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二章 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参数.doc

    • 资源ID:50942897       资源大小:613.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 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参数.doc

    第二章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参数2.1通信电缆的分类及用途通信电缆的用途就是构成传递信息的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通信电缆可按敷设和运行条件、传输的频谱、电缆芯线结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以及护层类型等几个方面来分类。1. 根据敷设和运行条件可分为:架空电缆、直埋电缆、管道电缆及水底电缆等;2. 根据传输频谱可分为:低频电缆(10KHz以下)和高频电缆(12KHz以上)等。3. 根据电缆芯线结构可分为:对称电缆和不对称电缆两大类。对称电缆指构成通信回路的两根导线的对地分布参数(主要指对地分布电容)相同的电缆,如对绞电缆;不对称电缆是指构成通信回路的两根导线的对地分布参数不同,如同轴电缆。4. 根据电缆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分为:实心聚乙烯电缆、泡沫聚乙烯电缆、泡沫/实心皮聚乙烯绝缘电缆以及聚乙烯垫片绝缘电缆等。5. 根据电缆护层的种类可以分为:塑套电缆、钢丝钢带铠装电缆、组合护套电缆等。 22 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的结构与类型 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是现在本地网中广泛使用的电缆,所谓“全塑”电缆是指:凡是电缆的芯线绝缘层、缆芯包带层和护套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制成的电缆。全塑市话电缆属于宽频带对称电缆,现已广泛用来传送电话、电报和数据等业务电信号。由于全塑电缆具有电气特性优良、传输质量好、重量轻、运输和施工方便、抗腐蚀、故障少、维护方便、造价低、经济实用、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使它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推广,与之相配套的线路技术,如电缆的布放、接续,各种成端技术,新的线路网结构和配线制式,传输技术和维护测试技术等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2.1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的结构 1.芯线材料及线径由纯电解铜制成,一般为软铜线,标称线径有:0.32mm,0.4mm,0.5mm,0.6mm和0.8mm等5种。此外,曾出现过0.63mm,0.7mm和0.9mm的,现已逐渐减少。我国部颁标准中只规定了前述五种标称线径。1. 2.芯线的绝缘 绝缘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一丙烯共聚物等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称为聚烯烃塑料。绝缘形式:全塑电缆的芯线绝缘形式分为实心绝缘、泡沫绝缘、泡沫/实心皮绝缘,如图2-1(a)(b)(c)所示,由绝缘层形成原则可知,三种绝缘形式的绝缘效果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依次为(c)(b)(a)。当然,它们均能满足电话通信的需求。(a)实心绝缘(b)泡沫绝缘 (c)泡沫/实心皮绝缘 1.金属导线 2.实心聚烯烃绝缘层3. 泡沫聚烯烃绝缘层4. 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层 图21 全塑电缆芯线绝缘形式 3.芯线的扭绞绝缘好了以后的芯线大都采用对绞形式进行扭绞,即由a、b两线构成一个线组。线组内绝缘芯线的颜色分为普通色谱和全色谱两种。普通色谱:标志线对为蓝白,普通线对为红白,这种电缆现在已使用不多,这里不作介绍。 全色谱:由十种颜色两两组合成25个组合,a线:白,红,黑,黄,紫;b线:蓝,桔,绿,棕,灰。