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0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 资源ID:49636454       资源大小:72.7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2020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 “元方日:''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 何如? ”日:“忠臣孝子也。”客日:“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元方日:“足下言 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日:“足下但因似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日:“昔高宗放孝子孝 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子,忠臣孝子。” 客惭而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日:“老父 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日:"孤往者尝为邺 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日:“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 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但,驼背。绥,安福县。恣,听任。 周旋动静,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8 .下列对文中画线波浪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o (2分)A.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9 .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日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语意和特殊词语来判断。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 近称之,何所履行? ”10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 (2分)A.陈元方称颍川大守为高明之君,自己父亲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B.陈元方列举古代高明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来反驳客人,客人惭愧地离开了。C.陈元方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间久了更加受人敬重。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于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是出于恭敬”是客人的想法,不是陈元方的 本意;C袁公说陈元方的父亲效法自己(袁公);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于处在不同时代,虽 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处事的举措却是那么一致。11 .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6分)(1)足下言何其谬也!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关键字“足下”“谬”,注意句子语气。(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这个句子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注意语序。【参考译文】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 ” 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 ”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 人说:"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 "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 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作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 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 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汤。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 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 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 “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 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 公并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2020湖北黄石)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茂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贻之。(选自昌黎先生集,有删减)【注释】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出:超越,胜过。下:低于,此处指不如。 不:通“否”。时:指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B.吾从而师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作师说以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5 .有人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你认同 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16 . (2 分)B17 . (3 分)A18 .(4分)(1)(2分)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明白)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知”“孰” 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2) (2分)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德行有才能。(“是 故” “贤,,“于”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0.5分)15. (3 分)示例一:我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互联网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资源,改 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一 “键”在手,学海任游;足不出户,“名师”任求。学习更便捷、高 效。所以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2分)。示例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即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依然是育 人的主战场,课堂仍然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网络学习的引导者 (2 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 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 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 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 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 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 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 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 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 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 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 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 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力义! 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郑子、装弘、师襄、老聃为师。郑子这些人,贤能都比 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 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 如此而已。