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辨证论治.ppt

    • 资源ID:49410464       资源大小:680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辨证论治.ppt

    关于辨证论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用八纲来进行辨证,叫做八纲辨证。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一一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表人体的皮毛经络在外属表。里人体的脏腑骨骼为内属里。病情的轻重:表证,病轻而浅,解表法治疗。里证-病重而深攻里法治疗。病理变化趋势:表邪入里-病进。里邪出表-病退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表证一)表证(一一)定定义义:表表证证是是指指六六淫淫邪邪气气经经皮皮毛毛,口口鼻鼻侵侵入入时时所所产产生生的的证候。证候。(二二)特特点点:表表证证多多见见于于外外感感病病的的初初期期阶阶段段,具具有有起起病病急急,病病程短的特点。程短的特点。(三三)临临床床表表现现:发发热热恶恶寒寒(恶恶风风),头头身身痛痛,苔苔白白,脉脉浮浮,兼兼鼻塞流涕,咳嗽等。鼻塞流涕,咳嗽等。(四四)证证候候分分析析:外外邪邪袭袭表表,卫卫气气被被郁郁,郁郁而而发发热热,卫卫气气受受遏遏,肌肌表表失失于于温温煦煦,则则恶恶风风寒寒,邪邪气气郁郁滞滞经经络络,气气血血运运行行不不畅畅,以以致致于于头头身身疼疼痛痛,邪邪未未入入里里,舌舌象象无无明明显显变变化化,则则为为薄薄白白苔苔,外外邪邪袭袭表表,正正气气奋奋起起抗抗邪邪,脉脉气气鼓鼓动动于于外外则则脉脉浮浮,肺肺失失宣宣肃肃则则鼻鼻塞塞流流涕涕,咳嗽。咳嗽。(五)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头身痛,苔白,脉浮。(五)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头身痛,苔白,脉浮。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里证二)里证(一)定义: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的一类证候。(一)定义: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的一类证候。(二)特点: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二)特点: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三三)成成因因:表表邪邪内内传传入入里里,侵侵犯犯脏脏腑腑;外外邪邪直直接接侵侵犯犯脏脏腑腑;七七情情,饮饮食食,劳劳逸逸等等因因素素损损伤伤脏脏腑腑,脏脏腑腑功功能能失失调调,气气血血阴阴阳阳逆逆乱乱而而发发病。病。(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详见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详见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表证里证病位皮毛,经络脏腑病史新病,病程短久病,病程长寒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无寒热舌苔苔白视具体情况而定脉象浮不浮治疗原则解表和里三表证和里证的区别三表证和里证的区别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一)表里同病(一)表里同病 表证与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叫表里表证与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叫表里同病。同病。成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旧病未愈,成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旧病未愈,又加新病。又加新病。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表里出入(二)表里出入1表表邪邪入入里里:凡凡病病表表证证,表表邪邪不不解解,内内传传入入里里,称为表邪入里。称为表邪入里。原因:多因机体抗邪能力下降,或邪气过盛,或原因:多因机体抗邪能力下降,或邪气过盛,或 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因素。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因素。如:感冒由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转为不恶寒反恶如:感冒由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转为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喜饮,鼻流浊涕。为病邪由表入里。热,口渴喜饮,鼻流浊涕。为病邪由表入里。意义:病由轻转重。意义:病由轻转重。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表里出入(二)表里出入2里邪出表:某些里证,病邪由里透达于里邪出表:某些里证,病邪由里透达于 外,叫里邪出表。外,叫里邪出表。原因: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原因: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 而成。而成。如:出水痘,疹点(发热汗出后)如:出水痘,疹点(发热汗出后)意义:病由重转轻。意义:病由重转轻。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二、寒 热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反映了机体的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反映了机体的阴阳偏盛与偏衰。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阴阳偏盛与偏衰。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一)寒证一)寒证(一一)定定义义:是是感感受受阴阴寒寒邪邪气气,或或机机体体阳阳虚虚阴阴盛盛所所表表现现的的证候。证候。(二二)成成因因:外外感感阴阴寒寒邪邪气气,或或内内伤伤久久病病,阳阳气气耗耗伤伤,或或过食过食 寒凉生冷,阴寒内盛所致。寒凉生冷,阴寒内盛所致。(三三)临临床床表表现现:面面色色苍苍白白,形形寒寒肢肢冷冷,口口淡淡不不渴渴,小小便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而润,脉迟。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四)辨辨证证要要点点:冷冷:恶恶寒寒喜喜暖暖,四四肢肢逆逆冷冷;淡淡:面面色色苍白,苍白,舌舌淡淡苔苔白白,小小便便清清长长;稀稀:大大便便稀稀溏,痰液溏,痰液 稀稀白白;润润:舌舌润润,口口不不渴渴;静静:喜喜静卧,脉静卧,脉 迟等。