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石墨电极燃料电池项目整体管理分析【参考】.docx
-
资源ID:49236744
资源大小:52.92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功率石墨电极燃料电池项目整体管理分析【参考】.docx
泓域/大功率石墨电极燃料电池项目整体管理分析大功率石墨电极燃料电池项目整体管理分析目录一、 公司简介3二、 项目概况4三、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6四、 制定项目章程10五、 什么是项目11六、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14七、 有效的和成功的管理者17八、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20九、 投资计划23建设投资估算表2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26流动资金估算表2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2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29十、 经济收益分析3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9一、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江xx3、注册资本:12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4-87、营业期限:2012-4-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二、 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xx园区4、项目联系人:江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29.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456.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335.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7%;建设期利息258.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1862.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5%。(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2456.3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176.50万元。(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279.85万元。(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1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7529.3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974.7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78%。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23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199.87万元(产值)。(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三、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过程要求项目经理和团队执行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组建项目团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项目团队组建)。采取积极措施打造高绩效团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建设)。按照计划实施项目的工程活动,创造项目成果。监督项目实施过程是否遵循预先约定的规章制度(质量保证)。建立并管理项目团队对内对外的沟通渠道(管理沟通与管理干系人)。对需要外购的部件和工作,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实施采购)。再好的计划没有执行也是徒劳。如何让计划落实,就体现出执行的能力。要想建立切实有效的执行能力,就必须打破那种认为“计划制订下去,就必然会被落实”的错误思想。首先要假设计划不会被有效地执行,然后确保执行的管理体系才会被建立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执行力”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项目一级的问题了,整个企业和组织都应该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执行能力。在前面讨论过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问题,可以说“执行力”就是保障组织所定义的“效果”可以被有“效率”地落实。项目活动中,实施过程所占的工作量是最高的,项目的成果和绩效都是通过这一阶段活动产生的,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也是在这一阶段体现的。如何提高组织的执行力是最近几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下面列出一些出现频率最高的基本原则:确立目标和目标的优先级顺序。制订详尽的计划,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引入下属的参与,并且得到明确而有效的承诺。责任和权力对等。积极跟进,建立以事实为基础的绩效跟踪机制。任何组织、任何项目的可用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组织、一个项目团队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去识别和选择对组织或者项目最有利的那些目标,并且明确而清晰地标定目标的优先级顺序。大多数组织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总是希望大而全,希望所有的期望都能被满足,但这恰恰是难以做到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目标能够有效地被落实正是依赖于资源集中而有效的使用。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目标是容易的,而根据组织或者项目所拥有的资源识别出对组织或项目最有效的目标,也就是追求最佳的“投资效益比”是高难的管理艺术。我们常说的“有得有失”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把重点放到“有得”上,而忽视“有失”。为了更好地提醒自己,我们不如颠倒一下顺序来反映两者之间的重要性,即“有失才有得”。制订计划是为了确定目标实现的过程。一个详尽的计划代表了制,订计划的人员对实现目标中所有要素的考虑程度。很多在执行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几乎都是通过对计划细化分解才发现和识别出来的。这就促使项目组在真正投入资源前,要把很多情况考虑周全,减少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意外性,这会对最终的执行非常有益。可以看到,份细致的计划对执行的帮助体现在制订计划的过程当中。同时,计划的不断细化也有赖于下属的积极参与,因为他们作为计划真正的执行者,对计划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最具有发言权。从管理者的角度说,在和下属一起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下属全面理解管理者的目标和最终意图,而不是停留在追求计划过程的最终产物一计划本身的表面要求上,这样会有助于执行者妥当地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情。完成的计划需要得到执行者的明确承诺,承诺促使执行者认真地思考计划的可执行性,并且会和管理者在目标上达成一致。一个明确的承诺会带来心理学上的一个很微妙的影响,它会时刻提醒执行者努力去兑现诺言。当执行者承担了一定的目标责任后,他必须拥有相当的权力来调动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支持,目标实现的效率也有赖于有效地调配资源。显然,承担了实现目标责任的执行者,如果没有可以调配资源的权力,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会变成“水中花,镜中月”。如果执行者感觉到责权不对等,且威胁到目标的实现,他就会很快地放弃努力,而把目标无法实现的责任归于“管理者不信任,没有赋予相关的权力”我们可以把这个“责权对等”的要求更明确地强调为“掌控资源的权”。上述几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计划的角度来说明,什么样的计划过程会更有利于执行;或者从执行的有效性来看,需要怎样去制订计划。实际上“计划”和“执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计划是为了更有效地执行,不考虑执行的计划是没有意义的。而只有这样制订的计划,才能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执行“基准”。最后一项要求“积极地跟进”,这才是真正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被落实的活动。这也是“监控项目工作”过程的内容。