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云南特色旅游的研究.doc
目 录摘要11 绪论21.1 研究背景2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3 研究现状31.3.1 国内研究现状31.3.2 国外研究现状4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41.4.1 主要研究内容、观点及解决的问题41.4.2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5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51.5.1 研究的方法51.5.2 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62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2.1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现状62.2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72.2.1 旅游体系单一72.2.2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破坏 72.2.3 基础设施滞后及创新旅游品牌薄弱82.2.4 缺乏对旅游资源重点景点的保护82.2.5 景区管理松散83 发展特色旅游的对策 93.1 发展健康旅游93.2 发展红色旅游103.3 发展绿色旅游114 结术语12参考文献结13关于发展云南特色旅游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其中,特色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云南省是我国人口比较密集的一个省份,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云南省的经济还处于落后阶段,但随着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特色旅游深受大家的欢迎。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已有的特色旅游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得出解决方法。在研究之后,提出新的特色旅游发展渠道,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关键词:云南省;旅游发展;特色旅游;解决措施Study on Developing Characterstic Tourism Yunnan Province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orld economy, China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sid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urism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Yunnan Province is a densely populated province in China,compared with other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s, Yunnans economy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ge,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vinc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characteristic tourism is very popular with everyon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existing characteristic tourism research,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et solutions. After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new characteri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channels, analyze and give solutions.Key Worde: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Special tourism; Solutions 关于发展云南特色旅游的研究1 绪论1.1 研究背景云南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国,地处我国南部,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与我国的广西、西藏、四川、贵州接壤,经常和四川、贵州并称云贵川,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从整体结构看,云南省南部靠近印度洋和太平洋,北部靠近亚洲大陆。云南省位于低纬高原地区,因为季风江淮气旋的危害,冬季受干躁的大陆季风气候控制,夏季受潮湿的深海季风气候影响,属于低纬山原季风性气候。我省气候带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有暖热带、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雨热同季等多个气候带。新疆气候统筹低纬气侯,季风性,山原气侯的特性。因为云南省与众不同的所在位置和四季分明的气侯特征,云南省也慢慢变成旅游业的发展的省区其一。现阶段,云南特色旅游较为火爆的地域有:丽江、大理、香格拉里、西双版纳、昆明市等。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该省的生态资源,提高区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同时,特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吸引许多外国游客。当他们来到云南省旅游时,他们必然会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消费,其消费对当地来说是一种外来经济的增收,这就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缩小地域差异有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特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实现不同省市、地域之间经济的转移,对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利用,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共同富裕目标。而对于目的地来说,合理有度发展旅游业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增加地方收入,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我国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调整,带动相关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使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身心健康和精神上的享受,改善对健康生活的观念。特色旅游发展,主要是想通过“特色”旅游将各地区的特色展现出来,同时也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促进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1.3 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1)云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截止 2018年,云南省接待的海内外游客人次共计6.88亿,去年同期增长20%;完成了旅游业总收入8991亿元的目标,去年同期增长30%。云南省来自海外旅游的人数在七百万以上,去年同期增长5%,总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云南省经济型酒店共495家。到2020年5A级景区达15个以上。