其组合形式如表2-1所示,于是,在一个基本单位U(25对为一个基本单位)中,线对序号与色谱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第16对芯线颜色为黄蓝,第20对芯线为黄灰等等,给施工时的编线及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这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常讲的“芯线全色谱”。表2-1全色谱线对编号与色谱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线对 编号 颜色 ababababab12345白 蓝 桔 绿 棕 灰 678910红 蓝 桔 绿 棕 灰 1112131415黑 蓝 桔 绿 棕 灰 1617181920黄 蓝 桔 绿 棕 灰 2122232425紫 蓝 桔 绿 棕 灰 1. 4.全塑电缆的缆芯: 同心式缆芯:其结构方式是由线对构成的一系列同心圆,当层数较多时这种成缆方式多有不便,故只用于部分小对数(50对以下)的全塑电缆中。单位式缆芯:这是全塑电缆形成缆芯的主要方式。它主要由基本单位和超单位绞合而成。根据缆芯中芯线线对和单位扎带颜色的不同,单位式缆芯也有普通色谱和全色谱之分。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全色谱单位式缆芯。a普通色谱:普通色谱对扭单位式缆芯是由若干个层绞(同心式)的50对或100对为单位绞合而成的(其中,50P、l00P单位可由若干个线对直接绞合而成,也可由5对,8对,9对,12对,13对,25对等小单位绞合而成)其色谱是:每一层的第一个单位为标志单位,其余各单位为普通单位;标志单位中每层的第一个线对为标志线对,其色谱为红白,其余普通线对的色谱为蓝白;普通单位中每层的第一个线对为标志线对,色谱为蓝白,普通线对色谱为红白(正好相反)每个单位外都有白色扎带,以便于区分。因使用不多,在此不作进一步的介绍。b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第一:形成缆芯的三种最常见单位一基本单位U:每个U单位内含25对线,其色谱为由白蓝紫灰的25种全色谱组合,如图2-2(a)所示,为了形成圆形结构,充分利用缆内有限的空间,也可将一个U单位分成由12对、13对或更少线对的“子单位”,为了区别不同的单位,每一单位外部都捆有扎带,U单位的“扎带全色谱”是由“白蓝紫棕”的24种组合,所以U单位的扎带循环周期为25×24=600对,即从601对开始,U单位的扎带又变成白蓝。U单位扎带颜色及序号如表22所示。表2-2U单位序号及扎带颜色 线对序号 U单位序号 U单位扎带颜色 1252650517576100101125126150151175176200201225226250 551575576600 12345678910 2324白蓝 白桔 白绿 白棕 白灰 红蓝 红桔 红绿 红棕 红灰 紫绿 紫棕 超单位1S超单位:S=U+U=25+25=50对,其排列结构如图2-2(b)所示,从125对为第一个U单位,从2650为第二个U单位,为了形成圆形结构的缆芯,同一U单位内的芯线又被分成两束线,如112,1325,但这两束线的扎带颜色仍然一致(即均为蓝白)。S单位的扎带颜色为单色,即1600为白色,6011200为红色,12011800为黑色,18012400为黄色,24013000为紫色,尔后又重复白色,所以说S单位扎带颜色的循环周期为600X5=3000对,其线对序号、组合单位及扎带颜色如表2-3所示表2-3S单位的线对序号,组合的单位及扎带颜色 U单位序号 U单位 扎带颜色 S单位序号及扎带颜色 白 红 黑 黄 紫 12白蓝 白桔 S1150S13601650S2512011250S3718011850S492401245034白绿 白棕 S251100S14651700S2612511300S3818511900S502451250056白灰 红蓝 S3101150S15701750S2713011350S4019011950S512501255078红桔 红绿 S4151200S16751800S2813511400S4119512000S5225512600910红棕 红灰 S5201250S17801850S2914011450S4220012050S53260126501112黑蓝 黑桔 S6251300S18851900S3014511500S4220512100S5426512700 1920黄棕 黄灰 S10451500S2210511100S3416511700S4622512300S58285129002122紫蓝 紫桔 S11501550S2311011150S3517011750S4723012350S59290129502324紫绿 紫棕 S12551600S2411511200S3617511800S4823512400S6029513000超单位2SD超单位SD=U+U+U+U=100对,如图2-2(c)其中U1-U4对应第一个SD单位即SD1;U5-U8为第2个SD单位即SD2,依此类推,每一规定的U单位的扎带颜色必须符合表2-2的规定。