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药物优秀课件.ppt
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药物第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一)烟酸及其衍生物(一)烟酸及其衍生物 代表药物:代表药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二)苯氧乙酸类(二)苯氧乙酸类 代表药物:氯贝丁酯代表药物:氯贝丁酯 1.结构结构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二)苯氧乙酸类(二)苯氧乙酸类 代表药物:氯贝丁酯代表药物:氯贝丁酯 2.合成路线合成路线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二)苯氧乙酸类(二)苯氧乙酸类 代表药物:氯贝丁酯代表药物:氯贝丁酯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二)苯氧乙酸类(二)苯氧乙酸类 代表药物:氯贝丁酯代表药物:氯贝丁酯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二)苯氧乙酸类(二)苯氧乙酸类构交关系:构交关系:(1)异丁酸或易于水解的烷氧羰基是降脂活性的必要条件。)异丁酸或易于水解的烷氧羰基是降脂活性的必要条件。(2)分子中的芳环保证药物的亲脂性,并与蛋白质链中的某些部位互补,)分子中的芳环保证药物的亲脂性,并与蛋白质链中的某些部位互补,增加苯基的数目活性增强。增加苯基的数目活性增强。(3)苯环上以甲基、甲氧基、氯双取代,降脂作用增强。)苯环上以甲基、甲氧基、氯双取代,降脂作用增强。(4)在)在碳上有双甲基取代,降脂作用最强。碳上有双甲基取代,降脂作用最强。(5)以)以S原子取代芳基与羧酸之间的原子取代芳基与羧酸之间的O原子可提高降脂活性。原子可提高降脂活性。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三)羟甲戊二酰辅酶(三)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代表药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降血脂药一、降血脂药(三)羟甲戊二酰辅酶(三)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还原酶抑制剂构效关系:构效关系:(1)3-羟基环己酯或羟基环己酯或3,5-二羟基羧酸是必需活性基团;二羟基羧酸是必需活性基团;(2)5位碳与环系之间为乙基活性最强,碳链增加或减少活性降低;位碳与环系之间为乙基活性最强,碳链增加或减少活性降低;(3)与酶部位结合的十氢化萘环是必需的,也可由苯环、咪唑、喹啉等)与酶部位结合的十氢化萘环是必需的,也可由苯环、咪唑、喹啉等替代,若以环己烷取代则活性降低;替代,若以环己烷取代则活性降低;(4)在萘环的)在萘环的2位引入甲基可增加活性。位引入甲基可增加活性。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一)钠通道阻断剂(一)钠通道阻断剂 1.a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适度钠离子阻断剂。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适度钠离子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一)钠通道阻断剂(一)钠通道阻断剂 2.b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盐酸美西律盐酸美西律第1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一)钠通道阻断剂(一)钠通道阻断剂 2.b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盐酸美西律的合成盐酸美西律的合成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 (一)钠通道阻断剂(一)钠通道阻断剂 2.b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轻度钠离子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盐酸美西律的鉴别反应盐酸美西律的鉴别反应第1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一)钠通道阻断剂(一)钠通道阻断剂 3.c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强度钠离子阻断剂。类钠通道阻断剂:又称强度钠离子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二)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类型:类型:非选择性的非选择性的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索他洛尔、纳多洛尔等,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索他洛尔、纳多洛尔等,能同时阻断能同时阻断1和和2受体,但由于阻断受体,但由于阻断2受体,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受体,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糖代谢的副作用;糖代谢的副作用;选择性选择性1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倍他洛尔等,对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倍他洛尔等,对1受体具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较高的选择性,可减少对支气管和糖代谢的副反应;可减少对支气管和糖代谢的副反应;非典型的非典型的受体阻断剂,如拉贝洛尔等。受体阻断剂,如拉贝洛尔等。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二)(二)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二)(二)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物:盐酸普萘洛尔代表药物:盐酸普萘洛尔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二)(二)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物:盐酸普萘洛尔代表药物:盐酸普萘洛尔 本品在稀酸中易分解,碱性时稳定,遇光易变质。