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中央电大心理学作业.docx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中心电大心理学作业 1 (第 14 章)一、填空题 1.早在 2400 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2.1879 年,德国莱比锡高校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标志着心理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心理学是讨论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5.心理过程包括熟识过程、心情过程和意志过程等;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讨论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 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四周神经系统,胞;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0.留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11.个性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表达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 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12.现代科学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14. “狼孩”大事充分说明白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第一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 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17.依据留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爱护留意是否需要,可以将留意分为无 意留意、有意留意和有意后留意;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18.有意后留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留意;19.710 岁儿童每次留意稳固的时间约为 20 分钟;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22.机体觉是由机体;A、王充B、范缜C、荀况D、孟子2.心理学史上,采纳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洛克 D、杜威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D ;A、马斯洛 B、罗杰斯 C、詹姆斯 D、华生4.以记忆、懂得、想象、摸索等心理过程为讨论对象的是 A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说明人类行为;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6.认为心理学只能讨论可客观观看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 D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7.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D ;A、心理状态B、心理特点C、个性心理D、心理过程 第 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8.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C ;A、心理状态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心理特点9.依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问卷法B、测验法C、访谈法D、调查法10.不属于留意品质的哪一项 B ;A、留意的广度 B、留意的挑选性 C、留意的稳固性 D、留意的转移11.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不属于外部感觉的哪一项 C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肤觉12.;A、味觉 B、机体觉 C、平稳觉 D、运动觉13.在光的刺激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反映出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以下不能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 B ;A、明度 光的强度 B、色调 光的强度C、色调 颜色的差异度D、饱和度 颜色的深浅度14.听觉特性不能与声波的物理特性相匹配的哪一项 A ;A、音高 声波的频率 C、音色 声音的特色B、响度 声波的强度 D、音高 声波的强度15.不是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 B ;A、知觉的挑选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适应性D、知觉的懂得性16. “月明星稀 ”现象可以用 B 来说明;A、继时对比B、同时对比C、差别对比D、联觉现象1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D、差别感受阈限A、肯定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肯定感觉阈限三、判定题1.老师只要能很好地把握训练体会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究;(×)2.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说明心理现象; (×)3.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排除其抑制过程;(×)4.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5.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7.由于留意安排的可能性,同学在学习中显现分心是正常的;()8.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9.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10.在心理过程中,熟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11.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训练,但同学的心理往往存在庞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12.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靠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3.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而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 ()14.人的心理在表达共同性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差异性;()15.有意后留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留意,因此有意后留意是最简洁形成的留意; (×)16.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特地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17.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18.在引起痛觉的刺激连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降低;(×) 第 4 页,共 39 页 19.感觉对比是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的感觉相互作用;()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20.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熟识是模糊不清的;()四、名词说明1.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是在人脑中发生、 进展和完成的,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 分为熟识过程、 心情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的过程;2. 个性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常常的、稳固的、本质的,具有肯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3. 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才能和心理特点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行测验、才能倾向测验等;4.