主要就是中国知网优秀论文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并对资料进行详细整理,作为论文写作素材以及写作依据。第二种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法,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详细列出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从两方面分析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1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关概述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业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进而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具有互联网特质的金融业态;其狭义的概念指依靠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1.2互联网金融产品类型当今社会,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的蓝图中,呈现出“三国鼎立”的发展模式。第一种就是出现诸如支付宝等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及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模式的情况;第二种是出现如阿里小贷、P2P等模式的新型人人贷业务取代了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模式;第三种就是出现如余额宝等模式的渠道创新互联网理财销售模式。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与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影响重大。1.2.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13010.8亿元人民币;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80130.1亿元人民币。从这一数字中足以看出第三方支付推出以后其发展速度及规模是多么的惊人。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163626.7亿人民币;2016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353306.3亿人民币;201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1090733.1亿人民币;2018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为1356127.8亿人民币。除此之外,通过分析数据能够看出,从2014年到2018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由80130.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356127.8亿元人民币,短短五年时间,交易额整整增长一百多万亿元人民币,通过这几个数据也就充分说明了第三方支付近几年的发展呈现一片良好的势头。表1.1 2013-201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分析年份金额(亿元人民币)201313010.8201480130.12015163626.72016353306.320171090733.120181356127.81.2.2 P2P 小额信贷P2P小额信贷是一种将互联网、小额信贷等紧密联系的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国内包括线下提供贷款的网络交易平台一年的交易总额已经超过百亿,到了2014年以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趋于迅猛飞速,逐步展现出金融领域霸主的地位,而到了2018年,互联网金融几乎取代了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除此之外,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P2P小额信贷市场交易规模近几年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这种方式在刚推出之时,由于社会人士对于这种方式了解非常少,因此在当时应用该方式的社会人士少之又少。但是到了2014年,P2P小额信贷方式逐步被世人所知悉之后,特别是这种方式自身优势所在,鲜明的特点就是个体对个体。2011年,交易额只有96.7亿人民币;2012年,交易额为268.4亿人民币;2013年,交易额为927.6亿元人民币;2014年交额为2012.6亿元人民币;2015年,交易额为8686.2亿元人民币;2016年,交易额为19712.7亿元人民币;2017年,交易额为27164.1亿元人民币;2018年,交易额为32167.2亿元人民币。从数字中能够看出,2015年、2016年交易额突飞猛进,到了2018年,交易额为32167.2亿元人民币,五年之间增长额三万多亿元人民币。表1.2 2011-2018年P2P小额信贷市场交易分析年份金额(亿元人民币)201196.72012268.42013927.620142012.620158686.2201619712.7201727164.1201832167.21.2.3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理财是指投资者或家庭通过互联网获取商家提供的理财服务和金融资讯的一种经济活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涌入了人们的视野,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理财通、零钱宝等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据东方财富网专业数据统计,2013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交易资金已超过5000亿元,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反响,也就是在2013年6月以后,余额宝逐步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知悉及应用。2014年,余额宝交易资金高达5600亿元;2015年,余额宝交易资金达到6124亿元;2016年,余额宝交易资金达到6891亿元;2017年,余额宝交易资金达到7825亿元;2018年,余额宝交易资金达到8132亿元,从近几年数据能够看出,余额宝交易资金额持续上升。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衍生出多项互联网金融产品,比如,支付宝、余额宝,这些金融产品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主要表现在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数据等,而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未来商业银行业务应该如何进行转变,这是一项挑战性工作。而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1机遇分析2.1.1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数据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数据。任何一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风险的,事实证明,对于存在的这种风险来看也不是人们精准判断出来的,原因就恰恰在于风险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业务来讲同样也是如此,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开展存款业务也好,还是开展贷款业务也罢,无时无刻都存在风险,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存款业务风险、贷款业务风险等等。针对于商业银行存在的这种风险,对于我国金融机构而言,始终致力于研究如何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即如何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商业银行在分析客户的各项金融业务时变得更加准确,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恰恰在于客户已经发生的银行业务。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客户已经发生的各项银行业务数据,还能够预测未来客户会做出哪些业务变化。那么从这一方面分析来看,这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项,而且还能够使商业银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2.1.2为开拓金融服务人群提供了技术基础 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开拓金融服务人群提供了技术基础。商业银行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对不同的客户进行细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并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同时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应不同的社会客户群体,比如社会客户群体可以根据其拥有资产数量的多少分为低端客户群体、中端客户群体以及高端客户群体。而针对这些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并不是一点风险没有,言外之意就是说客户只要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就会伴有风险。一般来讲,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往往呈现正比例变动关系,如果产品的收益越高,则产品对应的风险也就越高;相反,如果产品的收益越低,则产品对应的风险也就越低。而对于社会中的三种客户群体而言,收入高的客户群体往往会选择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端客户群体会选择收益一般、风险一般的产品;而低端客户群体则会选择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产品。