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耕作学实验指导书(点击右键目标另存-实验一种植制度的农业.doc

    • 资源ID:50914186       资源大小:222.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耕作学实验指导书(点击右键目标另存-实验一种植制度的农业.doc

    耕作学实验指导书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2005年8月修订目 录实验一 作物种类与复种形式的确定.1实验二 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 原理与基本方法.5 实验三 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二 最优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10实验四 轮作制度设计.12实验五 土地耕作制设计.15实验六 土壤施肥制的设计.17附录1 选修实验目录.32实验一 种植制度的农业资源分析作物类型与复种形式的确定一、目的意义:农业的稳产高产是以作物与其环境的高度统一与适应为基础的。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生产经济条件确定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复种方式,是安排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在我们还不能大面积控制作物环境的条件下,因地制宜,适地适作是农业费省效宏的有效手段。本实验旨在掌握各作物生态适应性及所规划地区生态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生态学与耕作学知识,学会分析种植制度与资源关系的方法,为耕作制度设计奠定基础。二、原则:1以作物与其环境的统一为总原则。不同地区在地理、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诸方面存在差异,而各种作物又要求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使作物与环境相互统一,组成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作物才能稳产高产。2从大农业观出发,农林草综合发展,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以同时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既要考虑因地制宜,适地适作,又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及社会的多种需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果品蔬菜及饲料绿肥作物的生产。三、依据:1作物对热量的要求:热量是决定作物种类与复种方式的首要条件。多种作物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热量要求的不同类型。因此,可将作物分为耐寒作物、低温作物、中温作物及喜温作物,它们对温度的要求如附表1。某作物在此地能否种植,首先取决于当地生长季内的积温状况。当一个生长季内的积温除能满足茬作物需要(考虑一定的保证率,般80%以上)尚有剩余时,就可考虑复种。复种形式可根据热量及其它条件采取一年两熟、二年三熟等熟制类型。根据条件可采取套作复种或平作复种。以冬小麦为前茬的平作复种作需0积温,如附表2。2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水分是影响作物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需水系数可将其分为喜水作物与耐旱作物两大类。各类作物的蒸腾系数及需水特性如附表3。但应注意,同一作物的产量水平不同,需水系数有变化。另外,一个作物对干旱及涝渍的忍耐程度也反映了它的需水特性。根据作物的需水特性,查明当地的自然降水,水分分布及地上地下供水对作物各生育期需水满足程度(变率和保证率),以此来确定当地的主导作物和次级作物。3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质,是水肥气热的提供者,它综合反映着气候和地力条件。如果说热量和水分决定着作物种植地带和区域,那么在同一地带或地区内的不同生态区,究竟种哪些作物及各作物间的比例如何,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特别是土壤的质地、沙粘、酸碱度、盐分及地力等不同作物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如甘薯、豆类、花生等适宜种于地势高燥、通透性较好的沙质土壤上;而小麦、玉米、高梁则宜种于肥力较高的壤质、粘壤质土壤上,有的作物对瘠薄、盐碱等特种土壤有较好的适应性,各种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如附表4。另外,地形和农田微地貌也影响作物布局,应一并考虑。四、方法步骤:1. 调查了解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及社会经济条件。(1) 气侯条件:包括一年内的温度变化及年均温,各农业界限的积温量。年极端温度及日期,年初终霜及年无霜期,年降水分布及降水量,空气温度及蒸降比,日照风力资料,冷冻、旱涝及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2) 土壤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种类及土壤肥力,各种作物的生产性能等,绘制1:20004000的土壤类型分布图。