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rtf

    • 资源ID:49251202       资源大小:374.2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RT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rtf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劳动部 【颁布日期】900509 【实施日期】910101 【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劳动 【名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题注】劳锅字号 【章名】全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条 为了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保证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 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 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第条 本规程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的基本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单位,必须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 例的有关规定,并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对本规程负责贯彻执行,各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 构负责监督检查。第条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注):最高工作压力()(注)大于等于(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且容积()(注)大于等于;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附件,亦属于本规程管辖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核能装置中的压力容器、交通工具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军事装备用的压 力容器、消防用的压力容器、科学研究试验装置用的压力容器、医疗用载人的压力容 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各类气体槽(罐)车和气瓶;()非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冷却排管等;()烟道式余热锅炉和砌(装)在设备内的管式水冷却件、()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但在使用中短时(如进、出 物料时)承压的压力容器(如常压发酵罐,硫酸、硝酸、盐酸储罐,水泥罐车及类似 的设备等);()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气 缸,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和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储罐 等);()电力行业专用的封闭式电气设备的电容压力容器(封闭电器);()超高压容器。注:本规程压力容器范围划定如下:a.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装置联接的:接管与外部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 焊缝,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管 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b.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c.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注:a.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 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b.承受外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夹 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注: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 差)并予圆整,且不扣除内部附件体积的容积。第条 为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 为三类(压力等级和品种的划分,见附件一):低压容器(本条第、款规定的除外)为第一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中压容器(本条第款规定的除外)()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注)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注);()搪玻璃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注)大于等于 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大于等于 的中压反应容器和大于等于的中压储存容器;()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高压容器。注:1.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 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 于等于 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 、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丙烯、甲烷等。2.介质的毒性程序参照 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分为 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1)极度危害(级)0.1mg/m3;(2)高度危害(级)0.11.0mg/m3;(3)中度危害(级)1.0=4.0 ns=1.5 nd=1.50 nb=1.0 铜 钛 锻 铝 n1=4.0 ns=1.5 及 其 件 铜 n0=4.0 ns=1.5 合 金 铸 件 *螺 栓 nb=5.0 ns=4.0 安 全 系 数 *当无法确定屈服点,而以抗拉强度为依据确定许用应力时,b 应适当提高。*铸件的安全系数应在板、锻件的基础上除以。#4(续 3)第条铸铁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强度设计许用应力:灰铸铁为设计温度下 抗拉强度除以安全系数;可锻铸铁、球墨铸铁为设计温度下抗拉强度除以安 全系数。第条铸钢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强度设计许用应力:材料抗拉强度除以安 全系数,并应考虑铸造系数,其值不应超过。第条焊接压力容器(指电弧焊、气焊、电渣焊压力容器)的焊缝系数应 按表选取。表 压力容器的焊缝系数 探 全部探伤 局部探伤 无法探伤 伤 比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 接 头例钢钢 钢 型 式*铝*铜*钛 铝*铜*钛 铝铜钛 双面焊或相 0.850.85 0.850.80 当于双面焊1./0.0./全熔透的对0 0.950.95 90850.900.85 接焊缝 有金属垫板 0.80 0.80 0.70 0.70 的单面焊对0./0.0./接焊缝 900.850.85 85800.85 0.80 无垫板的单 0.65 *面焊环向对/0.60/接焊缝 0.70 *此表所指探伤,主要是射线探伤为基础,对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则是以射线探伤 为准。*表中所列有以金属压力容器焊缝系数均指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采用非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应按表中所列数值适当减少。*此系数仅适用于厚度不超过 16mm,直径不超过 600mm 的壳体环向焊缝。第条压力容器限定的最小壁厚(不包括腐蚀裕量),应在相应的设计规 范中予以规定。第条对检查孔(换热器除外)的要求 压力容器上应开设检查孔。检查孔包括人孔、手孔螺纹管塞检查孔。压力容器内径大于等于的,应至少开设一个人孔;压力容器 内径大于等于小于的,应开设一个人孔或两个手孔;压 力容器内径大于等于小于的,至少应开设两个手孔。