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煤防知识、安规培训教材.doc

    • 资源ID:50924636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防知识、安规培训教材.doc

    煤防知识培训教材一、 煤气种类;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我厂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正在进行回收方案1、煤气基本知识(1)煤气是一种不同成分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氮气等。(2)煤气来源 高炉煤气是炼铁高炉冶炼过程中炽热的焦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副产气体。一般产量为30004000M3/吨焦或18002000M3/吨铁。 由于高炉煤气是一种价廉的能源,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因此它除了作为炼铁热风炉的燃料,在攀成钢轧制系统【线材、管材(159连轧管厂、A-R机组)】及烧结、竖炉、动力锅炉房等均以高炉煤气作为主要燃料。 高炉煤气出自炼铁炉炉顶并含有大量炉尘的煤气经过重力除尘器 及布袋除尘器等设备进行过滤净化处理成为净煤气后,大约1/3送至热风炉烧炉,2/3并入公司煤气动力管网(5、7万立煤气柜,稳压8-12KPa)送入各用户(3)高炉煤气性质:A、高炉煤气是一种剧毒(无色、无味、无臭)的可燃气体,比重比空气略重1.295,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其发热值为8001000大卡/Nm3。化学成分为:CO:2530%,CO2:1218%,CH4:0.21%,N2:5558%,H2:12%。CO是一种能致人伤亡的剧毒气体。B、易燃:其中CO、CH4、H2属可燃气体,高炉煤气着火温度700(加热该物质的最低温度),理论燃烧温度为1500左右。C、易爆:爆炸范围(造成爆炸混合物煤气含量%)下限30.上限:75.我厂煤气现状:CO:2530%,焦比降低导致发热值较低,其发热值为790×4.18Kal/m3.每小时回收高炉煤气33万m3。目前放散率低于20。二、 高炉煤气中毒1、 高炉煤气怎样致人中毒?由于煤气中含大量的CO,而CO又是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活性很强,能长时间与空气混合在一起,CO被人吸入人体后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离解缓慢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色素凝结,破坏了人体血液的输氧机能,阻碍了生命所需的氧气供应,是人体内部组织缺氧而引起中毒,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分离要比氧与血红蛋白分离慢3600倍,也即当3/4血红蛋白被CO凝结后人很快会死亡。 2、煤气中毒与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空气中CO浓度多少以及中毒时间的长短有关。 (1)空气中CO含量与人体的反应空气中CO浓度(%)接触时间产生后果0.018小时以内无显著后果0.051小时以内无显著后果0.11小时以内头疼恶心、周身不适0.520-30分钟中毒致死1.01-2分钟中毒致死 (2)煤气安全卫生标准空气中CO含量30mg/m3(26ppm)50mg/m3(44ppm)100mg/m3(87ppm)200mg/m3(175ppm)允许停留时间全卫生标准1小时以内半小时以内15分钟以内3、煤气中毒程度及表现A、轻度中毒:从表面上看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不大,但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疼头晕,有时恶心、呕吐、四肢无力。B、中度中毒: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微弱,心慌昏迷,呼吸急促,烦燥不安,知觉敏感度降低或表现出意识混乱,对光反应迟钝,血色呈桃红色,患者处于昏睡之中。C、严重中毒:中毒者口唇呈桃红或紫红色,指甲花白,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有时患者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处于假死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4、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A、煤气设备漏气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处理不及时;B、带煤气操作而不戴防毒面具;C、操作人员对煤气的性质和危害性认识不足,麻痹松懈;D、在煤气区域、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或睡觉;E、停送煤气工作组织得不好,对工人教育不够,责任不落实,联系确认不到位等;F、为了赶生产任务,迫于一定压力,忽视人身安全,凭经验行事而不按规程办;G、煤气倒流到相连的管线内,如氮气管、排水管等,引起检修人员操作人员的中毒;H、煤气区域不挂警示牌;I、煤气压力超高把水封击穿造成大量跑煤气。5、煤气区域作业安全规定A、进入煤气区域进行日常检查,可有所在岗位操作工进行安全互保。如发生煤气大量泄漏,必须通知煤气救护到场。B、凡进入煤气区域检查或作业,必须携带煤气报警器。C、凡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在监护下方可作业。