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doc

    • 资源ID:50912851       资源大小:123.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doc

    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小麦通讯2007年第10期 2007年10月30日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加强轻简化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 让亿万农民得到实惠农业部将建设400个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本期要目农业部作物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启动会议召开山东郯城: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实施方案河南偃师:小麦播种基础小结及当前管理技术意见山西夏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湖北枣阳:高标准打造核心区 新思路建设高产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审定品种简介之七联系电话:010-68919449 电子信箱:xiaomaitongxu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 邮编:100081加强轻简化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 让亿万农民得到实惠10月18日,危朝安副部长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召开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形势分析会”,学习贯彻孙政才部长今年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对农业科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部署下一步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危朝安副部长指出,目前全国全党上下正在积极收听收看十七大会议盛况,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民生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改善民生的做贡献的关键就是要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向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先进实用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作强度,让农民得到实惠。危朝安副部长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来后,农业技术使用者的结构和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农业研究与技术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一新要求,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孙政才部长在今年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新特点,加快研究和集成推广省工、省力、节本简化技术研究和推广,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危朝安副部长在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对各个产业近年来生产、市场和技术研发情况介绍,以及各地各产业在轻简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后,指出应该从研究和推广简化和物化技术、加强技术的社会化服务角度出发,在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设施设备、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推广,近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现有轻简化技术的梳理、总结和推广应用。系统梳理、集成和总结总结黄淮海地区小麦单产600公斤、东北地区水稻单产700公斤、东北地区玉米单产800公斤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单产900公斤等万亩片的成功技术模式,加大轻简化技术在适宜地区的推广应用力度。二是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快生产机械化。在加快新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的同时,加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栽培技术的集成,有效解决当前农机和农艺分离问题,为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提供保证。三是改革品种审定的评价体系,强化品种选育目标的多元化。改革和完善品种审定的评价体系,逐步改变品种评价指标单一、缺乏与机械技术和新型耕作制度相配套的专用品种等现状,引导育种目标向多元化发展,选育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新型品种。四是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因势利导、适时推进,逐步推进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服务,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盲目用药、防治不及时、防效不高等问题,满足农民的要求。同时大力扶持民营、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专业防治组织,加强统筹管理,保证专业化防治的健康发展。五是针对农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技术储备。