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山区农业规划.doc

    • 资源ID:50917305       资源大小:71.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区农业规划.doc

    易县西部山区农业发展规划 一、易县农牧业生产情况易县农牧业生产现状。易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位于太行山北端东麓,距北京120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全县耕地面积55.28万亩,其中水浇地29.06万亩,旱地26.22万亩,山场总面积280万亩。全县人口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0万人,农业劳动力人口25.7万人。2006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7.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0万亩,单产301公斤,总产189630吨;经济作物面积14万亩,粮经比为4.5:1。在粮食作物中,小麦20.8万亩,单产348公斤,总产72406.6吨;玉米31.3万亩,单产605公斤,总产95465吨;甘薯6.7万亩,单产258公斤,总产17326吨;谷子1.5万亩,单产101公斤,总产1515吨;豆类1.7万亩,单产87公斤,总产1479吨。在经济作物中,棉花0.77万亩,单产87公斤,总产377.3吨;蔬菜瓜类7万亩,单产2652公斤,总产185640吨;花生5.7万亩,单产168公斤,总产9576吨。中药材最近几年有一定发展,2006年达到1万亩,其中耕地种植3285亩。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4083万元(现行价),人均纯收入2846元。全县草山草坡总面积180万亩,可利用草场150万亩,年产牧草70万吨,实际能利用牧场60万亩,非草场产草30万吨,全县年产牧草总量100万吨,年产作物秸秆45万吨,另外我县还有可牧用饲料林地60万亩,年可采集牧用树叶30万吨,每年青贮、氨化、微贮秸秆20万吨。人工种草1万亩,年产优质牧草4000吨。载畜潜力150万个羊单位。2006年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77.5万头、10.2万头、38万只、212.6万只,肉类总产达到6.4万吨,禽蛋1.85万吨,鲜奶65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0亿元。畜牧业从业人员10万人,其中个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65人,从事相关产业服务人员1300(饲料、兽药销售、中介组织)多人。易县“十五”农牧业发展主要成就1、粮食生产保持平稳。由于连续多年以旱作项目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在我县的实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十五”期间因调整结构我县在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单产保持平稳,保证了口粮用粮和饲用粮的供给。2、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甘薯、地膜芸豆、地膜花生、蔬菜、中药材、小杂粮在农作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农民种田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6.7%。甘薯、地膜芸豆等产业初具规模,200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5.8万亩,地膜芸豆面积达到1.5万亩。3、农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从2001年开始谋划易县农业信息工程项目,到2003年12月项目建成,从此易县有了自己的农业网站,每年网上报道农业信息3000多条,下载信息1000多条,同时创办了易县农业信息小刊物。农业信息网站的建成架起了易县通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4、农产品加工与专业化市场正在兴起。以易县太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加工农产品,成功注册了“一百一”牌系列小杂粮产品和柴鸡蛋品牌,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5、肉牛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肉牛饲养量居保定市第一位,占全市总量的20%。已发展万头乡2个(凌云册、塘湖),千头牛场(正四方)1个,千头村30个,百头牛场10个,10头以上养牛户700户,建成易县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园、(大巨、马家庄、塘湖)肉牛繁育小区、塘湖肉牛屠宰小区和年交易量达4万头的北方牛市一处。我县肉牛产业化生产已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每年向北京市场提供清真牛肉5000吨,向内蒙、张家口、山西等地销售改良母犊5000头,并形成了良好的声誉。6、瘦肉型猪产业稳步发展。通过信息和技术服务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出诚信经营、规模生产、品牌销售,走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对重点场户派技术人员进场入户,结成帮扶对子。从统一品牌、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着眼,按标准化生产的原则提供最前沿技术信息服务。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抓好三家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发展投资10000元、户均8个圈、基础母猪45头、年出栏育肥猪100头、年获利1500020000元的适度规模饲养户,壮大基地生产。