其水溶液本品在稀酸中易分解,碱性时稳定,遇光易变质。其水溶液与硅钨酸试液反应生成淡红色沉淀。与硅钨酸试液反应生成淡红色沉淀。本品口服吸收率大于本品口服吸收率大于90,主要在肝脏代谢,生成,主要在肝脏代谢,生成a-萘酚,进而转化萘酚,进而转化成葡糖醛酸排出体外;也可经侧链氧化生成成葡糖醛酸排出体外;也可经侧链氧化生成2-羟基羟基-3-(1-萘氧基)萘氧基)-丙丙酸而排泄。酸而排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心绞痛和高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心绞痛和高血压等的治疗,主要缺点是其高度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压等的治疗,主要缺点是其高度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效应,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哮喘。效应,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哮喘。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三)钾通道阻断剂(三)钾通道阻断剂 代表药物:盐酸胺碘酮代表药物:盐酸胺碘酮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1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三)钾通道阻断剂(三)钾通道阻断剂 代表药物:盐酸胺碘酮代表药物:盐酸胺碘酮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分为:分为:(1)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苯烷胺类;苯烷胺类;苯并硫氮卓类。苯并硫氮卓类。(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氟桂利嗪类;氟桂利嗪类;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2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1.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2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1.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2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1.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 构效关系:构效关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1,4-二氢吡啶环是必需基团,改为吡啶环则活性消二氢吡啶环是必需基团,改为吡啶环则活性消失。环上氮带氢原子活性最佳。失。环上氮带氢原子活性最佳。C2、C6位的取代基多数为低级烷烃。位的取代基多数为低级烷烃。C3、C5位取代基为羧酸酯,如换成乙酸酯基或氰基位取代基为羧酸酯,如换成乙酸酯基或氰基则活性降低。若为硝基则激活钙离子通道。两个酯基不则活性降低。若为硝基则激活钙离子通道。两个酯基不同时,活性强于两个酯基相同的药物。同时,活性强于两个酯基相同的药物。C4为手性时,有立体选择作用,为手性时,有立体选择作用,S异构体的活异构体的活性大于其性大于其R异构体。异构体。苯环上苯环上C4位的取代基以位于邻、间位为宜,且为位的取代基以位于邻、间位为宜,且为吸电子基时活性最好。吸电子基时活性最好。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2.苯烷胺类苯烷胺类 代表药物:盐酸维拉帕米代表药物:盐酸维拉帕米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3.苯并硫氮卓类苯并硫氮卓类 代表药物:盐酸地尔硫卓代表药物:盐酸地尔硫卓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4.氟桂利嗪类氟桂利嗪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钙通道阻断剂(四)钙通道阻断剂 5.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二、抗心律失常药二、抗心律失常药第2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三、抗心绞痛药三、抗心绞痛药第2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三、抗心绞痛药三、抗心绞痛药(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代表药物:硝酸甘油代表药物:硝酸甘油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三、抗心绞痛药三、抗心绞痛药(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代表药物:硝酸异山梨酯代表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第3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三、抗心绞痛药三、抗心绞痛药(二)钙通道阻断剂(二)钙通道阻断剂 多数的钙通道阻断剂都有抗心绞痛的作用,此类药物在抗心多数的钙通道阻断剂都有抗心绞痛的作用,此类药物在抗心律失常药中己介绍。具体内容请参照抗心律失常药部分。律失常药中己介绍。具体内容请参照抗心律失常药部分。(三)(三)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是阻止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受体结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是阻止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受体结合,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减合,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减少心肌的耗氧量,继而缓解心绞痛。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抗高少心肌的耗氧量,继而缓解心绞痛。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抗高血压作用。具体内容请参照抗心律失常药部分。