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上课用】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难点突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 资源ID:4996351       资源大小:75.7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课用】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难点突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难突破】重难点01 唯物史观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转变;法国王权强大,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3)思想原因面临宗教背景:英国宗教阴影还很浓重,运用清教思想;法国启蒙运动后,理性取代蒙昧,运用启蒙思想;美国受宗教影响很小启蒙思想程度: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重难点02 史论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和局限性(1)特点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论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2)局限性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次掠夺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妥协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重难点03 知识归纳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a理论依据: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b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后温和;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c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e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影响a进步性: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重难点04 知识链接 美国1787年宪法(1)主要内容a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b联邦制原则: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c,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2)积极意义: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加强了国家权力,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为美国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局限性: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等。重难点05 易混辨析 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君主方面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不掌实权而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拥有实权,具有专制色彩政府方面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与内阁一起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的宰相由帝国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方面英国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而德国议会只拥有制定法律和批准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重难点06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皇帝总统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世袭选举选举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无有有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宰相总统总理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皇帝任命总统任命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行政权内阁首相皇帝和宰相总统总统和内阁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总理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立法机构议会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国会议会【强化训练】1(2020山东高密一中二模)1604年,詹姆士一世指认白金汉郡议员弗朗西斯·古德温爵士是个罪犯,并命令大法官在法庭宣布古德温的当选无效。下院议员发出强烈抗议,并草拟了份道德与补偿文件,反对由大法官法庭裁定议会选举结果。詹姆士一世被迫作出让步,由下院决定其选举结果。对这一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国王与封建贵族的斗争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反映了王权与议会传统的矛盾 D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2(2020山东泰安一中期中)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A确立了议会制度 B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C限制了国王权力 D造成了议会专权局面3(2019浙江1月选考,19)“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4(2020山东淄博实验中学检测)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中规定:“若现在或将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的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皇帝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B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C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5(2020黑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期)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封建色彩异常浓厚 B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6(2020江西宜春月考)19世纪30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选区”仍然占据着143个议席,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A改革议会选举制度 C建立责任制内阁B发动光荣革命 D颁布权利法案7论美国的民主:“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这一局面的改变得益于A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B确立联邦制C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D美国的独立8(2020山东期末)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9“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和实施A表明独立宣言开始实施 B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和崛起C美国从此结束了种族歧视 D美国由此树立起人权榜样10法国历史学家米涅指出:“1792-1794革命,则是由国内外贵族阶级的反抗所引起特权等级曾经想制止革命,欧洲也曾经试图降服革命国内的反抗导致了群众的最高主权,国外的入侵则造成了军事统治。”这说明,当时法国A与英美革命方式没有区别 B最高主权指的是巴黎公社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D各种力量共同影响革命进程11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C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12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不适合实行共和制度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13(2020浙江杭州二中联考)1877年5月16日,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在新众议院的竞选中,参加投票的选民高达80%以上,共和派取得绝对优势。后来麦克马洪被迫辞职,共和派领袖当选为总统。材料说明A法国君主派赞同共和制 B法国共和派没真正掌握权力C法国民众支持共和制度 D封建势力与民主力量的联合14(2020山东聊城一中二模)1879年,法国温和共和派格雷维当选为总统,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共和制的改革。议会修改了宪法,规定共和制度不可触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员参选共和国总统。