“十五”期间,我县已涌现出东威集团、丰华种猪场、广源猪场三个龙头企业,同时专门从事生猪贩运的企业和商户已达20多家,通过这些经纪人,把养殖企业和京津市场联系在一起,加速生猪市场的流通,促进了我县养猪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三家龙头企业分别与北京的鲲鹏集团、京都肉联厂、资源集团、中瑞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促进了我县养猪业的发展,使我县的生猪在京、津、晋市场占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北京有30的猪肉销售市场已与我县包括东威集团在内的20多家饲养场,生猪经销企业、商户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今年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县的规模饲养场和广大散养户养猪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东威集团拥有养猪户3500户,年出栏100头以上200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种猪场3个,年产仔猪1000头以上的专业村15个,年向北京鲲鹏集团提供优质瘦肉型猪近5万头,集团年可获利300万元,社会效益1200万元。去年在畜牧局的帮助下,首批获得标准化认证,连续三年被易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畜牧养殖业龙头企业”,被保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业百强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源养殖服务中心生猪存栏4000头,基础母猪350头,年出栏5000头,向社会提供优质仔猪1500头,带动养殖户100户,年收入405万元,年可获利100万元。在畜牧部门帮助下,已经通过了“标准化认证”,成为了“北京市生猪活储基地”。丰华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300头,年产仔猪6000头,年出栏育肥猪3000头,向社会提供仔猪3000头,年收入90万元,年获利20万元,社会效益100万元。7、正在起步中的柴鸡业。生态鸡生产属于朝阳产业,符合人们追求健康、返朴归真的消费心理。在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十五”期间涌现出一些柴鸡养殖大户和基地,积累了一定生产经验。全县生态鸡饲养量50万只,5000只以上规模饲养户200户。生态鸡主要分布于甘河净、山北、牛岗、管头、紫荆关、尉都、西陵、流井等乡镇,柴鸡蛋品牌有110、山凤、大良岗、紫荆关、易州等十多个,主要北京、天津及周围县市超市销售,前景看好。存在的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易县是山区大县,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近年来由于连续实施旱作农业项目,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总体来说全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能力还不强,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农业调整结构的要求。2、农业病虫测报防治手段落后。易县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滩涂等地貌类型复杂齐全,病虫草害种类较多。只靠日常的经验调查和肉眼观测往往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万无一失的保证。3、农业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县农牧局已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但“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落地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由县到乡到村到户的信息传输环节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4、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5、土壤肥力不足。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重施化肥而轻施有机肥,致使全县范围内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肥力下降,保水保肥性能弱化的问题。6、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还远未形成具有明鲜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产品的销售多以原粮为主,还未形成增值产业链条。7、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能源利用不合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8、畜牧养殖缺乏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形成品牌。分散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吸引外资、推广技术、示范带动、打造品牌的操作平台,不能有效快速的带动产业发展。9、集约型畜牧养殖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群众缺乏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只懂传统生产,缺乏现代化经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从群心理,惧风险心理,短期效益心理,逆反心理等小农意识,从而给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障碍。10、肉牛良种覆盖率有待提高。肉牛良种率不高,而且品种繁杂,没有当家品种,不能形成种群优势,由于黄牛改良站本身是创造社会效益的,自身效益低,个别站处于维持或濒临倒闭状态,在调优肉牛生产的品质上出现了隐患,黄改工作影响着肉牛品种质量,是制约肉牛高产高效发展的瓶颈,急待解决。肉牛饲养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秸秆青贮氨化工作还没有普及。屠宰工艺落后,主要以“地打滚”、“一把刀”方式为主,卫生条件没有保障。11、柴鸡养殖还处在起步阶段。(1)生态鸡生产有四个不统一:名称不统一,生态鸡生产有的称“柴鸡生产”、有的称“土家鸡生产”,从学术上没有规范的命名和定义。饲养方式不统一,有的以千家万户土种鸡、杂种鸡饲养为主,这种方式生产能力低,但产品品质好,有的以优种在农田散养为主,有的以优种鸡山场放养为主,两者生产能力较强,但个体外观不受消费者青睐,总之没有一个固定饲养模式。生态鸡蛋营养评判标准不统一,大部分用户以外观的色泽、个体大小、蛋黄颜色为主要评判条件,从营养学上讲是不完整、不科学的。生态鸡的品种不统一,缺乏一个适宜发展的种鸡孵化场。