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节水改造配套实施方案.docx
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综述xxx县xxx灌区位于xxx河两岸,是xxx盆地规模较大的绿洲农业基地之一,也是xxx县的粮油主产区之一。xxx镇附近现有学校、医院、兽医站、林业站、商店、小型水电站,镇政府机关下属11个行政自然村,其中5个农业村,6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422户,5916人,全镇居住着汉、蒙、藏、回等民族,人均收入2136元。109国道在全镇境内东西贯通,为xxx镇提供了更优良的交通条件。xxx灌区现有河南村、河北村、xxx村、xxx村、xxx村五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东经97°3499°04,北纬36°0536°44之间,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7.3公里,东距西宁380公里,西距xxx县城18公里,海拔高程在30603170米之间,为一狭长地形带。灌区拥有共拥有土地总面积6.75万亩,目前开发耕地面积3.27万亩,是xxx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改造项目之一。xxx灌区由xxx省xxx厅水利局设计、施工,于 1957年5月至1959年建成引水、输水设施,河南、河北、朝阳三个灌溉小区均为筑坝引水。后经多次维修、改建,形成现有的灌溉体系。2003年xxx灌区经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项目的实施,对灌区斗渠进行了防渗配套,为灌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2003年对灌区的支、斗渠进行了配套,干渠由于受资金限制,有部分干渠采取了维修的方式,加之管理不善,自然冻涨损毁严重,现状干渠跑冒渗漏水现象十分严重,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51左右,水资源大量浪费。现状灌溉面积为3.08万亩,其中农业灌溉面积2.52万亩,林地0.19万亩,草地0.37万亩,另有0.19万亩耕地由于缺水而撂荒。灌区属中纬度内陆高原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极为干旱。xxx河是xxx灌区唯一的灌溉水源,集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4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57.0万m3/年。本工程是我省xxx绿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重要项目之一,计划通过对灌区的干渠进行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使工程效益得以很好发挥,灌区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促进灌区节水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次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利用灌区已建成的水利设施的有利条件,对灌区工程的部分干渠进行维修改建,根据xxx省目前节水灌溉现状和可利用水量情况,确定采用渠道防渗,田间小畦灌溉的节水方式,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会大大增加灌区农业发展的后劲,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对灌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安定将起到重要作用。1.2项目编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规划报告的基础上依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保报告编制规程进行编制的。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2、国家质监局和建设部1999年联合发布实施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2002年5月由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和xxx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局编制的xxx省xxx绿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 4、xxx州区划大队主编xxx县农牧业综合区划文集;5、xxx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3年编制的xxx县xxx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项目区自然状况及实际调查的相关资料。1.3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1.3.1 工程建设规模根据xxx灌区的土地资源和灌区xxx河来水量及xxx河无水库调节的现状,规划年灌区灌溉总面积为3.27万亩。1.3.2 工程建设内容本次工程对xxx灌区河北、河南、朝阳三条干渠损毁严重的渠段进行改建。1、改建衬砌河北干渠0+0001+650段,2+8813+301段,9+46710+257段,共计2.86km; 2、改建衬砌河南干渠0+0001+288段,计1.288km;3、改建衬砌朝阳干渠5+00015+500段,共计10.5km;4、对三座引水枢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维修加固。1.4水土平衡xxx灌区现有耕地面积3.27万亩,在50%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下,河道来水量为4698.26万m3,经水土平衡分析,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1,年缺水万29.17m3,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现有的3.27万亩耕地全部可以得到保灌。年需水量由现状的1995.08万m3减少到设计水平年的1695.83万m3,每年可节约299.25万m3,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1.5工程量及三材主要工程量:土石方7.70万m3,浆砌石6596.1m3,砼与钢筋砼3244.54m3,砂子4499.1m3,砾石2482.5m3,块石7783.4m3。劳力:7.10万工日。耗用三材:水泥1805.6t,木料108.59m3,钢筋及钢材7.39t。1.6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809.39万元,其中建安工作量535.76万元,临时工程5.36万元,独立费58.68万元,材料差价155.48万元,基本预备费用54.11万元。工程资金构成为国家财政拨款567万元,占总投资的70%,省、州财政配套242.39万元,占总投资的30%。1.7 项目效益1.7.1效益评价项目实施后,保灌面积达到3.27万亩,其中农业保灌灌溉面积达2.52万亩,灌区可增产粮食39.2万公斤,油料23.0万公斤,其他(折豆类)9.75万公斤,牧草保灌面积0.52万亩,新增牧草75.58万公斤,年新增产值167.09万元,净增产值152.88万元。经分析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8.75%,经济净现值844.33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94,投资回收期为工程建成后的5.2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工程实施后,林地面积达到0.23亩,风沙危害及霜冻灾害将得到遏制,使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得到逆转,绿洲生态基本形成,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效益显著。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亩均产量,有利于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对该地区的社会安定团结将起到重要的作用。1.8工程的建设期工程的建设期为1年,即2010年。1.9 结论与建议项目建设工作由xxx县水务局进行统筹安排,确定项目建设进度,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招投标管理责任制和承包制,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管理,并招标聘请有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对该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全面控制,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为确保工程发挥正常效益,解决工程建后管理难问题,要求项目村成立用水户协会,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协会工程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及供水调度,为用水户提供灌溉服务;负责供水工作,协作水管站向用水户收缴水费,并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