血压作用。具体内容请参照抗心律失常药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1中枢性降压药中枢性降压药 代表药物:盐酸可乐定代表药物:盐酸可乐定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1中枢性降压药中枢性降压药 代表药物:盐酸可乐定代表药物:盐酸可乐定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2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代表药物:利血平代表药物:利血平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3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受体阻断剂降压药受体阻断剂降压药 能消除儿茶酚胺的收缩血管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早年曾使用过能消除儿茶酚胺的收缩血管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早年曾使用过的药物有酚妥拉明(立其丁)、妥拉唑啉、苯氧苄胺(苯苄胺,酚的药物有酚妥拉明(立其丁)、妥拉唑啉、苯氧苄胺(苯苄胺,酚苄明),但由于这些药物还能阻断突触前膜苄明),但由于这些药物还能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而增加去甲肾上腺受体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常伴发心输出量增加等副作用,现已很少用作降压药。素的释放,常伴发心输出量增加等副作用,现已很少用作降压药。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一)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4-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均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受体阻断剂均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断心肌1受体,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同时也间接地通过抑制肾素分泌、降低受体,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同时也间接地通过抑制肾素分泌、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而发挥降压作用。临床常用的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而发挥降压作用。临床常用的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它们对轻、中度高血压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它们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对高血压伴有心绞痛的患者可减少发作,且副作用小。该类药物详有效,对高血压伴有心绞痛的患者可减少发作,且副作用小。该类药物详见本节抗心律失常药。见本节抗心律失常药。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3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三)影响肾素(三)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RAS)系统的药物)系统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代表药物:卡托普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三)影响肾素(三)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RAS)系统的药物)系统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的合成:卡托普利的合成: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 (三)影响肾素(三)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RAS)系统的药物)系统的药物 2.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 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受受体体的的1型型(AT1)与与血血压压有有关关,所所以以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受受体体拮拮抗抗剂剂主主要要指指的的是是AT1受受体体拮拮抗抗剂剂。AT1受受体体被被阻阻断断后后,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收收缩缩血血管管与与刺刺激激肾肾上上腺腺释释放放醛醛固固酮酮的的作作用用受受到到抑抑制制,导导致致血血压压降降低低,产产生生与与ACE抑抑制制剂剂相相似似的的抗抗高高血血压压作作用用。AT1受受体体拮拮抗抗剂剂还还能能通通过过阻阻止止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的的促促心心力力衰衰竭竭的的病病理理因因素素与与舒舒张张血血管管减减轻轻心心脏脏后后负负荷荷的的作作用用,治治疗疗充充血血性性心心力力衰衰竭竭。同同时时因因为为对对抗抗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的的促促心心血血管管细细胞胞增增殖殖与与肥肥大大作作用用,因因此此能能阻阻止止心心血血管管的的重重构构,有有利于抗高血压与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利于抗高血压与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 (三)影响肾素(三)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RAS)系统的药物)系统的药物 2.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氯沙坦代表药物:氯沙坦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四、抗高血压药四、抗高血压药 (四)其他降压药(四)其他降压药 1钙离子阻断剂钙离子阻断剂 所有的钙离子阻断剂对高血压均有疗效。