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新问题反应和预警能力,特别是要针对诸如气候变暖、外来生物入侵、耕作制度改变等新问题,加快技术储备,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此次会议邀请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柑桔、苹果、甘蔗、蔬菜等产业技术专家,以及农业机械和植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共20多人参加,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来源:农业部)农业部将建设400个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农业部将在全国粮食主产省(区),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为主,建设400个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大力开展“6789”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即集中连片创建亩产600公斤的小麦、700公斤的单季稻、800公斤的玉米、900公斤的双季稻万亩示范区。通过高产示范和竞赛,创建高产典型,大面积推广集成组装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将品种和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0月23日,农业部在安徽滁州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油菜和马铃薯项目启动会议,标志着今年秋冬种先安排的139个示范区(小麦111个,油菜22个,马铃薯6个)正式启动。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科技推广处处长杨礼胜介绍,今年秋冬种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坚持部省共建、以县为主,整合资源、多方联合,强化措施、注重实效,突出优势区域、抓好重点作物,以点带面、注重长效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以政策引导、行政督导、专家指导和信息报导为主要手段,依靠科技、主攻单产,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力争明年夏季粮油再夺丰收。据了解,2007年秋冬种小麦、马铃薯和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为: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四川、湖北和甘肃10个小麦主产省的111个县(市、区)各建立1个小麦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点,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的高产创建目标为600公斤/亩以上,山西、陕西、四川、湖北和甘肃的高产创建目标为500公斤/亩以上。在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和福建6省(区)的6个县(市、区)各建立1个千亩秋冬种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点,高产创建目标2000公斤/亩以上。在湖北、江苏、安徽、湖南、四川、贵州、江西和河南8个油菜主产省的22个县各建立1个油菜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点,高产创建目标200公斤/亩以上。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农业部要求,各省农业(农业)厅(委)一要成立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协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二要分作物制定全省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并落实工作要求;三要强化资金保障,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科技入户工程、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各高产创建示范点要加强示范区作物生长调查,及时反馈作物生长状况、灾害发生情况、农田管理措施,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农业部将对部分高产创建示范方进行督导,并对高产创建活动给予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持。(来源:农业部)农业部作物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工作会议召开作物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启动会于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农业部科教司政策体系处刘艳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农业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的代表约150人出席会议。刘艳处长回顾了此项目从筹备到启动的历程,分析了农产品安全标准化、跨区传播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行业科研专项与其他科技项目的关系,部署了近期行业科技专项具体工作。要求农业行业科技专项为实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并有助于提高现代产业技术和公共管理技术水平。刘旭副院长代表项目承担单位感谢农业部、财政部和科技部对此项目的支持和立项,希望该项目为解决农村、农业生产中面临或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万建民所长代表中国作物学会希望作物类行业科技项目树立研究特色,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科研推广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此次会议拉开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18种主要农作物行业科研专项启动的序幕,各作物工作启动会将于近期分头召开。 (闫长生)山东郯城: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实施方案为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推动我县科技入户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我县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根据省农业厅、市农业局部署安排和我县实际,决定从今年秋种开始,开展小麦高产示范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一、实施地点与任务指标实施地点为胜利乡徐卜坦湖片。