同时,昆明至国内航线基本全线开通,甚至开通了昆明至大理、丽江旅游铁路专线,至今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交通、旅行、购物为一体的云南旅游综合技术产业。 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在云南省的发展中,旅游业的发展占主导地位。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境省份,属于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且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工业发展落后,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云南经济发展机构对结构不合理的调整。2018年,云南省常住人口4829.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7881.1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98.86亿元、6957.44亿元、8424.8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7136元,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制度体系。 旅游总量不断上升 。从 2000 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开始复苏,随后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高峰期,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身心健康的发展,2000 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 33901 万美元,此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量, 2010 年旅游总收入 114124.14 万美元,2015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1.79 亿元,相当于 2000 年的 15.6倍。到2018年实现了旅游总收入8991亿元。(2)云南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管理体系过度单一化 。纵览云南发展趋势游玩景点,大部分全部的 5A 旅游景区及其国家级别游玩景点全是以风景名胜主导,尤其是大理古镇、云南丽江古城、香格里拉古都,全是古都特点,其次是云南西双版纳,云南西双版纳的度假旅游发展趋势关键是以该地域少数名族的生活起居、民俗文化及其宗教文化艺术为发展趋势特点。这种游玩景点都存有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旅游景点种类相似度强,区分度较小,缺乏别具特色的精品度假旅游,同时,云南欠缺主题风格文化艺术游乐园,具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场屈指可数,这就促使喜爱追求完美趣味性的游人很少惠顾云南省。除此之外,以雨崩村为特色的热带丛林初始村庄文化艺术开发设计度较低,宣传策划不够,促使度假旅游管理体系过度单一化,事后驱动力不够。城乡一体化旅游开发过时。迄今为止,云南省特色旅游主要聚集在云南大理、丽江、香格拉里、西双版纳、昆明市等相对性较发达的关键市区,农村旅游业发展开发设计迟缓,如雨崩村等乡村旅游地也有许多,可是因为交通出行路面不顺畅及其宣传策划不及时,这种休闲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和特色旅游发展趋势不够,旅游资源开发没法获得有效运用,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增益值遭受牵制。旅游智能化技术服务水平落后。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内容的集成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发展趋势的主要特殊工具。长期以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一直明显偏离信息规划的发展趋势。例如,从各种百度搜索引擎中检索云南旅游景点,其中大多数是由旅行社领导的公司进行的宣传计划,云南省的当地旅游景点缺乏指定的查询网站,政府单位缺乏相应的宣传和推广,以及实施计划对策。此外,繁荣的新浪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尚未用于云南旅游的宣传和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系统的基础建设中,云南省智能系统的旅游管理基础设施也主要表现出必要的滞后效应,如酒店,地下停车场等,都只能通过预订。1.3.2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局面最强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大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才刚刚开始。高校消费群体的消费属性在相对缓和的产业链影响下,经济发展效能正在逐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城市经济的发展。消费属性处于比较地位,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就业能力,促进文化,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之一。在中国旅游业作为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趋势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建立了开发和设计基础设施的基本要素:不仅坚持开放,而且广泛吸引各行各业的资产。同时,灵活运用社会资源开发,鼓励国家,团体和个人投资度假旅游建设项目。此类开放项目的现行投资政策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资本需求上缓解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压力。尽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管理机制和项目投资体系的社会化程度也很低,但总体而言,合资企业的自然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西部地区借助其纯天然的自然生态资源,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纷纷开始关心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不健全,各类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导致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困难系数较大。海南省和深圳等沿海城市的难度系数要高得多。现行“一带一路”战略政策实施后,给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了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机会。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4.1 主要研究内容、观点及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的内容:云南省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虽然云南省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但是云南省由于自身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以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物质、传统历史文物等,将这些富有特色的融入旅游发展中,例如:乡村虽然条件不好,但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景,也能让人体验农家人的快乐。所以,发展特色旅游不仅仅能让游客了解到各地区的特色,还能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地域风情。观点:我认为云南发展特色旅游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城镇化旅游经济发展普遍的都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好,主要是因为没有达到平衡发展,忽略了乡村的自然资源。