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关于老年期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老年期内分泌代谢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老年期内分泌代谢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 1下丘脑下丘脑 局部血供减少、重量减轻;各局部血供减少、重量减轻;各种激素释放、分泌减少和作用减弱。种激素释放、分泌减少和作用减弱。2 2垂体垂体 ACTHACTH、TSHTSH、LHLH无改变。无改变。FSHFSH、PRLPRL分泌增加。分泌增加。GHGH、ADHADH分泌减少。分泌减少。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3 3甲状腺素与甲状旁腺素甲状腺素与甲状旁腺素 重量减少,腺体合成与分泌激素减少和重量减少,腺体合成与分泌激素减少和组织分解激素减少,组织分解激素减少,T3T3降低,肾脏对降低,肾脏对PTHPTH的敏感性降低,使活化的敏感性降低,使活化维生素维生素D3D3生成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对生成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对PTHPTH的敏感性提高,的敏感性提高,促进骨吸收,从而导致老年骨质疏松。促进骨吸收,从而导致老年骨质疏松。4 4肾上腺肾上腺 皮质以纤维化为特征的退行性变,对皮质以纤维化为特征的退行性变,对ACTHACTH的反应性下降,皮的反应性下降,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生成减少。质醇、醛固酮、性激素生成减少。5 5性腺性腺 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降低,睾丸萎缩变小,雄激素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降低,睾丸萎缩变小,雄激素水平降低。水平降低。6 6胰岛、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胰岛、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水平无下降,但受体胰岛素水平无下降,但受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耐量进行性下降;应激状态下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耐量进行性下降;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糖尿病或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易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糖尿病或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6页(二)护理评估(二)护理评估 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过去及其他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过去及其他病史;心理社会资料;家族史。病史;心理社会资料;家族史。2身体评估:包括一般状态、皮肤、颈身体评估:包括一般状态、皮肤、颈部检查、胸腹部检查等。部检查、胸腹部检查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6页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内分泌腺功能的检查)内分泌腺功能的检查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尿游离激素及激素代谢产物的测定尿游离激素及激素代谢产物的测定激素作用靶组织状态的评估激素作用靶组织状态的评估内分泌药理试验内分泌药理试验(2)确定病变部位的检查)确定病变部位的检查成对测定上下级激素水平成对测定上下级激素水平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核素扫描核素扫描(3)确定病变性质的检查)确定病变性质的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糖尿病糖尿病(一)定义:(一)定义: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多种原因导致胰岛)是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共存、并可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共存、并可引起多器官和多组织损害和机体内环境紊乱的一种引起多器官和多组织损害和机体内环境紊乱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1胰岛素胰岛素细胞功能衰竭细胞功能衰竭 2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是2 2型糖尿病临床过程中早期缺陷的表现型糖尿病临床过程中早期缺陷的表现形式。形式。3.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超重或肥胖均是老年糖尿病的易感因素。超重或肥胖均是老年糖尿病的易感因素。4.4.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影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阿司匹林、异烟阱、烟酸等。三环类抗抑郁药、阿司匹林、异烟阱、烟酸等。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和特点一般表现和特点 缺少缺少“三多一少三多一少”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而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而以非特异性表现为主以非特异性表现为主,如:疲乏无力、轻如:疲乏无力、轻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和阳萎等。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和阳萎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6页2 2并发症的表现和特点并发症的表现和特点(1 1)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 多且严重,包括大血管(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及微多且严重,包括大血管(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及微血管(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神经病变(外周神经和自主血管(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神经病变(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糖尿病足等。神经)、糖尿病足等。(2 2)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1 1)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最常见于老年人,可以是老年糖尿病:最常见于老年人,可以是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首发症状。病人的首发症状。2 2)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诱发因素:口服双胍类降糖药、严重缺氧:诱发因素:口服双胍类降糖药、严重缺氧等。等。