临床实践证明其效所有的钙离子阻断剂对高血压均有疗效。临床实践证明其效果已超过果已超过-阻断剂。阻断剂。60的高血压患者单用维拉帕米收到良好效的高血压患者单用维拉帕米收到良好效果,果,85单用硝苯啶可获得控制。单用硝苯啶可获得控制。2利尿药利尿药 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原则上各类利尿药都有降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原则上各类利尿药都有降压作用。利尿药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体液,消除水肿,降低血容压作用。利尿药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体液,消除水肿,降低血容量,常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药物。量,常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药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五、强心药五、强心药1强心苷类强心苷类代表药物:地高辛代表药物:地高辛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4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苷类强心苷类 构效关系:构效关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4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苷类强心苷类 构效关系:构效关系:(1)强心苷类由糖苷基和配糖基两部分组成。强心苷类由糖苷基和配糖基两部分组成。(2)甾核的立体结构对于强心作用的影响较大,一般甾核的立体结构对于强心作用的影响较大,一般A/B和和C/D是是顺式,而顺式,而B/C为反式;同时甾环上的为反式;同时甾环上的C5-H和和C3-OH是必需的,若是必需的,若成为成为C5-H和和C3-OH则失去活性。在甾核的其他位置上引入羟基,则失去活性。在甾核的其他位置上引入羟基,强心苷的极性增强,亲水性增加。口服吸收率降低,作用时间较短;强心苷的极性增强,亲水性增加。口服吸收率降低,作用时间较短;将羟基酯化后,口服起效加快,蓄积时间延长。将羟基酯化后,口服起效加快,蓄积时间延长。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4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苷类强心苷类 构效关系:构效关系:(3)C17位上的不饱和内酯环是此类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内酯环应位上的不饱和内酯环是此类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内酯环应取取构型,若为构型,若为构型或双键被饱和,则强心作用减弱或消失。构型或双键被饱和,则强心作用减弱或消失。(4)C14-OH变成变成C14-OH或与邻位的或与邻位的-H脱水,形成双键,脱水,形成双键,则强心活性消失。则强心活性消失。(5)强心苷的糖基多以强心苷的糖基多以-1,4-苷键连接在苷键连接在3-位的羟基上,一般位的羟基上,一般以三糖苷基作用最强。以三糖苷基作用最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4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是是一一类类新新型型的的正正性性肌肌力力药药物物,并并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血血管管扩扩张张作作用用。它它们们通通过过选选择择性性地地抑抑制制心心肌肌细细胞胞膜膜上上的的磷磷酸酸二二酯酯酶酶,阻阻碍碍心心肌肌细细胞胞内内cAMP的的降降解解,使使cAMP水水平平增增高高,从从而而激激活活多多种种蛋蛋白白酶酶,使使心心肌肌膜膜上上钙钙通通道道开开放放,Ca2+内内流流,引引起起心心肌肌纤纤维维收收缩缩,产产生生强强心心作作用用。氨氨力力农农是是第第一一个个在在临临床床上上应应用用的的该该类类药药物物,米米力力农农是是氨氨力力农农的的同同系系物物,也也是是其其替替代代品品,强强心心活活性性为为氨氨力力农农的的1020倍倍,口口服服有有效效,不不良良反反应较少。应较少。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4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3多巴胺类多巴胺类 多多巴巴胺胺有有强强心心利利尿尿作作用用,其其N-取取代代衍衍生生物物多多巴巴酚酚丁丁胺胺(丁丁巴巴多多胺胺为为1-受受体体选选择择性性激激动动剂剂,兴兴奋奋-受受体体后后使使心心肌肌细细胞胞cAMP增增加加,促促进进钙钙离离子子内内流流,导导致致心心肌肌收收缩缩增增强强,且且具具有有强强的的正正性性肌肌力力作作用用。地地诺诺帕帕明明为为选选择择性性1激激动动剂剂,扩扩张张冠冠脉脉血血管管,不不易易引引起起心心律律不不齐齐,适适用用于慢性心衰治疗。于慢性心衰治疗。2-受受体体激激动动剂剂具具有有扩扩张张支支气气管管作作用用而而使使后后负负荷荷降降低低,对对心心衰衰有有辅辅助助治治疗作用。疗作用。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5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 4钙敏化剂钙敏化剂 这这是是一一类类能能增增加加肌肌纤纤维维丝丝对对钙钙离离子子敏敏感感性性的的药药物物,即即能能使使生生理理浓浓度度的的游游离离钙钙离离子子产产生生更更强强的的张张力力,又又称称收收缩缩蛋蛋白白钙钙敏敏感感性性增增强强剂剂。如如匹匹莫莫苯苯为为苯苯并并咪咪唑唑哒哒嗪嗪酮酮类类化化合合物物,哒哒嗪嗪酮酮的的5位位是是手手性性碳碳,具具有有光光学学活活性性,L-异异构构体体活活性性大大于于D-异异构构体体。进进入入体体内内后后苯苯环环上上的的甲甲氧氧基基进进行行脱脱甲甲基基化化,代代谢谢产产物物的的强强心心作作用用更更强强,本本品品进进入入体体内内后后直直接接提提高高心心肌肌收缩蛋白对钙离子的敏感性而起到正性肌力作用。收缩蛋白对钙离子的敏感性而起到正性肌力作用。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五、强心药五、强心药第5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一、有机汞类一、有机汞类 其中其中Y通常为通常为CH3,R通常为环状结构,可以是脂环、芳通常为环状结构,可以是脂环、芳环或杂环,对药物的利尿作用影响较大。环或杂环,对药物的利尿作用影响较大。R一般以甲酰胺基与一般以甲酰胺基与丙基相连,并带有羧基。羧基的存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在常丙基相连,并带有羧基。