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地理科学馆项目建议书.doc

    • 资源ID:50545598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科学馆项目建议书.doc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地理科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送审稿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3年11月目 录一、 项目名称二、 项目提出的必要和依据1、 依据2、 目标与意义3、 建设单位的科学目标、方向与任务4、 国内外同行发展趋势、5、 建设单位的科技力量三、 建设内容1、 工艺方案设计2、 初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重林装置与设备性能4、 建设地点选择5、 对基础设施条件的基本要求四、 对环境的影响五、 建设规模1、 建筑面积估算2、 总投资估算3、 单项投资估算4、 资金筹措方案六、 建设工期及进度设想七、 运行及管理能力分析1、 运行机制2、 管理能力分析3、 运行费估算八、 投资效益预测1、 科技效益分析2、 经济效益分析3、 社会效益分析附件1:1999年9月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附件2:2001年7月 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进入北京地球科学研究基地“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附件3:2002年12月 科发计字2002439号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等11个院重点实验室的通知。附件4:2003年4月 建字200320号关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规划方案说明的函。附件5:国家地理科学馆概念设计附件6:国家地理科学馆工程里程碑工作计划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地理科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一、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国家地理科学馆(暂定名)二、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1、 依据1999年9月30日启动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提出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试点工作目标。其中,阶段实施目标中的中长期目标(20012010年)要求“增强应用研究成果的国家显示度,使陆地表层系统开放实验室成为院级重点实验室”。(见附件1)2001年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了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的“知识创新工作试点工作任务书”、要求2005年完成“创建国内无可替代的地理科普产业”。(见附件2)2002年北京市、国家计委先后批准中国科院北郊科学园(北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理博物馆”(科学馆)正式成为规划建设项目之一。2002年9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原则通过了中科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2002年9月,北京市政府要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等单位确保2003年底完成整所搬迁,以保证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需要。2002年12月中科院科发计字2002439号文通知“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实验室”为院级重点实验室。(见附件3)2003年该实验室开始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4月,中科院建字200320号文,“关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规划方案说明的函”中再次确定“地理科学馆”建设项目。(见附件4)据此,提出集地理科学馆与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实验室为一体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地理科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将成为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异地重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2、目标与意义国家地理科学馆由地理科学综合馆和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模拟大厅两部分组成。地理科学综合馆将成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唯一的地理学科专业科学馆。它将拥有先进研究手段、丰富的展陈和展示内容;优雅的参观环境和条件,是集科研工作展示、地理与资源科学博览及科技交流为一体的国家地理与资源科学文化中心。并在科普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实验模拟大厅的建成,将使重点实验具备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研究手段和条件。做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为“创新和发展现代地理科学理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奠定物质基础。国家地理科学馆将成为21世纪,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地理科学知识、树立爱科学、爱地理科学的思想,弘扬展示我国几千年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发展史和对人类发展的丰功伟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我国地理科学、资源科学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窗口之一。3、建设单位的科学目标、方向与任务“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方面 研究在自然和人类共同影响下陆地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迁移转化规律与形成演化机理,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间的相关作用机制;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和人地系统动态机制及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发展以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陆地表层系统与人地系统综合集成研究方法,创新和发展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下,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需求,开展综合性的基础与应研究、重点解决国家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重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经过5年努力,使我所科研整体水平进入科学院30个世界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之列;争取在2010年以前进入世界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领域一流研究所的行列”。