任务指标为实施面积10000亩,亩产600公斤以上;其中建立10亩高产攻关田,实打700公斤以上;100亩示范田,亩产650公斤以上;1000亩示范田,亩产620公斤。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局长、胜利乡长任副组长的小麦高产示范活动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示范田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成立由市、县农业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示范田建设的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二)落实配套措施实行高产示范与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全力打造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典型。(三)搞好技术培训秋种前邀请小麦专家举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对示范片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小麦生育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示范片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发放技术明白纸,确保示范片一家一个明白人,一户一张明白纸,保证小麦先进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推广先进技术。1、选用良种。主要选用潍麦8号、烟农19号两个优质高产、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同时全部进行包衣处理。2、规格作畦。在平整土地、深耕细耙的基础上,打埂筑畦,实行畦田化栽培,标准为畦宽2米,畦埂35厘米。3、合理施肥。充分利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示范田基肥全部施用省网联公司监制生产的18-12-18配方肥,亩用量为50公斤,同时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锌、硼肥各1公斤。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亩追尿素15公斤。4、精细播种。示范田采用精播机播种,播期定为10月712日,播量为烟农19号每亩56公斤、潍麦8号78公斤。同时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5、科学管理。一是冬前管理主要抓好查苗、补苗,疏除疙瘩苗,化学除草以及浇好越冬水等工作;二是春季管理要点。示范田小麦返青期、起身期主要进行化锄,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麦苗稳健生长。拔节期要重点抓好追肥、浇水,以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同时注意防治小麦红蜘蛛、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三是小麦穗期管理。酌情浇好灌浆水,小麦抽穗后,如比较干旱,可在开花后浇一次灌浆水,否则,可不浇。蚜虫、锈病、白粉病等是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小麦收获要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时,籽粒千粒重最高,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郯城县农业局)河北栾城:农户种麦“十六要”一要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要求具有丰产性、抗倒性、抗寒性、抗病虫性。杆矮,抗落粒,品质好。要选用通过国家、省审定,已在当地试验示范的品种。二要选用高质量的种子。要求纯度高,净度高,籽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三要做好播前发芽试验,进行种子质量自行检验。四要进行种子包衣或农药拌种。五要施足底肥。粗肥足施,亩施碳铵3040公斤,磷肥7580公斤,锌肥1公斤,钾肥10-20公斤。六要隔3年深耕一次,深度20厘米。旋耕深度15厘米,做到精细整地。七要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秸秆长度5厘米以内。八要足墒下种,浇底墒水,先耕后湮更好。九要适期播种,10月511日。十要适宜播量,准确调整播量,作业时勤查看下籽情况,亩播量710公斤。十一要适宜播深,以4厘米左右为宜(35厘米)。十二要适宜播种形式,提倡44.5厘米等行。十三要在播后擦耙两遍。十四要作高界大畦,能做到减次增量灌溉。十五要及时查苗补籽,并疏密。十六要及时查治病虫草害。 (栾城县农牧局)河南唐河:协会提供大舞台 科技入户富起来唐河县桐寨铺镇肖堰村有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110人,土地面积2200亩,其中设施大棚500亩,大白桃700亩。2004年以来,为了更好发展两大产业,支部把科技入户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亲任组长;二是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加大对科技户进行培训;三是以协会为载体,为科技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此我们先后成立无公害瓜菜协会、大白桃协会、农副产品协会,由于协会在科技入户领导小组指导下健康运转,几年来科技入户受到良好效果。仅以2006年为例,全村共产各类反季节蔬菜350万斤,大白桃155万斤,人均纯收入4500元,其中科技示范户人均收入4900元,高出全村人均收入10.8个百分点,高出全镇人均收入12.6个百分点,具体做法上:一、抓组织。成立协会,章程是约束,组织是保证。由于我村的经济现状,多数农户既是菜农,又是果农,科技示范户承担的角色则更多,多数都是菜农、果农兼粮农,所有我们成立协会时,就结合地方实际,农民完全可以多重身份参与协会。只是在协会权力上各有分别,这样理顺了成员身份,又能相互借鉴不同协会的经验。为此,我们特别制定瓜菜、大白桃、农副产品三个协会章程,印制三套协会成员个人情况、志愿书,由协会发到个人,按照志愿,既可填一份,也可以填两份,还可填三分,决不强迫。在成立协会时,都可按协会章程进行表权,行使会员权利。为使协会办扎实、办活,让农民知道协会整啥哩、干啥哩,我们在组织协会的同时,搞好与协会有关专业知识的宣传,如入会自愿、退会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票、会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依法登记办会、法人资格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盈余返还、依法办会、依法诚信经营等等,使会员心理明白,两眼亮堂。二、抓好培训。