城镇化旅游应该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平衡发展才能真正的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发展特色旅游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乡村的旅游经济发展。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发展云南特色旅游,最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解决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发展要着眼未来,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可利用的资源其实很丰富,主要是没有受到重视。云南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省份,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1.4.2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的重点:如何最大限度的将云南各地区的特色融入到旅游中。不仅仅是因为发展经济而发展旅游,同时也要传扬云南省的传统文化、物质等。研究的难点:云南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发展特色旅游可能需要一定的经济需求,还有就是会受到环境、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等的影响,环境方面主要有:农村的道路,通讯,网速等因素都会阻碍发展,还有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农家人的思想,观点也会产生较大差距,所以在如何吸引游客并且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方面,研究会比较困难,除了要考虑经济条件,还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创新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特色,物质特色等方面,也考虑到了新型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在顺应时代特色发展的同时也使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变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同时也站在各户的角度考虑到顾客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受到的有差别的服务态度.1.5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1.5.1 研究的方法(1)通过云南省统计局收集数据:通过云南省统计局,可以查找关于云南省的各类资料,在该网址上所得的数据也比较准确,文中关于云南省旅游资源的数据都是通过该在云南省统计局上查找而得到的,能够使论点更具有说服力。(2)文献研究法:该方法是通过借鉴前人的文献,找到一些前人对某件事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观点是否还是支持这件事的有力证据,根据这些文献去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并得出新的解决方法。 (3)定性分析法 :根据云南省已有的关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对特色旅游的创新进行研究,并得出其可实施性。1.5.2 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首先是根据云南省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出的研究问题,然后查找关于该问题的相关资料,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最后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该问题。2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现状云南省是我国特色旅游发展的代表省份,云南旅游自然资源类型多样化,几乎是可以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求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旅游资源方面的发展,还是品质方面的发展,云南都走在行业的前列。例如: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省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它有着多方面的优势。(1)动植物资源多样化。云南西双版纳有许多动物植群和历史悠久的文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物种有十种,列为第二和第三级保护的野生动物超过三十种,而数以万计的物种未包括在保护范围内。各种鸟类占全国已知类型的比例:爬行动物13.7,脊椎动物15.7,鸟类34.1,哺乳动物10 8.5,淡水鱼11.8。该地区的低等植物占全国的1/7,全国有68种稀有和重要的植物。 (2)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道教文化。云南西双版纳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统节日和宗教主题活动琳琅满目。傣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文化艺术包括壁画,神话传说和歌曲等,都独具特色和魅力。傣族广泛信仰大乘佛教,该村基本上是一个必须有缅甸庙宇的村庄。此外,还有14个少数民族。 (3)普洱茶文化。我国的普洱茶文化是比较出名的,我国著名的普洱茶生态茶山一共有六个,都是出自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普洱茶最大的产地,而且中国的茶城也位于普洱市。云南比较出名的还有丽江。云南丽江是许多人前往云南旅游的首选岛屿。它确实具有引人注目的和令人钦佩的美丽。云南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将美丽的风景带到了全国乃至世界。把大自然这纯天然的礼品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大,云南特色旅游的发展趋势面临着诸多问题,特色旅游资源的挖掘,特色旅游品牌的自主创新与推广计划,及其旅游安全系统的健全性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的问题,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云南特色度假旅游的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形成经营规模,但与非常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相比,云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云南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全过程中,也有必要加大资源发现的程度,促进资源的丰富性和安全性。云南特色旅游媒体的营销和推广范围和实际效果不是很突出,从必要性上制约了云南特色旅游的稳定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自然环境下,云南红色文化旅游在知名品牌的基础建设或销售市场综合发展趋势的实际效果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具有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网络媒体背景下,如何突出云南旅游的特色,提升云南旅游的整体知名度,是云南旅游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方面。例如,云南西双版纳首先旅游资源开发商品存在同质性,结构不科学的问题。云南西双版纳的绝大多数旅游景点都被热带丛林所占据,这些旅游景点之间的相似性很强。各个旅游景点的发展趋势主要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对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的探索还不够。并且旅游商品单一化,缺乏开发和设计。其次,旅游服务业不规范。