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根源.doc
摘要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而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在于不安全心理。本文在分析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而有效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建设一、引言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人往往是事故的肇事者,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之后也往往隐藏着人类行为的失误。同时,据相关事故案例统计,事故的发生80%以上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理论和现实共同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导因素。人是有思维的劳动者,其行为取决于人的心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大多是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因此,提前了解煤矿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心理进行预防和矫正,克服作业中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的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从而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根据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导致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1.侥幸心理明知那样做会有危险,但又认为不一定碰巧会出事,或者以往曾经做过而并没有出事,企图侥幸成功的心理状态。产生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的误导。在一些从未发生或多年未发生事故的生产部位和环节上,较容易出现以所谓“老经验”为定式的操作行为,人的危险恐惧心理减弱,从而强化不良心理,形成错误积累,进一步放松警惕,发展为胆子更大、频率更高的违章,最终酿成大事故。2.逆反心理某些特定情况下,个别人在好胜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见或对抗情绪等心理状态下,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反的对抗心理状态。在实践中,有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责代教、以罚代管,导致矿工工作热情不高、反感、不服气,也是逆反心理的致因。3.麻痹心理安全警觉性差,自以为绝对太平,满不在乎,麻痹大意的心理状态。人们之所以不自觉地表现出麻痹心理:一是由于从事某项重复性的工作,习以为常,而临危不视;二是在从事一项工作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丧失戒心;三是注意力不集中,未能及时发现反常现象,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束手无策;四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4.逞能心理自以为能干,自我表现,敢于违章,视冒险作业为英勇行为的心理状态。其表现特征为:一是好胜心理,喜欢到处逞英雄;二是爱与人打赌,不计后果;三是曾有违章行为而未酿成事故的经历;四是为争取时间和抢工,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置之度外,只顾眼前得失,不顾客观效果,固执蛮干,不听劝阻。5.从众心理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用自己的理性和识别能力做出判断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俗称的“随大流”。由于从众,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为和动作很容易泛滥成灾,从而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6.省能心理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总希望以较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养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省能心理主要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或者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由于省能心理作祟,操作者可能忽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装置从而引起事故。7.厌倦心理长时间从事单调、重复性工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煤矿井下作业是一种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长时间地从事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厌倦心理;身心经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容易导致警惕性降低,从而引发事故。8.违心心理明知领导人的某项指令不正确、不规范,但不敢抵制,而是屈从于领导的权威,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应该这样做的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三、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包括安全思想和意识、行为规范、安全作风、安全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机制等。