3 3)低血糖症低血糖症:可见于糖尿病早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过量;:可见于糖尿病早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过量;用药后未能及时进食或摄入量不足。用药后未能及时进食或摄入量不足。(3 3)老年糖尿病的特殊表现)老年糖尿病的特殊表现 主要包括肩关节疼痛;糖尿病性肌病;主要包括肩关节疼痛;糖尿病性肌病;神经精神症状等。神经精神症状等。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糖尿病诊断及其疗效观察糖尿病诊断及其疗效观察(1)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更有利于老年糖尿更有利于老年糖尿病的病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2)尿糖检测: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检测: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3)OGTT:主要针对有糖尿病倾向但血糖水平未:主要针对有糖尿病倾向但血糖水平未达到诊断标准者。达到诊断标准者。(4)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主要用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监:主要用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监测。测。(5)C肽或胰岛素水平检测:用于胰岛肽或胰岛素水平检测:用于胰岛B细胞功能的细胞功能的评价和指导治疗。评价和指导治疗。2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检查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五)诊断要点(五)诊断要点1 1糖尿病糖尿病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7.0mmol/L,或餐后或餐后(随机)血糖(随机)血糖11.1mmol/L.11.1mmol/L.需在另一天重需在另一天重复检测。复检测。2 2糖尿病前期状态糖尿病前期状态 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异常(IFGIFG)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六)治疗要点(六)治疗要点1饮食疗法饮食疗法2运动锻炼:运动的原则是规律、适当、循运动锻炼:运动的原则是规律、适当、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序渐进和长期坚持。3定期复查和自我监测定期复查和自我监测(1)血糖监测: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定期)血糖监测: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定期检测检测GHbA1等。等。(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2)胰岛素:胰岛素:1)适应证:是治疗)适应证: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唯一选择,也是治疗难治型糖尿病的唯一选择,也是治疗难治性性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型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2)胰岛素的选择与应用:原则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胰岛素的选择与应用:原则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低血糖,充分体现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地减少低血糖,充分体现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胰岛素不良反应胰岛素不良反应:低血糖,局部过敏反应:低血糖,局部过敏反应,局部脂肪组织局部脂肪组织萎缩。萎缩。5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6其他:进行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凝集。其他:进行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凝集。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页(七)常用护理诊断(七)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问题、措施及依据1 1营养失调营养失调 高于机体需要量或低于机体高于机体需要量或低于机体需要量需要量 与糖尿病导致三大物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导致三大物质代谢紊乱有关。有关。(1 1)合理饮食)合理饮食:严格控制含糖食品。严格控制含糖食品。1 1)制订总热量)制订总热量 2 2)食物的组成和分配)食物的组成和分配 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2 2)运动锻炼)运动锻炼1 1)运动形式:有氧运动,首选步行。)运动形式:有氧运动,首选步行。2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运动前全面体检。运动前全面体检。避免参加激烈避免参加激烈的运动。的运动。掌握好运动强度:适当的运动量应是全掌握好运动强度:适当的运动量应是全身出汗,心率在身出汗,心率在130130次次/分以下,每次运动持续分以下,每次运动持续202030min30min,逐渐延长至,逐渐延长至1h1h,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锻炼锻炼时间以餐后时间以餐后30min30min至至1h1h内运动为宜,胰岛素治疗者,内运动为宜,胰岛素治疗者,避免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避免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3)降糖药的治疗配合与护理)降糖药的治疗配合与护理1)口服降糖药:注意自我血糖监测(尤其是)口服降糖药:注意自我血糖监测(尤其是用药初期)用药初期)2)胰岛素治疗:混合胰岛素的配置原则是先)胰岛素治疗:混合胰岛素的配置原则是先吸速效、后吸长效,充分摇匀后注射;按吸速效、后吸长效,充分摇匀后注射;按时按量给予注射。注射部位以皮下脂肪较时按量给予注射。注射部位以皮下脂肪较多、皮肤松软处为宜,以腹部注射吸收最多、皮肤松软处为宜,以腹部注射吸收最好。注意每次注射部位相距应大于好。注意每次注射部位相距应大于3cm。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2.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F)(1)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包括全身情况、局部情况。包括全身情况、局部情况。(2)避免人为的损伤或外伤:)避免人为的损伤或外伤:人为损伤人为损伤是是DF最常见的诱因。最常见的诱因。(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疗时水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疗时水温小于小于38。(4)其他:全身性治疗)其他:全身性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6页3 3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高渗性昏迷、酮症、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酮症、乳酸性酸中毒。