SD单位的扎带颜色和S单位一样,循环周期也为600X5=3000对,只不过是在相同电缆对数的前提下,若采用S单位形成缆芯,则扎带数量一定比用SD单位形成缆芯要多。见表2-4。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三种单位作对比,我们列成了总表2-5,请大家结合前述内容,弄清楚表中内容。表2-4SD单位的线对序号,SD单位扎带颜色及组成的1单位序号 U单位序号 U单位 扎带颜色 S单位序号及扎带颜色 白 红 黑 黄 紫 1234白蓝 白桔 白绿 白棕 SD11100SD7601700SD1312011300SD1918011900SD25240125005678白灰 红蓝 红桔 红绿 SD2101200SD8701800SD1413011400SD2019012000SD26250126009101112红棕 红灰 黑蓝 黑桔 SD3201300SD9801900SD1514011500SD2120012100SD272601270013141516 黑绿 黑棕 黑灰 黄蓝 SD4301400SD109011000SD1615011600SD2221012200SD282701280017181920黄桔 黄绿 黄棕 黄灰 SD5401500SD1110011100SD1716011700SD2322012300SD292801290021222324紫蓝 紫桔 紫绿 紫棕 SD6501600SD1211011200SD1817011800SD2423012400SD3029013000表2-5 基本单位、越单位的序号及扎带的色谱第二:缆芯的形成原则相同对数的电缆由不同厂家生产出来时其缆芯结构不一定完全一致。因为在其各自成缆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那么形成缆芯究竟有哪些大的原则?原则一:“圆形原则”。大家都知道,电缆的截面是圆形的,为了有效地利用缆内这一有限的空间,缆芯必须是圆形的,即:当电缆对数大于25对却小于50对时,同一U单位的线对可分成23束线,这些线束的扎带颜色必须相同(因为它们属于同一U单位);同一U单位分出来的相邻线束间,线号必须连续;使用线对时必须用完第一个U单位的线对后才能用第2个U单位的线对。如图2一3所示为30对电缆缆芯形成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25为第一个U单位,它分成三束线,第一束为18号线对,第二束为916号线对,第三束为1725号线对,其中8与9,16与17为衔接线对,同时这三束线的扎带颜色均为蓝白,第二个U单位中的5对线为第四束,扎带为白桔。 图2-3 30对电缆芯线排列 图2-4 900对、1200对缆芯排列 原则二:100对以上电缆按以下原则成缆:先内后外:缆芯排列时,先从中心层开始排起,中心层排满以后,接着排第二层、第三层,直到排完为止,因此相邻两层单位的序号是连续的。同一层中单位序号在A端是顺时钟方向排列的,且单位序号按顺时钟方向依次增大,序号彼此衔接。各层排列的起始单位应对齐,如图2-4所示的1200对电缆,由24个S单位构成,分三层,第一、二、三层排列的起始单位分别为S1、S4和S12(图中阴影部分),它们必须对齐;缆芯由两种以上单位形成时,单位序号按“替代等价”的原则来编。如图2-4所示的900对电缆,中间是4个S单位,外层是7个SD单位,其单位序号按SD单位(即大单位)序号来编,所以外层是SD3SD9,中心层是S1S4,相当于取代了SD1和SD2。 其实,当我们学会了上述缆芯形成原则后,要正确地画出各种全塑电缆的端面图仍然比较困难,难点是:用一种单位来形成缆芯?还是用两种或三种单位来形成缆芯?用两种以上单位时,各种单位分别用多少来形成等等。国家标准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有时甚至是用户与厂家订立合同解决的。因此,我们把国内生产厂家形成缆芯的方法列成表2-6,以备查用。表2-6推荐的缆芯结构排列 电缆标称对数 电 缆 缆 芯 结构 10同心式或交叉式 20同心式或交叉式 30(8+9+8)+5502×(12+13)1004×251×25+3×(12+13)2001×50+6×25 (1+7)×25(2+6) ×25300(3+9) ×25 (1+5) ×50 400(1+5+10) ×25 1×100+6×50 4×100600(3+9) ×50(1+5) ×100800(1+5+10) ×50 (1+7) ×100900(1+6+11) ×50 4×50+7×501000(1+7+12) ×50 (2+8) ×1001200(3+8+13) ×50 (3+9) ×1001600(1+5+10) ×1001800(1+6+11) ×1002000(1+7+12) ×1002400(3+8+13) ×1002700(3+9+15) ×1003000(1+5+10+14) ×1003300(1+6+11+15) ×1003600(1+6+12+17) ×100 (1+6+11) ×200第三:缆芯中的备用线对备用线对在缆芯中处于“游离”状态,它们没有任何扎带缠绕,一般用“SP”表示,其色谱如表2-7(a)所示;预备线对的数量一般为标称对数的1%,但最多不超过6对。