由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早期开发和设计,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各个方面的两极分化,例如酒店和饭店的服务水平差,旅游商品价格高,以及缺乏优秀的导游。导致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损坏旅游的品牌形象。最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持续恶化。云南西双版纳由于橡胶园的过度种植导致其负重严重超额,破坏了西双版纳原始生态和环境保护。因此,除了看到发展趋势的发展外,我们还应该高度重视其缺点。2.2 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2.2.1 旅游体系单一纵览云南旅游景点,类型区分度较小,促使度假旅游受众群体单一化,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化。除此之外,某些中华民族古寨地域开发设计幅度较小、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导致云南省凭着绚丽多彩风景吸引外来游客,却不可以留住游客的局势,据云南统计信息网,对往年留宿游客和一日游游客总数进行比较,至2016年起,一日游游客人数超过了过夜游游客人数,云南旅游变成了休闲观光游,无法获得通过酒店留宿等需求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游客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多是书藉、装饰物、纪念物,及其本地的特色农产品等,对旅游景区及附近经济发展意义的影响有限。另外,因为旅游景区主题风格的同一性及运营管理的政府部门导向性,造成旅游景区单独发展趋势,旅游景区间关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化了客户资源,促使区域之间的度假旅游发展趋势不平衡。2.2.2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破坏伴随着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开发设计与发展趋势,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毁坏问题日益严重。许多旅游景点坐落于生态环境保护敏感区,一旦被环境污染,极可能会无法治理,丧失生态旅游资源,相应地也就失去旅游资源开发基础;另外,对少数名族地域的开发设计,给少数名族中华传统文化形态、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导致了巨大地冲击性,民族服饰汉化,节庆日主题活动技术化等缺点五花八门。假如只注意到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给少数名族地域经济带来的短期利益,必定会造成旅游业发展无法长期性发展。2.2.3 基础设施滞后及创新旅游品牌薄弱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很多城市人都很向往农村的生活,每逢节假日的时候,都想约上三五好友去体验农家生活,感受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到由于云南省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发,大多数乡村的美景根本无法参观。有的地方虽然以及受到政府的关注,正在进行开发,但这个过程也是急剧挑战性的,大多数的乡村地区目前都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交通不便利,通讯不通畅,机构不完善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即使着手大力开发旅游业,也会存在前期消耗经济过多,后期难以弥补的现象。所以,要发展旅游资源,首先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后续支撑设备。 品牌的竞争力主要源于高质量,云南旅游业市场集中度和品牌定位都很低,旅游从业机构管理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出现了“强制性消费”等违规的社会乱象,导致品牌质量越来越差,口碑急剧恶化,造成游客信任度丧失,难以赢得市场。云南虽然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产品地方特征相似性较强,众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被记住名字的寥寥无几。 2.2.4缺乏对旅游资源重点景点的保护在许多不同的旅游景点,尤其是对旅游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政府部门没有开展有效的整体规划,以至于某些急于求成的人们利用这种旅游景区人流量大的优点,在这种旅游景点以及周边维护地区大力修建旅社、娱乐场所、定点医疗机构、购物商店等,严重影响了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间接地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针对重点保护的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旅游旺季时通常会出现“度假旅游负重超额”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某些政府部门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轻旅游景区接待能力,从而导致旅游景区超额运载,再加上某些游人的不文明现象,给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及重点保护景点造成了巨大毁坏。 2.2.5 景区管理松散首先,红色旅游景区同化作用比较严重。在我国的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在管理方法上忽略了旅游景区的独立性,不重视把握住旅游景区的特点,促使游客分不清楚红色旅游景区间的不同点。这就使部分游客造成了“游一当十”的心理状态。某些游客禁不住发出了“红色旅游景区咋都一样”的感慨。这样的趋同性毫无疑问给游客的心理状态造成了一个误解,进而影响了整个红色文化旅游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其次,某些红色旅游景区没有严格依照旅游服务业和国家制订的规范对游人开展解读,有的导游员只游而不具体指导游人,讲解品质差,再加上年青人对革命年代的衣食住行感受、革命先烈们的勇敢个人事迹、革命观念理解认识不深,导致了旅游景区对年青人没有诱惑力。再次,针对出现的欠佳难题相关部门无法加强管理方法,欠缺整顿秩序,忽略度假旅游自然环境清洁,造成在某些红色旅游景区四处弥漫着各种各样小商贩、算命者、乞丐和肤浅的拍照亭。3 发展特色旅游的对策3.1 发展健康旅游健康旅游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所有的经历都要有利于游客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状态。游客在选择特色住宿时,能够按照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外,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健康饮食,还有健康享受。在保证家庭的足够的生活开支下,大家开始学会注重养生,享受生活。由于大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很多人会选择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出去放松,去体验自己从未享受过的生活,可以在这段不一样的时光里忘记生活带来的压力,获得片刻的宁静,因此,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改善身心健康的全方位的服务。关于发展绿色旅游,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局部发展“健康旅游”。健康旅游对于大多数来说还是一个新型的概念,但它的发展对于大多数来说却是有意义的。由于目前对该方面的发展较少,各地区的政府可以先从局部进行开发,主要开发的对象包括:医疗健康、休闲养生、健身养老服务等。在其受到积极响应的效果后,在进行全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在该过程中使大家慢慢增强对健康旅游的认识,从而提高健康旅游的发展。(2)积极发展健康服务集聚区。对健康旅游、健康养老服务、健身休闲娱乐、中医药等服务集聚分类建立指导机制,坚持以经济发展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吸引来自个方面的资本,集聚各类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优秀人才和丰富的资源,全力发展一批全面健康服务的集聚区模式。