圆形人孔直径应不小于,椭圆形人孔尺寸应不小于 ;圆形手孔直径应不小于,椭圆形手孔尺寸应不小于 。压力容器上设有可拆的封头(盖板之类),或其他能够开关的盖子,凡能 起到人孔或手孔的作用,可不必再设置人孔或手孔。但其尺寸,应不小于所代替的人 孔或手孔规定尺寸。如压力容器上设置螺纹管塞检查孔(注),则可不再设置手孔。螺纹管 塞的公称管径应不小于。注:螺纹管塞检查孔是带有标准锥管螺纹的管座并配装封闭塞或帽盖。如密封可靠 ,也可采用园柱管螺纹连接。检查孔的开设位置应合理、恰当,便于清理内部。手孔或螺纹管塞检查孔,应分别开设在两端的封头上或封头附近的筒体上。球形压力容器的人孔应设在极带上。第条如压力容器上不设置检查孔,也不属于本规程第条第、款 所述情况,则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压力容器按既定的介质条件,无腐蚀或轻微腐蚀,无需作内部检查和清理 的,设计者应在设计总图样和技术文件上注明;应按照本规程有关规定,对焊缝进行全部无损探伤检查;设计者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计算厚度,以便于使用过程中进行测厚检查。第条压力容器开孔的尺寸及补强要求应按的有关规定执行。第条压力容器封头的型式和技术要求,应按的有关规定执行。第条压力容器外压圆筒加强圈与壳体间的连接,应按的有关 规定执行。第条压力容器快开门(盖)及其锁紧装置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快开门及其锁紧装置达到预定工作部位,方能升压运行的联锁控制机能;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完全释放,锁紧装置脱开,方能打开快开门的联锁联 动作用;具有与上述动作同步的报警装置。第条有保温层的大型压力容器,如设计采用固定不可拆的保温结构,应 提出对外表面进行全面宏观检查的要求,必要时,应提出对全部焊接接头进行外表面 无损探伤检查的要求。第条焊制压力容器的筒体纵向接头、筒节与筒节(封头)连接的环向接 头,以及封头、管板的拼接接头,必须采用全熔透的对接接头型式。球形压力容器的 球壳板不得拼接。对接接头的设计可参照附录进行。图所示接头型式不允许采用(图略)。第条设计者在对角接接头的强度进行验算时,应将允许载荷写入设计技 术文件中。第条压力容器上的补强板,应至少设置一个直径不小于的泄漏信号 指示孔。第条钢制压力容器接管(凸缘)与筒体(封头)壳体连接,平封头与筒 体连接,以及夹套压力容器的接头设计,可参照附录进行。上述连接型 式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则上应采用全熔透型式:介质为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按疲劳准则设计的压力容器;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第条钢制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要求,按的有关 规定。第条奥氏体不锈钢受压元件用于有晶间腐蚀介质场合时,必须满足抗晶 间腐蚀检验的要求。第条设计压力小于等于以水为介质的直接受火焰加热连续 操作的压力容器和管壳式余热锅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低压锅炉水质 标准的规定。设计压力大于的上述设备用水的水质要求,由设计单位 在设计图样上规定。第四章制造与现场组焊第四章制造与现场组焊 第条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劳动 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并按批准的范围制造或组焊。无制造许可证的单位,不得制 造或组焊压力容器。第条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的规范、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样制造和组焊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和主要受压元件(注)材料代用,必须 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设计修改证明文件。对改动部位应作详细记载。不符合本规程 第条要求的设计图样,制造单位不得用其制造压力容器。注:主要受压元件是指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中的筒体、封头(端盖)、球壳板、换 热器管板和换热管、膨胀节、开孔补强板、设备法兰、以上的设备主螺栓、人 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以及直径大于的接管。第条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 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围内 的焊接工作,制造单位应建立焊工技术档案。第条制造单位必须在压力容器明显的部位装设产品铭牌,并留出装设 压力容器注册铭牌的位置。未装产品铭牌的压力容器不能出厂。产品铭牌上至少应载明: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压力容器类别、制 造年月、压力容器名称、产品编号、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最高工作压力、最大允许 工作压力(需要时)、压力容器净重、监检标记。第条压力容器出厂时,制造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竣工图样(如在原蓝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产品质量证明书(参考附件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参照产品质量证明书的有关内容,向用户提 供质量证明书。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按本规定提供上述技术文件 和资料之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焊和质量检验的技术资料,提供给用户。第条现场组焊压力容器的质量验收,应有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 全监察机构的代表参加。第条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对压力容器用的材料,在投产前应认真核对质量 证明文件,并核对炉批号和材料牌号的标记。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认真检查材料表面 质量,不合格的不能投用。第条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复验的要求 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材料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应包括每批材料 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每个炉号的化学成分。具体复验数量由制造单位根据材料质 量情况确定。用于制造第一、二类压力容器的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复验,缺少的 项目应补齐:()质量证明书内容项目不全;()制造单位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时;()设计图样上有要求的;()用户要求增加的项目。第条筒体(球壳、多层压力容器内筒)和封头制造,主要控制项目如下 :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筒体直线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和棱角度,同一断面的最大最小直径 差;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松动面积和套合压力容器套合面的间隙;封头的拼接成形和主要尺寸偏差;球壳板的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筒体与封头的不等厚度对接连接。第条压力容器的组焊要求如下:不应采用十字焊缝。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 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间距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在压力容器上焊接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等,应采用与压力容器壳体相同 或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并用相适应的焊材及焊接工艺。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割除 后留下的焊疤必须打磨平滑。打磨后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不允许强力组装。第条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钢制压力容器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 工艺评定的规定。