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架.doc

    • 资源ID:50913383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架.doc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架引言:农业科技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农业院校拥有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农业科技信息优势,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力量。但受传统体制壁垒制约,农业院校有组织的技术推广与服务长期游离在政府主导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外,其优势发挥缺乏长效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宝鸡市政府探索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创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这种模式虽然很有成效,但是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完善。对我国现行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完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大学推广模式;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起了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 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其目的就是探索和形成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实现科技与农村、专家与农民、技术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其主要特点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以大学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的新型推广体制。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模式使农业院校成为农业推广与农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1.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基本构架农业专家大院的基本模式农业推广的核心性质是其教育性,只有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才能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因此,农民培训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推广各个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总体来说,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的农民培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这种模式还不健全、不完善,农民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方式,组织等一些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应该结合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总结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下农民培训的模式,提高使农民培训工作的稳定性,系统性。更好地服务于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我认为,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的农民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农业核心技术培训为主体,以综合教育为补充,以实践教育为主要形式,与政府项目紧密结合,对广大农民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的效率与活力,使示范基地成为农业高校延伸到田问地头的新课堂,新基地。首先通过专家大院进行高科技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通过制度化的方案在农民当中推广实行,并由专家对农民的种植栽培过程进行指导与帮助,是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化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去,尽快创造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通过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推动宝鸡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是财政部拨专款为专辑修建二层小楼,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设有实验室,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和科技咨询室,配备电脑及电化教学设备。在园外规划建设了科技试验田和示范园基地,是实验室与实验田连成了一体。扭转了农业科研与试验推广分离的局面,实现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的有机结合。经过今年的积极探索,主要形成了5种模式的专家科技大院。1.1 “专家+龙头企业+农户”的科技产业化的模式依靠专家大院的科研攻关成果和服务技术体系,机芯动植物新品中培育,推广和产业化示范。一旦技术成熟,通过举办培训班,与涉农企业家磋商,现场展示等形式,引导涉农企业家接受新成果,并使农民真正掌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借助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规模化推广。1.2 “专家+技术推广机构+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主要通过专家建立试验田和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感受到高科技成果的收益,同时,专家同故宫妻子示范,田间指导,发放书籍,开设培训班等方式对新技术进行推广与传播,聚集农民大量采用新技术,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1.3“专家+科技企业+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主要通过涉农科技企业的有偿服务,在专家指导下建立咨询师,良种供应点,技术指导站等服务平台,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和销售高标准的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1.4 “专家+中介组织+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从事农产运销等经营活动的中介机构就地设立产品集散市场,通过与其他市场,厂商建立关系,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发挥联系作用,降低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1.5“专家+科技示范园”的科技推广模式主要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园区的方式。发挥专家园区项目布局,铜工艺技术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的作用,产生规模效益。2.我国现行的“以大学为依托的推广模式”的优点2.1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途径。推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充分发挥大学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建立我国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我国现有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必要补充和完善。22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方向,推进大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大学是知识、人才、信息的创新源和辐射源,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和建设,其科教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研究手段先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院校的功能正从教育教学为中心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功能发展,因此利用农业大学的优势可以使其更好的融入昂进社会经济生活中。2.3加快了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业大学拥有大量科技成果和人才的优势,但又缺乏资金投入和市场经验。因此, 需要选出一批有较高科技含量、有较成熟技术程度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 与社会资本结合, 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1.4 加强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农业大学拥有大量知识积累扎实,经验丰富的教授研究员,由他们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其结果会更加有效。教授专家亲临现场,对农民们的难题进行一一解答,同时在推广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农业大学的专家可以进行跟踪培训。会是培训结果事半功倍。3. 