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 运用研究.docx

    • 资源ID:49456049       资源大小:74.93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 运用研究.docx

    摘 要民间童谣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传唱在儿童之间没有乐谱的歌谣。民间童谣真实地记录了各地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独特事物,内容丰富有趣,表达形式多样。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开始,乡土资源逐渐被重视,民间童谣资源的教学价值也逐渐被挖掘。目前,关于民间童谣运用于幼儿园的研究不少,但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现状入手,探寻更全面的民间童谣运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由民间童谣和语言教育活动的概念界定,民间童谣运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运用策略组成。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首先,浏览和整理已有的研究文献,确定民间童谣等研究所需的概念,对研究主题的面貌进行大致了解;接着,针对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制定问卷,对大理公立幼儿园的60名教师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收集到60名教师开展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和搜集的资料,对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运用价值进行了剖析,这一系列准备是为了探索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的可行性策略作铺垫。研究策略重点提出了教育合力的重要性,以往的研究重点围绕教师,运用策略部分探讨了教师、幼儿园、家长三者如何和谐共存。由于经验的不足,对转变教师民间童谣教育观念的策略探究程度低。由于教学经验少,在对民间童谣可以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的价值分析时,案例和观点太少,显得说服力不够。此次研究实践活动,也是认可了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有重要价值,民间童谣对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发展和丰富语言教育活动资源有巨大作用。对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价值的分析,可为今后幼儿教师童谣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对民间童谣如何运用到语言教育活动的三方面建议,为幼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此次研究,可以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民间童谣提供更系统的经验指导。关键词: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策略AbstractFolk nursery rhymes are the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songs that are sung among children without music. Folk nursery rhymes truly record the customs of life,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que things, rich and interesting content,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With the beginning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form, local resources are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and folk nursery rhymes are more valuable, so they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b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valu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re not rich enough. 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of the people strategies for the use of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The main part of the study is composed of folk nursery rhym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adopts literature method,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First of all, browse and collate the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determine the concept of folk nursery rhymes and other research needs, and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e of the research topic;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 questionnaire was formulated, and 60 teachers in Dali public kindergarten were collected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60 teachers carried out folk nursery rhymes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Through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data collec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is series of preparations is to explore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co-ordination is emphasized in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the research focus is on how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use it. In this research, we discuss how teachers, kindergartens and parents coexist harmoniously. With little teaching experience, folk nursery rhymes can be used When enriching the value analysis of kindergarten teaching resources, too few cases and opinions lead to insufficient persuasion.This research practice also recognized the important valu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used i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us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has great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riching the resources of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nursery rhymes teaching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on how to apply folk nursery rhymes to three aspects of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more systematic experience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folk nursery rhymes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Keywords: folk nursery rhymes;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application strategies目 录引 言7第一部分 绪论8一、 研究背景8(一)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需要8(二)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资源的需要8(三)促进幼儿语言快速、有效发展的需要8二、 概念界定9(一)民间童谣的概念9(二)语言教育活动的概念9三、 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10(一)现状研究10(二)研究依据111、“生活教育理论”11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2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12(一)研究目的12(二)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132、实践意义13五、 