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乳制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
泓域咨询 /广西乳制品项目商业计划书广西乳制品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8二、 编制原则8三、 编制依据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9五、 项目建设背景10六、 结论分析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第二章 市场预测14一、 行业壁垒14二、 市场规模16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19一、 行业竞争格局19二、 乳制品行业概况20三、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阶段20第四章 产品方案2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3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5三、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1五、 产业发展方向3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六章 SWOT分析38一、 优势分析(S)38二、 劣势分析(W)40三、 机会分析(O)40四、 威胁分析(T)42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47一、 公司发展规划47二、 保障措施53第八章 运营模式分析55一、 公司经营宗旨5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6四、 财务会计制度60第九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63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3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3第十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65一、 人力资源配置65劳动定员一览表65二、 员工技能培训65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生产68一、 编制依据68二、 防范措施69三、 预期效果评价75第十二章 进度规划方案76一、 项目进度安排7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6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7第十三章 节能方案78一、 项目节能概述7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9能耗分析一览表80三、 项目节能措施80四、 节能综合评价81第十四章 技术方案分析82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4三、 质量管理86四、 项目技术流程87五、 设备选型方案8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0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91一、 编制说明91二、 建设投资9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2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3建设投资估算表94三、 建设期利息9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6四、 流动资金97流动资金估算表97五、 项目总投资9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0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10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8五、 偿债能力分析10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六、 经济评价结论110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11一、 项目风险分析111二、 项目风险对策113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115第十九章 附表11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1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6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广西乳制品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三、 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2、建设规模的确定;3、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节能;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招标方案;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五、 项目建设背景进入乳制品制造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和资本实力。首先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奶源基地建设、设备和厂房投入以及销售渠道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且要求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式投产后,企业还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和系列产品的研发等各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挑战是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最强的制约是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紧缺,最突出的短板是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最硬的任务是实现“两个建成”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着力在优结构、增动力,扬优势、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49.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x吨乳制品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329.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130.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28%;建设期利息364.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9%;流动资金3834.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4%。(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9329.6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891.08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7438.56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4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8132.6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576.6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4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9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4905.84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2667.00约49.00亩1.1总建筑面积57222.891.2基底面积18293.52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4.722总投资万元19329.642.1建设投资万元15130.482.1.1工程费用万元12773.432.1.2其他费用万元1965.272.1.3预备费万元391.782.2建设期利息万元364.492.3流动资金万元3834.673资金筹措万元19329.643.1自筹资金万元11891.083.2银行贷款万元7438.564营业收入万元34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8132.64""6利润总额万元6102.17""7净利润万元4576.63""8所得税万元1525.54""9增值税万元1376.63""10税金及附加万元165.19""11纳税总额万元3067.3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535.37""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905.84产值14回收期年6.4915内部收益率16.4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508.95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壁垒1、食品质量安全准入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2010年第119号)规定,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按照质检总局公布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2、乳制品行业门槛2009年颁布的乳制品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版),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建设、企业资质、行业准入门槛以及未来发展格局作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大幅提高了行业门槛。3、奶源壁垒稳定可控的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基础。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均投入巨大精力、财力建设奶源基地,部分优势企业的奶源布局已经相对完善。由于资金和产业政策的诸多限制,新进入者在奶源建设方面将面临较大压力,行业外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仅凭资金优势获得。4、销售渠道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销售渠道是企业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目前,行业内优势企业已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建立起由销售分公司、代理商、经销商组成的分销体系,并进驻或自建了大量以现代零售渠道为核心的销售终端。同时,这些企业也掌握了销售渠道管理、维护的必要知识及经验。新进入者在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上面临诸多挑战。5、品牌影响力壁垒由于目前市场上乳制品品牌较多,对于消费者而言,其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产品的品牌。品牌影响力在乳制品制造行业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外的企业即使进入该行业,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有知名度的品牌。消费者尤其是城镇居民在选购乳制品时,除了对生产日期重视以外,更关注产品品牌,而这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鲜奶由于销售渠道相对封闭,按月、季、年订奶,客户相对稳定,消费者往往在对乳制品的挑选时注重当地知名品牌,本地消费者一般认为当地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6、技术壁垒乳制品制造行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乳制品加工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是乳制品加工品质的硬件,资深技术人员、熟练操作人员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此外,作为与乳制品生产配套的奶牛养殖,其技术涉及XY精子分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奶牛品种的改良、饲料配方的改进和饲养模式的改良等,行业外的企业较难在短期内全部掌握并应用上述相关技术,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机构或企业进行长期的积累。