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门精选PPT.ppt
关于脊索动物门第1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脊索动物分类概述第三节尾索动物亚门第四节头索动物亚门第五节脊索动物亚门第2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一节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主要特征(三大特征)1.脊索:是消化管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脊索外面包有12层结缔组织膜,称脊索鞘脊索鞘。2.低等者:终生存在;高等者:胚胎时期出现,后由脊柱代替第3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由背中部 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神经管神经管是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索脊索的背方起源于外胚外胚层层,是在胚胎期间,背面中央(纵向)下陷而形成的。高等种类:前部分化为脑;后部分化为脊髓。第4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 3.3.咽鳃裂:咽鳃裂:为低等脊索动物消化道前端咽部两侧,有成对排列、数目不等有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或间接与外间相通,这些鳃孔称的裂孔,直接或间接与外间相通,这些鳃孔称咽鳃裂咽鳃裂咽鳃裂咽鳃裂。为呼。为呼吸器官。吸器官。第5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身存在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身存在(如鱼类);(如鱼类);陆生脊索动物的鳃陆生脊索动物的鳃裂仅存在于胚胎期或幼体期裂仅存在于胚胎期或幼体期(两栖类的蝌蚪)。(无脊椎动物的(两栖类的蝌蚪)。(无脊椎动物的鳃不在咽部)鳃不在咽部)第6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二、次要特征1.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闭管式循环。2.肛后尾3.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第7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8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分类概述一、尾索动物亚门:海鞘 原索动物二、头索动物亚门:(无头类)文昌鱼三、脊椎动物亚门:(有头类)质的飞跃 1.圆口纲:无颌类 2.鱼纲:有颌纲(以下纲)颌的出现四肢出现 3.两栖纲:4.爬行纲:羊膜出现 5.鸟纲:恒温出现 6.哺乳纲:胎生、哺乳出现第9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三节 尾索动物亚门原尾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的总称。尾索动物头部不明显,头部不明显,脊索、背脊索、背神经管神经管只存在于幼体只存在于幼体尾部尾部尾部尾部,成体时消失成体时消失。成体的整个身体被包裹在一个纤维素的。成体的整个身体被包裹在一个纤维素的囊中,故又称囊中,故又称被囊类动物被囊类动物被囊类动物被囊类动物。如。如柄海鞘柄海鞘柄海鞘柄海鞘。由复杂到简单的变态称由复杂到简单的变态称逆行变态逆行变态逆行变态逆行变态或或退化变态退化变态退化变态退化变态。第10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一、代表动物柄海鞘为沿海污染生物的重要指示物种。(一)外形:成体长椭圆形生活方式:幼体自由生活;成体固着、聚生。第11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二)内部构造1.体壁:外套膜与被囊,入水孔和出水孔。2.消化与呼吸:咽:宽大,占体大半部分。咽壁有许多鳃裂,完成呼吸作用。背侧的背板和腹侧的内柱(看书310页)神经节神经节神经腺神经腺出水管孔出水管孔被囊被囊外套膜外套膜生殖孔生殖孔肛门肛门生殖导管生殖导管生殖腺生殖腺肠肠柄柄入水管孔入水管孔缘膜触手缘膜触手咽咽鳃裂鳃裂围鳃腔围鳃腔胃胃心脏心脏第12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 3.循环方式与排泄器官循环系统组成:心脏、血管、血窦。循环系统组成:心脏、血管、血窦。开管式循环。循环特点:循环特点:可逆式可逆式血液循环流向血液循环流向(见见教材教材311311页页)。排泄器官:不集中,仅排泄器官:不集中,仅肠附近有有小肾囊。小肾囊。4.神经:退化。退化。幼体有神经管,成体中枢神经仅为中枢神经仅为1 1个无腔的神经节个无腔的神经节 5.生殖:雌雄同体,多异体受精。多异体受精。精巢:大而分支状,卵巢:长管状而呈淡黄色也行出芽生殖也行出芽生殖神经节神经节神经腺神经腺出水管孔出水管孔被囊被囊外套膜外套膜生殖孔生殖孔肛门肛门生殖导管生殖导管生殖腺生殖腺肠肠柄柄入水管孔入水管孔缘缘 膜膜 触触手手咽咽鳃裂鳃裂围鳃腔围鳃腔胃胃心脏心脏第13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三)幼体及变态幼体:似蝌蚪,具三大特征,经几小时后变态逆行变态逆行变态:海鞘的自由生活的幼体变为固着生活的成体过程中,失去了脊索、背神经管等重要结构,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第14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逆行变态逆行变态第15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二、分类(了解)(一)尾海鞘纲1 1、特征:、特征:自由游泳生活;终生保留尾和脊索;无围鳃腔和被囊;自由游泳生活;终生保留尾和脊索;无围鳃腔和被囊;有胶质透明的住室。有胶质透明的住室。代表动物:代表动物:住囊虫住囊虫出水孔出水孔脊索脊索小室小室肛门肛门小室孔道小室孔道卵巢卵巢精巢精巢筛筛神经索神经索口口捕食网捕食网脊索脊索肛门肛门咽壁咽壁胃胃生殖腺生殖腺第16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w(二)海鞘纲1、特征:有被囊,单体或群体 成体固着生活 幼体有尾自由生活2、代表动物:柄海鞘、玻璃海鞘、菊海鞘入水入水管孔管孔出出水水管管孔孔第17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w(三)樽海鞘纲 1 1、特征:、特征:漂浮自由生活;体呈桶形;被囊透明;有环肌围绕身体。