各中塑料绝缘形式的使用频带见表2-7(b)以便于大家对比。表2-7(a)全色谱单位式市话电缆预备线对序号与色谱 预备线对序号 颜色 a? 线 b? 线 SP1SP2SP3SP4SP5SP6白 白 白 白 红 红 红 黑 黄 紫 黑 黄 表2-7(b) 塑料绝缘心线适用的电缆和使用频带表 绝缘方式 适用的电缆 使用频带 聚氯乙烯 局用电缆、配线电缆、成端电缆、农村通信电缆 音 频 聚乙烯 市话电缆 音 频 泡沫聚乙烯 市话电缆、高低频长途对称电缆、综合同轴电缆各种高低频四线组等 音频至252KHZ聚乙烯绳管 高频长途对称电缆 同上 聚乙烯鱼泡 同上 同上 聚苯乙烯绳管 同上 同上 5.缆芯包带层: 为了保证缆芯结构的稳定和改善电气、机械、物理等性能,在全塑电缆的缆芯之外,重迭包复非吸湿性的电介质材料带(如聚乙烯或聚脂薄膜带等),包复方式可以是重迭绕包或重迭纵包(后者多见),并采用白色的非吸湿性丝带将包带扎牢。缆芯包带层应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缆芯在形成屏蔽层、挤制塑料护套以及使用过程中,不至受到损伤、变形或粘接。1. 6.屏蔽护套和外护套: 屏蔽层:屏蔽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全塑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介于塑料护套与缆芯包带之间,其结构有纵包和绕包两种,类型有如下几种:a. 裸铝带;b双面涂塑铝带;c铜带(少用);d钢包不锈钢带;e高强度硬性钢带;f裸铝、裸钢双层金属带;g双面涂塑铝、裸钢双层金属带。其中a、b两种是目前本地网中用得最多的屏蔽类型,其他类型均用于一些特殊场合。护套:全塑电缆的护套包在屏蔽层外面。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塑料,这是这种电缆最明显的特点。全塑电缆的护套主要有:单、双层护套,综合护套,粘接护套(层)和特殊护套(层)等。现分叙如下:a单层护套:它由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炭黑及其他辅助剂或普通聚氯乙烯塑料融合挤制而成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方便,质轻柔软,容易接续等;黑色聚乙烯护套:分为PE-HJ和PE-HH两大类,前者用于一般场合,后者用于耐高温等条件苛刻的场合。聚氯乙烯护套:它是发展较早,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护套,具有耐磨、不延燃、耐老化、柔软等特点。一般局内、室内用电缆都采用这种护套,主要看重它的不延燃性。黑色聚乙烯护套的防潮性及机械强度比聚氯乙烯护套好,又能耐腐蚀,所以广泛使用在其他双护套、综合护套或粘接护套(层)中。b双层护套:双层护套主要有两种:聚乙烯-聚氯乙烯双层护套和聚乙烯-黑色聚乙烯双层护套,结构如图2-5所示,前者由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各有特点,这样可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护套的使用性能更加完善,后者则能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和防潮效果。图2-5 双层塑料护套结构图2-6 铝-塑粘接护套(层)结构 以上几种护套均由单纯的高分子聚合塑料组成,称为“普通塑料护套”,它的主要缺点是具有一定的“透潮性”,因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比水分子大,所以当这类护套的电缆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就会因为护套内外存在水汽浓度差,使得水分子从浓度较高的一侧透过高分子聚合物向浓度低的一侧“跃迁”,形成扩散(这种扩散不包括由于护套缺陷所造成的进水现象),因此,普通塑料护套电缆,尽量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c综合护套:通常将电缆金属屏蔽层与塑料护套组合在一起,称为电缆“综合护套”。几种典型的综合护套及其特点、用途分叙如下:铝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它有两层:先在缆芯包带外套一层0.152.0mm厚的铝带,外面再套上一层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护套构成。