共和派政府对军队、法院、各省行政机构以及政府各部进行人员调整,使权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这表明当时法国A照搬了美国的民主共和体制 B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C民主共和体制逐渐得到稳固 D君主派已经退出政治舞台151789-1875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16下面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对本国共同的贡献是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结東专制统治 D领导人民获得民族解放17意大利是罗马帝国的故乡,但是随着罗马的覆灭,意大利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世纪中期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意大利也完成了统一。意大利在当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A总统共和制 B议会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 D半君主立宪制18(2020山东聊城期未)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但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洽传统的催化剂。这反映出,德国政体变革A推动了德国统 B催生了专制统治C促进了经济发展 D提高了德国地位19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民族1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它彻底消除了亚洲是不可挽救的、无望地落后于欧洲的信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民族在外交方面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政策B“西方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C19世纪以来亚洲各国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欧洲D该民族崛起反映了亚洲国家不再受欧洲的奴役和压迫20(2020山东滨州期末)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重要革命或改革简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各国共同的时代主题是时间革命或改革主要内容改革者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赎买份地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起中国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等恭亲王奕诉等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明治天皇A争取民族独立 B追求近代化C发展资本主义 D崇尚民主自由21 (2021云南昆明市高一)198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控制两院多数席位,掌握国家立法权;由共和党人里根任总统的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两党可谓“分立”。当时里根的高级顾问就说:“无论谁占据椭圆形办公室(白宫),都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因为美国两党A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C对总统之位争夺激烈 D成为政治角逐的两极22 (2021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老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温和中包含看刚健,渐进中累积看大步。”他评价的是A法国共和政体 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民主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23 (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一中高一期末)早在1848年,俾斯麦就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幻想更有价值。”在此思想指导下A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普鲁士以王朝战争形式统一了德国C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普鲁士迈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24 (2021河北黄骅中学高二月考)刘亚洲将军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止于外形,只撑起一个模样。这说明A中体西用思想弊端严重 B两国引入西学的途径不同C西化是救国的唯一途径 D日本的现代化模式最先进25 (2021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高二)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6 (2021四川成都市高一开学考试)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女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这说明A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B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君主立宪制得以完善27 (2021河南郑州市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从政治文明演进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光荣革命”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C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度的完善 D结束了英国的君主制度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民主制,上院成员主要是贵族,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就出现了要求改革议会制度的激进主义运动;进入19世纪,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运动发展。1832年,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反对改革的贵族势力只好让步,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据此概括西方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演进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材料中围绕弗朗西斯·古德温爵士当选议员是否有效的问题,詹姆土一世与下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实质上反映了王权与议会传统的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封建贵族”的问题,A项与题意无关;以法律形式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体现的是王权与议会传统的矛盾,但没有体现“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D项错误。2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该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王权无法干涉议会的权力,这说明王权受限制,故C项正确。英国很早就有议会传统,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3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的重大影响,“议会的力量更大了”强调的是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故选C4 【答案】A【解析】英国王位继承法中的规定,表面看起来是在说英国王位继承者的宗教信仰问题和依法治国问题,但实际上是强调英国王位的继承和英国最高统治者(国王和女王)的施政不能损害议会的权力地位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将最高统治者置于议会的约束之下,从而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故选A5 【答案】C【解析】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说明民主改革需要深化,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就且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排除B项;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能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排除D项。6 【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英国当时的议会选举制度相当不合理,制度变革明显比经济发展迟滞,为此,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故选A7 【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在邦联制之下,地方权力过大,而中央权力过小,这给国家带来了危险,为此,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故选B8 【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众议院的“热”和参议院的“冷”,可以得出本题考查参议院与众议院权力的相互制衡,故C项正确。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国会代表的比例问题上,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参议院与众议院彼此制约平衡,B项错误;南北方的争论焦点在于黑奴问题和关税问题,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9 【答案】B【解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和实施使得美国黑人获得自由,增强了联邦政府的军事实力,从而赢得内战胜利,维护了美国统一,有利于美国发展和崛起,故选B。