(2)我县生态鸡品牌繁杂,管理、营销体系不完善,缺乏市场对接平台,销售商各自为战、恶性竞争,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影响我县信誉。(3)没有稳定销售市场,产蛋旺季与销售旺季严重脱节,中秋节、春节是需求旺季,却是产蛋淡季,由于冷藏贮存条件和技术不具备,致使柴鸡蛋商品率极低,影响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十一五”发展环境1、从政策角度看:04年以来,连续4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显示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把畜牧业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2、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继续增长,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潜力很大。3、从区位优势看:我县处于北京大经济圈范围之内,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为我县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4、从我县农牧业发展现状看:我县农产品基地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批发市场已具雏形,龙头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完成了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建设,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物质条件有较大改善。这些条件为我县农业进一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易县农牧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动力,为我县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带来的光明的前景和巨大挑战。二、“十一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1、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生产为主线,以强化畜牧执法保护为主要措施,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工业化生产进程,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发展特色畜牧业,质量型畜牧业和创汇型畜牧业。4、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任务目标1、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竟争能力。根据本地条件及农产品需求分析,在保证口粮的情况下,以加工专用粮、饲用粮和优质小杂粮生产为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到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种植业产值达到5亿元。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地增长。2、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无公害生产要一年突破,二年铺开,三年完善。在2007年全县农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到2008年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到2010年所有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几个具有一定市场竟争力的名牌新产品。3、发挥区域优势,建设主导产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建一批相对稳定的甘薯生产加工基地,谷子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格局,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名牌新产品。5、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农业信息网站在已建成综合农业网站的前提下,三年建成县直各部门局域网,五年延伸到各专业村户、实体单位,到2007年信息入户率达到30%,2010年信息入户率达到60%以上。6、高效发展畜牧产业。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牛的饲养量达到38万头,年出栏18万头,牛良种率达到100,肉牛生产、加工、销售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格局,年可提供“燕都”名牌牛肉3.5万吨。羊的饲养量达到90万只,全部实现圈舍规模饲养,年出栏优质小尾寒羊、无角多赛特、萨福克、夏洛来羊、波尔山羊60万只,羊的良种率达到100,通过肉羊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肥羔羊加工体系,每年可提供优质肥羔肉2.5万吨。猪的饲养量达到150万头,出栏优质生猪90万头,良种率达到100,瘦肉率达到65,形成瘦肉型猪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格局,对精品猪肉实行质量认证,年可提供优质精品猪肉6万吨。家禽饲养量达到800万只,禽蛋产量达到5万吨,生态鸡养殖形成产业化生产,创立生态蛋名牌,通过质量认证,年提供生态蛋50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4万吨,鲜奶产量达到2000吨。开发饲草饲料资源: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0万亩,草场改良面积30万亩,秸杆处理率达到85。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基地建设1、粮食作物: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调整小麦、玉米、小杂粮的生产布局。小麦。生产首先要保证口粮,专用加工型小麦要和加工企业相结合,视需求而定。基地以高陌、桥头、凌云册等平原主粮区为主。玉米。玉米的发展分两大部分:一是和我县畜牧业发展结合,搞饲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以凌云册、裴山、塘湖等丘陵区为主,面积视畜牧业发展规模而定。