(3)提高协作管控。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管理机制,促进从分散多头监管向全方位协同管控的转变。重点完善对健身养老、旅游服务、互联网发展、休闲娱乐与医疗卫生跨界融合的监管,每个单位,每个群体都要各施其职,各尽其职,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切实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4)提高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度假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迄今为止,在我国已基本产生了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法规;但度假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通常实际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比,所涉及到的面更广,要素更繁杂,因而,相关法律单位应尽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法规,并开展合理的实施计划,以便于和现有的规章制度配套设施健全。此外,更关键的是根据依规遵纪守法来维护和整治度假旅游自然环境,创建强大的度假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构和详细的体系管理,来实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法规,并监管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趋势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5)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人民大众健康生活的观念。在现阶段国家财政告急、困难较大的状况下,各个相关单位应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充裕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经费预算。例如,在度假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方法上,收好、管住、用好各种各样社会保险费;对旅游景区征收适度的旅游资源开发维护费用。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发展旅游业及有关产业链,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劲头,以确保提升度假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投资。3.2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就是指到红军革命根据地这类的地区去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老百姓在革命和战争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产生的纪念地、标志性建筑物为载体,以其所具备的革命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旅游机构在为游客服务的过程中,对接待的游客进行悼念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游玩的主题性休闲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文化旅游,受到许多游人的青睐。在我国红色文化旅游的关注度近些年不断增长,正慢慢变成受欢迎出行主题风格其一,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教育必须由丰富的物质载体来实现其教育实际意义和主导性。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发展趋势革命文化,实现其教育实际意义和推进其主导性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灵活运用红色品牌知名度,积极扩张对外开放宣传策划,采用各种各样灵活的方法,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投资管理集团公司与个人的项目投资,从牵制当地度假旅游发展趋势的食、住、行难题入手,逐渐优化、提高区位条件,摆脱牵制当地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的短板。(2)整和相关资源,在务求实效上狠下功夫。首先,把发展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把自然景观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把古物旅游景点和非古物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与推动旅游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形成旅游景区、交通线、风景点有机融合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趋势格局。其次,提升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维护,尽早促进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退休干部、老八路、英烈遗孤普遍征选古物历史资料的搜集,对这些资料加以多方面维护,有效运用,使革命古物的展现更为丰富,便于更为刻骨铭心地教育后代。最后,把各方面必要的建设放到同样关键的部位,保证既见景,又见思想和精神的发展趋势,更充分的发挥教育意义。在新建和扩建纪念设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机构审批的程序流程,坚持因时制宜,灵活运用现有设备和条件,求真务实地明确新项目,掌握好工程规模和规范,尽可能做到不占或者少占农用地,不拆或少拆房子,保证质朴好用,功能齐全,不奢侈浪费。(3)开展场景整体规划,出提供人性化服务。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及业内从业者应以新思维,从新方面更进一步发掘旅游景区内涵,更改旅游景区传统式的批评方式,试着应用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开展场景整体规划,提升旅游景区的诱惑力,并依据不一样游人群体,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项目。 (4)及时制定旅游景区发展计划。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时间比较晚,并且发展时间短,目的性科学研究较少。为了使我国的休闲活动旅游井然有序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尽早对红色旅游景区以及周围环境开展全方位的资源调研,预算留出旅游景区的发展空间。现阶段不具有开发设计标准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应延期开发,暂时保护起来,以避免盲目跟风开发设计,导致不能挽回的损失。针对已开发设计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应搞好最近、中后期、中长期整体规划。在开发设计及日常管理中要维护好红色旅游景区及附近的纯天然性园林景观及自然环境,特别是针对众多的分布于乡村山区地带的革命老区来讲,要积极主动激励本地老百姓参加旅游景区的开发设计基础建设工作中,维持历史悠久地域老百姓朴素的精神实质原色。(5)抓好对红色旅游区的管理工作。红色旅游区要在经营管理上不断提高水平,提高档次。各相关省、市、区旅游局要在对本地区现有的主要红色旅游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搞好指导促进工作,分步抓好红色旅游区的各项管理工作。(6)加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人才匮乏是云南省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对于一些发展比较好的省份,云南省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毕业以后也会选择去外省工作,而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尤其是从事导游方面的人才更是缺少。