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一种临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5.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 30 岁月提出来的一种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需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6. 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仍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7. 留意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 经多次反是意识的挑选性活动; 意识的挑选性活动详细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肯定事物的指 向与集中;8. 有意留意也叫随便留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仍需要作肯定意志努力的留意;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9. 有意后留意也叫后有意留意, 是从有意留意转化而来, 既具有目的性, 又不需要太大意志努 力的留意;10. 留意的安排就是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留意同时指向不同的有关对象 上;11. 留意的转移就是依据需要, 主动而准时地把留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 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12. 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4.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的综合反映;15. 感受性 就是感觉器官对相宜刺激的感觉才能;16. 差别感受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上差异的才能;17. 知觉恒常性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 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 但我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 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五、简答题 1.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表达心理学讨论的基本方法?答:观看法;试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个案法;训练体会总结法;跨文化讨论法;2.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答:主要差别在于:1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 操作才能得到强化;2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便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掌握的,随便的行为;3.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答:缘由在于:1 客观现实是一种心理的源泉 ;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3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进展的;4.留意具有哪些外部表现?答:留意具有:1 产生适应性运动;2 无关动作被抑制;3 呼吸动作的变化 等外部表现5.简述留意的主要功能;答:留意的主要功能有:挑选功能;保持功能;调剂和监督功能等三种;6.学校训练中应当如何培育同学的留意品质?答: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培育: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1 扩高校生留意的范畴;2 进展同学留意安排的才能;3 培育同学留意紧急性的品质;4 同学留意稳固性的训练;7.简述少年期同学留意的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同学留意的基本特点有:1 留意进展的特点;2 留意的个别差异明显;3 直接爱好在留意中起着庞大的作用;4 探究新颖事物的主动性增强;5 开头进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固留意;8.请试对知觉进行分类;答:知觉可分为:1 2 3 4 精确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模糊知觉,包括地物的模糊知觉,对人的模糊知觉;错觉;幻觉;9.少年期同学的感知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同学的感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 感知进展的特点; 第 8 页,共 39 页 2 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才能的统一进展;3 应用观看成果的才能日益提高;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10.简述防止与掌握同学分心的常用措施;答:防止与掌握同学分心的常用措施有: 超前掌握; 信号掌握; 提高掌握; 夸奖(批判)掌握;六、论述题 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看法;答: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靠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见心理的东西是第一 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其次性的;唯心主 义的心理观把心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心是万物和宇 宙的主宰,客观事物是由个人的感知,即心理的东西打算的;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感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是物 质派生的,是其次性的;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虽然有各种说法,但都把心理 现象看成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是身体的机能,是在肯定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从而正确地说明白心和物之间的关系;2.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留意规律在教学应用中的意义;答:一、无意留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 意积极作用的组织者, 应实行以下措施: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细心组织教 学 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2 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二知觉规律的运用:1 知觉挑选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 9 页,共 39 页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2 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 知觉懂得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 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三树立同学科学的感知观点:1 用正确的感知观点评判人;2 用科学的观点,说明某些日常现象;3 用辨证的感知观点熟识模糊知觉;七、实例分析1.小张暑假回家,他的亲友们问他在高校学什么;他回答说,心理学;他的亲友们一脸惊诧,“那你岂不是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小张的亲友们关于心理学的熟识对吗?试分析;答:小张的亲友们的熟识是不正确的;讨论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探明心理现象的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一、理论意义学习心理学对于人们把握哲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克服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自然辨证法、现代哲学、规律学和美学等学科;二、实践意义 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调剂下完成的; 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对提高师范生将来从事学校的训练和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心理学各分支的形成,对各个实践领域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心理学作业 2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第 58 章 一、填空题1.