目前较好的品种是中国农业大学最新研制出的优质玉米“高油115”。此品种除高产、含油量高、营养丰富外,秸杆是非常好的青贮饲料,大力发展不但可以增加种植业效益,还可以解决我县林、牧发展的矛盾。二是发展餐桌特用玉米。基地建设以紫荆关、南城司等一季作物产区为主,利用山区独特的环境优势,搞绿色产品生产。结合紫荆关省级山口镇建设及旅游发展、农民旅社的建立,搞精包装,创品牌,增效益。产品有两个:一是开发玉米传统品种-白马牙。白马牙品质好,口味佳,上品牌,搞绿色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前景。二是发展“农大超甜1号”等餐桌特用玉米。甘薯。目前我县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产品以卖鲜薯和加工粉条为主,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效益低。今后的发展方向应瞄准深加工和精品包装上市。基地建设以白马、流井、安格庄、高村等丘陵旱区为主。产品发展鲜食型和淀粉型两种。谷子。由于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近几年来在旱地上种植品质好,效益较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今后的发展加大深加工力度,重于无公害生产,包装上市,开拓市场。基地建设以裴山、尉都、山北、高村旱区为主。2、经济作物。按照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力,规范生产过程,提高市场竟争能力。蔬菜是我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我县近临北京,打入北京市场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基地建设分两部分:一是以易州镇为中心的综合蔬菜基地,包括露地和设施蔬菜生产。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生产、绿色生产的标准分阶段实施,同时按照消费结构、市场需求,进行净菜包装生产,增加产值链。除常规种植外,大路蔬菜要认真规划,瞄准大市场,搞错季生产,淡季上市;设施蔬菜突出发展深冬黄瓜,搞出特色。二是以山北、独乐乡为主的地芸豆生产基地。在现有销售市场和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勾通,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宽松环境,搞大规模、高标准的地芸豆生产基地。3、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无公害畜禽产品名牌战略,打造高效型畜牧业。(1)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畜禽及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养殖用水,加强动物疫病的防疫和检疫,提高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贮存和加工业标准化水平。到2007年全县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牛肉、羊肉、鸡蛋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养殖业方面,以裴山镇中罗村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园、正四方良种肉牛示范园、东斗城秸杆养羊示范园、练台广源猪场、东威集团为科技示范作用,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养殖条件,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全面推动全县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进程。畜产品加工方面:2007年实现肉牛屠宰小区标准化生产。县生猪屠宰加工厂标准化生产。2010年实现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生态蛋等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贮藏、加工标准化生产,达到无公害、有机食品标准,全面通过产地质量认定。(2)加快畜禽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投资300万元建立畜禽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监测设备。在全县建立完备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疫情监测体系,使疫病防治、检疫、监测手段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控制和净化国家规定的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等19种疫病,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在2007年前全部完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农业产业化。1、旱作农业项目。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建设8万亩。修建防渗渠10万米,铺设地下防渗管道5万米,建水窖2500个,修建小塘坝20座,抗旱耐旱优良新品种30个,配套旱作农机具90台套。2、有害生物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征地2亩。土建工程总计1500 m2。其中建三层综合试验楼一座1200 m2,包括检验检测室500m2、试验配套用房300m2,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120m2,应急防治农药库280 m2;另建平房300m2, 包括应急施药器械库220 m2、车库80 m2及附属工程(室外水电暖设备、管沟、锅炉等)。平房及楼房一层用于药品、药械仓库、车库及预测会商室;二层用于网络信息设备用房、资料档案室及办公室等;三层用于有害生物检验检测及农药残留检测等。观测及信息处理设备29套(台、个);检验检测设备28套(台、个);其它专用设备554套(辆)。3、易县信息落地工程项目。在县信息中心安装建立数据库系统。结合我县智能化专家系统项目的实施,建立我县包括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统计资料、自然资源、市场信息、农情信息等内容在内的综合农业数据库。信息服务围绕四个方面:一是服务领导,二是服务农民,三是服务职能部门。以信息网络为主要手段,其它方式密切配合,解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 完善信息服务队伍。