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安全文化层次构成。基于不安全心理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每个职工的一切行为自然地规范在统一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1.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调动煤矿各级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一切服从于安全,一切服务于安全。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合理使用和考核人,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安全管理活动,鼓励职工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满足职工的各种安全需要。2.决策层安全文化建设决策层作为煤矿的最上层,首先,不断地从文化的“物态、制度、精神”三个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其次,制定安全目标。安全目标主要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的目标,能够有效得提高矿工的成就感、克服厌倦心理。同时,结合近期目标建立有实现难度的远期目标,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人对安全目标的再实现增加动力;最后,严格落实矿、长安全责任制。3.管理层安全文化建设建立直接与心理安全挂钩的安全约束体系,主要包括安全基本制度、安全专项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三个方面。安全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上级安全文件、安全规程和作业流程等,必须无条件地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安全专项制度,根据有关基本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不能一味地照搬照套。从日常反“三违”做起,一要营造严反“三违”的局面,只要发现,依律严办;二是增强反“三违”职能部门的威严,要把反“三违”的权力充分下放到相关职能部门,打造“ 公平”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制约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和省能心理等。利用多种渠道、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井上、井下形成人人思想稳定,人人思想安全的良好风气。心理安全管理制度应从基本的劳动组合、职能培训、行为规范入手,各项规范和准则均应起到安全向导的作用。加大安全投入,优化工作环境条件,对矿井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区队每周、矿每旬都要现场监督检查,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发现的隐患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人、整改时间。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放炮和防治水管理措施。在煤尘管理上,抓好薄煤层注水,落实薄煤层防尘措施。4.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企业操作层的安全心理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效果。通过对每个矿工安全心理的测试,判定其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易发人的工作,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根据人的生物规律现象,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作业时间,对精力下降期的人员安排休班,真正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提高操作层的心理素质,主要通过安全教育来实现,包括安全心理培训、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等内容。安全心理培训,能使工人建立起安全心理模型,提高安全心理容量,使工人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和反应。但心理培训应做到有步骤、有阶段、有计划的进行。安全法规教育带有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教育广大矿工自觉遵守。安全知识教育使矿工通过解决应知问题,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全技能教育使职工学到相关的技能,提高作业纠错能力、辨别危险的能力、排除事故的能力、事故应急和处置操作的能力。安全思想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方针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四、结束语 人的不安全心理是不安全行为的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中,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次的安全文化建设,克服不安全心理,杜绝不安全行为,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陈宝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姚庆国:煤炭安全生产与事故经济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3倪文耀:构建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探讨J.