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yjm).doc
-
资源ID:50930601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yjm).doc
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论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摘要:交通事故处理中,通过痕迹的检验与鉴定,应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我们可以解决一些专门问题,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痕迹检验鉴定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交通事故案件的性质,直接揭露交通事故真相,审查、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可靠性。这无异于扩大、延伸了办案人员的感知能力。另外,痕迹的检验与鉴定还有助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本文中,我结合了基础理论和实际案例,对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如何发挥作用作以理解、分析和研究。关键词:痕迹 检验鉴定 交通事故处理 作用现如今,道路上的车辆逐年增多、道路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各种道路交通问题不断凸现。其中,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让我们尤为担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破坏性事件。不论发生在车辆之间、车辆与人员之间、车辆与物体之间的事故,还是车辆自身发生的事故,都将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交通事故现场必然存在事故痕迹,痕迹的检验鉴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处理交通事故的关键,是交通事故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痕迹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科学办案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提高事故处理效率,正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一 交通事故痕迹交通事故痕迹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相互作用时,在彼此间的作用面上形成的印迹。主要分为地面轮胎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和其他痕迹。 二交通事故痕迹物证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主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痕迹物证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肇事现场上各种形象痕迹的位置,如车辆轮胎的印痕,破碎玻璃,车辆掉下来的各种零件,以及尸体的姿式、位置、分布情况和痕迹形成的特点,来判断案件的性质;可以为缩小侦查范围提供依据;可以为查找肇事车辆提供有效证据,利用现场轮胎印痕,车辆肇事时掉下的各种零件,可分析车辆的种属;可以为发现、提取固定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可以为侦查破案、起诉、审判提供重要证据。其作用在于:分析事故的形成和认定交通事故的责任;判断肇事车辆种类和驶离方向;认定肇事车辆;为分析事故责任和法庭诉讼提供证据;调解轻微和一般事故。三地面轮胎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和其他痕迹(一)地面轮胎痕迹地面轮胎痕迹是指车辆轮胎相对于地面作滚动、滑移等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痕。根据轮胎相对地面的运动形式不同,地面轮胎痕迹分为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和搓压印等五类。地面轮胎痕迹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痕迹之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留下的地面轮胎痕迹(轮胎花纹、长度、宽度、起止点等)对于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经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判断逃逸车辆种类和行驶方向、测定和计算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轮胎痕迹鉴定处理交通事故时,我们可以判断以下几个问题:(1)判断轮胎的类型:通过轮胎印记花纹可以判断轮胎的类型。胎面花纹不同,适用的车辆类型也不同。(2)判断造势车辆类型:根据车轮印的形态(轮印宽度、相互关系等)可以推断是自行车、手推车、汽车、畜力车还是摩托车。(3)推断车轮数量:一般要以转弯处车轮印数来确定车轮数量。(4)确定车辆种类:根据车轮印宽度可确定车辆种类。(5)判断行驶路线是否正确:行驶路线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其是否在交通规则规定的车道上或道路部位上行驶,这可以从车辆停在制动印痕的起讫点时,前后轮至路边的距离中得到证实。(6)判断车辆行驶方向:根据车轮印痕的形态加以判断。(7)判断驾驶人遇危险情况时采取的措施是否有利:根据紧急制动时的拖印有无及拖印形态加以判断。(8)判断制动速度:根据制动拖印计算事故发生前车辆的行驶速度,以进一步判定是否发生了交通违法行为。(9)判断碰撞接触点:可以根据两车的接触部位和地面轮胎痕迹的突变点判断接触点。(二)车体痕迹车体痕迹主要是指在交通事故过程中,因车辆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在车体上形成的能反映造痕客体接触面外表结构特征的反映形象。按痕迹保留状态不同,分为立体痕迹、平面痕迹和整体分离痕迹;按痕迹的特征不同,分为静态痕迹、动态痕迹;按事故痕迹形成过程分为初始痕迹、导致痕迹和二次痕迹;按痕迹形成机理不同,分为撞击痕迹、刮擦痕迹和其他痕迹。