迟等。(五五)治治疗疗:“寒寒者者热热之之”温温以以祛祛寒寒。寒寒盛盛阳阳未未衰衰,应应温以除寒。温以除寒。寒盛阳衰,应温兼补阳。寒盛阳衰,应温兼补阳。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热证二)热证 (一)定义:指感受阳热邪气或机体阴虚阳盛所表现的证候。(一)定义:指感受阳热邪气或机体阴虚阳盛所表现的证候。(二)成因:外感火热邪气,或寒邪入里化热,或七情过激(二)成因:外感火热邪气,或寒邪入里化热,或七情过激 郁而化火,或房劳伤阴,阴虚内热。郁而化火,或房劳伤阴,阴虚内热。(三)临床表现: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大便(三)临床表现: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大便 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四)(四)临床辨证要点临床辨证要点:热:发热,喜冷饮;赤:面赤,小热:发热,喜冷饮;赤:面赤,小 便赤,舌质红;稠:咳痰黄稠,鼻便赤,舌质红;稠:咳痰黄稠,鼻 流浊涕;燥:口渴,咽干口燥,大流浊涕;燥:口渴,咽干口燥,大 便秘结;动:烦躁,脉数。便秘结;动:烦躁,脉数。(五)治疗:(五)治疗:“热者寒之热者寒之”阳盛阴津未伤者阳盛阴津未伤者清热泻火法清热泻火法 阴虚内热者阴虚内热者养阴清热法养阴清热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寒证与热证的区别:三、寒证与热证的区别:寒证热证面色面白面赤口渴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口渴喜冷饮寒热恶寒,手足厥冷恶热,手足烦热二便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舌淡苔白舌红苔黄脉象迟数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寒寒证证与与热热证证虽虽有有本本质质的的不不同同,但但又又互互相相联联系系,它它们们即即可可在在同同一一病病人人身身上上出出现现,表表现现为为寒寒热热错错杂杂的的证证候候,又又可可在在一一定定条条件件下下,互互相相转转化化,在在疾疾病病发发展展过过程程中中,特特别别是是危危重重阶阶段段,有有时时还还会会出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1 1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既有寒证,又有热证,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既有寒证,又有热证,寒热交错出现。寒热交错出现。2 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1 1)寒证转化为热证:表明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寒证转化为热证:表明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2 2)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3 3寒热真假:寒热真假:真寒假热真寒假热阴盛格阳;阴盛格阳;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盛格阴。阳盛格阴。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三 虚实虚实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一、虚证一、虚证(一)定义: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一)定义: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二)成因:(二)成因:1.先天不足先天不足 2后天失养,久病或失治,后天失养,久病或失治,误治,损伤正气。误治,损伤正气。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临床表现: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气虚,阳虚,血虚,阴虚鉴别表气虚,阳虚,血虚,阴虚鉴别表 共症不同症治法气虚面色苍白,神疲自汗,少气懒言,声低气怯,纳食不化,舌淡胖,脉软无力。气短懒言,动则气急,或大便溏薄,小便淋漓,或尿闭。益气阳虚形寒怕冷,四肢厥逆,面色晦暗,水肿,阳痿,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脉迟。补阳血虚消瘦乏力,面色不华,眩晕眼花,心悸失眠,少苔,脉细。面色淡白,爪甲不荣而苍白,手足麻木,舌质淡,脉虚。养血阴虚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盗汗遗精,梦多,舌红绛,或舌尖无苔,脉细数。滋阴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实证二、实证(一)定义:指邪气盛所表现的证候。(一)定义:指邪气盛所表现的证候。(二)成因:(二)成因:1.1.外邪侵入人体,正邪交争,出现实证。外邪侵入人体,正邪交争,出现实证。2.2.脏腑功能失调,代谢障碍,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失调,代谢障碍,气机阻滞,或水湿痰饮内停,瘀血内阻等引起。或水湿痰饮内停,瘀血内阻等引起。(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由于病邪性质及累及脏腑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四)由于病邪性质及累及脏腑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四)治法治法 实者泻之实者泻之攻邪法为主。攻邪法为主。如:气滞如:气滞行气破气;行气破气;瘀血瘀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证和实证的区别病程精神声音气息痛处舌苔脉象虚证长 萎靡声低气微喜按舌质嫩,无苔或少苔无力实证短 兴奋声高气粗拒按舌质老,苔厚有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一)虚实错杂:患者同时有正虚的邪实的证候。(一)虚实错杂:患者同时有正虚的邪实的证候。包括: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重。包括: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重。1实证夹虚:指以实证为实证夹虚:指以实证为 主,正虚为次的证候。常发生主,正虚为次的证候。常发生 于实证过程中,正气受损的患者。于实证过程中,正气受损的患者。2虚证夹实:指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次的证候。常发生虚证夹实:指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次的证候。常发生 于实证日久,正气大伤,余邪未尽患者。于实证日久,正气大伤,余邪未尽患者。3虚实并重:指正虚,邪实均严重的证候。