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应提出完整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根据该报告和 图样的要求,制订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焊接设备、仪表、仪器以及规范参数调节装置,应定期 检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焊接试件应由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技术熟练的焊工(不允许用外单位焊工)焊接。第条压办容器焊缝的表面质量要求 形状、尺寸以及外观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 的飞溅物必须清除;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焊缝表面咬边 ()用标准抗拉强度大于的钢材及低合金风材制 造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材制造的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球形压力容器以及 焊缝系数取的压力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上述()以外的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咬边,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缓过渡。第条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要求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 ()应采用整体热处理。若采取分段热处理,其重叠热处理长度应不小于 。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环焊缝和修补后的焊缝,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局部热处理的焊缝,要 包括整条焊缝。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壳体名义厚度的两倍;靠近加热部位的壳 体应采取保温措施。()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经验收合格后,于压力试验之前进行。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热处理,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第条采用电渣焊接的铁素体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于焊后进 行晶粒细化正火热处理。第条有抗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应进行表面酸洗、钝化处理。第条焊缝返修的要求 焊缝的返修应由合格的焊工担任。返修工艺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负责人的 同意。同一部位(即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二次。对经过二次返 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再进行返修,应经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返修的次数、部 位和无损探伤结果等,应记入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中。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应在热处理前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 修后应再做热处理。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要 求。压力试验后,一般不应进行焊缝返修。确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 求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由于焊缝或接管泄漏而进行的返修,或返修深度大于/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重新作压力试验。第条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焊缝附近处的指定部位,应打上焊 工代号钢印。对不能打钢印的,可用简图记载,并列入产品质量证明书,提供给用户。第条压力容器产品试板与试样的要求 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和其他受压元件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应焊制产品 焊接试板或抽取试样毛坯,以便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韧性试验。产品焊接试板 ()圆筒形压力容器的纵焊缝,必须至少制作产品焊接试板一块,且应作为 筒节纵焊缝的延长部位,采用施焊压力容器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同时焊接;()现场组焊球形压力容器应制作立、横和平加仰焊三个位置的产品焊接试 板各一块,且应在现场焊接产品前,由施焊该球形压力容器的一般水平的焊工采用相 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进行;()钢制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热套压力容器的产品焊接试板,按 的规定执行。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每台应制作产品焊接试板:()设计压力大于等于的;()壳体厚度大于的的;()壳体为低合金钢的;()壳体材料标准抗拉强度(按下限值)大于等于的;()低温压力容器或设计温度小于,且壳体名义厚度大于的 和大于的的;()需经热处理达到设计要求的材料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的;()设计图样上或用户协议书中要求按台做检查试板的;()图样注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搪玻璃压力容器除外 );()现场组焊的球形压力容器;()有色金属制造的。除本条款之外的压力容器,若制造单位能提供连续台同钢号、同焊 接工艺的产品焊接试板测试数据,证明焊接质量稳定,由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总工 程师批准,报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后,可减少产品焊接 试板数量。具体规定如下:()以同钢号、同焊接工艺,时间不超过六个月内投料的产品组批,每批不 超过台,由制造单位从中抽两台产品制作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如因生产周期长,在六个月内不能完成一个批的产品,则在不超过六个 月的期限内,必须至少做一台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以批代台制作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过程中,只要有一块试验不合格,则所代表的批不合格,应立即恢复逐台(件)制作产品焊接试板。产品焊接试板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产品焊接试板的材料,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应与所代表的受压元件一致;()要求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其产品焊接试板应与其同炉热处理;()应由焊接产品的焊工焊接,并于焊接后打上焊工和检验员代号钢印;()产品焊接试板应经外观检查和射线探伤。外观检查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 条的规定;射线探伤评定标准应与所代表的压力容器一致,并作出评定报告。应 在产品焊接试板合格部位切取试样,如产品焊接试板焊缝不合格,允许按产品的返修 焊接工艺进行返修,返修后应重作射线探伤检查。凡需经热处理以达到材料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要求的压力容器,每台均应 做母材热处理试板。并符合规定。铸(锻)造受压元件、管件、螺柱(栓)的产品焊接试样要求,应在设计 图样上予以规定。第条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尺寸、试样截取和数量、试验项目、合 格标准和复验要求,按附录“产品焊接试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要求。