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50270753       资源大小:329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ABCD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有几项?()抗原与抗体结合 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 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性激素与受体结合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3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ABCD4为了延缓乳酸产生,许多运动员采取肌肉按摩措施,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后的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运动后组织液的含量会有所减少C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无明显变化,体现出无机盐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稳定的功能D血浆渗透压会由于血糖的消耗而降低5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如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饮水量B胰高血糖素浓度与血糖浓度C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甲状腺激素浓度6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处细胞外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B刺激,a神经元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感受器存在于伸肌群,效应器存在于屈肌群D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a处神经元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B在发挥作用后仍能保持活性C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10根据如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A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B组织细胞中产生的CO2最终可以刺激到小脑中的呼吸中枢C外界空气中的O2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被利用,共跨过了9层生物膜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1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浸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抗原形成的沉积12如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很快上升B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C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D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13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14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15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16以下依据神经细胞的机构与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一直不被分解,会造成后膜的持续性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位于脑和脊髓17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A18气温下降时,同学们喜欢把教室的门窗关得“密不透风”,虽然教室里比室外温暖很多,可很多同学“哈欠”不断、容易犯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神经调节方式参与此过程的调节B此过程包括有神经、体液和免疫三方面的调节C打“哈欠”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加速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代谢产生的CO2D密闭的教室中犯困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下降、CO2升高,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所致19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20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21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22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都能使抗体甲产生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相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数量多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23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比较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大小,表中正确的是()生长素浓度细胞体积大小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A高低小大B低高大小C高低大小D低高小大AABBCCDD24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后,根据实验结果绘出如图所示柱状图,分析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B该实验设置了不同浓度间的相互对照C种子的浸泡时间和温度都能影响本实验的结果D本实验可以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25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仍然可以完成生长素的合成D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一侧放置一含赤霉素的琼脂块,胚芽鞘会向未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幼苗切段中细胞的伸长,且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乙烯的合成B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C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D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淀粉酶27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B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后C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不进早餐组高脂高蛋白早餐组高糖早餐组28人体免疫包括非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特异性免疫又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完善的结构和多方面功能,可以清除外来抗原和机体变异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以便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29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皆为微量有机物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30植物的根冠内能合成一种植物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其作用与分生区合成的低浓度的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生长的是()AABBCC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3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细胞分泌(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34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以观察其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溶液处理平均每条绿豆芽长出的不定根数每条不定根的平均长度50颗绿豆幼芽的总重量(克)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5.293759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4.161427全营养液3.821726浓度为85mol/L的生长素溶液5.442959浓度为170mol/L的生长素溶液5.022433蒸馏水3.171423(1)根据上表各项分析,的各项数据均高于,最可能的原因是(2)若用浓度为260mol/L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绿豆芽,预期不定根平均长度与比较将会(3)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填序号)(4)据上表数据分析,溶液对绿豆产生不定根的诱导效应与85mol/L170mol/L生长素溶液的效果相当(5)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35(10分)(2015秋合肥校级期中)菜豆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为验证根的生长也具有顶端优势(菜豆根为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某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取已萌发并长出根(约2cm)的菜豆种子30粒,均分为A、B、C三组;A组切除主根根尖,B组用锡箔小帽套住根尖,C组保持完整,三组均放在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34天后观察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目的,修改实验方案中步骤的不妥之处:(2)遵照修改后的方案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3)依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4)利用植物幼苗的根还可做哪些实验?(至少写出两种);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肌肉注射时,药物进入组织液,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血液循环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有几项?