(3) 水文资料:地上、地下水源,水质,水位,年地下水开采量及最大可开采量。(4) 生产条件:这里主要是考虑农业生产条件对土壤肥力及环境的改善对作物的影响,包括每亩耕地可灌水、施肥数量及农业机械的作用程度。(5) 作物条件:当地作物布局的演变历史,历年各作物产量,各作物对当地灾害性气候的反应。通过分析可初步评价原有作物在当地的生态适应性,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6) 根据市场和自身需求制订计划(目标)产量。2. 根据确定作物类型与复种方式的原则,依据当地的热量、水分、土壤及生产等条件拟定当地的种植制度,并给以相应的评述。五、实验材料:1南皮县各月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材料。附表5、6。2南皮县徐朗中村土壤类型分布图。图1。3生产条件:春季可供水72000方。六、作业:试拟订本村作物组成及复种类型、方式,并给予相应的评述。实验二 作物布局的调整与设计、目的意义:作物布局是指在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各作物面积比例的安排。作物布局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关系到能否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达到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增益的问题。一个地区采用不同的作物布局方案,会收到不同的经济及生态效果。作物布局方案的拟定属于多变量、多目标的复杂问题,它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及国家、集体、个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的制约,依靠一般的定性分析方法很难对这种具有多个因素、多项目标的复杂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平衡,找出最优的方案。最优化技术中的线性规划能够帮助我们对此类复杂问题做出定量分析,并得出最优方案。因此,作物布局的线性规划就是利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资源条件下能够达到最佳技术、经济及生态效果的作物最佳配置比例的最优化技术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从线性规划方法来制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原理和方法,培养系统分析,综合平衡的能力。二、线性规划方法的作用和意义:线性规划是系统工程中最优化技术方法之一。它主要解决二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省”如何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完成既定的(定量的)任务;其二是“多”如何合理地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完成最大量的任务。线性规划设计是在完成了对大量定性资料及对系统的定性的描述性的分析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寻求各部门生产的最优比例与组合而进行的定量分析。它是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依靠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经过多次的反馈、修正完成的。三、 线性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1资料的收集:在确定了所需要研究系统的范围之后,需要进行对系统的考察和资料的收集,包括系统的性质、特点,系统的组成分,组成分间的制约、协同、转化关系及其定性的资料,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2制定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即人们对所研究的系统所追求的目标。一般选择能够表示此系统的特性,人们所追求的诸如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净收益、低成本等作为目标;规划的结果是求出其极值。规划目标是线性规划设计的核心,约束条件的建立要求以目标来确定。3建立约束条件: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安排生产时,受到的各种限制及人为的客观要求等均可作为约束条件,这往往要依靠规划前的一系列定性分析及以往的经验来确定,如自然资料限制,社会资源、财力资源限制以及人为要求限制(必须量限制)等。4建立模型:就是将原来的生产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确定目标函数,然后根据问题的内部关系建立约束方程(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这里关键的是变量参数的确定,它直接关系着规划的效果与成败,这往往需要规划前的大量调查、测算与实验,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定性、定量分析。5问题的求解: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很多,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单纯形法,原则上,此法可以求解一些线性规划问题。