羧基的存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在常用的药物中,用的药物中,X为羟茶碱基和巯乙酸基等。这部分对药物的毒为羟茶碱基和巯乙酸基等。这部分对药物的毒性、刺激性及吸收速度影响较大。性、刺激性及吸收速度影响较大。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有机汞类药物的结构可用下列通式表示:有机汞类药物的结构可用下列通式表示:第5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一、有机汞类一、有机汞类 代表药物:汞撒利代表药物:汞撒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5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二、多羟基化合物二、多羟基化合物 甘露醇、山梨醇及葡萄糖等药物静脉注射后经肾小球过滤,由于渗透甘露醇、山梨醇及葡萄糖等药物静脉注射后经肾小球过滤,由于渗透压的作用,阻止肾小管对原尿的再吸收而达到利尿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压的作用,阻止肾小管对原尿的再吸收而达到利尿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又称渗透压性利尿药或脱水药。它们在体内一般不被代谢,静脉给药后,又称渗透压性利尿药或脱水药。它们在体内一般不被代谢,静脉给药后,能迅速提高血浆和肾小管腔液的渗透压,一方面促进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能迅速提高血浆和肾小管腔液的渗透压,一方面促进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水及电解质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加。主内,使组织脱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水及电解质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加。主要用于脑水肿及青光眼等。由于山梨醇在体内可转化为糖元,葡萄糖易被要用于脑水肿及青光眼等。由于山梨醇在体内可转化为糖元,葡萄糖易被吸收及代谢而失去高渗作用,故以甘露醇的利尿作用较强。吸收及代谢而失去高渗作用,故以甘露醇的利尿作用较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5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基本结构:基本结构: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5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药药名名R1R2R33,4位位维维持持时间时间作用作用强强度度氯噻嗪氯噻嗪氢氯噻嗪氢氯噻嗪氢氢氟氟噻嗪噻嗪甲甲氯噻嗪氯噻嗪三三氯噻嗪氯噻嗪苄苄氟氟噻嗪噻嗪环环戊戊噻嗪噻嗪ClClCF3ClClCF3 ClHHHCH2ClCHCl2CH2C6H5HHHCH3HHH双双键键饱饱和和饱饱和和饱饱和和饱饱和和饱饱和和饱饱和和610h812h1824h24h2436h1824h 2436h0.0311121261210 2080苯并噻嗪类利尿药苯并噻嗪类利尿药 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5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构效关系: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构效关系:(1)磺酰胺基是产生利尿作用的必要基团,处于)磺酰胺基是产生利尿作用的必要基团,处于C7位利尿效果位利尿效果最好。若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如甲基),利尿作用则降最好。若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如甲基),利尿作用则降低。低。(2)C6位上取代基对利尿作用至关重要。若为吸电子基可增强药效;若位上取代基对利尿作用至关重要。若为吸电子基可增强药效;若为斥电子基,则活性降低。若以为斥电子基,则活性降低。若以-CF3取代取代-Cl,可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延长,可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如氢氯噻嗪的作用时间为药物的作用时间,如氢氯噻嗪的作用时间为812小时,苄氟噻嗪的作用时小时,苄氟噻嗪的作用时间可长达为间可长达为1824小时。小时。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5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构效关系: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构效关系:(3)C3、N4位上双键饱和后,利尿作用强于不饱和的化合物。位上双键饱和后,利尿作用强于不饱和的化合物。如氢氯噻嗪的作用强于氯噻嗪。如氢氯噻嗪的作用强于氯噻嗪。(4)C3位上若以烷基或取代烷基(卤代烷基、硫醚基、环烷基位上若以烷基或取代烷基(卤代烷基、硫醚基、环烷基等)取代,作用增强。如三氯噻嗪、苄噻嗪和环戊噻嗪,它们的等)取代,作用增强。如三氯噻嗪、苄噻嗪和环戊噻嗪,它们的作用都强于氢氯噻嗪;若为芳基取代,活性则减弱;若为芳烷基作用都强于氢氯噻嗪;若为芳基取代,活性则减弱;若为芳烷基(如苄基、苯乙基),作用显著增强。(如苄基、苯乙基),作用显著增强。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5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代表药物:氢氯噻嗪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代表药物:氢氯噻嗪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5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6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6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呋噻米代表药物:呋噻米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6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呋噻米代表药物:呋噻米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三、磺酰胺类和苯并噻嗪类第6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四、含氮杂环类四、含氮杂环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氨苯蝶啶代表药物:氨苯蝶啶 