研究方法13(一)文献法13(二)问卷法13(三)案例分析法14第二部分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分析15一、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现状调查15(一)教师对运用民间童谣的态度15(二)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情况161、教师使用民间童谣的频率162、教师使用民间童谣的数量163、教师选择民间童谣的来源164、教师选择民间童谣的依据17(三)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教学情况171、教师教学活动形式的利用172、教师教学组织形式的利用183、教师教学用具的使用情况18(四)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反思情况18二、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存在问题19(一)教师不重视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19(二)教师没有充分挖掘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价值19(三)教师运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有待提高19(四)教师自身对民间童谣的积累不够20三、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价值分析20(一)政策依据20(二)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201、语音212、词汇213、语感的构建224、口语交际22(三)丰富语言教育活动课程资源的需求231、从省编教材分析“童谣在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缺失”232、民间童谣资源可以丰富语言教育资源23(四)幼儿萌发对家乡文化了解和喜爱的需求24第三部分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26一、 民间童谣的选材原则26(一)生活性26(二)适宜性271、选择正面的民间童谣272、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27(三)趣味性28(四)互动性281、家长参与282、人际互动28二、 教师运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29(一)挖掘童谣素材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有效设计组织形式29(二)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辅助童谣活动的顺利开展29(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满足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兴趣需求,支持幼儿理解和学习民间童谣30(四)重视反思与积累,开展多种形式的童谣比赛活动,推广童谣活动的运用成效311、提高教学反思意识,积累童谣教学经验312、开展多种形式的童谣比赛活动,推广童谣活动的运用成效31三、 教师运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能力提升的促进策略32(一)观念转变32(二)园本培训32(三)家园共育331、家长积极为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素材332、家长积极配合民间童谣语言教育的教学33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反思35致 谢36参考文献37附 录38引 言幼儿期是儿童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民间童谣作为儿童语言的特殊形式,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概括,内容通俗易懂、趣味十足,也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民间童谣的表达形式和内容贴合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育要求,其内容也融合五大领域的教育要求,对幼儿的教育意义非凡。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童谣资源,有助于推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合理发展,也丰富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教学资源。本文从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切入,探寻民间童谣运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第一部分 绪论一、 研究背景(一) 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需要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民间童谣蕴含了各民族丰富的地域特质和风貌,民间童谣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积淀了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幼儿园进行民间童谣教育,引导幼儿从小感知祖国文化的灿烂,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热爱,逐渐承担起本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任务,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进行民间童谣的教育,既潜移默化助力幼儿礼仪、教养、语言等的培养,也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童谣背后的方言,方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方言都消失了,中国的文化宝库也就空虚了不少。(二) 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资源的需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民间童谣就渐渐显现了其独特的价值。民间童谣进入幼儿园语言教育课程,为幼儿语言教育提供丰富的有质量的素材,为幼儿园进行家乡文化教育活动找到好题材,民间童谣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资源。(三)促进幼儿语言快速、有效发展的需要幼儿期语言学习发展是语音、词汇、语感构建等的培养和发展。民间童谣是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而创作的,富有音乐性、韵律感,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大资源。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现如今,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推广和使用,以及以英语为首的国外语言的入侵,地方方言的特色逐渐弱化,这不符合幼儿语言多样性发展的要求。民间童谣丰富的口语表达,可以让幼儿了解家乡方言文化,了解其他民族语言文化。开放的语言环境,为幼儿在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幼儿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使用。二、 概念界定(一)民间童谣的概念吴冬妹在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文提出,民间童谣专指那些由民间集体创作的,经过一代代口口相传模式流传下来,内容上传统、凝重,带有一定的音乐性、韵律感,并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蕴含的文化载体。蔡根畅民间童谣当代价值研究一书中提出童谣发源于民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童谣已有相对稳定的内涵,是在儿童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而现代的童谣,更多地被称作儿歌。 郑薏苡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探究一书中提出民间童谣是指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民间童谣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特有地名、特有事物,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有参考价值。综上所诉,本研究的民间童谣是指由民间集体创作的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特有地名、特有事物的并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它代代扣扣相传,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历史蕴含的文化载体。(二)语言教育活动的概念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梁会硕在浅议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一文认为,幼儿园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乐与人谈、讲话有礼、学会倾听,与成人交流能够理解日常用语:能够清楚地、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等等。周兢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中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是带着目的和计划的,是有组织的一种过程。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中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它根据语言教育目标,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 根据周兢、卢伟等学者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概念界定的研究,可以基本明确的是,本研究中涉及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三、 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一) 现状研究刘晓东在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一文提出儿童接受民间民间童谣主要是三个途径:一是日常活动;二是集体教学活动;三是区域活动。蔡根畅的民间童谣当代价值研究-以浙江童谣为例,从创作技巧认知、语言语音传承两方面分析了民间童谣语言文学的价值。还指出了民间童谣具有审美教育价值、语言和民俗文化价值。 廖俐的在民间童谣与儿童语言的发展一文,提出民间童谣具有促进儿童语音、词汇、语感发展的语言文学作用。 王美苏在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影响一文提出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价值有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想象力。蔡根畅和廖俐等人的研究,为本次研究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提供了一些方向,比如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具有促进幼儿语音、词汇等发展的语言教育价值。