四、 制定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一份正式的项目文件,其作用是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目标的正式认可,并且批准项目实施。项目章程本身的内容非常简单,更详细的项目信息需要从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得到,所以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般来说,一个项目章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方面:项目名称。指定或者委派的项目经理。通常,项目经理应该尽可能在项目的早期进行指定或者委派。项目的起止时间。项目目标的简明阐述。项目干系人列表。项目的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是限制项目管理团队进行运作的要素。例如,预算是制约项目团队操作范围、职员调配和进步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项目的假设因素。为了计划编制目标的准确性,考虑到的假设因素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确定性。例如,如果关键人物的到场日期不能落实,那么项目团队就应该设置一个具体的开始时间。假设通常包含一定程序的风险。项目章程应该通过管理者对项目及项目所需的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后颁发,它提供给项目经理运用和组织项目所需资源进行项目活动的权力。五、 什么是项目“项目”这种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万里长城的修建就是一个项目,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也是一个项目,人类登月也是一个项目。所不同的是,人类登月已经在使用完整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来管理项目了。在我国,项目也经常被称作“工程”。例如,建造三峡大坝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被人称为“三峡工程”。大体来说,这只是一个名词的使用习惯而已,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虽然“工程”大多沿用于建筑或者水利等传统大型基建项目,但在一些现代行业也会使用。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项目本身并不依附于某一特定行业而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把项目从不同行业的特殊性中抽象出来单独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一些独立于具体行业的有效管理方法,使得任何行业在进行项目实施中都可以从中获益。这一研究结果就构成了所谓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目前,在这一领域中有两大权威国际组织,一个是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该协会网址为http:/www.pmi.org,另一个是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前者因最先出版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导论而闻名。虽然我们前面举了很多有关项目的例子,但我们还是需要从中抽象出来一个准确的定义。在PMI颁布的PMBOK中,项目被定义为:完成某一独特产品、服务或结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项目具有以下重要特征:独特性、不确定性和时限性。独特性,也可称作唯一性,是指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目标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是唯一的。当然这里所指的唯一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研发一个新的产品、建造一座新的大楼、举办一届运动会等。项目的独特性是项目最主要的特征,这一特征甚至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知识范围。我们知道,实施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项目成功,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在从事一项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并且必须把它一次性做成功。用一个比喻来理解项目的独特性特征。当你找到一份新的工作,第一天去上班时(假设这是你第一次去新单位),你首先担心的是能不能找到这个新的工作地点,所以你早早地出发了。但是,当你第二天、第三天及以后上班时,你根本不需要再担心这个事情了,你会越来越准确地把握上班过程,即变得更有效率了。我们把你第一天上班当做一个项目,以后就不是项目了。每个项目的目标都是独特的、唯一的,项目目标的显著特征也必定是逐步形成的。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这些显著特征会被大致地作出界定,当项目团队对目标有了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以后,才会更为明确和细致地确定这些特征。这一点引发了项目的另外一个辅助性特征:在项目的初期,不确定性总是很高,而随着项目的进行,不确定性逐步降低。项目的这种高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计划工作的困难。项目的计划工作是基于对未来活动的预测作出的,而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项目在初期制订计划的时候只能基于一些假设条件来制订。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随着这些不确定性逐渐明朗,就会导致计划的变更。时限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的历时是有限的。时限性经常代表着项目的目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才有意义。有时时限性也代表着一次性,因为它不是反复进行的。项目的时限性也意味着项目的许多因素都是和时间相关的,或者说是时间的函数。六、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上述关于旅游的例子虽然并不正规,但很好地向我们示例了一个普通项目所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就此来延伸出正规而完整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如前所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总结出了人们做好项目的一些经验,把它们归纳成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根据其涉及的领域和起到的作用,按照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即知识领域和过程组。第一维度称为知识领域,共有三类,分别是核心知识领域、辅助知识领域和整体管理。核心知识领域包括以下四项: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的过程。这些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项目时间管理:确保项目准时完成所必需的过程。项目成本管理: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个过程。项目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满足它所应满足的需要。其实,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就是构成项目目标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就是确定和细化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这四个目标,然后围绕这四个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和控制。除非项目的目标构成因素发生了变化,否则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谓辅助知识领域,是指那些有利于项目目标实现的过程活动它们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项目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过程。项目沟通管理:管理项目信息的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项目所遇到的不确定性。项目采购管理:管理那些从执行组织外部购买项目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管理项目干系人关系的过程。最后一个知识领域是项目整体管理,它是指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大框架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来集成和协调所有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所涉及的过程。第二个维度称为过程组,它是按照过程本身的作用来分类的,共分为: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实施过程组、控制过程组和收尾过程组。这几个过程组最主要的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启动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立项过程,收尾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结项过程。