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测试题.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是通过()实现的。A.遗传B.教育C.社会D.实践【答案】 B2. 【问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答案】 A3. 【问题】 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 A4. 【问题】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B.C.D.【答案】 C5. 【问题】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果实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发育成胚乳B.受精极核发育成胚C.胚珠发育成种子D.子房壁发育成种皮【答案】 C6. 【问题】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答案】 C7. 【问题】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答案】 C8.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变化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答案】 D9. 【问题】 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子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答案】 D10. 【问题】 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能运动【答案】 D11. 【问题】 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确定的重点为“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下列哪项不属于其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A.教材内容的主次B.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C.学生的知识背景D.学生的要求【答案】 D12. 【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答案】 D13. 【问题】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14. 【问题】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 B15. 【问题】 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B.无丝分裂C.合成蛋白质D.ATP合成【答案】 D16. 【问题】 按照生物分类等级顺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狼种B.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犬科食肉目哺乳纲狼种犬属C.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犬属食肉目狼种D.狼种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动物界一脊索动物门【答案】 A17. 【问题】 将少量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反复揉挤后,将纱布内剩下的黄白色面筋放人培养皿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观察到的现象及其结论是()。A.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D.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答案】 B18. 【问题】 ()适用于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概念、原理、公式等。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答案】 B19. 【问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A.大教学论B.民本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答案】 C20. 【问题】 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A.人际排斥B.人际吸引C.人际合作D.人际竞争【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E.价值体系个性化【答案】 ABCD2. 【问题】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 ) 。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助产术E.启发【答案】 ACD3. 【问题】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答案】 ACD4. 【问题】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主要特征有( ) 。A.独创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目的性E.开放性【答案】 ABC5. 【问题】 人际吸引的条件有()A.熟悉B.个人特征C.相同D.相似与互补E.爱情【答案】 ABD6. 【问题】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答案】 ABCD7. 【问题】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B.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答案】 ABC8. 【问题】 人们对智力的培养方式可分为()A.智力开发的学习模式B.智力开发的教学模式C.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D.智力开发的认知模式E.智力开发的理性模式【答案】 BC9. 【问题】 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不陵节而施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学不躐等E.晕而时习之【答案】 BC10. 【问题】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A.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B.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C.身体状况D.学习的程度E.情绪体验【答案】 ABD11. 【问题】 “讲授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具体包括()A.讲话B.讲读C.讲演D.讲述E.讲解【答案】 BCD12. 【问题】 教师可通过( )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A.讲清道理B.树立榜样C.严格要求D.召开班会E.反复实践【答案】 ABC13. 【问题】 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中属于认知观点的有( )A.强化说B.需要层次说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E.成就动机理论【答案】 CD14. 【问题】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A.必要的规章制度B.正确的班级舆论C.共同的生活准则D.优良的班级传统E.一定的活动节律【答案】 AC15. 【问题】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A.以“班”为学生人员的组成单位B.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C.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D.以教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E.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答案】 ABC16. 【问题】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答案】 AD17. 【问题】 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E.教学手段【答案】 ABC18. 【问题】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A.层次性B.综合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E.计划性【答案】 BCD19. 【问题】 对技能分类,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A.言语技能B.操作技能C.记忆技能D.心智技能E.体育技能【答案】 BD20. 【问题】 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表现在()A.发展功能B.生存功能C.激励功能D.享用功能E.导向功能【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问题1简答题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问题2简答题请你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答案】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2、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颇深。双赢既非损人利己,亦非损己利人。我们工作的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助人者自助。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虽说广大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辅导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对此教职工之间应该提倡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敬业乐群的双赢理念。教师之间无论是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2.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题:雨润万物馨香满天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可岭南的瘴疫并不能使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走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垂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你将邵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闲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问题: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查看材料【答案】错别字:第段中,“边垂”应改为“边陲”;第段中,“邵华”应改为“韶华”。病句:第段中,“可岭南的瘴疫并不能使你击倒”。应改为:可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3.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题。信条原文:下边是我的信条: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下边就是我学到的东西。有东西大家分享。公平游戏。不打人。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答案】一、导入新课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信条的含义)(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二、作者介绍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的畅销书。三、文本探究(一)诵读·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以下问题朗读)2思考、讨论:(1)概括文章主旨。(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二)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4. 材料:近年来,“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据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国式过马路”报道:十字路口一小时有600余人闯红灯。记者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十字路口,观察一小时,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问题:结合材料,运用道德和法律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1)“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性质和危害。(6分)(2)如何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6分)【答案】(1)“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3分)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交通秩序,危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影响国家形象、荣誉等。(3分)(2)道德方面进行宣传,让公民意识到闯红灯是不文明行为。(3分)法律方面进行相关的立法,制定奖惩制度。(3分)5.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建议】(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2)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硅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答案】(1)知识与技能: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掌握浓硫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硫酸的氧化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中,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的原则(2)重点与难点:硫酸的强氧化性;硫酸性质实验的设计。(3)现象: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缓缓地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扩散。(5)导入教师引导,回顾稀硫酸性质: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知道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比如:与一些金属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但是我们常说一句话叫“量变产生质变”,这在硫酸的身上就有非常鲜明的体现,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往两根卫生筷上分别沾上浓硫酸和稀硫酸。学生观察:沾浓硫酸的卫生筷变黑。教师讲述:浓硫酸能使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变成黑色的物质,这就是“脱水”,这过程也可称为“炭化”,也是初中所说的“腐蚀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浓硫酸特殊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