对采用厚度大于的钢板,厚度大于的、钢板和任意的厚度、钢板制造的压力容器,当设计温度低于时,还应按的要 求进行夏比(型)低温冲击试验。对接焊接的管子接头试样的截取、试验项目和合 格标准,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产品焊接试样的尺寸、试样截取和数量、试验项目、合格 标准等,应按有关标准或设计图样规定执行。第条要求作晶间腐蚀倾向试验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可从产品焊接 试板上切取检查试样,试样数量应不少于两个。其试样的形式、尺寸、加工和试验方 法,应按不锈耐酸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评定,按产品技术条件或设计图样要求验收。第条无纵向焊缝锻钢制压力容器的要求 设计单位应制定专门技术条件,明确对选材、设计、制造、热处理、焊接、检验、返修等的具体规定。锻件用材料的延伸率不得小于。筒体内表面必须进行精细加工。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和最小内直径差,不 得超过该截面平均内直径的。内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质量检验的要求,应参照执行。第条铸铁压力容器的要求 制造铸铁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具有较长的生产历史,一定的生产水平和 经验,比较先进的装备条件。铸铁受压元件加工后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如有缩孔、砂眼、气孔、疏松等 铸造缺陷,不应超过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在突出的边缘和凹角部位,应具有 足够的半径,应避免表面形状和交接处壁厚的突变。铸铁压力容器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要求,必须满足设计图样的规定。表面缺陷可以用螺纹塞头修补,但塞头深度不得大于截面厚度的,塞头直径不得大于塞头深度,且不大于。试制的产品,应进行液压破坏试验,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否则,不得转 入批量生产。试验应有完整的方案和可靠的安全措施,试验结果应报省级劳动部门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第条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要求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的制造,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还应符 合专门技术条件或设计图样的要求;必须有专用的制造车间或专用的场地,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或其他产品混 杂生产。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加工成形和焊接,应有满足需 要的专用工装和设备;必须控制表面机械损伤和飞溅物;从事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经专门的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焊工考试应参照锅炉压务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第、条进行,取得焊工合 格证,才能担任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一般应采用气体保护电弧焊。第条铝制压力容器的要求 母材和焊接接头的腐蚀试验,应符合专门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不应有机械损伤和飞溅物;卧式压力容器,应保证各支座与压力容器保持充分接触;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表面应光洁平整、在焊接前应作 专门清洗。第条钛制压力容器的要求 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必须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在焊接前,坡口及其两侧必须 进行严格的清洁处理;焊接材料必须进行除氢和严格的清洁处理;承担焊接接头组对的操作人员,必须戴洁净的手套,不得摸触坡口及其两 侧附近区域,严禁用铁器敲打钛板表面及坡口;焊件组对清洗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焊接;焊接用氩气和氦气的纯度应不低于,露点应不高于;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坡口污染;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焊接时造成钢与钛互熔;在焊接过程中,每焊完一道,都必须进行焊层表面颜色检查,对表面颜色 不合格的,应全部除去,然后重焊。表面颜色检查应参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必须采用惰性气体双面保护电弧焊接或等离子焊接。第条铜制压力容器的要求 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及其两侧附近区域,应进行认真清理,露出金属光泽,并应及时施焊。若采用氢氧焰或氧炔焰焊接,应满足以下要求:()采用退火状态铜材;()宜采用瓶装乙炔气,并应控制乙炔气的纯度;()根据材料和焊接工艺,焊前应预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多层焊接时,在焊接过程中,应连续完成,不宜中断;()在焊条或被焊接头上,应涂有适当的焊剂;()铜基材料应采用中性到微氧化性火焰,铜镍合金应采用中性到微还原性 火焰;()焊接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否则应进行预热;()纯铜不应采用氢氧焰或氧炔焰焊接。第五章无损探伤与压力试验第五章无损探伤与压力试验 第条压力容器的无损探伤和压力试验,必须符合本章的有关规定,同时 还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第条无损探伤人员应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 则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的方能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 伤工作。第条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必须先进行规定的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规定的无损探伤检验。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小时 后,才能进行无损探伤检验。第条压力容器的无损探伤包括射线、超声波、磁粉和渗透探伤等。压力 容器制造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探伤方法。第条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比例,按台计分 为全部()和局部()两种。钢制压力容器射线探伤,应按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 量分级的规定执行。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不应低于级。全部射线探伤的压力容 器对接焊缝级合格;局部射线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级合格,但不得有未焊透 缺陷。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和采用铸造方法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射线探伤和合格标准,应符合专门技术条件的规定。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应按锅炉和钢制压力 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规定执行。全部超声波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级合 格,局部超声波探伤的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级合格。第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必须进行全部 射线或超声波探伤:中规定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的;第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大于等于的;第二类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大于等于的管壳式余热锅炉;钛制压力容器;设计选用焊缝系数为的;不开设检查孔的;公称直径大于等于接管的对接焊接接头;选用电渣焊的;用户要求全部探伤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铝、铜制压力容器;()介质为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的;()采用气压试验的;()设计压力大于等于的。