协会对会员进行培训是一大职责,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四种形式的培训;一是典型培训,我们把科技示范户都作为理事和协会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培训,先后组织他们去新野、老河口进行考察培训,回来把他们的感受向协会成员做宣传。二是组织省市专家,尤其中科院驻唐专家前来集中培训。三是请技术扎实的乡土拔尖人才进行当面培训。四在生产关键时期到来之前,进行关键要领培训。2006年全村各类协会成员培训26次,参培人员达到2700人次,其中科技示范户每次参培都在90%以上。通过培训,不但每个示范户都成了科技能手,而且每个会员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大部分都成为科技明白人。三、抓好服务。为科技示范户和协会成员做好服务是协会的宗旨,产前做好指导,产中跟踪服务,产后搞好销售,为他们找市场,解除会员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法有三条:一是产前搞好培训服务,如大棚西瓜、芹菜每季开始,我们就不同品种及不同的种植方法进行培训;二是产中进行检查指导,关键时候我们每天要到科技示范户和会员的责任田进行一次观摩评价,总结先进经验,指出种植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以促平衡;三是产后销售,由于我们已形成唐西宛东的无公害蔬菜市场和大白桃基地,于是我们坚持在“金唐河”网上发布瓜菜广告和大白桃广告,同时由协会领导走出市场。这些年由于我们的努力,我们瓜果菜市场非常稳定,远销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总之,协会为科技示范户和农户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农户也有了主心骨,科技示范户也有施展的本领地方,全村上下一派和协气氛,一个争当科技示范户和新型农民的热潮在协会促动下掀起了高潮。科技示范户吴万合2003年以来,他不但发展大白桃,而且还发展了7亩日本柿、2亩黑桃,每年仅水果、干果两项就收入3万余元;致富后,他又在协会支持下,成立瓜菜信息站,自当信息员、销售员,去年经他手就销大白桃75万斤,蔬菜20万斤,由于它本人经营诚信,两次捡到客户巨款主动送还,在客户中产生良好反应,其事迹多次被农民日报、河南农村报所刊登。科技示范户瓜菜协会成员吴太明在协会指导下,种菜发了财,去年他联合3家协会成员建立了一个日产3万块的免烧砖机厂,年收入80余万元,类似这样的例子全村还有很多户。除了这三大经济协会,村上还自发成立了不少民间协会,如禁毒协会、红白理事会、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等,他们不但为科技入户保驾护航,而且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起到良好作用。在红白理事会活动下,全村火化率百分之百。办喜事大多移风易俗,节俭办事,每个喜事多的可节约5000元,少的也可节省2000元,白事可节约1000-1500元,很受群众欢迎。目前全村已实现耕作现代化、住宅楼化、家用产品电气化、行走路面水泥化、做饭烧水沼气化,一个小康型的社会正在这里形成。 (唐河县科技入户办)河南偃师:小麦播种基础小结及当前管理意见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50.7万亩,其中水地38.7万亩,旱地12万亩。从10月3日开始播种,810日和1417日形成两个种麦高峰,20日结束小麦播种工作。目前,大面积小麦已经长出12片叶,少数麦田目前还没有出齐苗。据市乡农技人员近日调查,全市平均基本苗16.6万/亩,水地16.5万/亩,旱地16.8万/亩。今年小麦播种基础整体好于常年,具有主导品种突出、播期播量适宜、底施复合肥面积大、秸秆利用和还田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现总结如下:一、小麦播种基础特点(一)领导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到位 三秋期间,市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安排三秋工作,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奖惩兑现,宣传和引导群众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并和技术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要求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密切配合,搞好技术指导和天气预报,为群众种足种好小麦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技术宣传到位,良种良法配套 一是麦播期间,农技专家共举办有针对性电视讲座4次,对全市麦播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开通12316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农技专家24小时值班,三秋期间接收技术咨询36人次,及时解决了农民提出的实际问题;三是成立农业技术服务队。聘请洛阳市农技站农业专家4人,又抽调了我市农业技术人员37人,联合组成了小麦技术培训专家组,由主管局长带队,分成3个小组,分别对全市16个乡镇分片包乡包村轮流进行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2期,发放小麦播种技术明白纸、配方施肥明白卡、分品种栽培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15万余份,培训农民群众20多万人次。深入各行政村和田间地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种足种好小麦,为明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技术跟着种子走。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33.2万亩,每袋种子中都有相应的品种栽培技术要点,并确保每一农户一张技术明白纸,使良种与良法相配套。(三)秸秆利用好,还田面积大质量高 我们聘请专家讲解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秸秆直接还田农户每亩补贴810元政策措施,加大了秸秆禁烧的力度,使秸秆综合利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从而促进了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展顺利。如诸葛镇拿出22万元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补贴。全市秸秆直接还田面积34.2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8%,秸秆青贮33万立方米,集中堆放12.8万立方米。全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四)农机数量多,整地进度快质量高 据市农机局统计,今年我市三秋期间共组织大中型拖拉机1400余台,其中秸秆还田机820台,日最高出动大中型拖拉机950多台投入“三秋”工作。