信息员的录用通过多个渠道:第一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立2名信息通讯员,直接为领导和部门服务。第二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户为专职信息通讯员,直接提供获取信息,用于生产、销售。第三确立深入市场第一线的从商人员为通讯员,及时提供、发布信息。形成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上下贯通,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格局。重点乡镇通过专线进入城域网,其它全部通过电话线拔号与县信息中心链接。重点村也要建立信息服务站。4、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项目。a建设土壤肥料监测站。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综合化验检测能力,达到能够检测化验土壤、肥料、植物等样品80多个,年可检测样品1万余个;b建设流动测配服务站。配备流动测试设备和配肥设备,形成完善的咨询、测、配、供一条龙服务体系;c建设100亩土肥新技术试验基地;d建设沃土工程示范区2万亩;e建设配肥厂一座,年产农作物专用肥10万吨。5、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项目。a完善服务场所;b购置电视等培训设备;c购置办公设备桌、椅等;d购置微机、传真设备;e工作经费,包括宣传费、培训费;f其它辅助设备。所购置的微机要能够上网,能运行农业类有关软件,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其它设备如打印机等,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配备。6、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建成项目。项目区内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无公害率达到100%,每年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蔬菜20万吨。7、5万吨小杂粮加工项目。a土地租用:该项目需租用建设用地200亩,租用年限20年,每亩每年按400元计,一次性租金共需投资160万元。b水、电、路“三通”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更新水、电设备,拓宽现有道路,以达到该项目要求。安装500KVA变压器一台,打深水井一眼,电路、水路配套。需投资200万元。c车间、仓库、车库、办公区、生活区建设共计24500平方米。需投资1130万元。d建速冻、保鲜库一座(其中速冻库容积为1000立方米,保鲜库容积为3000立方米)。基建需110万元,购置两套双向备用制冷设备及配套需投资340万元。共需投资450万元。e购置杂粮加工机械。引进杂粮的精选、分检、分级、干燥和包装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颗粒精选机、清洗机、分检分级机、碾米机等。需投资260万元。f购置运输车辆10台。需投资100万元。8、沼气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是五年内在全县建设标准“三位一体”模式沼气池2.4万个,要求按照北方农村庭院生态综合设施DB131T2531996建设标准施工,沼气池建在农户院内,并与太阳能畜禽舍和厕所相结合。9、肉牛产业化建设。建四个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四个肉牛养殖育肥示范园,抓好一个肉牛龙头批发市场,培植两个肉牛产地交易市场,建一座肉牛屠宰加工厂。“十一五”末使肉牛生产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创出“燕都”牛肉系列产品品牌。到2007年末,肉牛产业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通无公害牛肉进京的绿色通道,到2020年肉牛饲养、加工全部实现工业化生产,牛肉产品通过国际质量认证,进入国际市场。(1)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成正四方、中罗村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进一步推进中高村、大北城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区建设。正四方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总投资2000万元,年提供犊牛2000头。园区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产地认证,辐射带动桥头、易州镇、西陵、流井等乡镇。中罗村肉牛良种示范园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400亩,集配种、繁殖、防疫、饲料加工于一体,主要为全县肉牛业发展提供优质仔牛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为全县良种繁育的科技示范园。到2007年园区内培育2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优质基础母牛达到8160头,年提供仔牛7500头,并建成大型青贮池和综合饲料加工厂,园区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产地认证,辐射带动裴山、凌云册、尉都、西山北、管头等乡镇。中高村肉牛繁育示范园区:到2007年优质基础母牛达到15002000头,辐射带动高村、大龙华、安格庄、等西部山区乡镇。大北城肉牛繁育示范园区:到2007年优质基础母牛达到5001000头,辐射带动高陌、易州、桥头等平原乡镇。到2010年基地肉牛达到20万头,年提供优质仔牛16万头,2020年达到25万头,年提供优质仔牛20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育肥基地重点抓好大巨、塘湖、百泉、解村四个肉牛养殖育肥精品示范园区建设,进而推动全县肉牛育肥业发展。大巨育肥示范园区,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200亩,重点示范肉牛快速育肥技术,到2010年园区入住20头以上的养牛户150户,年出栏肉牛8000头,辐射带动凌云册、高陌乡和尉都乡,2010年达到8万头,出栏5.万头。塘湖育肥示范园区:到2010年饲养育肥达到1.5万头,辐射带动塘湖镇、裴山镇和高村乡,饲养量达到10万头,出栏7万头。百泉育肥示范园区:到2010年达到6000头,辐射带动梁格庄镇、西陵镇和大龙华乡,使饲养量达到5万头,出栏3万头。解村标准化肉牛生产示范园区占地60亩,总投资1100万元,总饲养能力4000头,辐射带动周边乡、村饲养量达到3万头,年出栏肉牛1.5万头。