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ppt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南宋的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们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 ,无心收复失地。 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可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用。他被调离镇江。 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为怀古,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韵脚:响亮,其后稍长停顿(处、去、住、虎、顾、路、鼓、否)感情:仰慕、慨叹、豪情、愤懑,诵读指导,典故-,古诗词常见表现手法之一,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 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 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 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析情明技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找出相应的句子),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上 片,下 片,分析典故,典故一: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孙权有何作为?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 4、这表现词人什么情感与立场?,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典故二: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刘裕有何表现? (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2、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表现作者怎 样的观点?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上片小结:,典故三: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2、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3、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tu胄不能草率行事。,典故四:佛狸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烽火扬州路”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典故五:廉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廉颇的处境如何?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3、“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以廉颇自况,虽6o多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赏析:,上片,孙仲谋,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景仰之情),刘 裕,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赞叹之情),下片,刘义隆,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警告当局),拓跋焘,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表达隐忧),廉 颇,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壮志未已),借 古 讽 今,多用典故,表达北伐雄图、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愤慨。,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用事是用典的一种,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古讽今)。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