当所研究的问题很复杂时,并可借助电子计算机求解。6结果的灵敏度分析:所谓灵敏度就是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对于约束条件的单位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对于每个约束条件进行灵敏度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那些灵敏度高的约束,可提醒我们在对此约束所做的调查,试验以及数据的处理都应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灵敏度分析,还可进一步判断在规划中影响限制最优目标的主要因素。四、线性规划问题的举例与求解:(一)举例:一块农田的9 5亩小麦收获后,准备种植三种秋作,玉米、谷子和甘薯。历年三种作物的平均产量为6 00公斤、400公斤、300公斤,并已知玉米每生产600公斤需要有机肥8车,化肥50公斤,投工12个,生产400公斤谷子需有机肥5车,化肥2 0公斤,投工1 0个,生产300公斤甘薯需有机肥2车投工1 6个但因条件限制,供给此块农田的有机肥只有400车,化肥2000公斤,投工1200个。问如何制定种植计划才能使总产量最高。这实际上是一个求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如何合理安排各作物生产的比例,以获得最高生产效益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列出此问题的数据表:活动资源玉米谷子甘薯资源限制土地(亩)X1X2X395有机肥(车)652400化肥(十斤)520200投工(个)1210161200产量(百斤)643下面建立模型,将生产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1设玉米种X1亩,谷子种X2亩,甘薯种X3亩。2目标函数:求总产最高f=6 X1+4 X2+3 X3=Max3约束条件:(1) 土地 X1+ X2+ X3 95(2) 有机肥 6X1+5 X2+ 2X3 400(3) 化肥 5X1+ 2X2 200(4) 投工 12 X1+ 10X2+ 16X3 1200(5) 变量 X10, X20, X30整理即求X1, X2, X3满足使f=6 X1+4 X2+3 X3=Max因此,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语言表达是:求一组变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取值,使之能够满足一组约束条件,并使一个线形函数(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线形规划问题的标准数学模型为:求Xj (j=1、2、n)满足下列条件:使f=cjxj=Min(二)、线形规划问题的求解:利用单纯行表计算法:以上次作物种植规划为例:(1) 化标准形式(加入松弛变量)求X1、 X2、 X3、X4、X5、X6、X7满足使f1=-6X1-4X2-3X3=Min(f=-f1)2列初始单纯形表非基本变量基变量X1 X2 X3 X4 X5 X6 X7bi 增大限X4X5X6X71 1 1 1 0 0 06 5 2 0 1 0 05* 2 0 0 0 1 012 10 16 0 0 0 195 95400 66.7200 401200 100f16* 4 3 0 0 0 003进行单纯形迭代(初等变换),确定换入换出变量X1、X6,确定主元5。然后进行初步变换。非基本变量基变量X1 X2 X3 X4 X5 X6 X7bi 增大限X4X5X1X70 0.6 1 1 0 -0.2 00 2.6 2 0 1 -1.2 01 0.4 0 0 0 0.2 00 5.2 16* 0 0 -2.4 155 55160 8040720 45f10 1.6 3* 0 0 -1.2 0-2404非最优解,继续迭代(f2行尚有正数)非基本变量基变量X1 X2 X3 X4 X5 X6 X7bi 增大限X4X5X1X30 0.275 0 1 0 -0.05 -0.060 1.95* 0 0 1 -0.9 -0.121 0.4 0 0 0 0.2 00 0.325 1 0 0 -0.15 0.0610 36.470 35.94045f0 0.625* 0 0 0 -0.75 -0.18-3755继续迭代非基本变量基变量X1 X2 X3 X4 X5 X6 X7biX4X2X1X30 0 0 1 -0.14 0.08 -0.040 1 0 0 0.5 -0.46 -0.061 0 0 0 -0.2 0.33 0.020 0 1 0 -0.16 0 0.08035.925.633.3f0 0 0 0 -0.31 -0.46 -0.14-397.44f行所有数(最末一列除外)均小于零或等于零,迭代完成。目标函数最优值f=- f1=-(-397.44)=397.44(百公斤)此时,玉米种植X1=25.6亩谷子种植X2=35.9亩甘薯种植X3=33.3亩灵敏度分析就是将各资源限量如有机肥、化肥、投工等分别增加一定数量(如增加1%),求最优值的变化情况,方法同上。五、作物布局线性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1搜集资料:可参阅当地农业区划的材料等。关键是对一些变量参数的确定。2目标函数的确定:合理作物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种植业生产的高产、稳产、高收益。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生产单位可选择:(1)作物总产量最高;(2)经济效益(净收效)最大;(3)生产成本最低等作为目标。3约束条件的建立:约束条件可概括为:(1)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约束,如土地、水源、肥源、经济、人畜机力等;(2)生态平衡约束:考虑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3)农业技术:考虑农业技术的指导范围、程度及作物连作、轮作要求等;(4)根据个人和市场需求确定的最低产量。