常见于严重虚实并重:指正虚,邪实均严重的证候。常见于严重 实证迁延日久,正气大伤,实邪不减者。实证迁延日久,正气大伤,实邪不减者。虚实错杂证,在治疗上应攻补兼施,并根据虚实孰多孰虚实错杂证,在治疗上应攻补兼施,并根据虚实孰多孰少,用药上有轻重之别。少,用药上有轻重之别。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虚实转化(二)虚实转化1 1实证转虚:本为实证,因失治,误治等因素,导致病程实证转虚:本为实证,因失治,误治等因素,导致病程 迁延,虽邪气渐消,但正气亦伤,逐渐转化迁延,虽邪气渐消,但正气亦伤,逐渐转化 为虚证。为虚证。2 2因虚致实:本为虚证,因脏腑功能减退,以致产生痰因虚致实:本为虚证,因脏腑功能减退,以致产生痰 饮,水湿,瘀血等实邪,而出现各种实证。饮,水湿,瘀血等实邪,而出现各种实证。(三)虚实真假(三)虚实真假1 1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本为实证,或大积大聚,或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本为实证,或大积大聚,或 热结胃肠,或痰食壅滞,使经络阻滞,气血热结胃肠,或痰食壅滞,使经络阻滞,气血 运行受阻而不能外达,而出现精神不振,身运行受阻而不能外达,而出现精神不振,身 倦无力,大便泻泄等类似虚证的假象。倦无力,大便泻泄等类似虚证的假象。2 2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本为虚证,内脏气血不足,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本为虚证,内脏气血不足,运行无力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弱等运行无力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弱等 类似实证的假象。类似实证的假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3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1)察脉之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是浮是)察脉之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是浮是 沉。重按有力有神为实证无力无神为虚证。沉。重按有力有神为实证无力无神为虚证。(2)看舌质的胖嫩和苍老。舌质胖嫩淡白的看舌质的胖嫩和苍老。舌质胖嫩淡白的 为真虚证,苍老坚敛为真实证。为真虚证,苍老坚敛为真实证。(3)注意语言发声气息高亢与低怯。声高气注意语言发声气息高亢与低怯。声高气 粗粗实证;声低气怯实证;声低气怯虚证。虚证。(4)全面了解病史。全面了解病史。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里证寒热虚实鉴别表里证寒热虚实鉴别表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阴阳辨证四、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的总纲。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阴证一、阴证 (一)定义:凡符合阴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一)定义:凡符合阴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范围。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范围。(二)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不同。(二)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不同。二、阳证二、阳证(一)定义:凡符合阳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一)定义:凡符合阳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范围。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范围。(二)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不同。(二)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不同。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阴证,阳证区别阴证,阳证区别 精神面色寒热二便呼吸语音渴饮舌脉阳证狂躁红亮壮 热不 恶寒便 闭溲赤气粗声高口 渴喜冷舌 红苔黄滑 数洪实阴证萎糜恍白无 热形 寒肢冷便 溏溲清气短声低口 不渴 或喜 热冷舌 淡苔白细 微弱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一、气病辨证 气气的的病病证证很很多多,可可概概括括为为气气虚虚,气气陷陷,气气滞滞,气逆四种。气逆四种。(一)气虚证(一)气虚证1定义: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脏出现机能衰退定义: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脏出现机能衰退 的病理现象。的病理现象。2临床表现: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劳累后临床表现: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劳累后 上述症状加重,舌淡胖,脉弱无力。上述症状加重,舌淡胖,脉弱无力。3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 为辨证要点。为辨证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二)气陷证(二)气陷证 1定义: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反而下定义: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反而下 陷的证候。陷的证候。2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 痢久泄,腹部坠胀,脱痢久泄,腹部坠胀,脱 肛,或子宫脱垂等。肛,或子宫脱垂等。3辨证要点辨证要点: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点: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气滞证(三)气滞证1定义:气滞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定义:气滞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 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 的证候。的证候。2临床表现:胀闷,疼痛。临床表现:胀闷,疼痛。