这种护套的电缆,主要适合于架空安装使用,铝带和护套可以分离。聚乙烯铝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这类护套主要有两种:一为聚乙烯铝聚乙烯护套;另一为聚乙烯铝聚氯乙烯护套。它是在缆芯包带外先挤包一层聚乙烯护套,然后再包上铝带屏蔽层,最后再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护套。这类护套的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芯线对屏蔽层的耐压强度较高(即碰地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小),防潮效果较好。d粘接护套:为了解决上述塑料护套透潮问题,在全塑电缆护套结构中,又发展了将黑色聚乙烯护套和铝屏蔽层紧密粘接,构成了铝塑粘接护套,其防潮、防电磁干扰和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性能,都比上述一些塑料护套优良,其中防潮效果提高了50200倍。所以现在本地网中外线电缆绝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护套。粘接护套的挤包过程是:采用化学处理和直接粘合的方法,先在屏蔽铝带的两面各粘复一层塑膜(即聚乙烯薄膜,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醋酸乙烯薄膜等)制成双面涂塑铝带,然后在涂塑铝带的外面立即热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护套,利用护套挤制过程中的热量及附加热源,将双面涂塑铝带的纵包搭缝处熔合,并使双面涂塑铝带外表面的聚合物薄膜层与黑色聚乙烯外护套融为一体,并形成铝塑粘接护套,如图2-6所示。e特殊护层:用于改善电缆护层机械和屏蔽性能的裸钢;铝双层金属聚乙烯护层;双面涂塑钢、铝双层聚乙烯粘接护层;铜包钢带聚乙烯护层;高强度硬性钢带聚乙烯护层;铜带聚乙烯护层。用于防昆虫(如白蚁)叮咬的半硬塑料护套层;用于防冻裂的耐寒塑料护套等。外护层:全塑电缆的外护层由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三层构成。a内衬层:一种是在护套外,重迭绕包三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带;另一种是先绕包两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带,再绕包两层浸渍的皱纹纸带,然后又绕包两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带,作为铠装层的内衬层(一共绕六层)。当电缆塑料护套达到一定厚度,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时,也可不加内衬层,而直接在电缆的塑料护套外包复金属铠装层。b. 铠装层:在内衬层外纵包一层钢带(厚0.150.20mm),并浇注防腐混合物;或者绕包两层防腐钢带,并浇注防腐化合物对于过河或其他水下敷设的全塑电缆,应根据抗拉强度的要求,在内衬层外绕细圆或粗圆钢丝,并浇注防腐混合物形成铠装层。c外被层:为保护铠装层,应在金属铠装层外加一层1.42.4mm厚的黑色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层。电缆外护层的结构见图2-7。图2-7 电缆外护层 222 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的类型、端别和选用原则 1. 全塑电缆的类型: 全塑电缆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大类,而特殊型又包括填充型、自承式和室内电缆等。a 普通式全塑电缆: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广泛用于架空、管道、墙壁及暗管等施工形式,其典型型号为:HYA、HYFA、HYPA三大类。例:H Y A 400 × 2 ×0.5 4000对线径为0.5mm的铜芯线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实心聚烯烃或聚乙烯绝缘电话通信电缆其它字母的含义请查表2-8。b. 填充式全塑电缆:目前本地网中使用的大多为石油膏填充的全塑市话电缆(与充油光缆的填充物一样),主要用于无需进行充气维护或对防水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型号为:HYAT,HYFAT,HYPAT,HYAGT,HYAT铠装,HYFAT铠装,HYPAT铠装等,字母含义见表2-8。c. 