由于今年全市动用大型机械明显多于往年,确保了整地质量高,播种进度快,使全市小麦大面积适期、适墒播种。(五)品种布局合理,主导品种突出 全市水地以偃展4110、豫麦1899系为主,搭配洛麦21和西农979;旱地以温麦6号、偃展4110为主要品种。落实良种补贴面积33.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5%,不但提高了全市小麦的整齐度,也为明年小麦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种植主导品种面积大,其中偃展4110品种19.8万亩,豫麦18系列10.9万亩,温麦6号9.5万亩,合计40.2万亩,占麦播面积的79。(六)播期集中适宜,播量升降合理 今年小麦从10月3日开始播,10月810日形成第一个高峰,10日前播种11万亩,占21.7%;其后10月1417日形成第二个播种高峰,到18日已播50.5万亩,占99%以上。同时多数亩播量较往年下降12公斤,全市平均基本苗16.6万/亩,旱地16.8万/亩,水地16.5万/亩。水地较上年下降1.2万/亩,旱地由于墒情略差较上年增加0.2万/亩,播期集中适宜,播量更趋向合理,为小麦形成壮苗创造了有利条件。(七)复合肥使用面积大,氮磷钾配比好 今年使用复合肥面积大,达到38万亩,复合肥因氮磷钾养分齐全配比好,操作方便肥效好,使用面积逐年增大,特别是今年的小麦科技培训将高产田增施钾肥提到重要位置,对推动复合肥的大量应用起到推进作用。二、当前存在问题及管理建议今年小麦播种前后降雨次数多,但量不大,9月份有3次降水过程,仅降18.5毫米;10月上中旬降水4次12.9毫米,使小麦底墒差,口墒较好,有利于小麦一播全苗,全市缺苗断垄只有0.4万亩,是苗情较好的一年。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有的田块整地较差,秸秆还田效果不好,秸秆露出地面,麦田不塌实,出苗较差;二是还有的村仍然播量过大,麦苗拥挤;三是底墒差,从9月份以来没有降过透雨,加上秸秆还田,土壤深层水分缺乏,10月18日测墒:05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仅11.612.7,分蘖期如果无大的降雨,势必影响到根系及分蘖的生长。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当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如下:(一)查苗补种,剔稠补稀。出苗后及时查苗,对缺苗地段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同品种种子,对田间地头的谷堆苗要进行剔苗,播量过大的也要在三叶期前进行人工剔苗,使麦苗个体有充足的发育空间,为形成壮苗创造条件。(二)播种过深麦田,将推迟第一分蘖的出生,常常造成分蘖缺位,影响到最终亩成穗数和成大穗,因此,播种过深的麦田要用竹耙顺垄清垄,减少分蘖节盖土厚度。(三)对墒情差、地不塌实、出苗有困难的麦田,要注意及时浇出苗水,确保出全苗。分蘖期干旱时要注意小水慢浇,促进分蘖发生。 (偃师农业局)山西夏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安排部署,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增强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制定我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升效益,突出重点,树立典型,通过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提高全县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再夺明年夏粮丰收。二、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目标任务:、建立1个冬小麦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高产目标500公斤/亩以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要达到95%以上,亩节本增收100元以上。、高产创建户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接受新型科技农民培训人均达3次以上。实施范围:在尉郭乡的楼底、高村、三联、苏庄、西洋桥、东洋桥、西阴、东阴、下张、马村、白张村和禹王乡的西赵、中其里、西其里、史庄、司马、庙后辛庄、郭里、中秦、西秦、秦寺、李庄村,共22个村2800个小麦种植户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三、主要措施(一)播种期管理1、狠抓良种的运用和普及。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是小麦夺取高产的前提。今年在良种选用上严格按照区划进行。平川高水肥地区以烟农19、临丰615、观35、济麦22为主,搭配烟农21,示范推广舜麦1718;中水肥地区以烟农19、运9805为主。2、狠抓秸杆还田和合理施肥,培肥地力。一是抓玉米秸杆直接还田,坚决杜绝焚烧秸杆行为。提高土壤有机质。二是抓有机肥施用,增加人蓄禽等农家肥投入的数量和面积,培肥地力,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两者兼顾。三是以平衡施肥为主,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不同的产量水平,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合理调整播种期,抓机械精量与半精量播种。一是:适当推迟播种期,大约推迟一个节令。如山上由白露推迟到秋分,山下由九月下旬,推迟到10月上旬。二是:适当调整播量,适期播种亩播量7.5-8公斤,迟播适当增加播量。三是:抓机械精播。机械播种关键是能实现苗均一致,减少缺苗断垄和圪塔苗现象。4、抓病虫害防治。播期主要是抓小麦药剂拌种。防治虫害,主要是用3911乳油或辛硫磷,种衣剂拌种,对有机质含量高,蛴螬严重的地块,配合施肥,采用辛拌磷,地虫克等药剂拌种;防治病害主要是用三唑酮或适乐时等药剂拌种。(二)冬前管理、喷施以抗旱剂为主的叶面肥,促进小麦尽快分蘖。、结合浇冬水,对肥力不足的麦田适当追肥,以便增蘖促根。、入冬以后,大力推广耙耱保墒,使根部培土,保护分蘖节安全越冬。、及时查治蚜虫、红蜘蛛为主的虫害,防止黄矮病、丛矮病的发生。、对杂草发生重的麦田,提倡“春草秋治”。(三)春季管理、早春时分,及时划锄中耕麦田,以疏松表土,破除板结,促苗早返青。、因地制宜,因苗浇水。春季主要抓好以浇水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对弱苗麦田、返青期早浇,促进春季分蘖,对群体大的旺苗麦田要推迟浇水,在小麦孕穗和灌浆期关键阶段,如遇干旱,及时浇水,补足墒情。、科学追肥。对弱苗、晚播苗应及时追返青肥,促苗赶队,对壮苗可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追肥,促苗稳健生长,高产田块可将追肥后移,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追拔节肥。