第条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探伤方法的选择要求 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时,其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应选用射线探 伤;由于结构等原因,确实不能采用射线探伤时,可选用超声波探伤。对标准抗拉强 度大于等于的材料,且壳体厚度大于的钢制压力容器,每条对 接接头的对接焊缝除射线探伤外,应增加局部超声波探伤;压力容器壁厚大 于,其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如选用射线探伤,则每条焊缝还应进行局部超 声波探伤;如选用超声波探伤,则每条焊缝还应进行局部射线探伤,其中应包括所有 的型连接部位;对要求探伤的角接接头、型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时,应作 表面探伤;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应选用射线探伤。第条除本规程第条规定外的其他压力容器,其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 应作局部探伤检查,并应满足第、条的规定。探伤检查部位由制造单位检验 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但对所有的型连接部位以及拼接封头(管板)的对接接头,必须进行射线探伤。经过局部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焊接接头,若在探伤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则应进行不少于该条焊缝长度的补充探伤;如仍不合格,则应对该条焊缝全部 探伤。第条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进行全部或局部探伤,采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 探伤方法进行时,其质量要求,按各自标准均合格的,方可认为探伤合格。第条进行局部探伤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对未探伤部份的质量仍应负责。如经进一步检验发现仅属于气孔之类的超标缺陷,则由制造单位与用户协商解决。第条压力容器表面探伤要求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角接和型接头,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磁粉 或渗透探伤:()磁粉探伤按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进行。检查结果不 得有任何裂纹、成排气孔,并应符合级的线性和圆形缺陷显示;()渗透探伤按有关规定进行,不得有任何裂纹和分层。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第条现场组装焊接的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前,应按标准规定对现场焊接 的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探伤;耐压试验后,应做局部表面探伤,若发现裂纹等超标缺陷,则应作全部表面探伤。第条制造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无损探伤的原始记录,正确填发报告,妥善 保管好底片(包括原返修片)和资料,保存期限不应少于五年。第条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是指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耐压试验包括液 压和气压试验。压力试验的压力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且不小于表的规定。表 压力试验的试验压力(注)耐压试验压力 PT=PMPa 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名称 压力等级 压力 液(水)压 气 压 MPa 钢制和有色金 低压 1.25P 1.15P 1.00P 属制压力容器 中压 1.25P 1.15P 1.00P 高压 1.25P 1.00P 铸 铁 2.00P 1.00P 搪 玻 璃 1.25P 1.00P 1.00P 注:1.钢制低压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压力取 1.25P 和 P+0.1 二者中较大值。2.对不是按内压强度计算公式决定壁厚的压力容器(如考虑稳定性等因素设计的),应适当提高耐压试验压力。3.对设计温度(壁温)大于等于 200的钢制或大于等于 150的有色金属制压力容 器,耐压试验压力 PT 按下式计算:PT=PT/t=P/t 式中:P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MPa(对在用压力容器为最高工作压力);PT设计温度下的耐压试验压力,MPa;PT试验温度下的耐压试验压力,MPa;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按表 5-1);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第条耐压试验时,压力容器壳体平均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要 求:液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气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校核耐压试验应力时,所取的壁厚应扣除壁厚附加量,对液压试验所取的压力 还应计入液柱静压力。对壳程压力低于管程压力的列管式热交换器,可不扣除腐蚀裕 度。第条压力试验前,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需装配齐全,紧 固妥当。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并经校正的压力表压力表应符合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并 装在试验装置上便于观察的部位。第条压力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 安全部门检查认可。压力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 试验现场停留。第条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的要求 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都可用 作液压试验介质。一般应采用水。当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必须 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且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以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 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则应控制 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应将压力容器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压力容器外 表面应保持干燥,待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 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根据容积大小保压分钟,然后降 至设计压力下保压进行检查,保压时间不少于分钟。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不得带压紧固螺栓。碳素钢、和正火制压力容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 度不得低于;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于。如果由于板 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液体温度。其他材料制压力容 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受压元件及焊接接头进行夏比冲击试验的温度再加 。换热压力容器液压试验程序按规定。新制造的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完毕后,应用压缩空气将其内部吹干。