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6277-2005.doc

    • 资源ID:49258963       资源大小:18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6277-2005.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6277-2005ICS13SYICS13.100E 09备案号:15533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2772005 代替SY 6277199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 全 防 护 规 程Specific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ng forOperation personnel in oil and gas field involving hydrogen sulfide20050319发布 200505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目 次前言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人员培训 13.1培训机构 13.2培训内容 13.3培训时间 13.4考核要求 14 硫化氢监测仪及硫化氢监测 14.1硫化氢监测仪 14.2含硫化氢作业环境中硫化氢的监测 35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防护 35.1防护设备 35.2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36硫化氢急性中毒分级、处理及禁忌症 4附录A(资料性附录)硫化氢理化特性和毒理作用 5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 7前 言本标准代替SY 6277199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与SY 62771997相比 ,修订的内容主要有标准名称、章节标题、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前言。本标准规定了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下监测硫化氢,进行人身安全防护的技术要求,以及对含硫油气田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预防急性硫化氢中毒应遵守的准则,但并不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部细节。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工作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裕康、王秦晋、杨朔。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版本历次发布情况为:SY 6277-199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硫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对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含硫油气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 87891998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Y/T 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 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推荐作法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JJG 6952003硫化氢气体监测议3 人员培训3.1 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负责对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监测技术和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的培训。培训机构应随时横向交流情报,了解国际、国内动向。3.2 培训内容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中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按SY/T 61372005的相关内容执行。3.3 培训时间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h ,每两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得少于6h。3.4 考核要求现场作业人员、现场监督及管理人员经培训后均应达到以下要求:a)了解硫化氢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性,硫化氢对人体的毒害参见附录A;b)熟悉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c)熟悉各种人身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能正确使用和维护; d)熟悉进入含硫化氢环境作业的安全规定和作业程序;e)在发生硫化氢泄漏及人身急性中毒事故时,作业人员应会采取自救及互救措施;f)应熟悉工作场所的应急预案。4 硫化氢监测仪及硫化氢监测4.1 硫化氢监测仪应采用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4.1.1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现场需24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探头数可以根据现场气样测定点的数量来确定。监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易泄漏区域,主机应安装在控制室。4.1.2 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mg/m3,第2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4.1.3 报警浓度设置作业人员在危险场所应配带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用来监测工作区域硫化氢的泄漏和浓度变化。4.1.4 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要求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应满足表1所确定的要求。表1 硫化氢监测仪应满足的参数参 数 名 称固 定 式携 带 式监测范围mg/m301500150显示方式31/2液晶显示(ppm或mg/m3 )或信号传送31/2液晶显示(ppm或mg/m3 )监测精度%11报警点mg/m30150连续可调0150连续可调报警精度mg/m355报警方式(1)蜂鸣器;(2)闪光(1)蜂鸣器;(2)闪光响应时间T5030(满量程50%)T5030(满量程50%)电源220V,50HZ(转换成直流)干电池或镍镉电池连续工作时间连续工作1000传感器寿命年1(电化学式)5(氧化式)1(电化学式)工作温度-2055(电化学式)-4055(氧化式)-2055(电化学式)-4055(氧化式)相对湿度%9595校验设备配备标准样品气配备标准样品气安全防爆性本安防爆本安防爆硫化氢监测仪使用前应对下列主要参数进行测试:a)满量程响应时间;b)报警响应时间;c)报警精度。4.1.5 硫化氢监测仪的校验及检定硫化氢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校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一年校验一次,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半年校验一次。在超过满量程浓度的环境使用后应重新校验。硫化氢监测仪的检定应按JJG 6952003规定进行。4.2 硫化氢作业环境中硫化氢的监测4.2.1 钻井过程钻井过程中,钻到含硫油气层前,应充分作好硫化氢监测和防护的准备工作。钻井过程中的硫化氢监测按SY/T 50872005的规定执行。钻井现场应配备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并且至少应配备5台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4.2.2 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硫化氢监测根据作业情况按SY/T50872005的规定执行。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至少应配备4台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4.2.3 集输站集输站中的硫化氢监测应采取固定式与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结合使用的方式。在各单井进站的高压区、油气取样区、排污放空区、油水罐区等易泄漏硫化氢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并设置固定探头,在探头附近同时设置报警喇叭。作业人员巡检时应佩戴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进入上述区域应注意是否有报警信号。