六、作业:(1)将下题建立模型,并求解:某农场,农田面积总计5 400亩,历年种植的主要作物有谷子、玉米、大豆一年一熟。在当地自然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谷子、玉米、大豆多年平均单产分别为170公斤、350公斤、9 0公斤,总产90万公斤。现在要求用线性规划方法,设计新的作物比例,以使总产量最高。并要求新的设计总产量年际间变化不得超过原总产的20,已知谷子、玉米、大豆年际间单产变幅分别为2 5公斤、80公斤、15公斤。考虑大豆在轮作中的养地作用,要求其面积不少于30,试建立此作物布局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2)试建立南皮县徐朗中村作物布局线性规划模型,以使得净总产值最高,并求解。七、实验材料:南皮县徐朗中村作物布局线性规划材料:(1)附图2:各类土壤生产性能及所需水肥条件。附图说明:小麦玉米500/650,115,100,5,120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500/650:小麦产量(公斤)/玉米产量(公斤)115:作物共施用N肥(公斤)100:作物共施用P肥(公斤)5:作物施用粗肥(车)120:春季需水(方)(2)徐朗中村对农产品的要求量如下:1粮食总产量505000公斤 6玉米总产 100000公斤2小麦总产 200000公斤 7 燃料产量 250000公斤3谷子总产 10000公斤 8 粗饲产量 345000公斤4大豆总产 15000公斤 9 精饲料 99400公斤5苜蓿面积 170亩 10饲草产量200000公斤徐朗中村可提供1有 机 肥 3386车2氮 肥 65000公斤3磷 肥 54000公斤4春季灌水 72000方(附) 电子计算机求解法在实际生产中用线性规划设计作物布局时,由于决策变量及约束条件较多,通常借助电子计算机求解,它具有求解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本书所列程序是根据线形规划的表算法编译的BASIC程序,原则上此程序可解一切线形规划问题。本程序运行后:显示:“INPUTM,N,P”(输入M,N,P)M:结构变量的个数;N:约束条件的个数;P:求目标函数最小值时,P为-1;求目标函数最大值时,P为+1;显示:“INPUT MATRIX A”(转入增产矩阵)将约束方程组的参数一行一行地顺序输入,当约束方向为“”时,输入“-1”,当为“”时,输入“+1”,当为“=”时,输入“0”。显示:“INPUT OBJECTIVE FUNCTION” (输入目标函数)依次输入目标函数行所有参数。下面以例题为例说明数据输入过程。为了向计算机输入方便,一般先制作原问题的结构模型(似初始单纯形表),格式如下:活动参数条件玉米X1 谷子X1 甘薯X1约束方向(,)限制土地有机肥化肥投工1 1 16 5 25 2 012 10 16954002001200目标f6 4 3Max本题应输入的数据为M=3 N=4 P=1MNTRIX A:1 1 1 1 956 5 2 1 4005 1 0 1 20012 10 16 1 1200OBJECTIVE FUNCTION6 4 3计算机打印结果:OBJ FUNC =397,4538974X1(1)=25,64102564X(2)=35,8974359X(3)=33,33333333本程序输入结果有三种可能:当所求解的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时,打印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OBJ ,FUNC)及结构变量的最优解;当线性规划问题无解时,打印出“INFEASIBLE”,当所求解的问题无约束时,打印出“UNBOUNDED”。实验三 轮作制度设计一、目的意义:轮作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将几种不同的作物,在一定的年限内,按着一定的顺序轮流种植的形式。个生产单位的轮作制度是由若干轮作方式组成的。轮作制度是作物布局和熟制类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是合理,充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连续增产、稳产的保证。也是建立结构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需要。本实验通过对一个生产单位轮作制度的设计,使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制定轮作制的原理和方法。二、方法步骤:1 收集资料,参阅实验四。2划分轮作类型区,确定各区的作物组成和比例。根据本单位的土壤状况和各地块作物生产性能,确定各地块所应采取的轮作类型。然后根据本单位的生产要求市场和个人对农、副产品的要求,并考虑既能充分利用又能积极地保护土地资源,确定各轮作区的作物类型和比例,这实际是作物布局的具体实施。3确定轮作田区面积、数目和轮作年限。在每个轮作区内划分出若干个轮作田区,每个轮作田区内的作物较单纯,一般一种或二种。轮作田区是田间农事活动的基本单位。轮作田区的面积应根据地形、地势及灌水、机械作业等条件确定。一般讲,每田区面积可取轮作区内各作物种植面积的最大公约数。若某些作物种植过少而特性又相似的可以与其他作物组成复区或间混种植。在生产上,田区面积一般小的不小于30亩,大的可达8 01 0 0亩。田区面积确定后,轮作区面积除以田区面积即为轮作田区数,轮作年限一般与轮作田区数相等。轮作田区方向一般平地可按原方向,考虑运输、耕作的方便,坡地应等高设置,风沙地带应与主风向垂直。4制定各轮作区内作物轮换顺序,列出轮作周期表。确定轮作中的作物轮作顺序,首先要了解各种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以及对土壤的影响。