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伺服电机项目申请报告(范文参考).docx
泓域咨询 /厦门伺服电机项目申请报告厦门伺服电机项目申请报告xx有限责任公司报告说明我国高端注塑机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高。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储备、质量控制方面较国外优秀企业仍存在差距。但随着中国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国产注塑机在质量和性能上均有快速提升,在高端市场正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85.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18.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3%;建设期利息121.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流动资金1345.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123.11万元,净利润1885.8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63%,财务净现值3466.8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9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9二、 项目建设地点9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9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9五、 建设背景、规模10六、 项目建设进度11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1八、 环境影响12九、 建设投资估算12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4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16一、 行业技术水平特点16二、 民用伺服系统17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2第三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2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24二、 建设方案2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2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27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2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9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31一、 项目选址原则31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1三、 创新驱动发展35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0五、 产业发展方向4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5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46一、 公司发展规划46二、 保障措施47第七章 SWOT分析50一、 优势分析(S)50二、 劣势分析(W)51三、 机会分析(O)52四、 威胁分析(T)52第八章 劳动安全生产56一、 编制依据56二、 防范措施58三、 预期效果评价64第九章 进度规划方案65一、 项目进度安排6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6第十章 组织机构管理67一、 人力资源配置67劳动定员一览表67二、 员工技能培训67第十一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9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9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1三、 质量管理72四、 项目技术流程73五、 设备选型方案7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4第十二章 节能分析76一、 项目节能概述7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7能耗分析一览表77三、 项目节能措施78四、 节能综合评价79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80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80二、 建设投资估算80建设投资估算表82三、 建设期利息8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2四、 流动资金83流动资金估算表84五、 项目总投资8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6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8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5三、 偿债能力分析9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7第十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99一、 项目风险分析99二、 项目风险对策101第十六章 总结分析103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10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2流动资金估算表11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5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厦门伺服电机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1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国制造2025;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二)技术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研咨询整理数据,中国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1.59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3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7%,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0.00(折合约1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9113.73。其中:生产工程12378.24,仓储工程3456.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306.77,公共工程972.72。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千套伺服电机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电机铁芯、漆包线、支架、整流子、轴芯、水性绝缘、浸渍漆、包装材料、机油。(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定子绕线机、排绕机、转子绕线机、转子切削机、转子平衡机、轴心压入机、转子滴漆机、槽契插入机、槽纸插入机、端子机、烘干机。八、 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生产建设中采用的环保设施、设备等,符合项目建设内容要求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建成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项目没有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理念。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85.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18.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3%;建设期利息121.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流动资金1345.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4918.7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169.1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23.15万元,预备费126.46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123.11万元,纳税总额1211.33万元,净利润1885.8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63%,财务净现值3466.8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0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19113.731.2基底面积720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57.462总投资万元6385.532.1建设投资万元4918.782.1.1工程费用万元4169.172.1.2其他费用万元623.152.1.3预备费万元126.462.2建设期利息万元121.412.3流动资金万元1345.343资金筹措万元6385.533.1自筹资金万元3907.673.2银行贷款万元2477.864营业收入万元11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9123.11""6利润总额万元2514.45""7净利润万元1885.84""8所得税万元628.61""9增值税万元520.28""10税金及附加万元62.44""11纳税总额万元1211.33""12工业增加值万元4136.68""13盈亏平衡点万元4058.02产值14回收期年5.8015内部收益率22.6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466.81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技术水平特点伺服系统整合了包括自动化控制、微电子、机电一体化和电机控制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研发难度极高,当前行业高端伺服技术掌握在日欧等外国企业手中,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投资较低,虽然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国内运动控制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相对较完整的结构,但具体到编码器、驱动器等核心部件以及控制对象的物理模型建立水平的比较时,仍与国外厂商存在一定差距。