煤炭学报,2003年第9期4张万奎:从三个层次建设煤炭企业安全文化J.煤炭企业管理,2005年第2期5黎志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第6期来自: 安全管理网() 详细出处: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涌出特征 作者:张雷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11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21日 瓦斯是煤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少数低瓦斯矿井由于瓦斯规律不明,对突发的局部瓦斯异常涌出常疏于防范,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瓦斯事故(根据近几年统计资料初步表明,该类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25%左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矿井瓦斯赋存、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煤矿,特别是高、突瓦斯矿井的重点研究课题,瓦斯研究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 夹河煤矿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涌出特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夹河煤矿是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主力矿井之一。从近几年生产中瓦斯涌出情况及实际瓦斯涌出资料来看,夹河煤矿矿井瓦斯来源较为丰富,因此,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延伸,瓦斯涌出量的增加,瓦斯涌出异常现象的发生将成为可能。故探明并了解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涌出特征,对于更好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瓦斯防治技术措施,避免采掘工作面瓦斯积聚和超限、甚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做到预防瓦斯超前,实现矿井安全采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夹河煤矿2#、7#和9#煤层物理性质和煤层特征分析2.12#、7#和9#煤层描述(1)下石盒组2#煤层2#煤层全区发育,沉积特征明显,属结构复杂、沉积较稳定的可采中厚煤层。煤层厚度0.204.41m,平均1.81m,煤的容重为1.34t/m3,其变化规律与井田构造格架有关。(2)山西组7#煤层7#煤层全区发育,沉积特征明显,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中厚煤层。煤层厚度0.375.35m,平均2.28m,煤的容重为1.34t/m3,其变化规律与井田构造格架有关。(3)山西组9#煤层9#煤层在夹2号断层以东及F1号断层上盘,总体上9#煤层沉积厚度大,稳定性好;而夹2号断层以西煤层沉积厚度小,稳定性差,属大部区域可采的较稳定中厚煤层。煤层厚度0.204.05m,平均1.49m,煤的容重为1.35t/m3,其变化规律与井田构造格架有关。2.2夹河煤矿2#、7#和9#煤层物理性质夹河煤矿2#、7#和9#煤层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表1 夹河煤矿2#、7#和9#煤层物理性质 煤层号 颜色 光泽 坚固性系数 真密度 视密度 断口 裂隙 2# 黑色 半亮半暗淡型 2.065 1.314 3 1.247 8 条带状、鳞片状至块状 发育 7# 黑色 半亮型,玻璃光泽 3.435 1.336 8 1.253 4 条带状、具平坦状至贝壳状 发育 9# 黑色 半亮光亮型玻璃光泽 2.812 1.313 2 1.220 6 条带状、块状结构 发育 3 夹河煤矿2#、7#和9#煤层瓦斯地质分析3.1钻孔煤层瓦斯含量及成分分析近几年,集团公司地质勘探工程处对夹河煤矿2#、7#和9#煤层进行了23次瓦斯含量解吸测定,钻孔煤层瓦斯分析使用瓦斯吸附解吸实验仪及气样色谱质谱仪进行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与成分分析。测定结果如表2所列。由表2可知,7#、9#煤层甲烷含量较2#煤层高,各煤层瓦斯成分均以甲烷为主,重烃微量。据煤层瓦斯成分分析,本煤田瓦斯分带应为沼气带。表2 主要煤层瓦斯含量与成分测定结果 煤层编号 甲烷含量毫克/克·可燃物 瓦斯成分 CH4(%) CO2(%) N2(%) C2C8(%) 2# 0.5754.6612.73 27.3382.7160.76 6.7017.9712.06 0.0656.4422.58 0.008.084.60 7# 0.4878.3744.49 35.0291.9166.07 4.9913.548.74 0.0952.6623.64 0.004.081.55 9# 0.69010.1194.528 42.2994.6278.28 2.4713.207.04 1.8937.2214.39 0.001.280.29 3.2夹河煤矿瓦斯地质分析综合分析瓦斯测试结果来看,夹河煤矿深部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为:(1)7#、9#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绝对瓦斯量与相对瓦斯量按11.3计算,7#煤层有2个样,9煤层有1个样,所换算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d。(2)各主要煤层瓦斯含量成分复杂,除甲烷外,可燃气体还包括C2H6NC4H10。CO2含量一般占总气体量的7.04%12.06%。(3)封闭式的F1和F2逆断层对瓦斯的逸散没有影响,而作为张开式的F4正断层附近瓦斯含量明显减少。(4)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气体的保存有一定影响。