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 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2020湖北随州)李沆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阡食巴旦叹日:“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 优游无事耶? ”沆日:“稍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 旦问何如,沆日:“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 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日:“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 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 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无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日:“沆真圣人也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 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日:“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咒帝以沆无密奏,对日:“臣待 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 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李维因语次及之,沆日:“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 枝足耳安事丰屋哉? ”(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阡(gdn)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封岱祠汾:封禅泰山、祭 祀汾水。寝:搁置。动遵条制:行动遵守规章制度。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或至肝食或王命急宣B.会契丹犯边多会于此C.则土木、祭祀之事作矣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D.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康肃笑而遣之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B.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哉。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沆担心真宗会纵情声色犬马,劳民伤财,符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B.因为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所以皇帝要降罪于他。C.选文赞美了李沆忠良勤勉、富有远见、刚正不阿、襟怀坦荡、生活简朴的品质。D.选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臣常恶之,岂可效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 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前句句意: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或:有时。后句句意: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 传达;或:有时。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B.前句句意: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会:适逢。后句句意:大多都在此集会;会:集 会。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前句句意:那么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贝IJ:那么。后句句意:那 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那种手段不可以使用呢;则;那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 同。D.前句句意: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之:代词。后句 句意:康肃公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之: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Bo(2)本题考查给语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 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为: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 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故断句为:身食厚禄/时有横赐/鸟巢林一枝足耳/安事丰屋 或。故选:Co(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CD.正确;B.有误,文中李沆在留守京城时烧了诏书,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皇帝并没有要降罪 于他。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恶,厌恶,讨厌。岂,怎么。效尤,效仿。句意为:我常常讨厌他们, 怎么能效仿他们?句中重点词:率,带领。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为:带 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答案:(1) B(2) C(3) B(4)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 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 定句式等。【参考译文】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 “我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 ”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 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 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皇上渐渐地产生奢侈的做 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 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 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那么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 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 殿,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沆真是圣人啊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 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 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搁置了。宋真宗认 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那些有密 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常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李沆生性正直诚信,居家时修身严谨,言谈没有琐碎的空话,识大体。任职时谨慎细致, 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用私事求他。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 曾回答。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 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 ”(2020湖北天门)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日:“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 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日:“天王使者,功 曹欲胁之邪? ”恂日:“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 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 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 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 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节选自后汉书寇列传)【注释】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建节:执持符节。 沮:毁坏。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者纳之纳:收下B.恂勒兵入见使者勒:率领C.窃伤计之不详也伤:担忧D.国信未宣宣:宣布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A.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10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C.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D.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寇恂出身名门望族,起初担任上谷郡功曹时,很受太守的器重。B.