()抗原与抗体结合 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 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性激素与受体结合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据此答题【解答】解:抗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正确; 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错误; 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错误;氧气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运输,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错误;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与受体结合不发生在内环境,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述3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外界的氧气和养料要进入内环境才能被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要通过内环境排除体外【解答】解: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氧气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养料随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处,进入组织液,进而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织液,再进入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随尿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由呼吸系统排除,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通过皮肤随汗液排除,因此,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对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为了延缓乳酸产生,许多运动员采取肌肉按摩措施,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后的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运动后组织液的含量会有所减少C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无明显变化,体现出无机盐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稳定的功能D血浆渗透压会由于血糖的消耗而降低【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专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有关【解答】解:A、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肌肉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来通过机体的调节,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乳酸钠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乳酸减少,A正确;B、运动后代谢产物会进入组织液,增大组织液的渗透压,使组织液的含量有所增加,B错误;C、剧烈运动后,虽然机体会产生的乳酸,但由于机体内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中的pH能维持相对稳定,体现出血浆中缓冲物质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功能,C错误;D、人体内血糖的消耗不会使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因为机体通过调节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包括酸碱度、渗透压以及血糖平衡的调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如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饮水量B胰高血糖素浓度与血糖浓度C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甲状腺激素浓度【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X与Y成反比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解答】解:A饮水量过多时,则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释放抗利尿激素少,符合曲线图,A正确;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高血糖素减少,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符合曲线图,B正确;C随着血糖浓度的上升,胰岛素分泌量也随之增加,促进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使得血糖浓度下降,不符合曲线图,C错误;D甲状腺激素浓度增加,由于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合成促甲状腺激素,使得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符合曲线图,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X与Y成反比6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处细胞外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B刺激,a神经元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感受器存在于伸肌群,效应器存在于屈肌群D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a处神经元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分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时,可以看神经之间的那个像个“Y“的东西,那是神经突触,它的开口方向便是神经的传导方向.也就是说该图的神经传导方向应该是ab,所以a连接感受器b连接效应器,据此答题【解答】解:A、b表示突触,其处细胞外的液体为突触间隙,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A正确;B、刺激,a神经元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C、感受器存在于屈肌群,效应器存在于伸肌群,C错误;D、由分析可知,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只能由d点传到e,所以即使不放药物,刺激e点d点也不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分析实验:1、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解答】解: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A正确;B、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也能够产生,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虽然考查实验的分析,但是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分析】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解答】解:突触后膜兴奋,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突触后膜,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同时,K+通道关闭,不进行跨膜运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过程离子的跨膜运输,考查知识点记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形成原因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B在发挥作用后仍能保持活性C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酶的特性;突触的结构 【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解答】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A正确B、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B错误C、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C错误D、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神经递质有生物原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四类,因此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酶和信息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大分子知识的记忆及知识迁移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10根据如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A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B组织细胞中产生的CO2最终可以刺激到小脑中的呼吸中枢C外界空气中的O2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被利用,共跨过了9层生物膜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血浆转化为组织液;b表示组织液转化为血浆;c表示组织液转化为淋巴,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解答】解:A、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b和c都很重要,A错误;B、组织液中的CO2最终可以刺激到脑干中的呼吸中枢,B错误;C、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红细胞膜、出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11层膜,C错误;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分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浸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抗原形成的沉积【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吞噬细胞作用:吞噬细胞首先识别抗原,一方面发挥它们的吞噬和杀伤功能,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减少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另一方面向淋巴细胞输送和呈递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解答】解:A、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A错误;B、第三道防线,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错误;C、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C正确;D、在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吞噬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12如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很快上升B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C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D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解答】解:A、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但不能使肌糖原转化为葡萄糖,A错误B、a表示抗原分子,则细胞b可能是效应T细胞或记忆细胞,而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B错误;C、a表示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由于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或垂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D、a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细胞,将使神经细胞兴奋或者抑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信息分子的功能13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了3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A、B神经元之间,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在B、C神经元之间,B是突触前膜,C是突触后膜,三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2个突触【解答】解: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A正确;B、在B、C神经元之间,B是突触前膜,C是突触后膜,若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正确;C、静息时,外正内负,兴奋时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正确;D、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b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的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考查内环境组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直接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物质【解答】解:A、唾液腺和肠腺都是与外界相通的腺体,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消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