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于一些低端客户而言,其特征就是风险多样化以及风险分散化,通过对于低端客户的进一步细分,能够很好的加强商业银行对这些低端客户的服务。纵观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客户整体来看,其主要客户群体就是低端客户,单个低端客户虽然资金相对较少,但是低端客户的数量多,因此低端客户的总资金不容小觑。此外,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个人征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旦个人的征信出现问题,那么未来消费者无论是乘坐高铁、飞机,出门购物以及工作求职、跳槽等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言外之意就是说,征信对于个人的影响极大,一定要谨慎对待个人征信情况。纵观我国商业银行近两年业务发展状况来看,的的确确越来越重视每一个客户的征信情况,无论客户选择存款业务还是贷款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一旦客户征信不良,那么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对于这样的客户都会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所以说商业银行在未来开拓金融服务人群时,会更加注重被服务人群的个人征信情况。2.2挑战分析2.2.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被冲击事实证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消费者在进行购物的过程中,打开支付宝,扫码支付进行结账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结账,根本不需要手续费。除此之外,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仅只有支付宝一种,而是有多种,支付宝只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产品,腾讯旗下的微信零钱通同样也是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言外之意就是指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对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大。2.2.2商业银行的借贷格局被改变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极大的促进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淡化了银行的中介功能,逐步进入银行核心负债领域。一方面,从“借”的角度分析来看,金融产品的借款利率要低于商业银行,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自然是一种弊端。对于社会客户而言,如果选择商业银行,则直接意味着自身需要付出更多的借款成本,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对于社会客户而言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而放弃商业银行,基于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就是一种冲击。除此之外,从另外一方面分析来看,即在“贷”的方面,贷款方面变得同样也越来越难。面对这种情况,这对于我国一些中小微企业而言,必然是一件大大不利的事项,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为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在贷款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言外之意就是指,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发展,给小微企业无论是在存款方面还是在贷款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来看金融产品的出现也迫使商业银行的借贷格局发生了改变。3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3.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3.1.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存款利率,另一方面是存款手续简单,且存取方便。第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正式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非只在某一行业发展,而是涉及多个行业,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比如,以余额宝为例。其仅仅出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余额宝总金额就已经超过100亿元,原因之一就在于余额宝中的存款利率较高。对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而言,从世纪初期到余额宝推出的十三年间,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提高,家庭总收入在逐步提高,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整体确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余额宝这种高存款利率产品的出现,对当时的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意识到不应该再继续降低存款利率,于是商业银行在存款业务方面做出的重要调整就是开始提高存款利率,然而与余额宝存款利率相比较而言相差甚远。但是余额宝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积极影响之一就是在于抑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降的趋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够挽留部分存款客户。与此同时由于余额宝刚刚出现在人们眼前,过高的存款利率使得部分社会人士不相信,因为我国多数人士思想较为保守一些,因此多数人士依旧选择把闲余的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但是随着部分社会人士开始使用余额宝,且通过使用余额宝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因此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使用余额宝,扩大了、增加了余额宝的客户应用数量。第二方面,存款手续简单,且存取方便。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自身独有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其他商业银行都无可匹敌的。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存款手续简单,且存取方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完全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余额宝存款业务的操作。目前,社会居民在使用手机方面摆脱了使用按键手机2G时代,而全部使用全屏的4G智能手机,甚至目前有些地区已经使用5G智能手机,下载支付宝软件,社会居民就可以将手中闲余的资金存入余额宝中,而不再是拿着这些闲余的钱跑到银行,进行存款。支付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无论是在存款方面还是取款方面都要比线下的存取款方便,节省时间。单单从这一方面来讲,不难看出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余额宝的出现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整个流程也进行简化,由过去的繁琐到后来的简单,形式上由过去存折到后来的银行卡再到今天的手机银行操作,存款方面手续越来越简单。与此同时,2015年以后,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比如手机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社会人士存款的方式,人们不再需要亲自到商业银行进行办理存款业务,人们不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抽取号码、排队等等,让人们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3.1.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方面,以余额宝为例。2013年推出余额宝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余额宝总金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上述积极影响中已经谈到两点原因,那么第三点原因就在于余额宝的高存款利率。一方面,高存款利率能够吸引社会人士将闲余资金存入余额宝,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让更多的社会人士认可余额宝。余额宝从横空出世之日起,制定的存款利率,几乎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两倍,这对于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而言,就是一种消极影响。部分社会人士不再把闲余资金放置在商业银行,而是选择放置在余额宝中,无论是定期存款利率,还是活期存款利率,余额宝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相比较而言,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恰恰在于余额宝给出的存款利率,要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同时在贷款利率方面,又要远远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而对于我国社会客户群体而言,都希望自己获取的收益越多越好,而不是越少越好。基于社会客户的这一思想观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顺势而为,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客户从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金融产品转移,成为金融产品的客户。