3辨证要点辨证要点: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胀痛,窜痛,攻痛为气滞疼痛的胀痛,窜痛,攻痛为气滞疼痛的 特征。特征。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四)气逆证(四)气逆证1定义: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定义: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 的证候。的证候。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咳,喘。肺气上逆:咳,喘。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肝气上逆:头痛,眩晕。肝气上逆:头痛,眩晕。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二、血病辨证二、血病辨证血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方面。血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方面。(一)血虚证(一)血虚证1含义:全身血液不足对人体某一部位的濡养作用减弱含义:全身血液不足对人体某一部位的濡养作用减弱 而出现的证候,叫血虚证。而出现的证候,叫血虚证。2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 白,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白,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细无力。3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血虚证以体表肌肤粘膜组织呈现淡白色及:血虚证以体表肌肤粘膜组织呈现淡白色及 全身虚弱为特征。全身虚弱为特征。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二)血瘀证(二)血瘀证 1 1含义: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含义: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 组织器官的均称瘀血。组织器官的均称瘀血。2 2成因:成因:1)1)血寒,血热,气滞,气虚,使血行不畅而郁滞。血寒,血热,气滞,气虚,使血行不畅而郁滞。2 2)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而成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而成离经之血,积于体内。3 3临床表现: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临床表现: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出血反复不止,色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出血反复不止,色 暗有血块。舌紫暗,脉细涩。暗有血块。舌紫暗,脉细涩。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4 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1 1)疼痛: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痛甚,)疼痛: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痛甚,为特点。为特点。2 2)肿块:部位固定,外伤者表现为局部表紫肿胀,体)肿块:部位固定,外伤者表现为局部表紫肿胀,体 内者表现为内者表现为癥瘕癥瘕积积聚。聚。3 3)出血:血色暗红,夹有血块。出血:血色暗红,夹有血块。4 4)其它症状: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面色黎黑,肌肤)其它症状: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面色黎黑,肌肤 甲错,舌爪甲紫暗,甲错,舌爪甲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脉舌下静脉曲张,脉 涩为特征。涩为特征。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血热证(三)血热证1含义: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含义: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2成因:烦劳,嗜酒,恼怒伤肝。成因:烦劳,嗜酒,恼怒伤肝。3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衄血,舌红绛,脉细数。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衄血,舌红绛,脉细数。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审证要点。: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审证要点。(四)血寒证(四)血寒证1含义:指局部脉络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含义:指局部脉络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2成因:感受寒邪引起。成因:感受寒邪引起。3临床表现:手足局部冷痛,痛处肤色青紫,得温痛减,遇临床表现:手足局部冷痛,痛处肤色青紫,得温痛减,遇 冷痛剧。畏寒肢冷,舌淡紫,苔白滑,脉沉冷痛剧。畏寒肢冷,舌淡紫,苔白滑,脉沉 迟涩或紧。迟涩或紧。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血寒证以手足局部疼痛,肤色紫暗为主要表现。:血寒证以手足局部疼痛,肤色紫暗为主要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气血同病辨证三、气血同病辨证 气气与与血血生生理理上上相相互互依依存存,相相互互资资生生,相相互互为为用用,所所以以病病理理上上,气气血血常相互影响。既见气病,又见血病。常相互影响。既见气病,又见血病。气气血血同同病病常常见见证证候候有有气气滞滞血血瘀瘀,气气虚虚血血瘀瘀,气气血血两两虚虚,气气不不摄摄血血,气随血脱。气随血脱。(一)气滞血瘀证(一)气滞血瘀证 1含义: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含义: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2成因:多因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而使肝气久郁不解所成因:多因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而使肝气久郁不解所 引起。引起。3临临床床表表现现:胸胸胁胁胀胀闷闷,走走窜窜疼疼痛痛,性性情情急急躁躁,胁胁下下痞痞块块,妇女经闭或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紫暗,脉涩。