因此,云南省应重视教育的发展,增加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专业的旅游讲解员。3.3发展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就是指在为社会发展提供舒服、安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负责的心态,合理有效运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观核心理念,主要是提高人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因而,绿色旅游就是以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维护自然、不毁坏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为旅游者是在旅游时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植物,进行绿色消费,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1)鼓励开发绿色旅游景区。开发绿色旅游景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确保旅游景区原汁原味的纯天然环境为首要目的。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旅游景区因过度开发而即将消失,我们不希望看到悲剧再度重蹈覆辙,因此要在旅游景区开发和参观考察的同时维护住这一份风景,这就规定我们对绿色旅游业发展要有一个的科学认识,另外还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和运营工作人员的培养,建立和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旅游景区,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维护人类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作出应有的奉献;完善的绿色旅游管理机制是绿色旅游取得成功开展的关键步骤。(2)地方政府机构加强管理力度。很多绿色旅游基地本身就具有原始的旅游优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享受生活在这些地方创建了私人别墅,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盈利,开发了各种娱乐场所,严重破坏了其旅游环境。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各地政府加以重视,并进行管理,严禁进入与旅游业发展无关的商业活动,保持原有的原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防止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过多的破坏生态环境,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健康的消费。(3)加大宣传力度。任何一个新的产品刚上市的时候,首先都需要靠宣传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期才是靠口碑赢得信任。一个地方的旅游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产品,也需要通过宣传吸引游客,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后期需要努力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旅游品牌,也就是绿色旅游。4.结束语大四的学习生活即将接近尾声,我很庆幸这四年和我亲爱的同学们一起度过,总觉得四年的时光是漫长而又短暂的,可转眼却只剩下短短的两个月了。毕业论文是我在大学的最后一次作业,从开始写毕业论文到结束,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和挑战。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一开始的懒惰,以为时间还很充分,可以慢慢来的意识中,逐渐明白论文的撰写使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文献,收集大量的数据的前提下,我们的大脑里才会有东西可以写,才能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空白的论文开始被一页页的填满,我感到特别的骄傲,也特别的有成就感,因为之前对于写论文我潜意识里是非常害怕的,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独立完成,虽然这个过程都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才完成的,但是每一次的修改都是独自经过思考而完成的。所以,从这次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只要肯努力、付出,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更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最后的日子里,是您辛苦的指导我完成了毕业论文。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我们一个个的都是连题目都不知道怎么确定,要么题目不合格,要么定了题目找不到资料,都是您一直耐心的指导我们完成。后面的过程就更让您伤脑筋了,内容不符合、结构不合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你指导。从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整个过程刘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您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我要真诚地对您说声:谢谢您。参考文献:1 王婷霞.基于红色旅游背景下宣扬红色文化的原则和实践J.中国地名,2020(01):38.2 吴铎.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策略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61-62.3 王国才,李扬.基于旅游电子商务的云南旅游业拓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月),2019(10):125-128.4 王天亮,李秋帆.云南省品质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7):95+975 张玉珍.云南旅游人才开发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6):118-1206 杨福泉.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的互动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21(06):481-487.7 王莹,刘佳鑫.金融助推特色旅游经济发展J.中国金融,2019(15):90-91.8 高菲.云南县域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探讨:以元江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02):95-100.9 魏冰洁.基于特色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7):185-186+189.10 邱应美.镇雄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2):78-79.11 孙苏苏.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9):85.12 李丹,李华琴.制约云南旅游PE基金发展的因素分析和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8(18):61+67.13 曾芙蓉.云南旅游发展的哲学思考J.黑河学刊,2017(04):26-27.14 林振宇,皮婧茜.云南旅游演出产业的优化研究商业效益与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46315 李振南,敖姣莉.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142-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