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碰撞会留下各种痕迹,根据这些痕迹可以确定现场性质、确定肇事车辆、判断车辆接触地点、车体接触部位并确定接触表面物质的种类和成分。车辆与车辆的碰撞事故,必然造成车体不同程度的破损,通过对这种碰撞机理的分析,可以推断事故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并且,我们可以利用车体痕迹再现事故车辆的行驶状态。分析车体痕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车辆碰撞、接触部位、接触方式、接触角度,判断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为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和形成过程,进一步推断驾驶员的操纵行为提供依据。(三)人体痕迹人体痕迹是指在交通事故中与车辆、道路、物体接触,遗留在人体衣着和体表上的印迹。人体痕迹分为人体体表痕迹、人体衣着痕迹。人体痕迹检验与鉴定的主要任务是确认案件性质,查明人体痕迹形成机理,判断损伤形成过程,损伤时间推断,确定机动车驾驶人,确定自行车驾驶人是骑行还是推行等。(四)路面痕迹广义的路面痕迹是指在交通事故过程中,以路面作为承痕客体形成的各种痕迹。主要包括路面轮胎痕迹、路面损伤痕迹、路面搓压痕迹和路面附着痕迹。研究路面很急的目的是通过对路面痕迹的分析,解决接触点的勘查及认定问题。路面痕迹检验与鉴定的作用:一是确定事故接触点;二是分析碰撞后车辆和被撞行人的滑动方向和轨迹。(五)其他痕迹其他痕迹是指地面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和路面痕迹以外的交通事故痕迹。主要有轮胎破损痕迹、车体燃烧痕迹、爆炸痕迹和其他人为破坏痕迹等。四综合运用交通事故痕迹检验必须对事故现场的各种痕迹进行全面、客观、细致的综合分析,以更好地发挥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为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下面,我用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说明。某日3时20分,在某环路主路上,周某驾驶小客车由南向北行驶时,将在道路内的武某碾轧后,又与道路东侧护栏相撞,事故发生后武某死亡,小客车及护栏损坏。凌晨3时整,郑某报警。经现场勘查,对小客车前保险杠右侧下沿附着血迹进行痕迹检验鉴定,证实为武某所留;周某不具有合法的驾驶资格;经法医鉴定,武某颅脑粉碎性骨折、双泪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双侧股骨骨折。案件中,死者尸体上遗留的痕迹以及在现场留下的搓印和血迹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第一 验证了武某在案发前已经受伤倒地的事实。首先,现场血迹、人体搓印、尸体由南向北分布,血迹先于人体搓印形成,说明死者在案发前已受伤倒地。这与周某、郑某的陈述一致。其次,现场血迹呈滩装,说明已有一定的出血量,该出血量不可能在瞬间内形成,证明死者受伤倒地已有一定时间。这与证人郑某于事故发生前就报案称发现死者倒卧在道路上的事实相印证。再次,周某所驾小客车只有前保险方右侧下沿和车底有血迹,其他地方无明显的碰撞痕迹,说明案发时武某出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即倒卧状态。第二 为确定肇事车辆提供了证据。周某所驾小客车只有前保险杠右侧下沿和车底存在与武某身体接触形成的刮擦痕迹,而武某头面部、胸腹部、背臀部、四肢部、外生殖器及肛门多处受伤,特别是双下肢,有多处开放型伤口都无法从周某驾驶的小客车上找到造型主体,说明周某驾驶的小客车的碰撞并不是武某受伤甚至是死亡的唯一原因,武某身上的其他伤来源于与其他车辆、物体的碰撞形成,此案有交通肇事逃逸的可能。 综上所述,可以断定武某在案发前已经受伤倒地并在现场停留了一段时间,武某的死不能简单地认定是由周某造成的,此案必定还存有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当事人。所以,我们应当继续侦查,对证人郑某继续进行询问、对郑某所驾车辆进行勘查、对武某损伤形成机理进行鉴定,以使案件事实更加清楚。五痕迹检验鉴定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首先,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工 作。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还比较缺乏。其次,我国勘验设备缺乏、陈旧,这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次,交警的证据意识淡薄。不善于用证据说话,常常忽视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收集。所以,我们应培养一批痕迹检验鉴定的专门人才,重视设备投入、改善设备条件,并加强交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水平。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让领导放心,使群众满意。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先进的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已成为交通事故处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痕迹检验鉴定在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痕迹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交通事故案件的性质,揭露交通事故真相,审查、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并帮助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参考文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讲义 刘建军 编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与责任认定 王建军 毕明涛 主编交通事故物证勘查和检验 李琼瑶 王启明 著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牛学军 主编 道路交通事故疑难案例评析 李建华 毕庶琪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