记忆表象和语词是具有心理特性的记忆的主要形式;2.脑中再现出的不在面前事物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3.识记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4.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材料讨论了遗忘规律;6.识记所获得的学问体会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7.据测算,正常人脑可以储存 10121015 比特的信息量;8.再认和重现是将信息从脑中检索出来并经识别加以运用的阶段;9.各种事物形象都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输入而形成形象记忆;10.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反映的是一种心情记忆;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12.进行有意识记时,人们通常会采纳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两种方法;13.一般而言,信息容量约为 7±2 个意义单位;14.人们曾经提出消退说和干扰说两种假说说明遗忘的心理缘由;15.有女生能在明明白白看电视的同时,一针不错地织毛衣,这反映了心理学的 保持现象;16.喝过可乐,喝纯洁水也觉得有点甜,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感觉现象;17.思维的重要特点是间接性和概括性;18.依据探究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19.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 的思维过程;20.依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2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2.按情感状态分类,情感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热忱和应激;23.实行打算和执行打算构成意志行动过程必不行少的两个阶段;24.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25.表达意志品质的有自觉性、坚决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二、挑选题1.不属于记忆过程的是D ; 第 1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A、识别B、保持C、再认和重现D、识记2.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方法是C ;A、回忆法B、再现法C、节约法D、再认法3.在保持过程中,不是信息储存系统的是C ;A、瞬时储存系统B、长时储存系统C、感官储存系统D、短时储存系统4.人们采纳的识记方法通常有B ;A、分记法B、分布法C、全记法D、综合法5.良好的记忆品质不包括C ;A、灵敏性B、正确性C、完备性D、长久性6.依据记忆对象的B、意义识记C、部分识记D、综合识记7.没有预定目的,无需努力,也不采纳任何方法的识记叫做D ;A、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C、有意识记D、无意识记8.依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感性思维B、动作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9.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是 C ;A、发散思维 B、抽象思维 C、制造性思维 D、分析思维10.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是 B ;A、分类与比较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详细化与系统化;11.把具有相同本质特点的事物,按肯定次序归入肯定类别的思维过程是 D ;A、抽象B、概括C、详细化D、系统化 第 13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2.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 ;A、概括B、概念C、判定D、推理13.不属于推理形式的是B ;A、归纳B、规律C、演绎D、类比14.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其合理的方式就是C ;A、想象B、推理C、猜想D、归纳15.不属于有意想象的是B ;A、再造想象B、抱负C、制造想象D、幻想16.与想象表象无关的是A ;A、知觉表象B、视觉表象C、听觉表象D、运动觉表象17.不是影响想象因素的是D ;A、记忆表象贫乏B、思维18.人的表情包括 D ;A、面部B、体态C、言语D、动作19.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D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A、循环系统的变化 B、腺体活动的变化C、呼吸系统的变化 D、神经系统的变化20.不是情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的是 C ;A、信号功能 B、调剂功能 C、沟通功能 D、感染功能21.假如按情感的社会;A、激情B、道德感C、美感D、理智感22.看小说时,能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表达的是一种 B ;A、懂得 B、移情 C、通感 D、沟通23.在智力活动中,不是情感所产生功能的是 A ;A、调剂功能 B、动力功能 C、增强信号功能 D、感染功能24.与动机功能无关的是 D ;A、动力功能 B、调剂功能 C、强化功能 D、感染功能25.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而产生的冲突叫做 B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避趋冲突 D、动机冲突三、判定题1.同学采纳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削减;(×)3.超额学习有时对同学的学习是必要的; ()4.对于需要通过记忆学习新材料的同学,遗忘是不正常的;(×) 第 14 页,共 39 页 5.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复原了;(×)6.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成效好;()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7.脑中再现过去经受的事物,并能识别,这叫做重现;(×)8.一般情形下,能再认就肯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肯定能再认;()9.解决问题时,人们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进行;()10.分析与综合刚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11.抽象与现实总是有不行跨过的距离; (×)12.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点表征出来;(×)13.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14.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15.意志表达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16.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掌握作用;()17.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四、名词说明1.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学问体会,中的反映;2.有意识记以再认或重现 (回忆) 的方式在脑就是有预定的目的, 实行肯定的方法和步骤, 并在必要时经过肯定的努力所进行 的识记;3.遗忘就是当识记正确时, 由于保持不坚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错 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4.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从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 用;5.超额学习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5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6.制造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学问体会不能解决问题时,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7.分析又连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 使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 通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8.概念就是人脑以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9.