妇女经闭或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紫暗,脉涩。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证以病程长,以及肝脏经脉部位出现疼痛:本证以病程长,以及肝脏经脉部位出现疼痛 痞块为审证要点。痞块为审证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二)气虚血瘀证(二)气虚血瘀证1含义: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证候。含义: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证候。2成因:久病气虚成因:久病气虚3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 如剌,舌淡暗或紫斑,脉沉涩。如剌,舌淡暗或紫斑,脉沉涩。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证候表现为依据。:本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证候表现为依据。(三)气血两虚证(三)气血两虚证1含义: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证候。含义: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证候。2成因:久病气虚不能化血,或血虚不能化气。成因:久病气虚不能化血,或血虚不能化气。3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 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气虚与血虚证候共见。:气虚与血虚证候共见。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四)气不摄血证(四)气不摄血证1含义: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失血的证候。含义: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失血的证候。2成因:久病气虚,或慢性失血,气随血耗,转成因:久病气虚,或慢性失血,气随血耗,转 而气不摄血。而气不摄血。3表现:吐血,便血,气短,乏力,面色白而无表现:吐血,便血,气短,乏力,面色白而无 华,舌淡,脉细弱。华,舌淡,脉细弱。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出血和气虚共见。:出血和气虚共见。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五)气随血脱证(五)气随血脱证1含义:指大出血时,引起气脱的证候。含义:指大出血时,引起气脱的证候。2成因:外伤,妇女崩漏,分娩。成因:外伤,妇女崩漏,分娩。3表现: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表现: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大汗淋漓,舌淡,脉微细欲绝。冷,大汗淋漓,舌淡,脉微细欲绝。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之症。: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之症。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四、津液病辨证四、津液病辨证 津津液液是是人人体体正正常常水水液液的的总总称称。其其生生成成与与代代谢谢和和肺肺,脾脾,肾肾有有密密切关系。切关系。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水液停聚两个方面。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水液停聚两个方面。(一)津液不足证(一)津液不足证1含含义义:津津液液不不足足,又又称称津津亏亏,津津伤伤。指指由由于于津津液液亏亏少少,全全身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润滋养而出现的证候。属内燥证。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润滋养而出现的证候。属内燥证。2成因:(成因:(1)津液生成不足(脾胃虚弱);)津液生成不足(脾胃虚弱);(2)丧失过多(大汗,吐,泻)丧失过多(大汗,吐,泻)3表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枯无光泽,小便短少,大便秘表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枯无光泽,小便短少,大便秘 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结,舌红少津,脉细数。4辨证要点辨证要点:以肌肤口唇舌咽干燥现象及尿少便干为依据。:以肌肤口唇舌咽干燥现象及尿少便干为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二)水液停聚(二)水液停聚1水肿: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引起面目,四肢,水肿: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为水肿。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为水肿。2 2痰饮痰饮(1 1)痰证)痰证含义:痰证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含义:痰证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辨证要点:痰证临床表现多端。故古人有辨证要点:痰证临床表现多端。故古人有“诸般怪证皆属诸般怪证皆属 于痰于痰”之说。其判断依据为:吐痰或呕吐痰涎,之说。其判断依据为:吐痰或呕吐痰涎,或神昏时候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或神昏时候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 腻脉滑。腻脉滑。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痰痰阻阻于于肺肺,失失于于宣宣降降,则则见见咳咳喘喘、咯咯痰痰;痰痰阻阻于于胃胃,胃胃失失和和降降,则则呕呕吐吐痰痰涎涎、脘脘闷闷纳纳呆呆;痰痰停停在在头头,清清阳阳不不升升,则则头头晕晕目目眩眩;痰痰阻阻咽咽喉喉,则则喉喉中中痰痰鸣鸣,或或咽咽中中梗梗塞塞不不利利;痰痰浊浊在在心心则则发发癫癫、狂狂;痰痰停停经经络络,气气血血失失荣荣,则则肢肢体体麻麻木木、半半身身不不遂遂;痰痰结结皮皮下下,则则为为瘰瘰疬疬、瘿瘤、乳癖。瘿瘤、乳癖。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1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2 2)饮证)饮证 含义:饮证是指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之间,含义:饮证是指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之间,所表现的病证。