D、到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佩带煤气救护工具和煤气报警器。一旦检测CO超标,必须先戴好防护用具方可作业。E、煤气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必须通知煤气救护到场办理动火证,在煤气救护和岗位操作工监护下作业,且动火前由岗位操作工做好防火措施。F、煤气区域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相关人员首先应佩戴好防毒用具,本作用最短时间先将中毒者抬离现场,边报告边抢救的原则进行。G、煤气设备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时,相关人员根据厂下发的煤气防护知识要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三、处理方法1、发生煤气中毒的到处理方法(1)立即报告生产调度部门,说清事发地点,有条件应及时切断或减小煤气来源,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就近的医院或保健站,以派人员到现场抢救,在煤防人员到达前,可组织一些具有救护知识的(身强力壮)人员尽早将中毒者救出煤气区域,并在出事地点布下岗哨,对事故现场进行戒严,以防事故扩大;(2)将中毒者迅速及时救出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并派专人维护秩序;(3)对中度轻微者(如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医院抢救,有条件可先向中毒者输氧;(4)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有条件先输氧,并请医生赶到现场抢救;(5)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做人工呼吸,同时请医生赶到现场抢救;(6)中毒未恢复知觉前,就近急救,不得送往较远医院,就近送医院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务人员护送。2、煤气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现煤气中毒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工长,值班工长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救援方案,切不可盲目组织人员到煤气泄漏点救护,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人员伤害。正确的做法:迅速切断煤气泄漏的煤气源,然后组织人员佩戴好防毒面具到事故地点将中毒人员救离现场,抬到空气流动的地方。在工长组织实施抢救,同时通知调度室联系救护车、消防车及相关人员,情况严重时,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厂领导和厂安全员,通知总调请求更多的救援。在救护车未到达之前,可对中毒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抢救,通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首先摘掉活动假牙,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使中毒者仰卧,用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将其牵出以畅通呼吸道、托住患者下巴,使头往后仰、另一支手住患者鼻子,深吸一口气后,紧对患者之口吹入(可垫两层纱布),然后嘴离开,手松开,让患者胸部回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以每分钟14=16次为宜。四、 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1、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与煤气安全规程;2、严格执行煤气停、送工作的组织、报告、联系、确认制度;3、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检修,必须办理动火证,同时,防护人员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如:箱体、加热炉内、管道等),必须事先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经二小时以上自然通风,做鸽子试验或CO含量测定,确认合格后, 煤气救护人员同意,方可入内作业,并设专人监护;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设备应有定期泄漏检查制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6、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准在煤气区逗留、休息或睡觉;7、蒸汽、氮气吹扫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连通,用完后,必须可靠切断,防止煤气倒窜造成中毒。8、带煤气作业,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学会正确使用),不能蛮干和凭经验办事;9、煤气区域应挂明显的安全标示牌;10、新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经过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11、在煤气区域工作,时间不得过长,要轮流休息;五、 煤防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报警仪:1、 防水、防雾、防震、防腐蚀、防高温、防碰撞、防火源。