(5)夹河煤矿整体上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在夹河煤矿的西部区域,由于存在小型褶曲构造,顶板砂岩含泥质成分,透气性差,为瓦斯积聚创造了条件。曾在西部区域采掘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瓦斯涌出和小型喷出现象,最高相对瓦斯涌出量高达9.76m3/t·d,该区域属于异常瓦斯涌出区。(6)地质构造与瓦斯涌出关系密切。小断层密集地段,易于瓦斯的扩散和溢出,瓦斯涌出往往偏低;对于2#煤层来说,由于1#煤层与2#煤层相距较近,瓦斯联系较为密切,当开采2#煤层时,必须注意1#煤层对2#煤层的影响,避免发生瓦斯涌出现象;对于工作面处于小型褶曲的轴部时,易于出现瓦斯积聚。3.3夹河煤矿瓦斯涌出特征分析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观察,夹河煤矿瓦斯涌出量有以下几个特点:(1)深部水平的相对瓦斯涌出量高于浅部水平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如表3所列。可见,随着开采水平不断向深部延伸,地温和地压不断增加,CH4和CO2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呈现增加趋势,如表3所列。表3夹河煤矿不断延伸的CH4和CO2的相对瓦斯涌出量 年度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m3/t·d) CH4 CO2 CH4 CO2 2001 10.59 10.45 4.58 4.51 2002 12.93 8.96 4.94 3.42 2003 10.18 13.3 4.41 3.79 2004 13.04 12.87 5.22 5.61 2005 11.02 8.04 5.22 3.81 2006 14.03 11.78 6.64 5.58 2)下石盒子组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高于山西组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3)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有关。煤层较厚时,瓦斯含量高,而煤层较薄时,瓦斯含量低。同时,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亦与煤层的瓦斯含量有密切关系。当顶板为泥岩且完整时,透气性差,不利于瓦斯的逸散,瓦斯含量往往较高;当顶板为砂岩且裂隙发育时,透气性较好,有利于瓦斯的逸散,瓦斯含量往往较低。从以上分析可见,随着矿井的延伸,地温和地压的不断增大,夹河煤矿的瓦斯涌出量也有增大的趋势,瓦斯异常涌出区也将增多。因此,对于瓦斯的管理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对于开拓新水平或靠近褶曲及断裂带附近时,必须注意瓦斯涌出量的变化。3.4夹河煤矿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1)煤层的围岩条件煤层是瓦斯的良好储集层,围岩的性质直接影响到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从煤层顶、底板岩性看,2#、7#和9#煤层直接顶均由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局部为中、细砂岩。当煤层顶板为泥岩时,甲烷含量一般较高;当煤层顶板为砂岩时,甲烷含量一般较低。(2)褶曲结构对瓦斯含量的影响褶曲对煤层瓦斯的分布和聚集有一定影响。从各煤层甲烷含量分布可以看出,较高的甲烷含量点多分布在背斜轴心处,特别是地垒构造带形成高瓦斯区,同时也受煤层顶板岩性变化的影响。(3)断层结构对瓦斯含量的影响井田断层较发育,大小断层多达几十条,且以逆断层为主,断层落差在8270m之间,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由各煤层甲烷含量分布可以看出,断层附近钻孔甲烷含量一般较低,分析其原因与井田经历3个时期时,不同方向挤压力产生的裂隙和煤层与对盘接触的岩性有关。当煤层与对盘砂岩接触时,瓦斯含量降低;当煤层与对盘泥岩接触时,瓦斯含量趋于增大。3.5各煤层瓦斯涌出来源分析开采区域内主要可采煤层分为2#、7#和9#煤层,按照由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首先开采的煤层,瓦斯涌出量不仅包括本煤层瓦斯涌出量,而且包括相邻煤层的卸压瓦斯涌出量,因此首先开采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当首采的煤层开采后,其余煤层瓦斯涌出量均低于本煤层的瓦斯含量,所以,做好首采煤层的瓦斯治理工作非常关键。3.6各煤层瓦斯突出预测从钻孔采取各煤层煤芯制作煤样进行煤的瓦斯吸附解吸实验,从测定结果分析可看出,7#、9#煤层甲烷含量较2#煤层高,各煤层瓦斯成分均以甲烷为主,重烃微量。据煤层瓦斯成分,井田瓦斯分带应为沼气带。同时按照由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首先开采2#煤层,使7#、9#煤层得到解放和瓦斯释放,从而消除局部7#、9#煤层区域的高瓦斯涌出和可能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4 结语从以上有关夹河煤矿3个煤层(2#、7#、9#)物理性质和煤层特征分析、钻孔煤层瓦斯含量及成分的实验分析和井田瓦斯地质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夹河煤矿2#、7#、9#煤层赋存稳定,受到地质破坏较少,孔裂隙均较发育,有利于煤层瓦斯的释放。(2)夹河煤矿2#、7#、9#煤层瓦斯成分以甲烷为主,重烃微量,井田煤层瓦斯属于沼气带。(3)从井田瓦斯地质状况分析,当煤层顶板为泥岩时,甲烷含量一般较高;当煤层顶板为砂岩时,甲烷含量一般较低。较高的瓦斯含量点多分布在背斜的轴部。而较低的甲烷含量点多分布在背斜两翼部位。当煤层与断层相遇时,若与断层对盘砂岩接触,则瓦斯含量降低;若与断层对盘泥岩接触,瓦斯含量趋于增大。(4)按照由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首先开采的2#煤层,瓦斯涌出量不仅包括本煤层瓦斯涌出量,而且包括相邻煤层的卸压瓦斯涌出量,因此瓦斯涌出量较大,而7#和9#煤层瓦斯涌出量均低于本煤层的瓦斯含量,所以做好2#煤层的瓦斯治理工作非常关键。(5)根据钻孔取样的初步瓦斯参数分析,可以确定2#、7#、9#煤层均没有突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