所表现的病证。分类:根据饮停部位不同分为:分类:根据饮停部位不同分为:饮留于胃肠饮留于胃肠痰饮痰饮 水饮流溢四肢肌肤水饮流溢四肢肌肤溢饮溢饮 饮停于胸胁饮停于胸胁悬饮悬饮 饮邪留伏,支撑胸膈饮邪留伏,支撑胸膈支饮支饮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痰饮:胃中有振水音,肠鸣,便溏,饮入易吐,苔白,脉滑。痰饮:胃中有振水音,肠鸣,便溏,饮入易吐,苔白,脉滑。悬悬饮饮:胸胸胁胁胀胀痛痛,咳咳唾唾疼疼痛痛加加重重,转转侧侧及及呼呼吸吸均均牵牵引引作作痛痛(大大叶叶性性肺肺炎)炎)溢饮:肢体浮肿。溢饮:肢体浮肿。支支饮饮:咳咳喘喘,胸胸满满短短气气,倚倚息息不不得得平平卧卧,痰痰沫沫多多色色白白。(肺肺心心病,心衰)病,心衰)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 脏脏腑腑辨辨证证,是是根根据据脏脏腑腑的的生生理理功功能能,病病理理表表现现,对对疾疾病病证证候候进进行行分分析析归归纳纳,借借以以找找出出疾疾病病的的病病因因,病病位位,性性质质,正正邪邪盛盛衰衰情情况况的的一一种种辨辨证证方方法法,用用以以指指导导临床治疗疾病。临床治疗疾病。脏脏腑腑辨辨证证,包包括括脏脏病病辨辨证证,腑腑病病辨辨证证,脏腑兼病辨证三部分。,脏腑兼病辨证三部分。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心居居胸胸中中,其其经经脉脉下下络络小小肠肠,两两者者相相为为表表里里,心心主主血血脉脉,主主神神,开开窍窍于于舌舌;小小肠肠有分清泌浊的功能。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心病有虚证实证之分。心病有虚证实证之分。心病常见症状有心病常见症状有:心悸怔忡,心烦,:心悸怔忡,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谵语等。心痛,失眠多梦,健忘,谵语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一)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一)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1含义: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以致血运无力,心神含义: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以致血运无力,心神 不藏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不藏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 衰,失其温养的虚寒证候。心阳虚至极危重衰,失其温养的虚寒证候。心阳虚至极危重 阶段称为心阳暴脱,多为突然发生。阶段称为心阳暴脱,多为突然发生。2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 白,舌淡苔白,脉虚为心气虚。若兼见畏寒肢冷,白,舌淡苔白,脉虚为心气虚。若兼见畏寒肢冷,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为心阳虚。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为心阳虚。若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志若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志 模糊,昏迷则是心阳暴脱的危象。模糊,昏迷则是心阳暴脱的危象。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 3审证要点审证要点:心气虚证心气虚证以心脏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为要点。以心脏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为要点。心阳虚证心阳虚证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心阳暴脱证心阳暴脱证在心阳虚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症状。在心阳虚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症状。4.治则治则:心气虚证心气虚证补益心气补益心气心阳虚证心阳虚证温通心阳温通心阳心阳暴脱证心阳暴脱证回阳救逆回阳救逆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二)心血虚证,心阴虚证(二)心血虚证,心阴虚证1含含义义:指指心心血血不不足足,与与心心阴阴亏亏虚虚,不不能能濡濡养养心心脏脏而表现的证候。而表现的证候。2表现:表现:共同点共同点鉴别要点鉴别要点心心血血虚虚心心悸悸,心心烦烦,失失眠眠,健健忘忘,多梦易惊。多梦易惊。面面色色萎萎黄黄,或或苍苍白白无无华华,眩眩晕晕,唇舌色淡,脉细弱。唇舌色淡,脉细弱。心心阴阴虚虚低低热热盗盗汗汗,五五心心烦烦热热,口口干干咽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 3审证要点:审证要点:心血虚证:心常见症状心血虚证:心常见症状+血虚证;血虚证;心阴虚证:心常见症状心阴虚证:心常见症状+阴虚证阴虚证4治疗:治疗:心血虚:治则:养心血,安心神心血虚:治则:养心血,安心神 心阴虚: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安神心阴虚: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三)心火亢盛(三)心火亢盛 1含义:指心火炽盛所表现的实热证候。含义:指心火炽盛所表现的实热证候。2表现: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小便黄表现: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小便黄 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3审证要点审证要点:心火亢盛,以及舌,脉等:心火亢盛,以及舌,脉等 有关组织出现实火内炽的症状。有关组织出现实火内炽的症状。4治则治则:清心降火:清心降火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四)心脉痹阻(冠心病,心梗)(四)心脉痹阻(冠心病,心梗)1 1含义:指各种病邪导致心脉痹阻,血行含义:指各种病邪导致心脉痹阻,血行 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失常,所表现的证候。2 2表现: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感,表现: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感,心悸,重则面青唇紫,四肢发凉,心悸,重则面青唇紫,四肢发凉,舌暗,脉细涩。舌暗,脉细涩。3 3审证要点:心脉痹阻证以胸部憋闷疼痛,痛审证要点:心脉痹阻证以胸部憋闷疼痛,痛 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特点。