7、资本实力壁垒进入乳制品制造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和资本实力。首先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奶源基地建设、设备和厂房投入以及销售渠道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且要求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式投产后,企业还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和系列产品的研发等各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二、 市场规模2018年,全国乳制品市场规模达到5,814亿元,同比增加7.4%,营收近十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总销量达到3,099万吨,同比增加1.0%,自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市场均价2018年达到18,764元/吨,同比增长6.31%,均价保持稳健增长。从行业增长阶段来看,乳制品行业2005至2014十年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之后,行业增速明显下降。乳制品市场前三大品类分别为奶和奶油、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冰激凌。2018结构占比分别为45.4%、28.7%以及9.2%,各品类增速保持稳定,其中传统品类占比下滑,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占比有提升,乳制品行业呈现结构优化趋势。2018年乳制品市场规模达到2,521亿元,同比增加2.0%。营收自2015年不断下降以来,首次实现小幅增长。总销量达到1,986万吨,同比减少3.6%,自2015年以来,总销量呈不断下降态势。均价2018年达到12,690元/吨,同比增加5.81%,均价保持持续增长。下游乳企的成本压力与竞争压力存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过去原奶价格走势与乳制品龙头盈利能力的变动趋势看,当原奶价格出现抬升时,伊利及蒙牛的毛利率受成本压力有所下滑,但在行业性成本压力凸显时,乳制品主要企业会达成减少促销打折的默契,实现行业性的变相提价,以缓解成本压力。从过去两轮原奶涨价周期看,乳制品企业销售费用率的回落幅度大于毛利率的降幅,从而导致原奶价格上涨对乳企的净利润是正向影响。因而在判断行业竞争格局时,成本走势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分析过去国内、国际原奶价格走势,我们认为供给是影响原奶价格的重要因素,原奶价格上涨通常遵循:原奶价格持续下跌击破养殖盈亏平衡点或天气灾害触发奶农杀牛减产原奶供需紧平衡原奶价格上涨的规律。由此,我们认为判断原奶价格上涨的两个核心先行指标是奶价与成本的价差,以及奶牛存栏量。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行业竞争格局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多年间,经历了价格战、2008年质量风波事件、行业洗牌等不同历史时期,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液态奶市场竞争企业按品牌知名度和经营规模分为三类,具体如下:第一梯队乳企为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其中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已发展成为巨型企业,为全国一线品牌,产品以常温奶为主,销售覆盖全国,与所有液态奶品牌企业在全国展开竞争,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领先。光明乳业已突破区域市场,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产品以巴氏杀菌奶和酸奶为主,全国范围内品牌影响力较大。第二梯队为区域性龙头乳企。第二梯队乳企品牌发展和销售市场主要限于区域市场,区域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如三元股份、皇氏乳业等。区域性龙头乳制品企业是对一线品牌的有益补充,尤其在巴氏杀菌奶、地方特色奶产品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些企业能够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乳制品品种多样化、品质新鲜化、功能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地方品牌优势和产品创新能力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区域性龙头乳企有望在区域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品牌影响力将逐渐增强。第三梯队为地方性乳制品企业。该类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份额小、基本无影响力、经营规模增长不快。二、 乳制品行业概况乳制品制造的产业链较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一体化程度要求很高,实现了第一产业(农牧业)向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纵向延伸。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是奶业的基础。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是乳制品制造的重要原料,奶牛养殖是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上游环节。乳制品制造行业是奶业的重要子行业,是奶业发展的关键。它上连奶牛养殖业,下连消费市场,是奶业的中轴和龙头。根据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及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结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乳制品的定义和分类如下:乳制品是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三、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2000年以前,乳制品行业处于基数低、增长慢的阶段。从1985年至1999年的复合增长率仅7.29%。这个阶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不发达,奶源主要是农户散养,产品结构也很单一,销售网络基本只局限于区域。第二个阶段,2000年至2008年,是乳制品行业从无到有的外延式扩张阶段。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奶制品消费需求高速增长,以量为主,蒙牛和伊利等乳制品企业大规模扩张,乳制品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3%。这一阶段乳制品企业的投入重点在渠道建设,以迅速占领市场为首要目标,实现了不拥有一头奶牛就可以大规模扩大产量,产品种类仍然较单一。随着乳制品的普及化,乳制品企业之间开始价格混战,导致其竞相压低生鲜乳收购价格,但与此同时却订立了较高的收奶标准,这使得生鲜乳的收购质量不断下降,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制品行业进入第三个阶段,2008年以来乳制品企业开始关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加大奶源投入力度。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和品质,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选择向多样性、高端性发展,乳制品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对产品环节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因此未来乳制品的竞争将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乳制品企业开始注重营销渠道建设;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促使乳制品企业开始注重奶源建设;消费升级引起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多样化、高端化。乳制品企业已经进入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竞争的时期。考虑到乳制品消费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将引领乳制品行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第四章 产品方案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2667.00(折合约49.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7222.89。(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x吨乳制品,预计年营业收入344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乳制品吨xx2乳制品吨xx3乳制品吨xx4.吨5.吨6.吨合计xxx34400.002015年以来,生鲜乳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使得全行业盈利水平出现恶化,大中型牧场扩栏意愿减弱及小型牧场持续退出推动全国奶牛存栏持续下滑。2018年中央加大环保督查力度,诸多牧场因环保不达标而关停,奶牛存栏进一步下滑。截止2018年中国奶牛数量同比下降5.3%,降幅较上年略有扩大。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界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8-112°04之间,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截至2019年末,广西下辖14个地级市,51个县,12个自治县,8个县级市,40个市辖区;常住人口4960万人;生产总值21237.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7.7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7077.43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1.97亿元,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64元,比上年增长5.1%。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其中出口增长18%。先行支撑指标增势良好,工业用电量增长12.5%,居全国前列,铁路货运发送量增长18.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增长14.8%。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把着力点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财政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7%左右,现行标准下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十三五”时期,广西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孕育,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趋势明显。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广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五年,广西将由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跨越,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发展,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三期叠加”特征明显,新旧增长动力逐步转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广西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是稳增长压力大,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转型升级难度大,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趋紧,土地、能源、人才等供需矛盾突出,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大,贫困量多面广程度深,短板瓶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区位优势和通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东盟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三、 创新驱动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新人才为支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增创发展新优势,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能力。