10 【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国内外的贵族阶级反抗引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而此后国内外各种势力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推动革命发展或阻碍革命发展,说明各种力量共同影响革命进程,故选D。11 【答案】C【解析】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损害了被占领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意大利爱国者“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显然指的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选C12 【答案】D【解析】“一票共和”说明共和派和君主派势均力敌,“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说明两派斗争激烈,以至于共和国是通过含蓄的方式才确立的,故选D。当时法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慢,排除A。“一票共和”说明支持共和国的人不在少数,是适合实行共和制度的,排除B。“一票共和”说明支持君主制的人也不少,可见启蒙运动的思想动员尚不充分,排除C。13 【答案】C【解析】“在新众议院的竞选中,参加投票的选民高达80%以上,共和派取得绝对优势”说明民众对共和制的认同度相当高,故选C。“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在参议院同意下将众议院解散”,说明君主派并不赞同共和制,封建势力和民主力量对立,排除A、D“麦克马洪被迫辞职,共和派领袖当选为总统”说明共和派掌握了国家权力,排除B。14 【答案】C【解析】据材料“议会修改了宪法,规定共和制度不可触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员参选共和国总统。使权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可以得出,改革进一步巩固了共和制,故C项正确;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不是照搬美国共和制政体,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共和派权力得以巩固和扩大,不能得出君主派退出政治舞台,排除D项15 【答案】C【解析】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体轮番变更,说明民主制度的确立过程极其曲折,故选C16B“19世纪60年代”和“解放者”是解题关键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人应为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他们分别解放了黑奴和农奴,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故B项正确。南北战争前美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结束本国专制统治和领导人民获得民族解放不是两人的贡献,排除C、D两项17 【答案】C【解析】 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C18 【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871年德意志的改革是传统的精英力量,要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客观上瓦解了政治传统,意思是德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基础上瓦解了封建传统精英的经济基础,从而对旧的政治传统构成冲击,起到瓦解作用,故C项正确。1871年德国已经统一,排除A项;德国一直以来就具备专制的传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德国政体变革的国际影响,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明洽维新以前,日本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明治维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世纪以来,欧洲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亚洲其他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仍然受到欧殖民者的奴役和压迫,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0 【答案】B【解析】“废除农奴制”“兴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体现的是三个国家对实现近代化的追求,故选B项:19世纪的俄国没有遭到外来侵略,没有面临民族独立问题,排除A项;洋务运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并不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宗旨,排除C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日本明治维新都有很大的封建残余,并非崇尚“民主自由”,排除D项。21 【答案】B【解析】根据“民主党控制两院多数席位,掌握国家立法权;由共和党人里根任总统的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两党可谓“分立”。”可得出民主党与共和党其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本质都是一样的,代表的阶级利益都是相同的,B正确;美国两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利益,A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2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走的是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 符合材料中“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老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温和中包含看刚健,渐进中累积看大步”的特征,故B正确;法国共和政体是经过激烈曲折的斗争而完成的,并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故A错误;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是一种创新,不符合材料中顺着经验走的特点,故C错误;德国君主立宪制是在19世纪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B。23 【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及材料“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可知,当时俾斯麦认为德国统一的问题只能通过外交或战争解决,在其思想指导下,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对德国的统一,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24 【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了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方文明,指的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注重形式,日本注重内涵,结果以甲午战争为标志,中国以失败告终,日本取得最终胜利,作者意在反思中国洋务运动对西方学习的不足, A正确;材料体现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内容和内涵不同,不是引入西学的途径不同,排除B;“西化是救国的唯一途径”,一方面说法过于绝对,另一方面中日都是学习西方,一成一败,说明救亡图存不仅要学习西方,还要从根本上进行社会改造,所以C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5【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都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而进行的近代化改革,故A正确;俄国不是亚洲国家,故B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错误。26 【答案】B【解析】根据“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女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可知,王位继承法进一步保障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排除A;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27 【答案】B【解析】根据“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可知,其强调的是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原来是君权神授,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并没有直接确立君主立宪,排除A;“光荣革命”与责任内阁的完善无关,因此当时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排除C;英国还有国王,还是君主制国家,排除D。28(1)历史背景:原有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群众斗争的推动;辉格党的积极推进。历史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变化: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强化行政权,总统权力较大;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联邦制(中央和各州分权)。特征:继承与创新。

    注意事项

    本文(【上课用】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难点突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doc)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