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9-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docx
-
资源ID:49459764
资源大小:20.1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9199-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docx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表现。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用PFNA技术治疗方案,结合病案资料评价疗效。结果:40例患者,手术时间(51.21±12.15)min,术中出血量(115.41±46.52)ml,合并症3例。结论:PFNA治疗技术的优势在于适合于老年人股骨结构组织恢复,修复性好、创伤影响小。【关键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研究前言: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行为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容易出现骨折病症问题,在众多老年骨折疾病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症类型最常发生,外伤、意外摔倒、运动行为失误等,都会诱发股骨粗隆间骨折1。为了适应老年人此类病症的治疗,临床医疗正在尝试、推进新的医疗技术,以最小创伤、最稳定的结构,帮助老年患者重构股骨粗隆间组织结构。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13例,年龄均超过60岁,平均年龄(63.21±1.21)岁。调查患者入院病案资料获悉,40例患者致病因不同,但均被确诊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状反应差异不大,为股骨剧烈疼痛、行动受阻、股骨周围神经性抽搐、疼痛等。1.2治疗方法选用PFNA治疗方案应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治疗步骤及内容为:通过X线平片、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确定患者骨折部位,初拟定设计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置入位置;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加装体征指标仪器,要求患者水平脸朝上平躺于手术台上,颈椎、脊椎、大腿、小腿及手腕等部位利用牵引带做固定,患肢抬起,与水平角度为10°-15°;对患肢骨折部位组织结构进行简单性、修复性复位,确保患者恢复到骨折前大致骨骼结构组织后,在大粗隆顶近端行5-7cm的切口,切口朝向基本固定,以大粗隆顶外侧为主;以切口为基准,准备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以正确方位导入髓腔,导入过程中,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要沿着X光机实时拍摄到的动态影像,准确达到位置;到达位置后,利用螺纹导针、螺旋刀片等仪器,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在病变位置,锁定髓内钉尾帽之后,检验髓内钉牢固性;缝合切口、对切口进行细致擦拭、消毒,清除积液、积血,治疗结束2。术后给予患者抗病毒、抗生素药物,避免切口感染,并根据每例患者术中发生的合并症问题给予对症处理,如:血压血糖升高、心率紊乱、神经疼痛等。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40例患者,手术时间(51.21±12.15)min,术中出血量(115.41±46.52)ml,合并症3例,具体数据见表1、2。表1 4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表现(±s)组别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合并症肢体行为障碍神经痛褥疮N=4051.21±12.15115.41±46.521(2.5)1(2.5)1(2.5)3 讨论本组研究中,骨折疾患的干扰作用较大,特别是在均为老年人的病案资料中,很难见到恢复效果较好的恢复病案,即便如此,依然可以确定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骨骼修复技术的医疗优势。40例患者,身体情况较为复杂,除骨折疾患之外,35(87.5%)例患者有其他疾患,这一客观条件,大大提高了骨折治疗的服务要求和需求。除病变骨骼结构的内固定之外,还要应对患者其他身体情况的不确定因素。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来看,PFNA技术的临床操作性很好,手术时间短,且在短程治疗操作中,避免患者身体状态变化,出血量也能够有效控制3。有学者称“PFNA技术的创新性在于它的内固定医疗表现,内固定系统能够支撑、满足各类患者对骨骼组织结构的修复需求,达到临床满意的医疗效果4。”依据该观点,从现实病案出发,探索PFNA技术的优势,笔者发现三点:一是,髓内钉能够准确、精准的介入病变骨骼组织位置,连接破损、折断骨骼组织,加入“抗旋”特征后,其在股骨近端的抗压能力更强了,重塑骨骼结构的稳定得以保证。与传统固定修复办法相比,PFNA技术能弥补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的特殊疾病影响,即无论如何加固都无法确保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部位的修复结构稳定。二是,内固定系统能缩短老年患者骨骼修复的时间,虽无法替代原有骨骼结构,但由于股骨粗隆间骨骼结构及时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患者的部分行为功能,避免了患者因行动障碍出现身体问题。在置入髓内钉后,折断骨骼依靠髓内钉连接,患者可在术后短时间内下床小幅度活动,不致始终躺在床上,接受骨骼修复5。三是,抗旋髓内钉的结构是可以设计、调整的,螺旋导针、螺旋刀片、甚至于髓内钉的尾帽,都可以依照治疗需要,沿着骨骼特异性结构进行针对性修复。假设有的患者骨骼结构复杂,或是直接做过骨折手术,骨骼结构变形,等等复杂医疗环境,都可以通过调整技术,从容应对。再加上抗旋髓内钉深入患者骨骼结构中,虽无法完全代替病变骨骼,但由于体积小、方向变化灵活固定,所以它不会排斥其他骨骼、组织,以及肌肉的正常生理运动,极大程度减小了老年患者后续恢复的行为障碍。总而言之,PFNA技术的操作性、实用价值已经开始被挖掘、发现,它的技术优势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其技术的升级与完善,也要学着服务于临床实践,为广大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以展现独特的医疗技术魅力。【参考文献】1殷勇,周贤杰.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12(11):733-734.2童维.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6,12(14):1826-1828.3周国强,周玉奇,周红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10(11):98-100.4张金辉,张科学,张立海,张里程,陈超,唐佩福,张伯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的选择和疗效评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12(14):538-541.5吴立君,刘岩,卫力晋,周志道.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1(14):498-499.6孙群周,阮成群,李光明,陈武林,丁强,张春健.重建股骨距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6,10(15):68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