为防止小麦早衰,增加小麦粒数和千粒重,在生长后期重点抓好叶面喷肥。、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我县的防治重点是麦田草害、纹枯病、锈病、穗蚜、红蜘蛛、吸浆虫等。针对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田管难度大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病虫监测预报及重大病虫害防治应急反应机制和科学用药监管机制。核心示范区以村为单位组织机防队,广泛开展防治,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提升防治水平和效果,把病虫害造成损失控制在5%以内。三、调整攻关举措,加大推进力度 1、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去年秋种我县安排了1000户小麦科技示范户,今年在此基础上,再新建1个万亩核心示范区,根据全县小麦生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选定尉郭和禹王两个乡实施高产创建活动。 2、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要提高小麦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广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获,加快小麦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3、调整和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把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与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捆绑起来,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政策和技术同步落实。从今年秋种起,示范区补贴资金实行与良种、良法直接挂钩,确保资金落实到农户,并用于小麦的田间技术管理。 、规范和强化“三情”监测。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专家、定期会商“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监测。保持小麦“三情”监测点不变,以增强监测数据的可比性。、鼓励农户参与高产竞赛活动。对亩产超600公斤的高产田块,组织技术专家实产验收,对单产最高田块的农户,县政府将授予年度“小麦生产能手”称号。并将总面积5亩以上且小麦亩产达650公斤以上的农户上报县政府,县政府将通报表彰,并奖励3000元。 (夏县农业局)河南获嘉:2007年冬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根据新乡市小麦高产开发“1346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县委、县政府大力组织实施小麦高产开发,全县36.5万亩小麦从10月9日开耧,到10月15日形成播种高峰,截止10月22日已基本播种结束,优良品种面积大、播种质量高,为实现亩产500公斤开发目标,打下了基础。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秋播以来干旱少雨,土壤墒情较差,趁墒播种麦田小麦出苗慢、出苗不齐;二是部分麦田旋耕后,未用丁齿耙压实土壤,加之播种过深,缺苗断垄较重;三是少数地块播量过大,基本苗过多,容易形成假旺苗;四是撒播小麦苗质弱,田间杂草多。为切实抓好冬前麦田管理,实现小麦壮苗越冬,现提出以下技术意见。一. 抓紧抗旱浇水对于底墒不足,造成小麦出苗不齐或麦苗出土后因缺墒影响正常生长的麦田,都要抓紧浇水,浇后掌握好适宜时期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确保麦苗正常出土与健壮生长。对于播前未施底肥或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小麦三叶期后趁墒追施盘根肥,以防麦苗脱肥、变黄、变弱。墒情好、底肥足的麦田,冬前要注意中耕保墒,促根下扎,中耕深度以34厘米为宜。二查苗补种小麦出齐苗后要认真搞好苗情调查,对缺苗断垄15厘米以上的垄段都要进行补种,补种时用同一品种。因表土虚、跑墒快、口墒差等因素影响出苗的麦田要及早浇水,以利于出苗;如因播种过深或地表坷垃过多影响出苗的,要扒土清垄以利出苗。麦苗开始分蘖仍有缺苗断垄的地块,可进行疏苗移栽,就地疏稠补稀,边移边栽。栽后将土捺实,随及浇水,保证成活。对于田间地头的固堆苗,要尽早疏苗,确保苗全、苗匀。三中耕镇压,防止麦苗旺长部分麦田底肥足、底墒好且播量偏大,冬前易形成旺苗。对此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当小麦分蘖够数,半冬性品种亩群体达到6070万,偏春性品种亩群体达5060万时,进行深锄710厘米,然后选择晴天下午进行镇压。因播量大、麦苗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但根系发育不良的麦田,只宜镇压,不宜深锄,控上促下,确保麦苗健壮生长。四管好稻茬撒播小麦稻田撒播小麦未施底肥,且根系入土浅、分蘖节外露,直接影响麦苗正常生长。对此,收稻后要抓紧施肥、浇水,一般亩施45%的配方肥1520公斤。浇越冬水时再追一次肥,每亩追施45%的配方肥20公斤。追肥后每亩盖施细碎农家肥23方,以保温、保墒、保护麦苗安全越冬。五防治好病、虫、草害尽早搞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清理田间地头杂草。对于杂草严重地块,可结合中耕开展化除。于11月上中旬选择无风晴天亩用6.9%的骠马乳剂405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洒防治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亩用75%的巨星干悬剂1克左右,对水30公斤喷洒防治荠荠菜等阔叶杂草。小麦黄、丛矮病发生区,可在麦田四周内外各5米宽范围内麦苗和杂草上喷药,消灭蚜虫、灰飞虱等传毒昆虫,减少病毒传播。六适时冬灌冬灌可蓄足水分,稳定地温,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同时能起到冬水春用的作用。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度时开始,降到01度时结束,即夜冻日消浇完正好。我县的浇水适期一般在12月上中旬,确保上冻前冬灌结束。灌水多少因地而异,即要浇透,又要防止大水漫灌。七禁止放牧啃青牲畜啃青后,小麦茎叶大量减少,严重影响有机物质的制造与积累,加上有的植株分蘖节被拉到外边,有的连根拔起,使全株受冻而死,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各乡、村要广泛开展宣传,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放牧啃青,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获嘉县专家组)湖北枣阳:高标准打造核心区 新思路建设高产田为了进一步提高枣阳小麦科学种植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枣阳市专家组认真落实省总站关于做好小麦栽培试验示范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在环城办事处鲍庄示范村创办了高标准科技入户核心示范区。