第6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氨苯蝶啶代表药物:氨苯蝶啶 四、含氮杂环类四、含氮杂环类第6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依他尼酸代表药物:依他尼酸 五、苯氧乙酸类五、苯氧乙酸类第6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五、苯氧乙酸类五、苯氧乙酸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依他尼酸的合成:依他尼酸的合成:第6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二节第二节 利尿药利尿药 六、醛甾酮拮抗剂六、醛甾酮拮抗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螺内酯代表药物:螺内酯 第68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磺酰脲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磺酰脲类药物的构效关系:1.磺酰脲类药物都具有对位取代的苯磺酰脲的基本结构,苯环对磺酰脲类药物都具有对位取代的苯磺酰脲的基本结构,苯环对位取代基的性质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时间。位取代基的性质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时间。2.2.苯环对位以甲基、氨基、乙酰基、卤素、甲硫基和三氟甲基等取代苯环对位以甲基、氨基、乙酰基、卤素、甲硫基和三氟甲基等取代时可以增强降血糖活性,其中苯环对位以甲基取代,易氧化代谢成醇时可以增强降血糖活性,其中苯环对位以甲基取代,易氧化代谢成醇和羧基而失活,半衰期较短。若以卤素取代,则不易代谢失活,半衰和羧基而失活,半衰期较短。若以卤素取代,则不易代谢失活,半衰期较长。期较长。第69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磺酰脲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磺酰脲类药物的构效关系:3.脲基上的取代基应有一定的体积和亲脂性,脲基上的取代基应有一定的体积和亲脂性,N-取代基的碳原子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数为36个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碳原子数大于个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碳原子数大于12,则失,则失去活性。去活性。4.在磺酰脲基的对位引人在磺酰脲基的对位引人-芳酰胺乙基,并将脲基的氢用脂环或芳酰胺乙基,并将脲基的氢用脂环或含氮脂环取代,即成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其作用增强,含氮脂环取代,即成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其作用增强,毒性降低。毒性降低。第70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格列本脲代表药物:格列本脲 第71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格列本脲的合成:格列本脲的合成:第72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格列本脲的合成:格列本脲的合成:第73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二、非磺酰胺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二、非磺酰胺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第74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三、噻唑烷二酮类三、噻唑烷二酮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口服胰岛素增敏剂,该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起作用。它能增该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起作用。它能增强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增加肝脏对强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增加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糖的输出。目前用于临床的有罗格列酮、吡格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糖的输出。目前用于临床的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罗格列酮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它不仅能降低列酮等。罗格列酮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它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主要应用其马来酸盐。吡格列酮的降低血糖作用与罗格列酮无明平,主要应用其马来酸盐。吡格列酮的降低血糖作用与罗格列酮无明显差异,但在降脂方面较好。显差异,但在降脂方面较好。第75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四、双胍类四、双胍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第76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四、双胍类四、双胍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第77页,本讲稿共78页第三节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五、五、-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