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docx
-
资源ID:4989990
资源大小:403.5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docx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建筑C.打制石器D.骨耜 2. 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石铲:翻土、石刀:收割、石磨盘:谷物加工)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D.会人工种植水稻 4.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房屋C.出土的稻谷D.铜鼎 5. 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6.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如图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 A.红山文化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7.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8. 如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9.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10. 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见图)。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 ) A.夏朝B.西周C.隋朝D.宋朝 11.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 12.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 13.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连丧葬费都筹集不出。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诸侯国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  商周青铜艺术非常发达,许多青铜器造型美观,形态生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不仅是礼器、食用器,更是上等的艺术品。传世的商周青铜器有许多艺术精品,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四角附着四只外伸的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肩部有四条龙盘缠,工艺精巧,别具匠心。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从甲骨文的结构看,它已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所记录的内容很丰富,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而周原甲骨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商周在文化上的承继关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的,请填“A”;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B”;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填“C”。商朝以后,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_青铜器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_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_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_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甲骨文发现的历史意义?  观察如图,回答问题。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是哪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上述材料叙述的是一项什么制度?开始实行这项制度的人是谁?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分封的对象是什么人?发挥了什么作用?材料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3)根据材料四,说明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怎样? (4)据材料五结合所学说说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力和义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答案】C【考点】北京人历史文化常识山顶洞人【解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解答】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C选项中的打制石器。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2.【答案】B【考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他们还没有学会磨制和钻孔技术,不可能使用磨制石器。3.【答案】A【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知道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解答】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使用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时期时代)、石刀(用于收割)和石磨盘(用于加工谷物)、角器等生产工具,所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石铲:翻土、石磨盘:谷物加工)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4.【答案】B【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知道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解答】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捕鱼、织布。5.【答案】C【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析】本题以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居住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他们还会制作装饰品,并有少量乐器,C选项符合题意。6.【答案】D【考点】河姆渡人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解答】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河姆渡遗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7.【答案】A【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8.【答案】A【考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本题以周代世系略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分封制。【解答】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体现了“分封制”。9.【答案】A【考点】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解析】本题以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文字为切入点,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解答】由材料“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可知,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10.【答案】B【考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是“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解答】“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B正确;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跟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1.【答案】C【考点】文字的演变【解析】本题以“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解答】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故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佐证商朝历史。12.【答案】D【考点】春秋争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句话的理解【解答】“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先后做过霸主,西周分封制度下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结束,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故选D13.【答案】A【考点】春秋争霸【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知识点。【解答】由材料“周平王去世时,连丧葬费都筹集不出。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势日渐衰落,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答案】A,C,A,B(1)A。C。B。(2)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也进一步证明了商周在文化上的承继关系。【考点】青铜器文字的演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甲骨文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商周时期的文明的相关史实。【解答】据题干材料“商周青铜艺术非常发达,许多青铜器造型美观,数量增多,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食用器。”可知,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故填A,“青铜器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填C,是汉字的前身,“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一表述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的。据题干内容“传世的商周青铜器有许多艺术精品,四角附着四只外伸的羊头和前肢,肩部有四条龙盘缠,别具匠心,“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故填B。根据上述材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所记录的内容很丰富,而周原甲骨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商周在文化上的承继关系,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故答案为:(1)A。C。B。(2)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也进一步证明了商周在文化上的承继关系。【答案】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解析】本题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我获取了的历史信息是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答案】分封制;周武王姬发。对象:宗亲和功臣。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周天子权力很大,地位很高。权力:管理土地和人民;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考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度,重点掌握分封的对象、作用、诸侯的权力和义务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叙述的是一项分封制度。据材料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通过分封制,同时稳定政局,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巩固疆土,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同时稳定政局。根据材料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周天子权力很大。据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述职者。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并服从周王调兵,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