到2010年整个基地肉牛饲养规模达到26万头,出栏育肥肉牛16.5万头,到2010年基地对全县肉牛产业实现整体带动,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38万头,年出栏育肥肉牛20万头,基地内肉牛育肥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基地内肉牛育肥实现标准化生产,年出栏优质育肥牛30万头。发展饲料加工企业,增强肉牛生产后劲。到2007年建成一套年产1万吨能力的肉牛专用饲料生产线,并建立各乡镇兽医站为销售网点的专用饲料销售网络。10、瘦肉型猪产业化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瘦肉型猪规模化、标准化饲养,逐步取代家庭养猪模式。以练台广源猪场、东威集团猪场两个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为龙头推动全县瘦肉型猪标准化生产的进程。引进推广优良瘦肉型种猪,以东威集团、练台猪场、北留召猪场、丰华猪场、曲城猪场、七里庄猪场为龙头进行种猪繁育,生产瘦肉型二、三元杂交商品猪,为全县瘦肉型猪基地提供种源。2007年内以中、东部丘陵平原的高陌、易州镇、白马、桥头、流井、高村、裴山等乡镇为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建成七里庄、西关、郎井庄、东市、南留召、南韩村、曲城等15个养猪标准化生产区,基地生猪饲养量达到90万头,出栏50万头。瘦肉型猪良种率达到100。到2010年全县瘦肉型猪养殖全部实现标准化,取代家庭养猪模式。到2020年瘦肉型猪生产实现工业化养殖,企业化管理。11、建设生态鸡及经济动物养殖区。充分发挥山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鸡及獭兔、火鸡等特种养殖,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在甘河净、桥家河、坡仓、七峪、管头、良岗等西部山区发展生态养鸡和獭兔等特种养殖,到2007年生态鸡发展到100万只,产蛋1.万吨。扶持发展12家规模大的销售公司,拓宽渠道,占领京、津市场。组建集种鸡养殖、孵化、饲料和鸡肉加工销售一体的生态鸡发展公司,每年向社会提供生态鸡雏300万只,配合饲料3000吨,生态鸡肉1500吨,生态鸡蛋生产实行全程跟踪监控,创立易县绿色生态鸡蛋品牌,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根据市场情况,正确指导獭兔、火鸡、鹿等特种养殖,搞好服务,增加山区农民养殖收入。培养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1、建立甘薯深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我县有一定的粉条加工专业村、专业户,但深加工的甘薯食品产业是个空白。以牛岗乡东围场村、高村乡三和庄村为重点建设甘薯加工企业。2、建立小杂粮加工销售公司。以农业太行公司为龙头,以谷子种植基地为基础,以谷子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格局。3、培育药材加工销售公司。药材加工销售在我县已有锥形,以西陵镇五道河药材销售公司为基础,建成易县中药材购销公司,带动药材基地的发展。4、继续加强肉牛龙头企业建设。2007年建成塘湖、百泉、大巨、城内四个过渡式屠宰小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保证易县牛肉顺利进京,年生产优质牛肉2万吨。到2010年通过引资或股份制形式建设高标准肉牛屠宰加工厂,取代过渡式屠宰小区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牛肉品牌认证,打出名牌占领北京市场。年产优质燕都牌牛肉3.5万吨,并全部实现牛肉及产品的同步检疫,精细加工,分割包装。到2020年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包装、熟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名牌生牛肉及系列熟肉制品,使肉牛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5、继续扶持瘦肉型猪龙头企业。以县生猪屠宰肉联厂为依托,通过引资或股份制形式进行扩建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到2007年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屠宰能力达到20万头,创出易县无公害猪肉特色品牌,使之成为牵动瘦肉型猪基地的龙头。到2020年屠宰加工企业实现猪肉分割、包装、熟制系列产品生产自动化,通过国际质量认证。以县饲料加工企业为依托,通过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配合饲料,降低饲料成本,为养猪生产提供饲料支持,到2007年全县生产配合饲料2.4万吨,2010年实现6万吨,2020年达到10万吨。组建生猪产、加、销经济联合体,完善市场信息系统,指导生猪生产,提供市场服务。在易州镇、高陌、流井、裴山建4个生猪交易市场,并达到规定标准。6、建设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牲畜交易市场。(1)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选在交通便利、农产品集中的地方。根据我县的资源条件和基地建设情况,重点搞好四个市场:一是厂城小杂粮批发市场,二是易县蔬菜批发市场,三是山北地芸豆批发市场,四是梁格庄甘薯交易市场。(2)牲畜交易市场重点建设最大的大巨肉牛市场,扩大市场信息网络,开展网上交易,到2010年把大巨北方牛市培育成肉牛产业发展的龙头,市场日交易量达到1.5万头。同时抓好塘湖、百泉两个肉牛产地交易市场的建设,到2010年市场日交易量达到1万头。批发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要抓好市和场两个方面。有市无场,交易受阻,有场无市,劳民伤财。所谓市是和外界的勾通能力,尤其和北京等大城市批发市场的勾通联合。要打入北京批发市场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在北京批发市场建立办事处,主要职能是搞好服务,负责协调工作,为进京从商的人员提供方便;二是发挥集体智慧,和我县深入在市场第一线进行商品交易多年的批发商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因为这些“能人”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垄断市场。政府为他们提供优惠条件,由他们直接将我地新产品带入市场,发送全国各地,会有好的效果;第三是群策群力,多方联系,和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餐馆饭店进行联合,主要是带动精品包装上市,对准高档消费群体,开拓绿色食品的市场空间。要完善配套设施,诸如发货场地、旅馆饭店等。