(1 1)及时发现急性并发症)及时发现急性并发症(2 2)抢救配合与护理:)抢救配合与护理:1 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输液和用药;)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输液和用药;2 2)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3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重病记录和交接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重病记录和交接班4 4)加强生活护理。)加强生活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八)健康指导(八)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疾病预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2疾病知识指导疾病知识指导(1)有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有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或餐后2小时小时11.1mmol/L.(2)饮食与运动疗法)饮食与运动疗法(3)用药与监测)用药与监测(4)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3定期监测定期监测 定期自我监测体重、微量血糖、血压、定期自我监测体重、微量血糖、血压、足部皮肤等。足部皮肤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痛痛 风风(一)痛风(一)痛风(gout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以高尿酸血症为标志、继而可出现尿酸结晶以高尿酸血症为标志、继而可出现尿酸结晶沉积、关节炎和肾病等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沉积、关节炎和肾病等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性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与尿酸排泄减少和主要与尿酸排泄减少和/或生成增多有关。或生成增多有关。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生理性老化等致肾小球滤过功生理因素:生理性老化等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泌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能和肾小管排泌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是老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老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最主要最主要的原因。的原因。3其他因素: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药物其他因素: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药物应用及其他疾病的影响。应用及其他疾病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6页(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1 1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2 2急性关节炎期:以急性关节炎期:以拇指拇指及及第一跖趾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常见,余者依次是受累最常见,余者依次是踝、膝、腕、指和肘关节,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受寒、劳累、饮酒、踝、膝、腕、指和肘关节,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受寒、劳累、饮酒、鞋袜过紧等,常为疼痛发作的诱因。鞋袜过紧等,常为疼痛发作的诱因。3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的形成痛风石的形成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和表现。和表现。4 4肾病变肾病变(1 1)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肾衰竭肾衰竭是痛风病人的主要结局和死因之一。是痛风病人的主要结局和死因之一。(2 2)尿酸性尿路结石:多为泥沙样,结石较大者可引起肾绞痛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多为泥沙样,结石较大者可引起肾绞痛和血尿,结石沉积可引起尿路阻塞或损伤。血尿,结石沉积可引起尿路阻塞或损伤。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6页(四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测定 男性男性420420mol/Lmol/L,女性,女性350350mol/L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2 2尿尿酸测定尿尿酸测定 限嘌呤饮食限嘌呤饮食5 5天后,每天尿酸天后,每天尿酸排出量仍排出量仍3.57mmol/L(600mg),3.57mmol/L(600mg),可认为尿酸可认为尿酸生成过多。生成过多。3 3关节腔液及痛风结节内容物检测关节腔液及痛风结节内容物检测4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5 5其他其他 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的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检查。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6页(五)治疗要点(五)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 包括饮食调节,避免各种诱因。包括饮食调节,避免各种诱因。2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 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龙。质激素。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龙。3间歇期与慢性期的治疗间歇期与慢性期的治疗 常用药物:(常用药物:(1)促进尿酸排)促进尿酸排泄药:泄药:苯溴马龙苯溴马龙(首选)、苯磺舒和磺吡酮。(首选)、苯磺舒和磺吡酮。(2)抑制)抑制尿酸生成药:尿酸生成药:别嘌醇别嘌醇,为伴发肾结石或肾功能不全病人之,为伴发肾结石或肾功能不全病人之首选。首选。4其他其他 痛风石较大或经皮破溃者,可行局部结石剔除痛风石较大或经皮破溃者,可行局部结石剔除术。术。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6页(六)常用护理诊断(六)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问题、措施及依据 疼痛:关节痛疼痛:关节痛 与尿酸结晶沉积引起关节炎症反应有关。与尿酸结晶沉积引起关节炎症反应有关。(1 1)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2 2)饮食护理:避免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严禁饮酒;)饮食护理:避免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严禁饮酒;碱化尿液;多饮水,保证尿量大于碱化尿液;多饮水,保证尿量大于2000ml/d2000ml/d。