赵相华的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从丰富活动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多个领域的知识、活动延伸三方面论述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 方燕勤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童谣一文提出民间童谣具有促进幼儿发音练习、词汇习得、思维发展、交际能力提升、语言创造能力和方言学习的语言教育价值。最后提出了重视民间童谣的作用,强化教师利用民间童谣的意识和能力,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形式和时间,充分挖掘民间童谣资源这四个可行的运用策略。 李永婷在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一文提出民间童谣实现其教育价值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化三个途径。方燕勤等人的研究,为本次研究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提供了思路,可以从家园合作、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等去探索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王瑾婷在苗族童谣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研究一文,指出苗族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时存在苗族童谣有所了解却收集不多、开展频率也较低、畏难心理的问题。通过对民间童谣概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概念、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三方面研究文献的分析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民间童谣特点、民间童谣教育价值、民间童谣的运用策略都进行了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研究的是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以及运用策略,而关于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的研究并不多。对利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的挖掘大多是从语音、词汇、语感方面,没有挖掘民间童谣更多的语言教育价值。利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也较少,但根据其他民间童谣的研究,发现大多是从开发园本课程、教师提高重视度等提出策略,策略单一且笼统。赵寄石、楼毕生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书中提到,民间童谣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更深的挖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而民间童谣是由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如果能将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将会是意义非凡的幼儿园教学探索。本次研究将会从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问题入手,探索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策略。(二)研究依据1、“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源于他的著作陶行知全集,书中倡导“教育体系中,生活占核心地位”。其书中编写的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园周边的社会生活、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展开,力求“教、学、做”合一,引导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等环境中得以成长,而教师则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去引导和规范幼儿的学习,真正将幼儿教育予以生活化、本土化、民族化。就幼儿教育需求而言,民间童谣本身包含的人民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及人文科学、民族文化等,满足教育生活化、本土化、民族化的需求。于语言教育活动而言,民间童谣资源的利用,满足了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提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建立在个体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是一种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皮亚杰研究中表明,对于儿童而言,其思维的来源并非仅仅是主体、客体,还涉及到儿童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这是儿童与主体或客体及环境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知识不在于模仿,幼儿需要从自身出发,在学习中不断努力与提升才可获得,这关系到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由此看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可以知道的是,在幼儿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教师扮演着教育主体的角色,承担为幼儿学习提供优质的物质环境的责任:1、 教师需要准备语言教育活动所需的民间童谣素材,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2、 在童谣教学时为幼儿提供视听、图书、游戏材料等,顺应幼儿学习特点;3、教师在童谣教学时要进行正确示范与演示,要提供幼儿与教师交谈、幼儿间自由交流的机会,重视幼儿语言学习个别化特点。四、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价值以及探索将民间童谣灵活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可行性方案。以便达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资源的目标,为教师在幼儿园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发。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幼儿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增强幼儿对民间童谣语言文化的认知、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萌发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以民间童谣为载体单独完整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可使民间童谣更独立完整地呈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既充实了语言领域教育活动资源,也为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从微观层面丰富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理论研究知识。2、实践意义本次研究的内容,出于现实实践的考虑。首先,幼儿园通过专门的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多彩的传统文化,从小提升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知,实现真实的文化价值观初步养成。其次,丰富的民间童谣资源,为正在语言发展黄金期的幼儿提供了优秀的学习素材,在组织及实施良好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轻松高效地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构建了好的语感。最后,民间童谣进入语言教育活动,是在践行纲要指南的要求,幼儿在专门的学习活动中,能更清晰地掌握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五、研究方法(一)文献法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有关网站及文化局等查阅、收集有关本次研究主题的文献资料,目的是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本次研究内容。首先根据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调查了解到一些与本次研究主题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了我本次研究课题的确定;也让我对研究对象的全貌有了一些基本印象,为问卷的提出提供了思路;与我所搜集的现实资料形成了比较。(二)问卷法编制有效问卷,目的是调查教师在开展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的情况,对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运用情况进行大体的了解,为本研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对当地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的数据,对教师的童谣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文献综述涉及的资料进行比较,直观地分析教师童谣使用情况的规律,从而发现问题,为本次研究的开展打基础。(三)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具体的案例能够让理性的理论的认识变得感性和具体。本研究收集幼儿园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的相关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第二部分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分析一、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现状调查(一)教师对运用民间童谣的态度表2-1 您知道的童谣数量(N=60)数量人数百分比(%)10首以下274510-20首2541.720-40首813.340首0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首先应了解民间童谣,体会其意义,才能选择适合于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童谣素材,才能通过活动向幼儿传达童谣真实的意义情感。