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教综改”赶考路上的实践研究——小学校长“五育并举”实践报告素材.docx
-
资源ID:49711597
资源大小:23.7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走在“教综改”赶考路上的实践研究——小学校长“五育并举”实践报告素材.docx
走在“教综改”赶考路上的实践研究小学校长“五育并举”实践报告不论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基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国际潮流,协同教学都有其重要价值。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学习品质这一概念的提出,学校层面再度兴起以跨学科为特征的统整式课堂教学改革。本研究聚焦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学科分化思想禁锢、协同教学意识不足及其衍生的学生学习品质不高问题,通过15年的持续研究,建构了兼具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协同教学方式。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动因本项目研究的动因主要是基于两个维度的思考:其一,源于对教育改革潮流的把握。进入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完整性、系统性,打破学科的孤立状态,倡导通过课程和教学的统整实现跨学科教与学。课程统整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传统分科教学只注重学科知识教授的结果,以跨学科课程内容为基础,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学习时空和学科教师间的协同合作,重构课程生态。这是开展“协同教学”研究的思想基础和逻辑出发点。其二,源于对学校改革发展现实问题的分析。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是一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公办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质量都有较好的基础。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的特征和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构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特别是要打破教师原有的学科固守观念,通过学科内部、不同学科的协同教学,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高质量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二)解决的问题本项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协同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学习品质。具体要解决三个层面问题:其一,教师的协同教学意识不足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师范教育体系的影响,教师的学科固守意识比较明显。他们普遍对自己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有较好地掌握,但是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实现协同育人,很多教师并没有对此形成科学的认识。其二,教师协同教学的有效方法不多问题。协同教学尽管不是教学改革的新领域,但是,这种新颖的理念确实能够对教师固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产生影响和冲击。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往往比较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但对于如何开展协同教学缺少必要的方法论支持,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没有办法直接在协同教学的理念下开展有效教学。其三,协同教学的校本支持系统不健全问题。“协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师合作的教学方式,由不同专长的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根据各学科间的可协同内容,对班级的学生采取前置学习、任务导向、协同学习等教学策略,完成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活动。这种教学的变革,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层面认识和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学校在管理、文化、课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系统变革。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来建构支撑协同教学的完整体系。(三)研究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从学校内部的层面看,通过研究,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创新协同教学的方式,重构课堂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载体。从学校外部的层面看,通过校本化的研究,探索协同教学的理念和实施路径,建构具有辐射价值的协同教学方式,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研究采用“聚焦问题-专家引领-集体研讨-行动探索-迭代发展”的整体思路,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了四个阶段的研究:(一)认知澄清阶段:协同指南的编制(2005.09-2008.09)这一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帮助教师认清什么是协同教学,了解教学中可以协同的范围。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讲座,系统介绍协同教学的内涵、理念和价值。另一方面,每个年级组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寻找学科教学的交叉点,开展协同教学课例研修,集体研讨学校层面协同教学的可行方法。核心成果是形成了各学科的跨学科协同指南,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二)赋能增力阶段:协同教研的创立(2008.09-2013.09)这一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推动协同教学变革的高质量教师。着眼协同教学对教师教学理念、方式的新要求,整合创新原有的校本研修体系,逐步形成跨学科协同教研的机制,通过定时、定点和定员来进一步规范协同教研的流程与内容,并由年级组长作为每个协同教研组的负责人,统筹安排协同教学的内容主题以及讨论、执教内容,同时通过听、评课机制来进一步反馈协同教学的有效性。核心成果是迅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让协同教学的持续开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三)聚焦实践阶段:协同策略的开发(2013.09-2018.09)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依托教师的集体力量,通过基于课堂的行动研究,探索形成了前置学习策略、任务导向策略、协同学习策略等协同教学方法,明确了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条件和原则,开发设计了相应的案例。建构了单学科、跨学科、主题式三个层面的协同教学实施流程。核心成果是形成了可辐射的协同教学方法体系,编辑出版协同教学:意蕴与智慧等专著并获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研究被纳入市课程领导力项目。(四)建构体系阶段:协同治理的完善(2018.09-2020.09)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构协同教学实施的校本支持体系。一方面,学校借助各种平台,传播辐射协同教学的教改品牌,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发表,同时以反思提升的视角审视总结协同教学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跳出单一的教学思维,从学校治理的高度审视协同教育问题,着力对协同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进行整体思考,为协同教学的深度发展提供完整的支撑和保障,也让协同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动能。核心成果是专著协同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治理变革与创新的撰写。三、效果与反思项目研究主要取得了三个维度的显著成效:(一)协同教学的效果1.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服务学生成长的价值导向。随着协同教学项目研究的开展,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充分调动,多元能力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支持。校内的跟踪调查显示,超过97%的学生和超过95%的家长对学校协同教学的改革理念与行动表示支持,几乎100%的同学都更喜欢跨学科学习。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在全国、全市的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获奖。对口中学和大量民办初中都认为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比较突出。市级层面绿色指标调查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我校学生在高阶思维能力等相关指数上的表现远超区域平均水平。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13年来,在“协同教学”实践探索引领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目前学校有1位特级校长,14位高级教师,2位区学科带头人,5位区骨干教师,18位教师成为区七层级团队成员,12位教师在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16位教师荣获市区园丁奖。46位教师在市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2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市以及区级获奖。同时,语文教研组荣获市建功立业巾帼岗,数学、英语教研组获市模范职工小家,其他学科教研组均荣获区优秀教研组。教师团队的成长有力促进学校教研、教学水平的提升。3.打造了学校的课程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协同教学”现如今已成为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广受认可的教改“金名片”。2019年上海市第二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中,我校有关协同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项目组优秀,并顺利结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出版协同教学:意蕴与智慧等著作4部,多篇成果在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发表。在虹口区第13届科研成果评比中,协同教学:意蕴与智慧一书荣获一等奖;协同教学三策一书荣获二等奖。学校积极辐射研究成果,在2018年10月上海市课改30周年活动中,陈珏玉校长在学校变革的论坛上就协同教学 演绎精彩课程为题进行了全市展示,该内容也在上海教研公众号上进行发布。2018年12月上海市小学专业委员会的专题报告中,陈珏玉校长就我校“协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全市的交流汇报。同时,学校在2020年成为了长三角校长和学科教师跟岗培训基地,在2020年9月-2021年1月间接待了来自浙江平湖和舟山的校长、老师代表,并将我校的“协同教学”做法与经验向长三角地区学校推广,获得各位校长、教师的好评和赞誉。协同教学研究赋予了学校发展的新动能,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习强国、文汇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专题报道。(二)成果的反思在探索“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协同”使得四中心的学校教育生活具备了厚重的哲学意蕴: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它提供了四中心人人认识事物、理解教育的理念基础;它也是一种“方法论”,是四中心人力行追求的育人方式、策略与路径;它还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全体四中心人的校园生活的形态与生态。未来,我们将在以下两方面继续探索协同教学:拓展校内外多维协同,经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成长的“同频共振场域”;探索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研究依托智慧数据平台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绿色生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