使者拒绝了寇恂提出的发还耿况印绶的请求,指责他威胁自己。C.寇恂指出使者的行为会毁掉国家信义,将无法再号令其他郡国。D.经过寇恂的劝说,使者下令召来耿况,以新帝的名义任命了他。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参考答案】(8)本题考杳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ABC.正确;D.有误,句意为:国家的信用还刚刚宣扬。宣:宣扬。故选:Do(9)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 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 该有停顿。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何况耿况在上谷担任太守,很长时间被 这里的人们所爱戴,现如今换了他,得到贤者可不能安定,得个无能的人只怕更生祸乱。故 断句为: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故选:A,(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BC.正确;D.有误,不是使者下令召来耿况,而是“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故选:Do(1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为,替。以,来。句意为:(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爵位来 安定百姓。答案:(8) D(9) A(10) D(11)(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爵位来安定百姓。【参考译文】寇恂字子冀,是上谷郡昌平县人,其家世代都是有名望的大姓。寇恂最初曾担任郡里的 功曹,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兵败,更始登上帝位,派使者去收取郡国,并说:“先投降的恢复爵位。”寇恂跟随 耿况在上谷郡的边界上迎接使者,耿况把印绶上交给使者,使者收下了,过了一个晚上还没 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面见使者请求将印绶交还给耿况。使者不还,说:“我是天子 的使者,功曹想威胁我吗? ”寇恂说:“不敢威胁你,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国家的信用还刚 刚宣扬,您接受了帝王的使命,带着符节俯临四方,郡国的人无不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 望风而动,准备归顺。如今刚刚到了上谷郡就要先毁弃信义,打击归服之心,催生叛离的裂 痕,又将凭借什么来号令其他的郡国呢?何况耿况在上谷担任太守,很长时间被这里的人们 所爱戴,现如今换了他,得到贤者可不能安定,得个无能的人只怕更生祸乱。我替您考虑, 不如恢复耿况的官位来安定百姓。”使者不吭声,寇恂叱令左右的人用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 耿况到了以后,寇恂上前拿了印绶给耿况带上,使者不得已,只好用更始帝的名义任命耿况, 耿况接受后就回去了。(2020湖北武汉)陆九龄,字子寿,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久之,园新博士学黄老巴不事 礼法,慨然叹日:“此非吾所愿学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 ,退居临川,与语大旗,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 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签之说。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久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 事武备,一也支士而联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 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有剽劫者应:其门,必相戒 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口,学者号 "二陆二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巴 未必不自悟也(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注释】黄老:“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黄老”,也称 黄老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有名中朝:在朝廷里很有名望。改兴国军:改任 兴国军教授。剽:剽掠,抢劫。一也:是一致的。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 附和。和,和睦;同,苟同。少需:稍待,过一会儿。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新博士学黄老闻:听说。B.与语大说说:通“悦”,喜悦。C. 士而耻此耻:以为耻。D.有剽劫者迎其门过:拜访。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非吾所愿学生B.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C.暇则与乡学子弟习射D.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山之僧智仙电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臣之妻私臣属予作文以记之1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九龄的学问和修养,得到当时著名学者许忻的赞赏,许忻把当代文献都告诉他, 这对陆九龄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B.湖南茶寇横行的消息传来,人心惶惶,郡县长官应众人请求,让德高望重的陆九龄 主持防御盗寇的义社,这个明智的安排当即得到陆九龄所有门人弟子的支持。C.陆九龄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不但精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而且擅 长射箭,并懂得调遣屯兵防御的法度。D.陆九龄继承父亲的志向,重视研修礼学,治家有法;他与弟弟陆九渊亦师亦友,相 处和睦,被称为“二陆”。20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2)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参考答案】17. D (3分)(过:经过)18. D (3分)(A项中,也,均为助词,用于判断句,表判断:B项中,则,均为副词, 释为'就,那么”:C项中,之,均为结构助词,释为“的”:D项中,以,前为介词,释为 “凭借,依靠",后为连词,表目的。)19. B (3分)(”这个明智的安排当即得到陆九龄所有门人弟子的支持”与原文“门人多 不悦”相矛盾。)20. (1) (3分)于是回家,跟从父亲兄长更加努力地讲学。("遂益力”各1分,句意1分。“归家”译为“回到家乡”,“从”译为“跟着”也 对:“益力”译为“更加卖力”或“更加出力”,也算对;把“讲学益力”译为“讲学更加努 力/卖力/出力”,都算对。)(2) (3分)这家人射箭多半会命中,不要自己找死。(“是取死”各1分,句意1分。把“是家”译为“这家”亦可:“命中”译为“射 中”也对:“多命中”译为“命中率(很)高”,也算对;把“无”译为“别”亦可;把“无 自取死”译为“不要自己去找死”或“不要自寻死路”,都对。)【参考译文】陆九龄,字子寿,年幼时聪颖端庄。年纪稍大时,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过了很长 一段时间,听说新来的博士学习黄老学说,不遵循礼法,他感慨叹息说:“这不是我乐意学 的啊。”于是回家,跟从父亲兄长更加努力地讲学。吏部员外郎许忻在朝廷里很有名望,退 隐居住在临川,跟他谈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献全部告诉他。从此以后陆九龄更加努 力地学习,翻阅百家书籍,日夜不知疲倦,对阴阳、星历、五行、卜筮这些学说都很精通。陆九龄在乾道五年中进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因为父母年迈路途遥远改任兴国军教授, 还没上任,正赶上湖南的茶寇到庐陵剽掠,风声传到了邻郡,人心惶惶。旧时有义社来防备 盗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叫九龄主持义社,他的门人学生大多不乐意。九龄说:“文 事武备,是一致的。士人如果以从事武备为耻,那么豪侠武断的人就专横了。”于是他就接 受任务,调遣屯兵防御都有法度,盗寇虽然没有到,但郡县把陆九龄作为垂耍的依靠。(他) 有空闲时就与乡里的子弟练习射箭,他说:“这本来就是男子的事情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 陆九龄家门口,一定互相告诚说:“这家人射箭多半会命中,不要自己找死陆九龄曾经继承他父亲的志向,更注重研修礼学,治家有法。陆九龄和弟弟陆九渊互相 做师友,友好相处而见解各异,学者号称“二陆”。陆九龄曾经说:“人的疑惑有难于凭借话 语争辩的,言词激烈,恰好加固他们的想法。过一会儿,未必不自己明白过来(2020湖北咸宁)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 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 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 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 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日:“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 谏i争明赏罚。服瀚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巴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一一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注释】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 也是官名。僻:不正,偏离正轨。袂:衣袖。浣hudn濯:洗。同对:一同答 对。股栗:害怕。