因此随着余额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存款客户开始转移到余额宝下,成为余额宝的存款客户。所以,基于这一角度分析来看,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全面发展而言是一种消极影响。2015年,商业银行的存款客户数量为7.94亿人次,而余额宝的存款账户仅仅为1.02亿人次,但是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客户数量为6.16亿人次,而余额宝的存款账户已经增加到2.83亿人次。通过数据对比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已经导致客户在进行转移。而且随着余额宝的快速发展,一时间对于整个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而言,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重大,甚至出现少数客户竟然将定期存款,从商业银行中取出来,放入余额宝中。我们知道,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需要客户支付一定程度的违约金或者手续费,但是这笔违约金或者手续费,与余额宝存款所产生的利息相比,结果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微信推出零钱通产品,2017年,我国使用微信零钱通的客户有7429.18万人次,而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使用微信零钱通的客户数量已经增加到1.73亿人次。因此,单单从数据的比对中不难看出,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客户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客户数量。3.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3.2.1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积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就是贷款利率低,另一方面就是操作简单。第一方面,贷款利率低。2013年之前,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尚未出现在社会人士眼前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往往较高,部分想进行创业的社会人士由于贷款利率高的原因而做出放弃的举措,少数小企业的管理者想进行企业扩建,因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最终不得不做出放弃的举措。总而言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对于社会人士有所影响。然而,2013年后期,随着类似于余额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凭借其贷款利率低的特点,迅速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认可。虽然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贷款额度,与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相比较而言,较低一些,但是其利率,远远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因此在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的一年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贷款的人数越来越多,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方面,做出降低利率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也采取措施,中心思想就是以商业银行也主,并鼓励社会人士向商业银行进行办理贷款。从这一方面分析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意识到自身贷款利率问题,同时商业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继而得到部分社会人士的拥护,因此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继续发展下去。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贷款方式也得到商业银行的极大认可,对于后期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二方面,贷款手续简单快捷。2013年,部分社会人士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特别是在2015年以后,大多数社会人士,开始使用上智能手机,而类似于余额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其贷款流程全部都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相关操作。换句话说这种方式,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比较而言,大大缩短了贷款业务时间,而且在贷款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的材料,不再需要非得跑到银行进行提交,只需要拿出手机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拍照,然后进行上传即可,后台收到需要贷款人士的相关贷款资料以后,会立即对社会人士的贷款资料进行审批。对于贷款审批的时间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基本上在三天左右,从时间方面来讲,放款速度相对较快,所以金融产品使贷款手续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推出的贷款业务主要是小额贷款,即贷款额度低,因此这对于后期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小额贷款也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2.2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消极影响从整体方面来看,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客户的转移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与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消极影响至今依旧存在,但是归根结底来讲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余额宝、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刚刚出现的一两年中。在那段时期,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贷款利率低,一时间导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总额迅速下降,各大银行制定的贷款业务计划纷纷以失败而告终。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贷款方面主要做小额贷款,而小额贷款也是当时多数社会人士所需要的一种,特别是对于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小额贷款公司显然已经成为这部分企业的主要融资对象。因为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手续方面相对简单,同时在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求方面相对宽松一些,而不是像商业银行那样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要求过于严格,以至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中以失败而告终。从这一点上能够看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目标群体非常准确,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在推出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广大社会人士认可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相关措施,除了降低贷款利率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一些措施,比如通过做好商业银行贷款服务工作等,来拉拢客户进行贷款,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发展。 4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影响,商业银行业务方面采取的措施分析 4.1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体系服务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商业银行服务出现问题,同样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针对于服务方面,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由于互联网金融有平台开放、重视客户以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因此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对现有数据体系进行拆分和整合,并且在多维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数据挖掘,完善对于已有社会人士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除此之外,现阶段各大商业银行已经陆续实现手机银行,那么对于广大社会人士而言,无疑也是提供了许多便利,社会人士通过手机银行可以对这些与之相关的业务进行了解。但是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依旧需要在手机银行中完善金融服务平台,比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凭借其丰富的客户资源与第三方支付组织的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深度挖掘大数据。