在用压 力容器液压试验完毕后,其试验用液体的处置,以及对内表面的专门技术处理,应在 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5(续 4)第条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无渗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第条压力容器气压试验的要求 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安全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 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气压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具有 易燃介质的在用压力容器,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 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其他材 料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气压试验时,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应先缓漫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保压分钟,并对所有 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如无 异常现象,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逐级升压到试验压力,应根据容积 大小保压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进行检查,其保压时间不少于 分钟。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不得在压力下紧固螺栓。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的异常变形即 为合格。第条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的要求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图样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 容器,是否需再做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其他 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符合条款的规定。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经检查无泄漏即为合格。第条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还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特殊 要求。第六章使用与管理第六章使用与管理 第条使用压力容器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必须 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 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第条使用压力容器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贯彻执行本规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第条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内容应 包括:压力容器登记卡(见附件四);第三章第条规定的压力容器设计技术文件;第四章第条规定的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修理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 文件和资料;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第条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劳动部颁布 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地、市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 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第条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 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 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报告程序。第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操作人员应持安全操作证上岗。第条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 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本厂有关部门报告。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 效控制;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过量充装;压力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第条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对于特 殊的生产过程,在开车升(降)温的过程中,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的设备,使用单 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制订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际操作时,使用单位安全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督。第条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和监测。没 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不应投入运行。第条压力容器检验、修理人员在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工作前,使用 单位必须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作好准备和清理工作。达不到要求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第条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修理或技术改造,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第条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技术改造,应遵守以下要求;压力容器的焊补、挖补、更换筒节及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参照相应制造 技术规范,制定施工方案及合于使用的质量要求,焊接工艺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查 同意。缺陷清除后,一般均应进行表面探伤,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完成焊接工 作后,应再做无损探伤,确认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母材堆焊修补部位,必须磨平。焊缝缺陷清除后的修补长度不宜小于 。有热处理要求的,应在补焊后重新做热处理。受压元件不得采用贴补的修理方法。第七章定期检验第七章定期检验 第条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认真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主管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检查。第条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查:是指专业人员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 次。内外部检验:是指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其期限分为 :安全状况等级

    注意事项

    本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rt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