作物对土壤的影响方面取决于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生育期间所进行的农业技术措施,其中主要是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水。安排作物的轮作顺序时应尽量把施肥多的作物与施肥少的作物,直根系作物与须根系作物、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换种植将感染杂草作物与抑制杂草作物、感病作物(及品种)与抗病作物(及品种)间隔种植。在安排轮作顺序时,也需考虑前后作物的生育期衔接,如果间隔太长会造成土地浪费。但短期休闲也有一定意义,要据地力状况而定。对前后衔接过紧的作物,可采用套种或育苗移栽等。作物轮作顺序确定后列出轮作周期表。所谓轮作周期表就是一个轮作中各轮作田区每年的作物分布表。同一轮作区的各个田区,虽然以同样顺序来轮换,但是它们是以不同的作物作为循环的开始。在每一年中,各个田区所种植的作物包括该单位在一年中所要播种的全部作物,这样就保证稳定了作物布局,使各作物每年收量平衡。5编写轮作计划书,绘制轮作田区规划图。将初步拟定的轮作制,经广泛吸收、征求群众意见后,经过再次修改审核,使之达到各项生产指标。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然后编写出轮作计划书。为了保证轮作计划的实施,计划书还应包括相应的土壤耕作制,施肥与灌水制等其它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此外,还应制定轮作过渡计划,由于前作物的不同和地力的差异,各个轮作区内种植的作物往往不能立刻符合所设计轮作方案中规定种植的作物,因此需要按轮作区制定过渡轮作计划,通过适当地安排,使其有计划地、逐步地转变为新轮作所规定的各种作物,此后按计划顺序轮作。对一些特殊类型土壤及不能纳入轮作的非轮作地块,也需制定种植计划。最后绘制轮作田区规划图。规划图的比例尺采用1:20004000,绘制时要求准确无误。规划图的地块上应标明所属的轮作区,轮作田区及地块面积。要用符号标记清楚,如50/3-代表此地为第三轮作区的第二轮作田区,面积为50亩。三、设计资料:(1) 本实验在实验四、五的基础上,在确定了徐朗中村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各类作物种植的面积之后,进而拟定其轮作制。(2) 徐朗中村土地利用现状附图3。四、作业:1设计徐朗中村的作物轮作制,并编写轮作计划书。2计算该村作物的复种指数。实验四 土壤耕作制设计一、目的意义:土壤耕作制是一套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壤耕作措施体系。每一单项土壤耕作措施在不同的气候、土壤、作物条件下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宜的耕作方法,进而在轮作周期内组成套土壤耕作体系,是改善农田肥力条件培肥地力,促进轮作期间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手断,本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掌握资料,练习土壤耕作制的拟定方法。二、方法步骤:(一)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在拟定土壤耕作制时,应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经济条件及作物栽培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作为拟定土壤耕作制的依据。1. 作物种植制度和轮作倒茬方式:它是拟定土壤耕作制的主要依据,并了解轮作中各种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期,作物品种搭配以及作物栽培技术等。2土壤条件及土壤灌水施肥制度,了解地形地势,土壤类型及土壤质地分布,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生产性能、宜耕期长短,水利设施及灌溉制度,施肥种类、施用方法和时间,绿肥作物的栽培及翻压时间、方法。3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降水蒸发量、土壤封冻及解冻期,干旱风及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4当地土壤耕作的主要经验:秋播,春播及填闲作物以及休闲期的土壤耕作措施与方法,深耕、浅耕及免耕的运用及其效果。基本耕作与播前耕作措施的配合,耙耱保墒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经验等。5农机具及劳畜力条件:拖拉机及农具种类、数量,农田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耕畜和劳力状况等。6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二)、根据轮作制度编制土壤耕作制计划书,填写土壤耕作制技术说明书。依照“气候作物一土壤”协调一致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地组配各种土壤耕作措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里应注意几点:1各级土壤耕作措施应围绕作物轮作制度安排,措施与措施之间要相互配合,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2主要土壤耕作措施,如深耕在整个轮作周期中原则上是三年安排一次,可据情况适当安排深翻、深松、深耕、浅耕以及免耕。3土壤耕作措施与其它措施之间要密切配合,特别与灌水、施肥制的配合。