小麦核心示范区共分六大展示区:一是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展示区;二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区,目标产量500公斤以上;三是小麦高产肥料运筹试验区;四是小麦适宜播种期试验区;五是小麦品种展示示范区;六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展示区。为建好核心区,市专家组精心组织,科学制定核心区建设方案,以高标准打造示范区,用新思路建设高产田,为全市科技示范工程树立了“标杆”,具体措施包括:一、高标准打造核心区核心示范区建设由专家指导、统一标准、专人负责。为高标准建好核心区,枣阳专家组首席专家李世义总负责,专家组陈兵、张广照、李清歌等同志参与建设,分别负责种植技术、植保技术和组织协调。在小麦秋播时分区采取统一建设标准,强化“统”的功能:一是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展示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用肥、统一播期、统一播量、统一开沟、统一盖草”等六统一;二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用肥、统一机械播种、统一开沟”等四统一;三是小麦高产肥料运筹试验区和适宜播种期试验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人工播种”等两统一。二、新思路建设高产田一是农业项目捆绑运作。核心区的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和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相结合,使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培训直接到人。二是以高产攻关为重点。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树立典型、辐射带动。由首席专家亲自抓高产栽培技术攻关区,全程负责该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种植专家陈斌协助管理。三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农业局长为组长的建设小组,小麦首席专家为副组长并全面负责技术指导。各区确定责任人,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具体分工为刘俊波负责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展示区,陈斌负责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区,武帮超负责小麦高产肥料运筹试验区和小麦品种展示示范区,罗俊刚负责小麦适宜播种期试验区,王鹏负责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展示区。这样从小麦播种到收获全程由责任人负责,专家组监督管理。 (枣阳市专家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审定品种简介之七20、小偃166小偃166(原名93166)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小麦与长穗偃麦草后代材料87135为母本、88111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11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半春性,中早熟,生育期 230 d左右,比对照小偃 22 早 1 d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片上挺,株型紧凑。株高 80cm 左右,茎杆粗壮、坚韧,抗倒性能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 11cm 左右,多花多粒,结实性好,小穗排列适中,中部小穗结实 35 粒,每穗结实 45 粒左右。白粒、千粒重 43 g 左右,角质。分蘖力和成穗数中等,抗倒性强,抗干热风,成熟时落黄好。 高抗到免疫条锈病,中感赤霉病和白粉病。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品质检测:容重 802g/L ,蛋白质含量(干基) 15.5% ,湿面筋含量( 14% 水分基) 31.6% ,沉淀值 60mL ,稳定时间 37.1min 。 产量表现:陕西省高肥组区试二年共13个点次,平均亩产456.5kg,平均比高产对照小偃22减产2.6。其中最高点亩产536.7kg,比小偃22增产5.2。一年生产试验5个点次,平均亩产468.1kg,平均比对照减产2.1。丰产潜力与对照小偃22相当。栽培要点:适宜播期 10 月中旬,适宜亩播量 7 10kg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适时冬灌、酌情春灌。提倡在扬花期进行一喷三防,预防蚜虫、白粉和赤霉病。适宜在陕西关中西部条锈病重发区种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陕麦139陕麦139(原代号远丰13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所利用黑麦、八倍体小偃麦和野生二粒小麦创制的陕麦8003、陕麦8007、N9134等抗病种质与野生二粒小麦AS846和农艺亲本陕229、矮早丰、小偃22等采用复合杂交、阶梯式杂交、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其组配方式为:小偃22 /6/ 野生二粒小麦AS846 /(陕麦8003/陕麦8007)F4 /3/ 陕229 /4/矮早丰F3 /5/ N9134。2006年1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半冬性,适应性广,中早熟。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580 cm,叶片短窄挺,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结构好,高抗倒伏。穗长方型,每穗小穗数约21个,穗粒数34个,小穗排列适中,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4g。近闭颖授粉,内熟型。后期抗干热风,熟相好。高抗白粉病、叶枯病,中抗赤霉病,对条锈病免疫。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815g/L,角质率99%,蛋白质含量16.36%,湿面筋含量37.9%,沉淀值30 mL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