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4940623
资源大小:35.6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差,习惯直观思维。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们更认识到使用学具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更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或表象、动作进行思维。如一年级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总想通过以数手指的方式来计算出结果。学习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单靠教师讲和书本上不行的,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发现知识,这对学生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意义。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学具操作活动包括:1、验证性操作活动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2、探索性操作活动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3、创造性操作活动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有效性价值取向是学具使用的终极目标。学具的使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效果,具体表现四个方面:(一)学具的使用必须为阶段知识起到引渡作用。(二)学具的使用能够将知识化难为易,易于学生接受。   (三)学具的使用能够将认知信息化静为动,易于学生感知认知过程。 (四)学具创造性的使用有效的开发了数学课程资源。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国外 “做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四、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数学的创造性开发需要我们多维度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价值取向,生活性价值取向,科学性价值取向,有效性价值取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体系的建构。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研究内容设计:1、课堂教学中学具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2、课堂教学中学具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3、课堂教学中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学具教具,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使用学具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1、文献研究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七、预期成果1、使用数学学具和不使用数学学具的实验对照研究2、学生数学学具的有效使用的课堂展示。3、学生自制学具、数学小论文展示。4、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的探究结题报告。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本课题属微型课题,主持人与参与者均一人:马晓露,课题研究的一切工作由此人承担。九、 实施步骤:(一)准备申报阶段:20*年11月12月形成课题思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填写申报表。(二)实施阶段:20*年1月20*年4月开展课题研究,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完成各项任务,形成课题成果。(三)总结阶段:20*年5月进行课题总结,整理课题资料,申请并完成结题鉴定,做好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