各个过程组之间的主要关系如下:制订计划,这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必要要求。计划作为实施活动的参照。控制过程获取实施的实际状态,对比计划过程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当存在偏差时,或者纠正实施过程,或者变更计划。可以看到,项目管理过程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一般管理里面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是一致的。到这里,我们可以把项目管理看作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实践当中的基本活动。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项目管理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实施一个项目,应该按照哪些过程来开展活动。支撑过程实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七、 有效的和成功的管理者管理者的活动可分为四类: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四类活动中,“沟通”所占比例高的是有效的管理者,“网络联系”所占比例高的是成功的管理者。这个结论和许多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人的最初判断并不一致,“传统管理”对项目成功的贡献并不大。而“沟通”,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对项目成功有着更关键的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发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思维上有一个定式,那就是,他们认为凡事都有规律可以遵循和掌握,所以他们在接触管理工作时总是把管理当做一门技术去掌握。管理包含“管事”和“管人”两个方面的活动。其中,“管事”一般具备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但是“管人”却是一个令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很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试图掌握和挖掘人类行为的规律,但是直到今天“管人”仍然是具有高度“艺术”特征的行为和技巧。而对人实施影响和控制,就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沟通”。所以说,无论是“成功”还是“有效”的管理者都会关注“沟通”。为什么“成功的管理者”主要关注的是对外的沟通呢?在实践当中,一个管理者所谓的对外沟通活动内容主要包含与上级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伙伴的沟通。我们先来谈谈与上级的沟通,它有三个主要的目的:获取任务或者项目的资源支持。不断确认任务或项目目标。汇报任务或项目的真实状态。管理者的上级领导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完成一项任务或者项目所需要资源的提供者。在现代的商业企业中,一个项目或组织感到资源充足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而组织的一项活动或者一个项目目标的实现与有效资源的提供和保障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者的一个必要技能就是获取上级领导对本项目的有效资源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者甚至应该具备争夺资源的能力。这一点和我们所熟知的“谦让”是相左的。一项任务或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获得成功,如果因为谦让资源而导致一项任务或者一个项目失败,上级领导可能不会因而原谅他。与上级沟通的第二个主要目的是不断地获取和确认上级领导对这项任务或项目的目标和真实意图。难道一项任务的目标需要反复确认吗?它不是在任务确立的时候就表述清楚了吗?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在现实中却是最棘手的,因为这涉及一个目标转化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的任务和项目目标都是来自商业性质的目标。当它们被传递到一线实施人员时,大多数已经被具体化或被转化成了技术目标。这一转化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偏差就决定了任务或者项目的最终商业目标是否可以被任务或项目目标所实现。所以,和上级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确认任务或者项目的目标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组织的最终商业策略和目标。与上级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点是主动地对上级汇报任务状态。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希望其所负责的任务状态是一个“黑匣子”。作为一个下级,可能会觉得“只有任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需要上级管理者的参与”。但事实上,大多数管理者会认为,“任务的状态不明确或者不透明,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被掩盖了起来”。这种状态会让他们觉得不安,会担心有些问题在被发现前变得不可收拾。所以及时让上级了解任务或者项目的真实状态,可以消除上级的这种不安。上面所谈到的这一类活动经常被称为“向上管理”。大多数从一线技术领域提拔上来的管理者都存在着“向上管理”的缺失。但实际上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西方的商业学校经常有一门类似的课程叫做“一分钟电梯演讲”,主要是指当你在类似乘电梯这样的短暂场合遇到老板时,如何抓住仅有的机会和老板做一次卓有成效的沟通。其实,很多工程师特别容易忽视和上级的沟通(很多组织在节日聚餐时,你往往会发现很多工程师都试图避开领导者所在的餐桌)。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理解了上级的意图,不需要上级过多地干涉。殊不知,上级最担心的就是下级领悟有偏差,并且高效率地完成一个错误的目标。那些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工程师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下属,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上级。八、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社会科学,它有很多的流派,不存在统一的定理和法则,我们很难给管理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管理学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即管理学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学科。这里面的资源是广义上的定义,通常可以指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每一类资源都有其特殊性。而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某一目的。从某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循,例如物质资源、时间资源,有些则不大那么容易掌握其运行规律,例如人力资源。按照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在“管事”和“管人”。前者是指管理那些可以采用自然世界规律处理的资源,后者则是特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源。被管理的对象“人”和“事”究竟有什么差别?可以用两个特点来概括:第一,人是有感情的,而事物没有,但我们更关心这个差别给管理带来的影响。显然,人的感情会影响工作效率,但事物只受“理性的”自然规律支配。第二,支配事物运转的规律都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但是人的思维可能产生跳跃,有“果”不一定有“因”,或者“因”和“果”之间的关联还不清楚。我们经常提到的直觉思维就是这种情况。正因为有了人的直觉思维,才导致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在项目管理的环境下,根据项目所处领域的不同,“管事”和“管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一线工程技术领域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来说,首先面临的转变和挑战是“管人”,所以这里给管理下一个有着明显侧重点的定义,即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特别关注“管人”过程的定义。简单地说,管理是使他人产生绩效的过程。