谈及大数据,我们了解大数据也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得以发展,如何去稳定客户,说白了就是利用大数据,去分析客户的存款以及贷款数据。事实证明,对于社会客户而言,都会在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同时对于部分社会客户而言还会办理贷款业务,那么客户无论是办理哪种业务,都会有对应的业务数据,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做到了解客户并逐步知悉客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稳定已有的客户,也就是所谓的老客户,进一步开发新客户,最终使得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可持续性发展。 4.2提高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的能力随着手机银行的普遍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通过手机银行就可以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手机银行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代替业务人员的工作,换句话说,依旧有部分业务需要业务人员去处理,而且现阶段,依旧有部分社会人士到商业银行办理各种业务。这种情况对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而言,是一种发展机遇。银行内部通过开展培训工作,或者是其他方式,以此来逐步提高业务人员的能力,面对客户前来咨询业务,或者是办理业务时所提出的各项疑问,这些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不至于回答不上来。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就直接说明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业务人员的能力,使业务人员能够面对社会客户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这样就能够给客户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换句话说,当我们自己去商业银行办理一张借记卡开卡业务或者其他业务时,我们需要与业务人员进行一段时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业务人员给客户所带来的满意度往往会超过一个工作能力弱的业务人员。因此,基于这一角度分析来看,未来,为了进一步做好并开展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必须提高业务人员能力。提高业务人员能力的方式除了培训之外,还可以为业务人员开通线上专业知识的学习等等,而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使每一个业务人员转变自身的意识,认识到业务能力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4.3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针对于以上分析来看,未来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潜在风险以及实际风险,对于这一点可以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对风险进行全方面控制。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变得日益成熟,从这一角度分析来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实施风险管理,提升自身风险预防与化解手段。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社会客户的存款业务,而贷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针对于贷款业务方面,目前直接与客户的信用直接进行挂钩。言外之意就是指客户在向商业银行办理贷款时,商业银行首先会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级,对于信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客户绝对不会进行放款。而商业银行通过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机制,可以有效的做好客户的信用风险。4.4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步伐,将网上支付、网络信贷等线上模式与银行线下经营模式相结合,将业务进行整合与升级,构建物理网点与网上银行联合的业务体系;最后,简化网上银行操作流程,优化操作界面,收集客户对于网上银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商业银行就可以对客户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进一步知悉客户目前的实际需求有哪些。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及时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进一步实现商业银行为客户进行高效的业务服务。结 论通过对于本文的具体分析能够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现阶段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认可,与其自身的优势息息相关。我们在日常消费的过程中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存在,虽然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商业银行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也能够对其发展进行借鉴。除此之外,在论文分析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到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互联网金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认识到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存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比如商业银行完善业务服务的体系以及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采取措施进而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最后,通过论文全方面的分析,能够看到传统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要顺应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完善的信用体系与可靠的政府政策支持,全面发展自己。致 谢在山东交通学院度过了大学美好而又紧张的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房敏老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房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忙,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在此我还要感谢专业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仅使我对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参考文献 1刘丽娜.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J.四川成都,2017(1):3-4.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7(5):21-22. 3杨谊.美国商业银行业务变迁对我国银行的启示J.贵州农村金融,2018(2):7-8. 4李晓峰.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6):33-34.5郑宵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8(2):9-10.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18(12):77-78. 7张虎,梁鸿舜.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及应对分析J.深圳金融,2018(1):5-6. 8张忠宇.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金融财税,2017(2):11-12. 9陈林.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7(11):75-76. 10李俊涛.试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8. 11胡丽.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7.12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13刘忠.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研究J.金融经济,2018(4):33-34. 14张洋.试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6硕士论文,2018. 15Anthony Davis.A Study on the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ird-party Payment to Commercial Bank of AmericaJ.2017.16 Ming Xiao.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Systematic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J. Advances in Economics, Bus

    注意事项

    本文(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