(一)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重大科技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一群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布局,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加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实施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发展工程,推动向创新型特色园区发展,打造创新发展的引擎。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建若干自治区高新园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创新中心,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二)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支撑能力。在能源、农林、新材料、先进制造、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组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020年达到86家。推动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院所到广西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基地、野外科学观测站和检测中心。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设区市以上产业园区均建立科技孵化器或孵化园,满足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支持高校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和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提高科研基础设施利用率和科学普及水平。(三)构建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大型企业技术研发优势,激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参与政府科技创新规划计划和政策研究制定,构建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投入,推动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支持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构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四)强化创新政策支持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自治区科技决策咨询制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高效统一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科技成果等评估、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科研项目、成果、人才评价机制市场化社会化,健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保持科研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鼓励发展新业态,加大政府采购对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力度。实施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面向东盟科技开放合作,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合作建设技术研发和转移机构、科技示范园区、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围绕“两个建成”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投资效率、企业效益、财政实力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化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城镇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差距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贫困村全部摘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减排降碳实现国家下达的目标,空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各方面制度比较成熟。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基本建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民主法治健全完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五、 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环境友好、协作紧密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产业升级版。1、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加大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石化、建材、轻纺、造纸与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糖业、铝业二次创业。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建设高速、泛在、安全的工业互联网,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放宽企业开展服务业和涉足生产性领域的准入门槛,发展全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企业加大绿色生态化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广西创造迈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业联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柳州工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北部湾和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先进制造业基地。3、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建设。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急需产品,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推动首台套、首批次和跨领域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强化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和重点学科建设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构建科技基础研发平台;在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布局建设工程实验室。依托优势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平台。转变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政策,逐步从选择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配置资源,转向强化对产业升级共性关键技术的普惠性支持,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公共信息、公共检测等平台建设,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4、增强企业竞争力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企业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能效环保水平,增强质量品牌意识,加强标准化建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素质。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融资成本和税费成本,降低社会保险费,增强盈利能力。以制糖、汽车、钢铁、水泥、机械、有色金属等为重点,推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企业联合体,建立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实施“互联网+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优化结构,增强创新能力、配套能力和协作水平,向专业化、精益化和集群化发展。5、优化工业布局按照区域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布局,促进集聚发展。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增强配套能力,培育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沿海石化、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修造船、装备制造、林纸一体化等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重点城市,引导汽车、机械、冶金、食品、化工、建材、再生资源等产业和新兴产业沿江布局发展,增强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发展能力,打造制糖、汽车、机械、冶金、建材等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导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制糖、茧丝绸、能源等资源性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就地转化率,增强桂西地区资源精深加工水平,打造有色金属、制糖、能源、茧丝绸等工业基地。推动工业园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化、生态化、智慧化园区,建设一批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和集聚区。(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成为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1、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工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在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基础上,培育一批能够创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创新驱动引领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高效储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2、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一批标志性和带动性较强的先进技术、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关键技术和项目,引导新兴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建立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