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 对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而制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10.典型化把某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提炼出来,出事物的新的形象;11.原型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 重新塑造进行制造想象进对解决问题起启示作用的事物;12.应激 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形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急的心情状态;13.理智感 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熟识,探求或爱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意而产生的体 验;14.意志 从而实现 自觉地明确目的, 并依据目的来支配、 调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目的的心理过程;15.避趋冲突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亦就是趋避式斗争, 是指个体在活动中, 对同一个目的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冲突斗争;五、简答题1. 简述长时储存系统的基本特点;答: 1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2容量极大,以义码为主进行编码,以组块状态储存信息;3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情,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假如 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4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 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5.简述进展制造想象的必备条件;答:共有四个条件: 1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制造欲望;2高水平的表象建造才能;3原型启示;4积极的思维活动;6.简述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答: 1提出问题;包括怀疑法,比较法,边缘法,迁移法和剖析法;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通常解决问题有算法策略及启示策略两种策略;4检验假设;7.促进制造性思维顺当绽开需要什么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 17 页,共 39 页 - - - - - - - - - 答:促进制造性思维顺当进展需要明确而剧烈的制造意识、符合规律的推理才能、合理的信息转换策略等三个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适应需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要法、缺点反思法、特性迁移法、逆向索求法和扩展用途法;8.如何促进对少年期同学的情感培育?答:可以从提高对情感的熟识, 制造培育情感的情境, 组织培育情感的实践活动 及提高情感的自我掌握才能等方面来促进对少年期同学的情感培育;9.老师要如何正确熟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答:老师要正确熟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第一要知道目的与动机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一样性表现在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上,而同一动机又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往往要经过动机斗争,克服 在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 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合理识记材料的数量; 依据材料性质,细心组织识记; 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合理挑选识记方法;运用尝试重现;在懂得的基础上识记;2 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回忆的成效:利用联想;运用推理;正确组织复习;适当超额学习;削减前摄抑制与倒抑制的干扰;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2.思维、想象规律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意义?答: 一排除教学中影响同学思维与想象的因素:3.功能的影响; 4.个性的影响;1.动机的影响; 2.定势的影响;二通过教学提高同学的思维水平:1.提高同学把握概念的水平;老师要通过教学,不仅使同学概念的把握在内涵上得到充实与改造,而且也要让他们在要领系统的把握上,不断地向精确与全面的方向进展;2.提高同学的懂得才能;老师要特殊留意从同学已有的学问体会动身,引导他们熟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本质规律,以推动同学间接懂得才能更快地提高;3.进展同学的判定与推理才能;老师要切实从同学的实际动身, 准时地订正他们不合乎规律的判定与推理,引导他们独立地对各种事物和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训练他们的判定、推理才能;三让想象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利用想象深化学问;同学的学习也是一种制造性的活动,需要想象的支持才能更有效地懂得和把握知教材;2.借助想象探求未知; 同学的学习除了把握人类积存的学问外,老师仍应当适当地引导同学去探究与预见未知;想象是探究与预见未知的向导;3.端正同学想象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必需贯彻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就;训练同学树立崇高的抱负,端正他们想象的方向, 准时订正他们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良的愿望;同时也要留意培育他们宠爱科学与实事求是的良好个性品质;3. 以教学实例说明培育同学良好想象品质的重要意义;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8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答:1.想象的丰富性;具有想象丰富性品质的同学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唤起数量 多且质量高的表象,使想象的内容充实,且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多种挑选;2.想象的主动性; 具有想象主动性品质的同学在任何问题面前都能驾驭自己的想 象,使之有目的地沿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行进;3.想象的新颖性; 具有想象新颖性品质的同学不论在想象的内容上仍是在想象的 形式上都敢于标新立异,而又立足于现实;4.想象的现实性; 具有想象现实性品质的同学所想象的事物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体 现;想象品质是构成人的心理素养的基本成份之一,培育同学良好的想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当重视对同学良好想象品质的培育;4.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对教学活动,对同学进展的 重要意义;答:情感的培育既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心情的兴奋水平与同学的学习效率具有紧密联系,学习内容越困难, 越简洁受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假如学习内容简洁,兴奋水平高,学习效率就佳;在教学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同学对学问的把握及智力的进展,但也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智力活动中, 情感的动力功能; 教学中, 老师从生动敏捷的教学方法启发同学,就会使同学对智力活动产生深厚爱好,体验到智力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在智力活动中, 情感有增强信号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把深厚的情感传达给同学,引起同学的留意, 对同学的学习行为起到勉励或阻挡的作用,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 在智力活动中, 情感有感染功能; 情感通过潜移默化增强同学智力活动的 成效;同学在智力活动中受到老师的勉励、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满意,与老师发 生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老师叙述的道理与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的需要,成为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