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特点。4 4治则:宣痹通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则:宣痹通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五)痰迷心窍(五)痰迷心窍1 1含义:是痰浊蒙闭心神,以致精神,神志异含义:是痰浊蒙闭心神,以致精神,神志异 常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 2表现:神志错乱,意识不清,重则突然昏表现:神志错乱,意识不清,重则突然昏 倒,喉间痰鸣作响,呕吐痰涎,舌倒,喉间痰鸣作响,呕吐痰涎,舌 淡苔白腻,脉滑。淡苔白腻,脉滑。3 3审审证证要要点点:痰痰迷迷心心窍窍以以神神志志不不清清,喉喉有有痰痰声声,苔白腻为辨证依据。苔白腻为辨证依据。4 4治则:涤痰开窍。治则:涤痰开窍。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六)痰火扰心(六)痰火扰心1 1含义:指痰火扰动心神所出现的症候。含义:指痰火扰动心神所出现的症候。2 2表现:心烦不寐,面赤气粗,口苦,多梦易表现:心烦不寐,面赤气粗,口苦,多梦易 惊,重则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登高惊,重则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登高 而歌,弃衣而走,力逾常人,舌红苔而歌,弃衣而走,力逾常人,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黄腻,脉滑数。3 3审证要点:痰火扰心证,外感热病以高热,审证要点:痰火扰心证,外感热病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审证要点;内痰盛,神志不清为审证要点;内 伤杂病中,轻者以失眠心烦,重伤杂病中,轻者以失眠心烦,重 者以神志狂乱为审证要点。者以神志狂乱为审证要点。4 4治则:清心豁痰开窍治则:清心豁痰开窍 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七)小肠实热(七)小肠实热1 1含义: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含义: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2 2成因:多由心火下移小肠所致。成因:多由心火下移小肠所致。3 3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 道涩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道涩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4 4审证要点: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辨证审证要点: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辨证 要点。要点。5 5治疗:治则:清利实热治疗:治则:清利实热 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肺病的常见症状肺病的常见症状: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大肠传导失常大肠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一)肺气虚(一)肺气虚1 1含义:指肺的功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含义:指肺的功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2 2成因:(成因:(1 1)久病咳嗽()久病咳嗽(2 2)气的生成不足)气的生成不足3 3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加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加 重。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重。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 白,脉虚。白,脉虚。4 4审证要点:肺气虚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审证要点:肺气虚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 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 要点。要点。5 5治则:补益肺气治则:补益肺气 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二)肺阴虚(二)肺阴虚1含义: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含义: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2成因:久咳伤阴,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成因:久咳伤阴,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3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午后潮热,五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午后潮热,五 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4审证要点:肺病常见症状审证要点:肺病常见症状+阴虚内热证并见。阴虚内热证并见。5治则:滋阴润肺治则:滋阴润肺 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1页第三第三节节 脏脏腑辨腑辨证证(三)风寒束肺(三)风寒束肺1 1含义:风寒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含义:风寒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2 2表现:咳嗽,痰清稀色白,恶寒,鼻流清表现:咳嗽,痰清稀色白,恶寒,鼻流清 涕,苔薄白,脉浮紧。涕,苔薄白,脉浮紧。3 3审证要点: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表证为审证要点: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表证为 特点。特点。4 4治则: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则: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现在

    注意事项

    本文(辨证论治.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