健全服务功能,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制定优惠政策,尤其对外来客商提供宽松的条件,增加市场信誉。同时逐步建立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和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四、丘陵地区发展规划。易县属丘陵大县,丘陵区总面积546.4Km2,涉及高村乡、裴山镇、塘湖镇、白马乡、流井乡等10个乡镇,119个行政村。目前丘陵区杂粮产业已初具规模,小杂粮产量占全县总量的90%,已形成甘薯、谷子两大生产基地;以肉牛繁育示范园、肉牛屠宰小区、瘦肉型猪规模养殖场为龙头的畜牧产业正在逐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进程。现就我县丘陵区杂粮产业与畜牧产业规划如下:10万亩甘薯基地1、甘薯生产。我县是甘薯生产大县,2006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6.7万亩,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乡镇,其中5000亩以上的重点乡镇有白马乡(1万亩)、流井乡(0.96万亩)、塘湖镇(0.8万亩)、裴山镇(0.7万亩)、高村乡(0.5万亩)等五个乡镇,种植面积占全县甘薯总面积的60%。2006年全县鲜薯产量86630吨,其中有近1/3用于加工粉条,年产粉条5000吨,近2/3用于销售鲜薯。甘薯产业年产值达到18970万元。2007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2008年达到8.0万亩,2009年达到8.5万亩,2010年达到9万亩,到2011年达到10万亩,到2020年稳步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鲜薯)达到25万吨,抓好无公害甘薯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力争对5万亩甘薯面积进行无公害认定;3-5个甘薯生产基地及其制品通过无公害认证;扶持建成2-3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甘薯销售和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上新台阶;开发并创出1-2个全国知名品牌。2、甘薯加工。我县甘薯加工以粉条加工为主,用于其它加工的很少。年加工甘薯2.9万吨左右,占年总产量的32%,年加工粉条5000吨。我县的粉条加工以一家一户加工为主,形成了区域连片的重点村,如高村乡的三河庄、北高村,塘湖镇的武庄村,牛岗乡的东苇厂,高陌乡的北东村等都已逐步形成了粉条加工专业村。高村乡的三河庄年加工鲜薯400万公斤以上,年加工粉条72万公斤,年收入可达504万元。高陌乡北东村,全村600亩甘薯,90%用于粉条加工,年生产粉条35万斤,产值122.5万元。目前 “易县永强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和“易县九连山粉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率先进行了商标注册。下一步发展目标: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甘薯基地建设,狠抓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推进无公害化生产,提高产品品位;强化信息服务和市场建设管理,提高产品知名度,改善运销环境,到2010年,使我县年加工甘薯4.5万吨,年生产粉条7000吨。到2020年,使我县年加工甘薯10万吨,年生产粉条15000吨。万亩谷子基地。2006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主要分布在塘湖镇、裴山镇、高村乡、尉都乡、西山北乡等五个丘陵乡镇,种植面积占全县甘薯总面积的90%。2006年全县谷子产量151.5万公斤。2007年建成优质谷子基地5000亩,到2010年我县优质谷子面积达到2万亩。到2020年我县优质谷子面积达到3万亩。特色蔬菜产业。我县食用菌生产主要是平菇和香菇,平菇生产分布在平原乡镇、香菇生产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目前,共建有食用菌生产大棚136个,总量达到78万袋菌棒,总产量达到73.5万公斤,总产值达240万元,增加经济效益96万元,食用菌种植达到430户,人均增收1200元。香菇喜冷凉气候,而山区海拔高、夏季凉爽、空气干燥、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生长。香菇生产技术推广以紫荆关镇恩村、大兴安、教厂、杨家沟、紫荆关为主要示范基地,辐射南城司、蔡家峪、甘河净、七峪四个山区乡镇。到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400亩,产量达到60万公斤,产值达到300万元。畜牧业发展重点。推进肉牛、瘦肉型猪、禽蛋、肉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进程,畜牧生产基本实现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转变,猪牛羊饲养量占全县25,家禽的饲养量占全县22,畜牧产值占全县30。1、瘦肉型猪基地。围绕以东威集团为中心的北京市安全生猪生产基地和以广源猪场为中心的国家生猪活储基地,重点推进靓豪种猪场、洪昌猪场、丰华猪场等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生产和产地认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谋划公司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养殖场户和企业的购销关系,扶持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在高陌、易州镇、白马、桥头等乡镇推广存栏56头母猪、年出栏100头育肥猪、养猪与沼气一体的庭院规模养猪模式,扩大规模养殖,提高产业化水平,并在全县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推广无抗生猪生产技术。以聚源饲料厂为依托,通过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配合饲料,降低饲料成本,为养猪生产提供饲料支持。、肉牛产业(1)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正四方、中罗村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建设,正四方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总投资达到1000万

    注意事项

    本文(山区农业规划.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