2、 严禁拆卸、定期送检,确保检测的准确性。3、 保持清洁。 空呼机:1、 防划伤、碰撞。2、 不得接触高温(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不得60)。3、 随时检查气压是否正常,有无泄漏。当压力不够时(16 KPa)要及时更换。当发生低压报警时要及时离开危险区域。六、 煤气着火的预防和处理一般来说,煤气着火主要煤气设备泄漏遇火而引起,着火地点一般在人孔、法兰、放散阀、阀门、管道裂缝、蓄热式烧嘴与炉墙钢板结合处,但煤气设备爆炸也会造成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1、 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1) 确保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发现泄漏及时处理。(2)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3) 煤气设备周围10米内不准有火源和堆放易燃易爆品,以防引起着火。(4) 带煤气工作时,要用铜质工具或钢制工具要涂黄油保护,以免工作时发生摩擦火花,引起着火。(5) 接地线要每年测一次,电阻小于4欧姆,以减少雷电造成的火灾。2、 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1) 由设备或管道关闭不严,局部泄漏引起小火时,可用黄泥油、湿 麻袋、灭火器等灭火,然后按相关规定处理泄漏。(2) 直径小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灭火。(3) 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切记不能一下把煤气切断,以防回火爆炸。(4) 煤气大量泄漏引起大火时,可采取关闭降压,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同时应立即通知消防队、煤防站,报告生产调度部门,并做到: 立即停止使用煤气。 派专人掌握煤气压力,确保降压后,管道压力100Pa,绝对禁止仓促关阀。 火灭后,将阀门关严。(5) 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因急剧收缩而断裂、变形;(6) 煤气设备附近着火,但并未殃及设备时,可正常生产,但必须采取措施将火源隔开及时熄灭,当煤气设备温度不高时,可用水冷却设备,维护正常温度。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点火安全操作规程1、点火前要全面检查空、天然气、煤气管道和机电设备,确认完好后,才能由煤钳工按程序点炉,但必须有主管领导或专职人员在场指挥。2、提前半小时启动风机,并将冷却水系统全部打开。3、新炉或检修后的加热炉点火时,打开各段放散阀,先用氮气进行吹扫,后通入天然气、煤气,经爆破实验合格后,方可点炉。4、点炉时,除参加点炉操作业的加热炉组长、看火工、煤钳工和防护站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外,其余无关人员都必须远离现场。5、点炉应先给火源后开天然气,必须有一人在窥视孔观察,站位应呈45度角。若点火不着,必须立即关闭天然气手动碟阀,并开大空气阀门进行吹扫,放散约15分钟后后,重新做爆破实验合格后再按顺序点炉。当蓄热式烧嘴点火时,必须确认点火烧嘴火焰正常、稳定,方可打开高炉煤气按正常程序进行点火。6、点火后发生个别烧嘴熄灭必须重点,如大部分烧嘴熄灭则应按停炉规程停炉,进行1015分钟炉堂放散再重新按点炉程序点炉。7、炉温低于700时,严禁不给火源,直接开天然气点炉。8、高炉煤气着火温度较低,所以炉温必须在800是,方可引高炉煤气。第二节、高炉煤气点火安全规程1、送煤气前必须确认加热炉内的天然气烧嘴燃烧正常。各类防毒面具、CO监测仪器正常可靠。2、。点火前要全面检查空、煤气管道吹扫置换完毕和排烟风机、换向阀运行正常,确认完好后,即检测合格后才能由煤钳工按程序送煤气,但必须有主管领导或专职人员在场指挥。3、点炉时,除参加点炉操作业的加热炉组长、看火工、煤钳工和防护站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外,其余无关人员都必须远离现场。5、点煤气前煤气爆破试验合格,炉温800,煤气压力大于4KPa,空气总管压力6.5KPa,确认空气换向阀处于起始位置,方可打开高炉煤气按正常程序进行点火。6、点火时依次从均热段、加热段、预热段逐段点蓄热式烧嘴(煤气阀门、空气阀门及相应煤烟、空烟阀门开度为25%)。7、当烧嘴火焰稳定燃烧一定时间后,方可对该烧嘴对应的空、煤气换向阀进行换向,此时必须手动换向数次后方可将该系统投入自动状态。7、炉温低于800时,严禁直接点高炉煤气。第三节、停炉安全技术规程1、在整个轧线计划停轧,准备检修时,环形炉只出钢不装钢并把最后一批管坯全部加热完毕并送轧线轧制,此时随着炉内管坯减少,热工仪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供给炉内的空、煤流量。当炉内管坯只剩下约5根时,热工仪表控制系统由自动控制改为手动控制。2、当炉内管坯出完后,关闭各段烧嘴前煤气、天然气管道手动阀门和总管上的流量调节阀,烧嘴前空气管道手动蝶阀暂不关闭,各段空气总管流量调节阀开度调到15%,继续向烧嘴供风,目的保护烧嘴。换向系统继续投入运行,30分钟后,关闭该系统。3、关闭炉前管道上测量流量、压力一次仪表上的手动阀。4、关闭炉前煤气、天然气总管上的第一个手动切断阀(燃气专业设置),打开各段放散阀并用氮气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5、全开装、出料炉门,烟道闸板开度根据降温速度而定,炉子采取自然降温。当炉温降到200以下时,炉内冷却水关闭。6、停炉时风机应保持运转,烧嘴风阀关闭完毕后,应开打热风放散阀,以保护换热器,待烟道温度低于400时方可停助燃风机。7、在炉前、炉内所有设备停止运转后,干油润滑站停止工作。8、在此,环形炉区全部设备停止运转,等待检修。 