4应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尽量减少作业层次或采用联合作业,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注意经济效果。(三) 实验材料与作业:根据实验三所得轮作制材料,制定徐朗中村各轮作区的土壤耕作制,并给出说明与评价。实验五 土壤施肥制的设计一、目的意义:施肥的作用在于补充和协调土壤肥力因素,它是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必要条件。基于肥料的有限性及合理施用的必要性,按照生产的需要和实际的可能,建立与复种轮作相适应的施肥制,是科学用肥的基础。学习拟定施肥制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按不同轮作特点施肥的重要性,并掌握施肥制的拟定方法,为设计个生产单位的耕作制度奠定基础。本实验要求根据轮作中各作物对养分的要求和在轮作中的地位,合理分配本单位的有机与商品肥料,以求农田养分的平衡,生产的稳步发展。二、原理:施肥制拟定的基本思想在于弥补由于作物主副产品的收获而带离农田的养分,使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得以平衡,从而也才能保持地力连年不衰。故若保证作物连年稳产,就应使施入土壤与作物带离土壤的养分得以平衡,保持养分平衡所应施入的肥料量,通常由下列公式求得:在缺乏具体数据时,经验值一般有机肥的当年利用率是33%左右,速效性化肥的当年利用率为50%左右。据此求得了某计划产量下的施肥量后,可根据每一作物的吸肥情况合理分配。然而在本实验里,各作物所分派的肥料量在作物布局中已为所知(见徐朗中村,各作物产量及所需肥水量),只是不知这些肥料能否补充由于作物生产所带走的养分量,故首先需计算一下养分能否平衡,如平衡说明能维持计划产量,供过于求可能会有增产,若供不应求时,其地力势必就会逐年下降,产量逐年降低,这种情况下,就应作适当调整。1 增加外源的肥料投入;2 挖掘系统内部的养分潜力(秸杆及饼肥等);3 重新调整作物布局,改变种植方案,即改需肥多的作物为需肥少的作物,多种养地作物。据条件而定。三、实验步骤:1. 掌握本单位的作物布局情况,作物生长情况。以及轮作制中各轮作区的肥力状况。2. 计算实现计划产量指标所需的养分量。3. 由分派的有机肥,无机肥来计划一下所能供给的养分量。4. 比较养分的供求平衡,若不平衡需作适当的调整。四、作业:根据所设计的徐朗中村轮作制度,设计相应的施肥制。32表1 主要作物播种成熟所需积温及生育期作 物积 温 ()生育期(天)代表品名类型种类季节型品种类型幅度平均选择指标幅度平均选择指标耐寒春小麦017001900低温冬小麦19002200中温玉米春早中熟24612882116132夏早熟206023372175.32100236081938785±中熟214425472343.523002500851079795±高粱春早熟2200±100中熟25003000100120晚熟3000100夏早中熟21002500续表1 主要作物播种成熟所需积温及生育期作 物积 温 ()生育期(天)代表品名类型种类季节型品种类型幅度平均选择指标幅度平均选择指标中温谷子春特早熟01612195717741770104112109105早 熟195221552051210093949495中 熟22322550243524002500100119113105120夏早 熟208920972093210083858485中 熟209423682244220084958990大豆夏极早熟182322002013120早熟269527852751121127中早熟276228602832128135早 熟275329492851136140中晚熟285730392948141145晚熟298731633075161早熟10207022812217100中熟250927502601101110续表1 主要作物播种成熟所需积温及生育期作 物积 温 ()生育期(天)代表品名类型种类季节型品种类型幅度平均选择指标幅度平均选择指标喜温甘薯春15低限21003200340090夏2600喜温水 稻36003800棉 花1036004000160花生春10夏附表2 回茬复种所需0积温上茬作物+农耗下茬作物所需积温选择概数熟性种类冬小麦+三夏三秋+早熟玉米4500480046004700谷子44004700高粱4500大豆4476冬小麦+三夏三秋农耗+中熟玉米4700500048004900谷子45004800高粱5000大豆49295229注:(1) 三夏三秋农耗各1 0天4 0 0;(2) 冬小麦积温0 19002200;(3) 夏大豆中熟品种生产上极少,绝大部分均为大于100天的早熟品种。附表3 主要作物生理需水作 物蒸腾系数适宜雨量(mm)需水特性冬小麦513380800喜水,需水多玉米3685001000喜水,喜湿,需水多高粱322430630较耐旱谷子271450550耐旱甘薯250500450耐旱,无性繁殖,再生力强大豆5201000550650喜水,喜温水稻710喜水,喜温棉花3684695696504001000较耐旱附表4 主要作物所需土壤条件和因土种植作物对土壤、肥力、土质、PH值的要求小麦适宜在各种土壤中生长。PH值68.5。土质:粘壤土适宜小麦的生长,黄土、蒙金土好。小麦是胎里富作物,地肥产量高。砂质土,发小苗不发老苗,黏土不发苗。玉米对土壤肥力条件要求比较高,消耗土壤中的养分,有机质较多,要求土壤的通透性能好(玉米根系比小麦大10倍)。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格,PH值6.57.0为宜。谷子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耐瘠、耐酸、碱、旱。喜高燥地,PH值中性最宜。高粱适应性广,耐瘠薄,地力消耗;地力消耗厉害。耐盐碱、耐涝。大豆对土壤要求不严,PH值在6.5为宜。肥地、薄地都

    注意事项

    本文(耕作学实验指导书(点击右键目标另存-实验一种植制度的农业.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