(3 3)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挤压)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挤压痛风结节。痛风结节。(4 4)用药护理: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用药护理: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及不良反应。(5 5)心理护理)心理护理(6 6)病情观察:疼痛部位与局部情况、血尿酸和肾功)病情观察:疼痛部位与局部情况、血尿酸和肾功能等。能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6页(七)健康指导(七)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疾病知识指导 2指导病情监测指导病情监测 定期复查血尿酸与肾功定期复查血尿酸与肾功能。能。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6页第四节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一)定义:(一)定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退行性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两种临床类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两种临床类型:1 1型为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 2型为型为老年性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质疏松症。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6页(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2 2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雌(雄)激素水平下降、活化维生素雌(雄)激素水平下降、活化维生素D3D3合成减少、降钙素水平下降等合成减少、降钙素水平下降等。3 3生活方式与其他因素生活方式与其他因素(1 1)饮食因素:钙摄入不足;长期低蛋白或高蛋白)饮食因素:钙摄入不足;长期低蛋白或高蛋白饮食;酗酒、嗜烟、咖啡或咖啡因摄入过多。饮食;酗酒、嗜烟、咖啡或咖啡因摄入过多。(2 2)运动因素:老年人因病或衰老而活动减少、对)运动因素:老年人因病或衰老而活动减少、对成骨机械性刺激减少,骨量减少。成骨机械性刺激减少,骨量减少。(3 3)其他因素:药物)其他因素: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6页(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腰背痛腰背痛最常见,其次是膝关节、最常见,其次是膝关节、腰背部等腰背部等2身长缩短与驼背身长缩短与驼背:最重要体征。与局部:最重要体征。与局部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3骨折:部位以椎体、髋部(股骨颈)和骨折:部位以椎体、髋部(股骨颈)和桡骨远端最常见。桡骨远端最常见。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6页(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生化检查生化检查(1)骨钙素)骨钙素(2)骨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3)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双能双能X线吸收测量线吸收测量(DEXA):是测量骨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测量骨密度的最佳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6页(五)诊断要点(五)诊断要点 骨密度骨密度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诊断标准:骨密度(诊断标准:骨密度(BMD)与正常青年人)与正常青年人的平均值比较,相差达到的平均值比较,相差达到1.1-2.4标准差标准差(SD)为骨量减少;)为骨量减少;2.5SD为骨质疏松为骨质疏松症;症;2.5SD且伴有且伴有1个或以上部位的骨折,个或以上部位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6页(六)治疗要点:(六)治疗要点:1康复治疗康复治疗(1)运动锻炼)运动锻炼 是防治骨质疏松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的是防治骨质疏松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的方法之一。方法之一。运动的注意事项:循序渐进,不超过病人耐受力。运动的注意事项:循序渐进,不超过病人耐受力。对脊柱骨质疏松症禁用屈曲和等张运动,禁用负重对脊柱骨质疏松症禁用屈曲和等张运动,禁用负重训练。训练。(2)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热疗;日光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热疗;日光疗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6页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钙剂与维生素)钙剂与维生素D(2)抑制骨吸收)抑制骨吸收1)二磷酸盐制剂:最常用的骨吸收抑制制剂,尤其适用)二磷酸盐制剂:最常用的骨吸收抑制制剂,尤其适用于于1型骨质疏松症又不宜雌激素治疗者,不单独应用于低型骨质疏松症又不宜雌激素治疗者,不单独应用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阿仑磷酸钠、骨磷。转换型骨质疏松症。阿仑磷酸钠、骨磷。2)降钙素:适用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目前只用于骨质疏)降钙素:适用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目前只用于骨质疏松症伴或不伴骨折且疼痛明显者。松症伴或不伴骨折且疼痛明显者。3)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3)促进骨形成)促进骨形成 主要是氟化物。主要是氟化物。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6页(七)常用护理诊断(七)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问题、措施及依据1潜在并发症:骨折潜在并发症:骨折(1)骨折危险因素的评估)骨折危险因素的评估(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跌到)加强安全防护:防止跌到(3)饮食护理:保证摄取足够的钙)饮食护理:保证摄取足够的钙 (1000mg/d)(4)康复治疗的配合与护理)康复治疗的配合与护理(5)用药护理)用药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6页2疼痛疼痛 与骨质疏松有关与骨质疏松有关(1)休息与体位:睡硬板床,卧床期间,鼓)休息与体位:睡硬板床,卧床期间,鼓励病人作四肢的功能性锻炼。励病人作四肢的功能性锻炼。(2)用药护理:疼痛明显者,遵医嘱口服非)用药护理:疼痛明显者,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甾体类抗炎镇痛药。(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6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