第四节、烘炉安全技术规程1、 烘炉前必须确认烟囱有无抽力(新建的加热炉烘炉前必须提前2小时对烟囱进行烘烤保证烟囱抽力)。2、 确认各设备运行正常,水冷系统、仪器仪表正常可靠。3、 严格按烘炉曲线的要求进行升温、保温,并做好相应记录,记录间隔时间应不大于1小时。4、 新建或大修的加热炉烘炉,当烘炉温度在250以下时,打开所有检修孔门。250以上时关闭或封堵所有检修人孔,打开空、煤气上的流量调节阀,启动鼓风机和换向系统(此时应小开排烟机前调节蝶阀和蓄热式支管上的手动蝶阀)。5、 烘炉时密切注意天然气、煤气压力(低压不得小于:天然气5KPa、煤气2.5KPa ),若遇异常按有关制度进行,炉膛压力(850以下炉压为微负压)。6、 根据烘炉曲线随时增加烧嘴数量。烘炉时炉底保持长期运转。7、 烘炉期间随时开启装出料炉门,观察炉内状况,定时对炉体进行巡视,注意耐材变化。第五节、操作工安全技术规程1、 出料要夹稳抬起,不许夹在一端向外拖,夹料杆漏水必须补焊好,不许漏水于炉内,损坏炉体。2、 进料要根据炉内情况,炉底过高或边沿砖严重受损,经调度室同意可空角度。进料不能撞入炉底内环间隙,已撞入必须勾出。3、 边沿砖损坏被取出,必须要用耐火材料热补好,避免烧坏支撑板和钢结构。4、 进出料及炉前机械设备进入自动状态,思想要高度集中,一但发现有异常动作及报警信号,要立即处理。5、 在需要使用撬棍撬动辊道上的管坯时,要注意撬动方向防止钢管滚动后打伤自己和他人。6、 在热态下使用过的钢丝绳,应及时报废,严禁再次使用。7、 当管坯区域或穿孔机区域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工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8、 炉底要保持清洁整齐,发现炉内掉有砖块时要及时清除,不准向炉内和水封槽内扔杂物。9、 装、出料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得爬上小车,如需上车工作,必须和操作工联系好,在车停稳后方可上车。第六节、看火工安全技术规程1、在打开炉子两侧窥视孔观察炉内情况时,站位应与窥视孔中轴大于45度角,预防火焰或炉气喷出,烧伤手和脸。2、如生产过程中发现有燃气泄露等情况,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及煤钳工,并挂上“严禁烟火”牌子,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生产3、 送天然气、点火时,应做好点炉前的准备工作,确保烟道、炉膛通风良好,并做好爆破实验,点火时,应有两人以上互保,并应缓慢打开燃气球阀,严禁猛开燃气阀门,防止发生烧伤。4、 正常生产时,应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调整热工制度,防止钢件熔化,出料完毕要关闭炉门。计划停炉要将炉内钢坯全部出完,停轧时,应根据停轧时间适当降低炉温。5、 如停电,确认风机出口闸板及天然气切断阀是否自动关闭,并及时关闭烧嘴前空、天然气、煤气手动碟阀,待供电恢复,重新点炉。6、如发现水封槽有异常情况或异常响动时,或出现卡炉时,应立即停转炉底,待清除后方可继续作业,严禁强行作业。7、在炉顶工作时,要注意管道走向,防止受伤,关闭炉顶烧嘴时,严禁站在砌筑体上工作。8、应加强对现场设备的巡查,如发现设备或冷却系统出现问题时,又无法解决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和当班电钳工,及时处理。9、清扫炉底,天然气、煤气管道及通风管道时,必须采取系安全带措施,进入炉底,内环工作,必须二人以上,炉底照明保持良好。10、工作时严禁跨辊道及台架。11、煤气区域操作应配备便携式CO报警装置,并有人监护。当CO浓度超标,超过50PPM时,应立即离开,佩带好放毒面具后,方可井入煤气区域操作。第七节、环形炉安全确认及检查1. 炉子正常生产时,应特别注意现场固定CO报警仪,正常值为小于50PPM,若偏高报警,则说明有CO泄漏,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进行处理,未处理好前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或经过加热炉本体区域。2. 生产时无关人员不允许开闭或调节炉子区域阀门、控制元件。3. 自动控制时,要经常对炉膛进行检查,不允许不带手套开启观察孔,开观察孔观察时,要注意炉膛烟气喷出。4. 在自动生产时,要注意各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允许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生产。5. 在生产过程中,应两人一组,携带CO浓度报警仪,巡视炉体周围、煤气管道、引风机、换向系统,发现异常应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进行处理。6. 在检修完毕后,不允许将建筑材料及相关工具随意摆放,如有工具遗留,不允许赤手摸拿,必须带帆布手套。7. 电源合闸前,应对该区域进行检查,消除危险隐患并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8. 检查炉区传动部件上有无杂物,装、出料机上有无无关人员。9. 严禁在加热炉坑道、炉底、内外环操作平台、炉体周围休息、睡觉、吸烟、烤火。10. 在炉顶检查时,要注意防爆板突然发生破裂而伤人。11. 停炉后要确认煤气总管上盲板阀是否严密、可靠。大、中修时必须对管道进行吹扫,经检查炉内、管道内煤气检测必须合格、安全方可作业。12. 进行炉体砌体检修时,未经允许,不得参与砌体的维护处理工作。13. 不得私自拆卸煤气管阀门,严禁在煤气管道上接电焊机地线或电焊引弧严禁撞击煤气管道。14. 加热炉大、中修前必须对参加设备检修的所有人员进行煤防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注意事项

    本文(煤防知识、安规培训教材.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