因此,民间童谣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童谣的了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多数教师知道的民间童谣数量不多,但都接触过童谣,说明多数教师对童谣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表2-2 你认为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有哪些价值?(N=60)价值人数百分比(%)促进幼儿发展1220丰富幼儿园教育课程资源4880传承家乡文化3253.3其他58.3在对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进行多选调查时,20%的教师认为民间童谣运用的价值是促进幼儿发展,80%的教师认为是丰富课程资源,53.3%的教师认为是传承家乡文化,还有7.5%的认为还有其他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对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都是认可的,但大多数觉得此类童谣的使用主要是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和传承家乡文化,对于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等其他教育价值了解程度低。幼儿的发展与环境有关,民间童谣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但幼儿的特殊决定了他们只能通过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去学习童谣。因此,教师对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运用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二)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情况1、 教师使用民间童谣的频率表2-3 运用民间童谣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频率(N=60)类别人数百分比(%)偶尔3558.3经常23.3总是00几乎不2338.3这一问题的回答,58.3%的教师选择了偶尔用,有38.3%的教师是几乎不用。由表可知,虽然多数教师都肯定了民间童谣的价值并且运用语言教育活动,但使用频率较低,可见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其他语言教育活动的资源比,地位还是较低。2、 教师使用民间童谣的数量 表2-4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过的童谣数量(N=60)类别人数百分比(%)10首以下5358.310-20首2338.320-30首23.330首以上00表中数据显示,58.3%的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了10首以下的民间童谣,38.3%的教师使用10-20首,3.3%的教师使用20-40首,没有教师使用30首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民间童谣数量大都较少,利用率不高,幼儿园对童谣的开发还不够。3、 教师选择民间童谣的来源 表2-5 童谣的来源(N=60)类别人数百分比(%)网络搜索4981.6询问专业人士23.3幼儿园教材1423.3本土资源教材813.3其他711.6对教学所用的民间童谣来源进行多选调查,由表可知,8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民间童谣素材多数来源于网络,3.3%的教师会通过询问专业人士搜集。可以看出,语言教育中所用的民间童谣素材来源单一,大多数幼儿教师不会主动去收集民间童谣教学素材。4、教师选择民间童谣的依据 表2-6 教学使用的童谣是依据什么选择的(N=60)类别人数百分比(%)幼儿学习特点3558.3指南、纲要5286.6教学活动的目标5388.3其他00根据调查,86.6%的教师依据纲要、指南,88.3%的教师会依据教学活动的目标选择,58.3%的教师依据幼儿学习特点。可见,教师对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民间童谣会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部分教师在选择民间童谣作为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会从幼儿的发展角度考虑。 (三)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教学情况1、教师教学活动形式的利用 表2-7 童谣用于哪类语言教育活动(N=60)类别人数百分比(%)讲述活动4880谈话活动3558.3听说游戏711.7早期阅读2440文学活动58.3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46.7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会将民间童谣用于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很少用于渗透性的语言教育活动,没有利用好幼儿空闲等待的时间。而且多数教师进行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时,常用的活动形式是偏向培养幼儿理解能力的,对促进幼儿表达的活动类型使用较少。2、教师教学组织形式的利用 表2-8 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童谣时采用的组织形式(N=60)组织形式人数百分比(%)集体教学60100分组教学1525个别教学00由表知,教师都会选择集体教学开展语言教育活动,这种组织形式不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纲要中提到,幼儿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个别化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25%的教师还会选择分组教学,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观察。3、教师教学用具的使用情况 表2-9 每次专门的童谣语言教育活动至少用到几种教具(N=60)类别人数百分比(%)1种5693.32-3种2338.33种以上1423.3由表知,大部分教师在开展专门的民间童谣语言教育活动时,都会使用教具,只不过使用的教具不会太多。(四)教师运用民间童谣的反思情况 2-10 教学结束后是否进行反思(N=60)类别人数百分比(%)总会23.3经常1830偶尔3355从不711.7在“是否进行教学反思”的调查中,只有11.7%的教师从不会进行反思,表明大多数教师都有反思的意识,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反思的意识整体比较低。二、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存在问题对“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进行调查分析,目前而言,幼儿园教师在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时,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教师不重视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首先,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且使用数量少,表明民间童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不受欢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它的语言教育的功能。其次,在将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时,偏好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更多是让幼儿理解内容,而没有合理选择听说游戏、文学活动这样利于促进幼儿辨音、词汇等语言发展的活动类型,有些大材小用了。总之,教师对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功能不够重视且运用程度低。(二)教师没有充分挖掘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价值从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民间童谣运用于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传承文化,对其他的语言教育价值了解少。较少一部分看到了民间童谣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总体来说,教师对民间童谣的语言教育价值认识浅。(三)教师运用民间童谣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有待提高根据调查分析,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使用童谣运用能力弱。首先,教师虽对民间童谣有所了解,却收集不多,素材的来源单一化,教学素材不丰富。其次,教师在民间童谣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很单一,民间童谣大都用于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且常用于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较少用于渗透性语言教育活动。最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传统,集体教学是主要形式,而集体教学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个性化。少数教师还会使用小组教学,这种形式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四)教师自身对民间童谣及其教学的积累不够 由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首先,教师们自身对民间童谣的了解很少,对童谣教学的经验更少,在教学时不太会主动去搜集素材。其次,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低,这样的情形,不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不利于童谣教学的创新发展。总之,教师对民间童谣的积累不够。三、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的价值分析(一) 政策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在纲要也强调:“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1 这一系列相关的规定为“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二)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

    注意事项

    本文(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 运用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温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