漂浮自由生活;体呈桶形;被囊透明;有环肌围绕身体。2 2、代表动物:、代表动物:樽海鞘樽海鞘樽樽海海鞘鞘入水管孔入水管孔出水管孔出水管孔卵巢卵巢胃胃心心精巢精巢鳃裂鳃裂神经节神经节围鳃腔围鳃腔肌环肌环第18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四节 头索动物亚门定义:终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分布:遍及热带和温带的浅海海域。头索动物:因脊索终生保留,且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而得名。第19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20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一、代表动物白氏文昌鱼(一)外形和生活方式(简短认识):外形:半透明、两端尖的鱼形动物;无偶鳍;前端腹面有漏斗状的口笠,边缘有40条触须,其内的空腔为前庭。第21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22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生活方式:白天钻沙,少活动;晚上活跃,以硅藻为食。第23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二)内部构造(简短认识)1.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 表皮:单层柱状上皮 真皮:冻胶状物质。2.骨骼:无骨质的骨骼,由脊索支持身体;脊索由圆盘状的成层的扁盘状肌细胞组成。背鳍和臀鳍内有鳍条支持。第24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25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3.肌肉:保持原始的“”形形肌节,肌节间被肌节,肌节间被结缔组织的结缔组织的肌肌隔。隔。文昌鱼全形及部分纵剖面文昌鱼全形及部分纵剖面 脊索脊索触须触须生殖腺生殖腺腹孔腹孔肛门肛门肌节肌节背鳍背鳍神经管神经管肾肾缘膜缘膜内柱内柱鳃裂鳃裂 围鳃腔围鳃腔肝肝肠肠背鳍条背鳍条第26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4.消化和呼吸:滤食性生活;消化道由口咽肠肛门组成;有消化腺的雏形肝盲囊咽部占身体1/2,咽部有内柱、咽上沟、围咽沟;腹孔:咽部鳃裂的总出水孔肝盲囊:肠突入咽右侧的盲囊咽腔:是文昌鱼完成其呼吸部位第27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28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轮器横切第29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5.血液循环:闭管式循环 没有心脏,具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故称狭心动物。血液无色,无红细胞。文昌鱼血液循环模式图文昌鱼血液循环模式图前主静脉前主静脉背动脉根背动脉根背大动脉背大动脉后主静脉后主静脉鳃裂鳃裂鳃动脉鳃动脉腹大动脉腹大动脉咽咽总主静脉总主静脉肝门静脉肝门静脉肝盲囊肝盲囊肠下静脉肠下静脉肠肠第30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血液循环图血液循环图第31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6.排泄器官:由90-100对位于咽壁背方两侧的肾管完成。文昌鱼的肾文昌鱼的肾第32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7.神经:神经管几乎无脑和脊髓的分化。感觉器官:色素点(眼点),无视觉作用。脑眼: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文昌鱼的神经系统文昌鱼的神经系统嗅神经嗅神经色素点色素点视神经视神经脊神经腹根脊神经腹根脑眼脑眼嗅窝嗅窝神经孔神经孔脊索脊索脑腔脑腔脊神经背根脊神经背根色素点色素点嗅神经嗅神经视神经视神经第33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34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8.生殖:雌雄异体,生殖腺约26对,按节排列,不具生殖管道。文昌鱼外形文昌鱼外形脊索脊索肌节肌节肌肌背鳍背鳍触须触须生殖腺生殖腺腹褶腹褶腹孔腹孔臀臀前前鳍鳍尾鳍尾鳍肛肛门门第35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文文昌昌鱼鱼通通过过咽咽部部的的横横切切面面第36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 (三)胚胎发育和变态(三)胚胎发育和变态受精卵受精卵 桑椹胚桑椹胚 囊胚囊胚 原肠胚原肠胚 神经胚神经胚 成体成体 变态变态 幼体幼体 孵化孵化 第37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二、头索动物在进化上的意义 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特点,为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有力证据。文昌鱼的进步特征:具有脊索,鳃裂,神经管。文昌鱼的原始特征:无头,无脑,无心脏,原始分节排列的 肌节,无集中的肾脏,排泄与生殖器官无联系,无生殖管 道,表皮为单层细胞,无脊椎骨形成。文昌鱼的特化特征:口笠,触手,缘膜,轮器,内柱,脊索 比神经管长。自由游泳生活的原始有头类,进化到脊椎动物脊索动物祖先 底栖,钻沙,特化的旁支。第38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第五节 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1.出现了明显的头部2.脊柱代替了脊索3.原生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水生种类和陆生动物用肺呼吸4.除原口类外,都具备了上下颌5.完善的循环系统6.肾脏代替了肾管7.除原口类外,都具成对的附肢。第39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40页,讲稿共40张,创作于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