4、国内外同行发展趋势国际上无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博物馆、科学馆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美、英国、日本、墨西哥、印度等国都建有地理学科类的博物馆,借以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近十余年来,国立、私人各类博物馆、科学馆得到极大发展。地理科学类博物馆建设,已经成为宣传区域经济、旅游、历史的重要形式之一。本建议书提出的国家地理科学馆在国内是唯一的。将我国几千年地理科学、资源资科学事业发展史的博览展陈与现代化科学实验室融为一体的创意、构思、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国家地理科学馆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理、资源科学馆,并为推动我国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5、建设单位的科技力量地理科学与资源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00年原地理所和原综考会实现了强强联合,整合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并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创新基地。陆地表层系统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响应研究,区域资源与环境结合研究,人地系统机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经济综合研究,生态系统与生态网络综合研究,地球信息科学,是本所的优势学科。三年多来,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凝聚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为重点,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已承担了国家、部委及地方的科研项目近300项。根据2001年7月13日批准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地理科学与资源所队伍建设到2005年,进入北京地球科学研究基地岗位聘任人员253人,其中科研人员214人,含现有的10位科学院院士。技术支撑、管理及教育管理人员共39人。另有在所工件学习的流动科研人员485人,其中在学研究生达390人,其中博士生250人,另有在站博士后40人。地理科学与资源所是国家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地理学一级、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是中国科学院的博士重点培养基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98人,在学研究生303人,其中博士生215人。另有博士后38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一直处在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地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国陆地及近海碳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中国水资源循环与利用、地球表层生命物质循环过程、土壤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资源环境科学数据集成等重大地学研究领域处在国家领先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和支持下,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要需求,开展综合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解决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相关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地理资源所在国际地理界也有着重大影响,有着大量的国际合作项目。每年都承办和参加大量的国际学术活动。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有着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每年国际交流人数有400多人次。与国际同行在合作研究、信息交流、人员互访、野外考察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根据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征地要求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异地重建的决定,我所将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按总体规划安排进行异地重建。目前改建的科研办公楼及10000的临时建筑都将于2003年12月完工,以便实施原所址用地腾出。新建科研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工,将于2005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我们拟安排国家地理科学馆2003年12月底完成立项,2004年8月份正式开工,争取2005年四季度竣工投入使用,从而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书提出的相关要求。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的规划建设将为我所在新址进行的各项科研工作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三、 建设内容1) 工艺方案设计中国科学院国家地理科学馆是由以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为核心内容的展览、陈列综合馆和代表当代创新科研工作的“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组合建设成一体。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出服从、服务于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具备展览、陈列功能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在创造重点实验室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工作条件的同时也应具备向公从展示的能力和条件。要将科学及展示与展览、陈列两种功能巧妙结合。(详见附件5)2) 初定主要技术经济指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400平方米地下部分约1650平方米地上部分约7750平方米建筑高度20米耐火等级一级耐久年限70100年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八度设防*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由科学园区统一计算、安排。3) 重大装置与设备性能“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重大装置与设备如下:a.水土入渗模拟试验装置。b.可调坡径流产生与坡面侵蚀模拟试验装置。通过一套可调坡面升降装置,调整模拟区不同的坡度,研究降雨情况下,水径流产生与坡面侵蚀状况。c.流域水循环与地表物质输移过程模拟试验装置。一套流域水循环分布式升降装置,模拟各种流域地形地貌等,研究流域水循环与地表物质输移情况与过程。d.地表水地下水转达换与地表物质堆积过程模拟试验装置。e.可移动人工降雨控制装置及可移动实验参数测量装置。f.各种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以上重大装置与设备均属于非标准,国内机械类设计研究院都可以设计。同样,不存在加工的困难。本建议书不含上述重点实验室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的投资,由重点实验室自行解决,但国家地理科学馆建设项目工程协调是统一的。科学馆综合楼重大装置与设备:a. 虚拟影院放映设备与装置。4) 建设地点选择根据总体规划安排,国家地理科学馆建设地点选择在中科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详见中国科学院北京北郊科学园(北区)总体规划。