从控制和执行机构的角度来看,响应性、编码器精度/分辨率、转矩波动、实时总线、易用性和安全性是伺服系统的核心技术指标,也是现阶段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主要技术壁垒。响应性涉及核心技术有:三环算法、硬件实现方案;编码器精度/分辨率涉及核心技术有:编码器细分技术,如车铣复合机床主轴定位精度要求小于40角秒,以满足零件加工位置误差的要求;低转矩波动涉及核心技术有:伺服电机电磁设计技术,如雕铣、雕刻、车铣复合对工件表面刀纹要求很高,对伺服的速度波动提出了严格要求;高速实时总线涉及核心技术有:总线同步技术,在印刷、锂电、LED、高端的电子设备、机床这种多轴、多轴插补、对生产的速率或者精度要求很高的现场,对总线的速度和实时性提出更高要求;易用性核心技术包括在对机电系统了解基础上的功能算法,如自整定、在线惯量辨识、在线共振点辨识、低频震动抑制等功能,可大幅降低调试工作量,提高伺服的适应性与易用性;安全性核心技术有:STO(safetorqueoff)功能软硬件实现能力以及其他飞车、短路、过压等保护功能,这些功能在当前人机协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综合以上多重技术环节后,辅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强势企业更能够在市场中占领先机并保持优势,取得规模经济和高额回报,这是衡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二、 民用伺服系统1、行业概况(1)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整体呈现较快增长伺服系统具备精度高、反应快、稳定性好等性能特点,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随着永磁材料成本下降和伺服系统自身节能环保等优势被市场逐渐认可,民用市场容量高速成长。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迅速扩张,伺服系统在国内应用规模也增长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空间较大。根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14-2018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以年均13.85%的速度增长,随着机床工具、纺织机械、食品机械等下游行业的强力复苏,2018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05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幅达68.00%。“十三五”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将持续受益于国家的中长期政策支持。(2)民用伺服系统下游行业伺服系统具备的精确定位和控制的优越性能,适用于广泛的下游领域,包括新能源、机床、塑料机械、电子制造、纺织、食品包装等行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伺服电机下游市场前三名为机床工具(20.4%)、电子制造设备(14.5%)和纺织机械(12.1%);就变化趋势看,机床工具、食品机械和印刷机械市场出现下滑,而机器人、包装机械及医疗设备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民用伺服系统细分应用场景分析(1)风电变桨伺服系统市场前景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可靠运行、获取最大风能、提供良好的电力质量。为了保证风力发电能够满功率运行,并且在风力过大的时候保证收回桨叶到顺桨位置,大型风力发电系统均采用变桨系统来控制桨叶的角度。除极少部分产品采用液压变桨控制外,绝大多数风力发电系统都采用伺服变桨系统,而伺服系统是这一类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核心。由于每根桨叶都需要一套变桨伺服系统,伺服系统产品的需求与风电市场高度相关。风电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自2008年以来我国风电机组数快速增长,到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148万千瓦。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到2024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每年至少增加73.4GW。其中,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0%,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从2014年的2.81%增长至5.54%,同期占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的比重从12.85%上升至20.61%。如今风力发电成本在技术迭代与政策扶持的帮助下逐步实现成本瓶颈的突破,从而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在国内发电市场的占比将持续增长。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风电协会“风能北京宣言”关于风电发展有如下描述: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风电行业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风电成本优势明显,据IRENA、BP统计,2010年-2020年,风电是成本降幅第二大的可再生能源,过去十年下降了47%。预计2050年风电的成本较2018年还将下降30-35%。目前风电已经初步实现与火电平价,未来随着风电发电技术的提高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风电发电成本与火电相比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风力发电将迎来长期的、良性的快速发展局面。由于海上风电比陆上风强度更高且更为均匀,而更高的风速可产生更多的电力,中国海上风电的供应链发展迅速,海上风电资源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新的驱动力。根据2021年1月29日国家能源局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通报数据,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GW,占全球增速一半以上。根据GWEC数据,至2020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9GW,超过德国,仅次于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根据GWEC预测,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各地方政府出台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助力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广东省发布关于促进我省海上风电有序开展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2022年、2023年全容量并网的项目给予地方补贴,同时建设平价上网示范项目,计划2025年累计投产海上风电15GW。江苏省能源局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约11GW,其中海上风电8GW,对应新增投资1,000亿元。浙江省、山东省等省份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未来会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将跟进风电产业的规划。(2)注塑机行业增长潜力注塑机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汽车、建材、医疗、家居、3C、包装材料及其他塑料制品行业。根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我国注塑设备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及通用塑料领域。塑料制品广阔的应用领域为注塑机行业景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研咨询整理数据,中国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1.59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3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7%,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我国高端注塑机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高。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储备、质量控制方面较国外优秀企业仍存在差距。但随着中国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国产注塑机在质量和性能上均有快速提升,在高端市场正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注塑机行业通过采用伺服动力系统,从控制原理上提升液压动力系统的节能效果,延长了注塑机的使用寿命。伺服控制技术符合节能降耗的趋势,未来在注塑机的应用将更为广泛,伺服系统在注塑机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便于人员疏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尺寸、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根据工艺生产特征、操作条件、设备安装、维修、安全等要求,进行防火、防爆、抗震、防噪声、防尘、保温节能、隔热等的设计。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执行工程所在地区的建筑标准。(三)主要车间建筑设计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实用、经济”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立面造型简洁大方、统一协调。认真贯彻执行“适用、安全、经济”方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建设资金和劳动力,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四)本项目采用的结构设计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钢结构设计规范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五)结构选型1、该项目拟选项目选址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执行9度抗震设防。2、根据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及项目建设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钢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二、 建设方案1、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采用轻钢结构、框架结构建设,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及当地有关文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主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2、生产车间的建筑采用轻钢框架结构。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整体性能好,有利于抗震防腐,并节省投资,施工方便。