我国现行的“以大学为依托的推广模式”的不足之处职能定位不清晰,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服务型性职能相互交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陷入“线断,网破,人散”的境地,技术服务能力和科技推广力量薄弱;运行机制不活,农技推广人员难以深入到基层,推广工作与成果之间的利益机制没有形成;农技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安全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差距较大;农技推广工作力量分散,农科教相互脱节,科技供给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等。3.1 以大学为依托的推广模式未形成制度化的模式 在农业推广的过程当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整个推广过程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流程模板,整个推广过程松散,中间环节进行不到位的情况经常发生。导致高新技术的推广不能达到预期要求,高新技术的推广不能够持之以恒。因此在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中应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模板,相近的规定具体各个过程应该怎样做。标准化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3.2 硬件设施优良,但软件设施不到位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进行推广工作的专家都是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与技术水平的,而且为专家教授们所配备的基础设施与科研工具都是非常先进的,但是我国的农业技术光工作的效果仍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软件设施还不够,即怎么才能让农民更好地接受专家们研究出来的高新技术而且高效率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收益。这就需要更加长远的努力,要改变农民们的思想,更要改变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他们应深入生产实践中,站在农民们的立场思考问题,相处一种能够让农民们愉悦地接受推广人员推广的方法。我认为这就需要加大对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农民们交流,更重要的是切实的知道农民们到底需要什么。总之,在进行“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构建”中,要软件硬件两手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较好的预期效果。3.3 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 专家们虽然致力于高新农业科技的研究,但是有的时候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是农民们迫切需要的,有的甚至是不能够应用的生产实践中去。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可雅热源不能够找到农民或者说是市场的需求点,盲目地进行研究,结果时所得到的技术得不到农民们的认可,或者是及时得到了应用但是并没有创造出多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花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出来的成果不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就等于是创造了富得利益。因此,科研人员要做到首先要寻找主导性需求,即农民们最需要的东西,为自己的研究设定一个目标和目的,按着所设定的目标进行研究,并把研究过程进行分解,细化到一个个工作包,式分解的各个过程贯穿整个亚拟具的基本思想,并寻找相应的配套的资源。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已达到整个科研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3.4 缺少法律支持目前,我国建设以农业院校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仍处于试验阶段。虽然20052009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将“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放在重要位置,但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相差甚远。3.5 推广资金不足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条件,在我国,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 6%1. 0%,发展中国家为0. 5%左右,而我国不足0. 2%。3.6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都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 20%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造成了现代科技无法进入农村,部分大胆采用了新技术的农民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应用科技成果或技术手段,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农民是农技推广中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制约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发展。4.加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应建立完善的大学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农业推广的过程标准化 ,制度化,在各个环节进行推广结果的监督与检查,分析推广效果不好的原因,找出症结,对症下药进行改进,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推广的效果。同时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将国外的经验进行“中国化处理”,使之符合我国国情,例如:美国的农业推广活动是由专门机构向农民进行,整个推广过程需要向农户收费,这个就是我国所不能采取的,因为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它的农业已实现了现代化及机械化,农民多是农场主的身份经营着一个大农场,因此他们让你有必要学习引进并购买先进技术,使生产提高效益已获得更多利润,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多是分散经营 ,若农民还需要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付费,那么就基本上不会有人来接受技术培训了。因此,注意国外先进模式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4. 1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需要政府制定或修改完善农业法,农业科技推广法,专利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技术合同法,农业投入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我国农业院校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提供政策法律保障,为大学开展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4. 2加强经费支持需要我国各级财政支持,以确保农业科技推广的经费来源,保证经费充足,专款专用,不得挪用。4.3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应学习国外农业推广的“授人以渔”推广方式,即以人见物,是“以人为本”的推广方式,使农学院的教学和农业生产实践始终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农业科研工作又在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加以验证和提高。该体系实现了农业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4.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政府需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从而为培训新型农民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得到基本保障。4. 5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高新科技推广队伍实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通过考试严格录用,逐步推行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并定期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1 刘有全,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农业科技管理,2007(3)2 刘光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 聂海,郝利,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1)4 张菊霞,王彦,夏金星,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管理,2007(2)5 贾启建,康杰,苏玉,国外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及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10(1)6 林英,“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析,陕西农业科学,2007(5)7 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科研与开发,2006(7)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架.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