5) 对基础设施条件的基本要求a.能源电力供应:本馆用电负荷约为2000KVA。热力供应:按北京市相关标准,冬季供应约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采暖热力,约需热量80万大卡/小时。b.水资源上水:100T/日下水:75T/日四、 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无论是科学馆综合楼,还是“重点实验室”的日常开馆接待或实验研究都不会对环境造成会何污染性影响。五、 建设规模1) 建筑面积估算总建筑约9400平方米,地上7760平方米、地下1650平方米。其中:地理科学馆综合楼建筑面积约6750平方米,地下约1650平米。地理科学馆实验模拟厅约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2) 总投资估算a.本估算不含“重点实验”试验装置生产、安装、调试及仪器、仪表配置等科研投资。但实验与研究用房及相关基础或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含在其中。b.建筑工程估算投资约为4650万人民币。c.科学馆布展估算投资约500万人民币。总资估算约为5150万人民币。3) 单项投资估算a. 建筑工程单项投资估算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万元)单方造价(元/)占总投资比例备 注1、建设项目46504950100%2、建筑工程费21土建工程费2设备及安装调试费39064155约84%32053410约69%701746约15%3、建设期税费279297约6%4、其它费用279297约6%5、不可预见费186198约4%b. 科学馆布展单项投资估算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万元)占投资比例备 注1、布展工作总投资500100%2、布展设计5010%3、展品征集、复制费10020%4、展板、展具等制作15030%5、二次装修费15030%6、不可预见费255%7、开办费255%4) 资金筹措方案a.资金筹措原则:实事求是、争取支持、同心协力、多方筹资。b.资金筹措方案院拨3290万元(按3500元/建筑平方米计)研究所自筹1360万元布展资金500万元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筹措。六、建设工期及进度设想2003年12月 完成设计方案竞选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与批复。2004年2月 全面开始前期工作。2004年9月 正式开工,建设工期约20个月。2006年5月 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见附件6)七、运行及管理能力分析1) 运营分析科学馆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负责运行。研究所不投入运行费。科学馆经营必须面向市场、面向观众,逐步走市场化和企业化的道路。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机构”,但不是“非营利机构”。科学馆要尽可能地结合自己的性质和职能,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有益于社会和观众,取得合理经济效益。建议科学馆确立以下经营指导思想:a. 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各咱措施,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取得合理经济效益。观众人数、观众反映和经济效益应同时作为考核科学馆工作的指标。b. 积极争取更多的上级财政拨款和企业、私人赞助。c. 以经营市场化作为创收手段,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研究市场、挖掘市场、开辟财源、取得效益、寻求发展。d. 开拓创新,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按照国家和院有关规定办理。2) 管理能力分析以国家地理杂志社为代表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的科普产业已初成规模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其发展中培养了一批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创新精神、年轻有为的愿意献身国家地理科普产业的青年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完全有能力管理、经营好国家地理科学馆并使其不断的发展与提高。3) 运行费估算a. 人员工资估算序号岗 位人 数工 资(元/月)工资合计(元/月)备 注1馆 长1350035002财 务215003000 其中一人可兼职3管理员1200020004售票员2100020005保 安480032006讲解员6100060007保洁员280016008放影员2150030009维修员21500300010总 计2227300年人员工资约33万元b. 水暖电费自来水100T/天×2元/T×365天=8万各类供暖9400×35元/=33万电费4000度/天×1.0元/度×365天=146万年合计187万元c. 办公费:12万/年d. 房屋维修费:10万/年e. 予备费:20万/年总运行费为:262万元,其中重点实验室分摊约50万元。八、投资效益预测1) 科技效益分析a. 实验模拟大厅和相关辅助科研用房建成后为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是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b. 国家地理科学馆的建成,为实现地理科学、资源科学普及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其事业发展起着积极推进作用。2) 经济效益分析a. 初步财务测算地理科学馆近邻奥运公园,具有区位优势。采取千方百计吸引观众的经营策略,也将大大增加参观人数。地理科学馆将展陈、博览与现代科学研究巧妙结合的构思与创意,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的合一效果对观众极具吸引力。预测参观人数是乐观的。年均参观20万人次是完全可实现的。本估算按保守计、取年均参观10万人次是合适的。 创收分析基本陈展门票收入是科学馆最基本的创收来源。根据对票价的预测,取平均票价10元/人次。正常年门票收入为10万人次×10元/人次=100万艺术商店、杂志、书店年经营收入50万服务经营收入40万/年虚拟影院票房收入 5万人次×20元/人次=100万讲解费及语言导览设备出租收入,估测年收入10万元组织其它活动,年收入10万元合计总经营额310万元 营业税金测算门票收入免营业税其它营业税7%;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为营业税的10%合计税率7.7%正常经营年的年总营业收入和营业税分别为310万和16万,实际收入294万。 经营成本测算运行费扣除“重点实验室”分摊水、电、暖、保安、保洁、维修等费用50万。进入财务评价的运行直接成本为:212万。商店、书店、直接成本30万(60%)服务经营直接成本25万(62.5%)虚拟影院放映成本40万(40%)其它经营活动直接成本6万(30%)参加财务评价成本为313万b. 财务评价结论从上述财务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国家地理科学馆建成投入运营后,年收入成本比率约为0.94,在改善经营和增收节支的基础上,基本保证正常运转。由于上述估算中不包括展品二次征集、制作费用,所以其发展经费应由作为科普产业经营者自行筹措。虽然科学馆具有企业单位性质,会计核算中不计提房屋、设备折旧,但在房屋建筑维修和设备现代化改造时,应由经营者自行筹措。3) 社会效益分析a. 成为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培养基地之一,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b. 国家地理科学馆将营造出高品位文化娱乐环境,更好为北京市市民服务、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c. 是首都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将为首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d. 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中“科技奥运”的组成部分,为其增光添彩。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科学馆项目建议书.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