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人格尊严》教案.doc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3、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教学过程: 一、我爱新闻:新闻3分钟:两会、:要使中国的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二、复习:案例:小刘的手机和1000元现金,在宿舍洗澡的时候不见了,他很伤心,心想肯定是同宿舍的同学干的,就把宿舍里的所有床搜个遍,未果.10点晚自习下课后,他守住门口,让一个一个回宿舍的同学搜身,最后一个牛勇不同意,他对着牛勇就是一拳,结果,把牛勇打断三根肋骨.并把牛勇拖回家审查了一天。 1、请你分析小刘的行为? 2、你认为小刘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3、通过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教师总结:这类事情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为什么由受害者变为违法者?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大通病,在我们年龄阶段,不会理智解决问题,情感用事也是一大忌,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把自己推到问题的旋涡中。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同时,还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利。 三、讲授新课 导入:网络故事: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请问: 为什么乞丐坚决不要这样的施舍? 你认为乞丐也有以上的这种权利吗? 教师总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物质而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作为旁人,均无权利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新课:维护人格尊严 一、概念: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二、应用法律判断以下行为侵犯什么权利: 1、未经许可使用刘翔跨栏镜头作广告封面 2、你的名字和我一样,你必须改名 3、侯兴当众抢过赵倩的雨伞,丢在地上,并声称赵倩偷别人的钱包,辱骂她是小偷 4、班长因连续3天迟到,被班主任取消区“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概念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三、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课本36页探究园,这些行为是什么行为? 2、你还了解哪些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 3、在学校、家里或社会上,你碰到过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情况吗?如果有,请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4、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你准备怎么做?(过渡、导入) 四、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推荐阅读:爱的尊严阅读附答案7、尊严尊严死阅读答案尊严是心灵的防线阅读及答案尊严的重量阅读答案尊严教案尊严的教学设计尊严说课稿 第 3 页 /总页数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