固定式多点硫化氢监测仪放置于仪表间,探头信号通过电缆送到仪表间,报警信号通过电缆从仪表间传送到危险区域。4.2.4 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监测点应设置在脱硫、再生、硫回收、放空排污等区域,监测方法按4.2.3的规定执行。4.2.5 水处理站油气田水处理站及回注站中硫化氢的监测按4.2.3的规定执行。5 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防护5.1 防护设备5.1.1 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在硫化氢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中作业,均应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1.2正压供气系统在含硫环境中采用正压供气系统时,供气系统的空气压力为0.5MPa0.7MPa,供气量按每人不小于50L/min计算。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参见附录B。与供气系统配套使用的是可外接供气系统的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或者是带快速接头的防毒面罩。供气系统应设置报警装置。5.1.3 空气质量空气呼吸器和正压供气系统的气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空气呼吸器和正压供气系统出气气质氧气含量%一氧化碳mg/m3二氧气化碳mg/m3油分mg/m319.523.5<15<1500<7.55.2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5.2.1 安全防护措施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a)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b)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c)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d)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探头、报警器及排风扇;e)进行检修和抢险作业时,应携带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f)当浓度达到15mg/m3预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迅速打开排风扇,实施应急程序;当浓度达到30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方案。5.2.2 钻井过程钻井过程中,打开硫化氢油气层验收时,作业人员中应配备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相应的空气压缩机,呼吸器和压缩机应落实人员管理。钻井队生产班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另配一定数量的公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井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空气钢瓶并充满压缩空气,以作快速充气用。有关钻井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按SY/T 50872005的规定执行。5.2.3 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试油、修井及井下作业过程中,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与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相应的空气压缩机。井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空气瓶并充满压缩空气,有关事项应参照SY/T 66102005执行。5.2.4 集输站集输站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与空气呼吸器瓶压力相应的空气压缩机,应落实人员管理。作业人员进入有泄漏的油气进站区、低凹区、污水区及其他硫化氢易于积聚的区域时,应按SY/T61372005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2.5 天然气净化厂作业人员进入天然气净化厂的脱硫、再生、硫回收、排污放空区域检修和抢险时,应按SY/T 61372005携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2.6 水处理站油气田水处理站及回注站中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按5.2.4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SY/T 61372005的规定。6 硫化氢急性中毒分级、处理及禁忌证人员中毒后,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上风方向,立即给氧。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并转送医院。硫化氢急性中毒分级、处理及禁忌症按GB 87891998和GBZ 312002的规定执行。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硫化氢理化特性和毒理作用A.1 物理与化学特性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相对分子质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熔点-82.9,沸点-60.3,易溶于水,20时2.9体积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亦溶于醇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中。20时蒸气压为1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5%45.5%(体积比),自然温度260,它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A.2 毒理作用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A.2.1 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引起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性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见表A.1表A.1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空气浓度mg/m3生理影响及危害0.04感到臭味0.5感到明显臭味5.0有强烈臭味7.5有不快感15刺激眼睛3545强烈刺激粘膜75150刺激呼吸道15300嗅觉在15min内麻痹300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300450暴露1h 引起亚急性中毒3755254h8h内有生命危险5256001h4h内有生命危险900暴露30 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1500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15002250在数分钟内死亡A.2.2 慢性毒性长期低浓度接触硫化氢会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A.2.3 中毒机理硫化氢在水溶液中可离解成HS-、S2-和H+离子。在生理pH作用下,体内硫化氢总量的2/3离解成HS离子,约1/3为未离解的氢硫酸(H2S),仅很少量离解成S2-,它们都具有局部刺激作用。硫化氢可与组织中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硫化钠,也具有腐蚀性,从而造成眼和呼吸道的损害。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在体内的游离硫化氢和硫化物来不及氧化时,使中枢神经麻痹,引起全身中毒反应。附 录 B(资料性附录)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配有小容积高压报瓶(压力有15MPa 和30MPa两种),使用时间分为5min、30min、45min、60min,在选用时应根据工作环境需要的时间、劳动强度、配套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下式计算正压式空气呼吸装置的使用时间:T10pV/qv式中:T使用时间,单位为分(min);V气瓶容积,单位为升(L);P气瓶压力,单位为兆帕(MPa);qv消耗空气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见表B.1表B.1 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劳动强度消耗空气量L/min轻1520低强度2130中强度3140高强度4150极度5180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6277-2005.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