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通风设计,避免火灾、爆炸的危险性。.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施工。.4、根据地质条件及生产要求,对本装置土建结构设计初步定为:生产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5、根据项目的自身情况及当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生间拟采用全钢结构。.6、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7、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9113.73,其中:生产工程12378.24,仓储工程3456.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306.77,公共工程972.7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4032.0012378.241550.341.11#生产车间1209.603713.47465.101.22#生产车间1008.003094.56387.581.33#生产车间967.682970.78372.081.44#生产车间846.722599.43325.572仓储工程2160.003456.00279.152.11#仓库648.001036.8083.742.22#仓库540.00864.0069.792.33#仓库518.40829.4467.002.44#仓库453.60725.7658.623办公生活配套496.082306.77363.133.1行政办公楼322.451499.40236.033.2宿舍及食堂173.63807.37127.104公共工程504.00972.7289.93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2072.4037.58绿化率17.27%6其他工程2727.607.047合计12000.0019113.732327.17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0.00(折合约1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9113.73。(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千套伺服电机,预计年营业收入117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伺服电机千套xx2伺服电机千套xx3伺服电机千套xx4.千套5.千套6.千套合计xx11700.002016年底,我军原二炮改制为火箭军,与陆、海、空军并列,强调导弹部队在现代作战中的重要性。从战略威慑为主的二炮,发展到首发作战的火箭军,需要增加大量的中远程常规导弹。201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东风系列中远程导弹是我军的主战力量,其发射车辆均能完成全自动化发射,作为发射装置重要组成部分的伺服系统凭借快速响应、高精度及可靠性等优点得以应用。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总面积1700.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9.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9万人,户籍人口261.10万人。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端,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由岛内(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厦门通行闽南语厦门话,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的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厦门的综合信用指数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2,营商环境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599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排名福建省第3位。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财政总收入1328.5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68.3亿元,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和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抓好支持和改革开放新机遇,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升级,是我市“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一)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凸显新优势。国家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设立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明确厦门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批准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确立厦门对台战略支点地位,我市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四化”同步激发新产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断推进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的战略,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红利。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对外开放蕴蓄新潜力。对台战略支点城市、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强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打造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陆海经济大通道,将为我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二)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发达国家纷纷再工业化,比我国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加大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经济博弈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要素优势正在减弱,结构调整矛盾依然突出,经济运行潜在风险加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约束趋紧。进入新常态后,我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经济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岛内外和城乡发展不够均衡;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三个转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未来五年是我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关键期、城市发展转型加速期和社会治理转型深化期。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偏少,土地资源与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现有产业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压力;科技创新迅速发展,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和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期。本岛城市空间承载力接近饱和,岛外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与岛内仍有较大差距;岛内外均衡发展、城乡统筹压力增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与水平面临更多挑战,城市发展转型进入加速期。社会利益格局和需求日益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社会治理体系和水平与市民群众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社会治理转型进入深化期。三、 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筑支撑我市转型发展新的竞争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拓展网络经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瞄准重点产业技术瓶颈和产业竞争力提升需求,推进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提升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先进工艺水平。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池材料、肝炎预防与治疗药物等研发和产业化,争取在部分关键领域占有世界一席之地。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引领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布局、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省在厦门布局创新能力平台。(二)大力拓展网络经济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鼓励互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加快互联网创新要素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分享经济形态。推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O2O)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完善“互联网”发展环境。完善“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调整阻碍“互联网”发展的现行法规和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互联网及其融合应用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多渠道多方式加强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复合型人才。(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双创行动计划,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政策集中发布,向创业者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投资产业基金效益,打造企业服务与创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