评价技术领域管理者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他本人对项目结果的直接贡献,而是他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使团队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习管理学知识和其他工程知识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仅仅知道和了解管理学的知识本身并不能给学习者带来任何价值,他必须通过实践和应用从而最终产生效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在管理学上的学习过程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知识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基础的阶段,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接触和掌握各种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知识仅仅停留在知晓和理解的层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习者必须在实践中去应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应用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学习者会发现,只有当这些方法和技巧成为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时,它才真正为学习者所用,才能给学习者带来价值。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习惯的力量。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学习者大多满足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忽视这些正确的方法有多少是自己形成的行为习惯。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播种一个想法,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谚语成为西方很多成功学研究者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时,就去看看那些成功者都有哪些共有的性格特征,他们这些性格特征又是通过哪些习惯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知道一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一个正确的习惯却需要千百次的简单重复才能形成。当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他的所有行为和思维都很自然地选择了一种正确的方式,久而久之,成功自然就会垂青于他。没有改变就无法取得进步,但改变人的既有习惯又谈何容易。九、 投资计划(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0335.5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8727.70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4213.94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4265.02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248.74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308.19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99.65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4213.944265.02248.748727.701.1建筑工程费4213.944213.941.2设备购置费4265.024265.021.3安装工程费248.74248.742其他费用1308.191308.192.1土地出让金803.18803.183预备费299.65299.653.1基本预备费141.68141.683.2涨价预备费157.97157.974投资合计10335.54(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279.85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258.71万元。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258.7164.68194.031.1.1期初借款余额2639.9251.1.2当期借款5279.852639.932639.931.1.3当期应计利息258.7164.68194.031.1.4期末借款余额2639.9255279.85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258.7164.68194.03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258.7164.68194.03(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862.10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0.009750.5811839.9913929.401.1应收账款0.004387.765328.006268.231.2存货0.003412.704144.004875.291.2.1原辅材料0.001023.811243.201462.591.2.2燃料动力0.0051.1962.1673.131.2.3在产品0.001569.841906.242242.631.2.4产成品0.00767.86932.401096.941.3现金0.00780.04947.201114.351.4预付账款0.001170.071420.801671.532流动负债0.008447.1110257.2012067.302.1应付账款0.003040.963692.604344.232.2预收账款0.005406.156564.617723.073流动资金0.001303.471582.781862.104流动资金增加0.001303.47279.32279.325铺底流动资金0.002925.173552.004178.82(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456.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335.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7%;建设期利息258.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1862.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12456.35100.00%1.1建设投资10335.5482.97%1.1.1工程费用8727.7070.07%1.1.1.1建筑工程费4213.9433.83%1.1.1.2设备购置费4265.0234.24%1.1.1.3安装工程费248.742.00%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08.1910.50%1.1.2.1土地出让金803.186.45%1.1.2.2其他前期费用505.014.05%1.2.3预备费299.652.41%1.2.3.1基本预备费141.681.14%1.2.3.2涨价预备费157.971.27%1.2建设期利息258.712.08%1.3流动资金1862.1014.95%(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12456.35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279.8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12456.35100.00%1.1建设投资10335.5482.97%1.2建设期利息258.712.08%1.3流动资金1862.1014.95%2资金筹措12456.35100.00%2.1项目资本金7176.5057.61%2.1.1用于建设投资5055.6940.59%2.1.2用于建设期利息258.712.08%2.1.3用于流动资金1862.1014.95%2.2债务资金5279.8542.39%2.2.1用于建设投资5279.8542.39%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十、 经济收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16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5120.0018360.0021600.002增值税0.00678.99824.49869.212.1销项税0.001965.602386.802808.002.2进项税0.001286.611562.311938.793税金及附加0.0081.4898.93104.303.1城建税0.0047.5357.7160.843.2教育费附加0.0020.3724.7326.083.3地方教育附加0.0013.5816.4917.38(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869.21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7529.32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5038.37万元,固定成本2490.95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16718.01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9896.9912017.7814138.562工资及福利费0.00899.81899.81899.813修理费0.00281.77281.77281.774其他费用0.001397.871397.871397.874.1其他制造费用0.00113.46113.46113.464.2其他管理费用0.0098.4898.4898.484.3其他营业费用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