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幼崎学嗜:(2)我于佛寺见卿笔迹于:12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净/明赏罚。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译/明赏罚。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净明赏罚。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净/明赏罚。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14 .文中柳公权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进谏。文末通过周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都用了 的写作手法。(2分)15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2分)【参考答案】11. (2分)(1)爱好(喜好、喜欢等)(2)在(各1分,共2分)12. (2 分)A13. (2分)学士们都称赞咏颂皇帝节俭的品德,只有柳公权没有说话。(关键词“皆” “俭” “唯” “言”要译出。错译、漏译一字扣0.5分。共2分)14. (2分)穿洗过的衣服衬托(各1分,共2分)15. (2分)示例:只有做人正直,才会做事正确.【参考译文】柳公权字诚恳。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唐穆宗即位, 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 当天就升任他为右拾遗。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 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那么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皇帝面带愧色, 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 职。文宗思念他,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有一次文宗在 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己经洗过三 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 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 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当时 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2020湖北襄阳)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 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口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 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 喧林 可谓山史实录。一一陈继儒岩幽栖事【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驰胪相接,郡中宋氏 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口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 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一一龚炜巢林笔谈【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文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 n,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 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口此为念者。仰观云气 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 亦佳也。一一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曩(ndng):从前。节饮:(按 蛙鸣的)节拍饮酒。沙漫洲:地名。触胪(zhU 1U)相接:船只首尾衔接。科头:不 戴冠帽,裸露头髻。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因() 予() 阡陌() 或()7 .请将“以” “之” “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A.谓口报更B.棋口其下C.惜无有口此为念者8 .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9 .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10 .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11 .【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12 .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 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13 .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 子。【参考答案】6 . (1).因(于是,就);(2)予(我):(3)阡陌(田间小路);(4)或(有时;有的)7 . A.之B.于C.以8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9 .如果有好的官员,也足以治理那(这)个地方。10 .鸟报更11 .示例:柳阴弈棋(柳下弈棋、柳F对弈)池塘观荷(池边赏荷)(点明地点与事 件,意近即可)12 .示例1:当以恬然之心处之。如甲文中,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是将鸟 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实在有趣。示例2:当以淡定、从容之心处之。如乙文中,作者送儿子赶考,被风阻于江上,但他 并未心急如焚或焦躁不安,而是在等待之际观人下棋,与友赏荷,并能感受到眼前之景如画 一般,实在自然洒脱。示例3:当以释然、豁达之心处之。如丙文中,路遇大雨,水漫阡陌,但作者并不为自 己的困境而烦忧,而是心忧天下,为国计民生、百姓安危而忧,实在可敬可佩。示例4:当以悠然、闲适之心处之。如丙文中,作者遇雨受阻,在忧己忧民之后,尚能 驻足观云,感受大自然之美,实乃雅逸之行径也。1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因,古今异义词,于是,就;予,古 今异义词,我;阡陌,结合桃花源记理解,指田间小路;或,古今异义词,有时。【7题详解】考查文言虚词的使用。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虚 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A. “谓口报更”意思是: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应选择“之”,在这里作代词,表示, 山鸟鸣叫。B. “棋口其下”意思是:在柳荫下下棋;应选择“于",表示介词,在。C. “惜无有口此为念者”意思是: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的人。应选择“以”,“以 为”表示把作为。【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 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行四五里 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意思是: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故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9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 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 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苟,如果: 良有司,好的官员;亦,也;治,治理。【10题详解】考查补充对联。对联书写格式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 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上联''花枝送客蛙催鼓”中 的后三个字“蛙催鼓”,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构成一个主谓短语,那么下联后三 个字的词性和短语结构与之相同。结合文言文内容,''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 分析,下联应该是“鸟报更”。【11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郡中 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理解,这句话是对树阴下下棋场景的描写,按照题干 要求用四字词语可概括,即,棋于柳下,或柳下弈棋等。根据“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 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理解,这句话是对池边 赏荷花场景的描写。由此可概括为:池边赏荷等。【12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 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的问题,要结合文言文内容和情感来谈看法态度。甲文,“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适闻庭蛙,请以节饮”,作者 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趣味无穷, 由此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恬然闲适的心态处之。乙文中,“阻风沙漫洲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