自承式全塑电缆:这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用于架空场合的全塑电缆,它不要吊线即可直接架挂在电杆上(“自承式”因此而得名),多用于墙壁架设。其型号有HYAC,HYPAC,结构见图2-8。同心式 (b)葫芦形(行标形) 图2-8 自承式电缆结构 d. 室内用全塑电缆:室内电缆又称之为成端电缆或局内配线电缆,其芯线的绝缘及护套均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有阻燃性。内部结构同普通式全塑电缆,均为对绞式屏蔽塑套结构,型号为:HPVV。为了帮助大家对各种类型的全塑电缆及其型号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我们列成了表2-8以供大家今后从事设计、施工查用(选自行业标准)。全塑市话电缆的规格: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线径的全塑电缆的标称对数(规格)见表2-9,容量在1000对以下的规格要求大家熟记。表29 电缆规格 导线标称直径(mm) 0.320.400.500.600.80  标 称 对 数 系 列 10101010 20202020 30303030 50505050 100100100100 200200200200 300300300300 400400400400 600600600600 800800800 900900900 100010001000 12001200 16001600 1800 20002000 24002400 2700 3000 3300 3600 注:自承式电缆的最大对数为300对; 33型或43型电缆的最大及最小对数由用户与厂商协商。 全塑电缆的端别:同心式全塑电缆一般不分端别,100对以下的单位式全塑电缆也不分端别。100对以上单位式全塑电缆施工布放时要按规定区分A、B端并按要求布放。(为什么要区分端别,请大家自己思考)。单位式全塑电缆端别的规定:面对电缆端面,抓起同一层中的任何两个单位(基本单位或超单位均可)如果这两个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扎带颜色按白、红、黑、黄、紫顺时钟排列则为A端,反之则为B端。新出厂的电缆A端一般做有红色标记,B端做有绿色标记。单位式全塑电缆A、B端的布放:汇接局分局(端局),以汇接局为A端;分局支局,以分局为A端;端局交接箱,以端局为A端;端局用户,以端局为A端。总之,A端总要向着局方,以局为中心向外铺设。全色谱全塑电缆线对序号的编排:从中心层第一个单位开始分配,线对序号从中心到外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全塑电缆的选用: 各型号全塑电缆使用场合见表2-10。表2-10 各种类型全塑电缆的使用场合 电缆类型 无外护层电缆 自承式电缆 有外护层电缆 单层钢 带纵包 双层钢 带纵包 双层钢 带绕包 单层细 钢丝绕包 单层粗钢丝绕包 电缆型式代号HYAHYAC HYFA HYPA HYAT HYAT53HYAT553HYAT23HYAT33HYAT43HYFAT HYFAT53HYFAT553HYFAT23 HYPAT HYPAT53HYPAT553HYPAT23 主要使用场合 管道 架空 架空 直埋 直埋 直埋 水下 水下 使用条件 电缆的工作环境温度为30+60,敷设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 注:用户对外护层有特殊要求时,可与制造厂商协商。除外护层外,电缆仍应符合本标准。 23 同轴电缆及数据通信中的对绞电缆 231同轴电缆 典型的同轴电缆中心有一根单芯铜导线,铜导线外面是绝缘层,绝缘层的外面有一层导电金属层,金属层可以是密集型的,也可以是网状形的。金属层用来屏蔽电磁干扰和防止辐射。电缆的最外层又包了一层绝缘材料。如图2-9所示。 图2-9同轴电缆的结构 1.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 1. 特性阻抗 同轴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为50±2,沿单根同轴电缆,其阻抗的的周期性变化为正弦波,中心平均值±3,其长度小于2m。 1. 衰减 一般是指500米长的电缆衰减。当用10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8.5dB(17Db/Km);而用5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6.0dB(12Db/kM)。 1. 传输速度 最低传输速度为0.77c(c为光速) 1. 直流回路电阻 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电阻与屏蔽层的电阻之和不超过10毫欧/米(在20°C下测量) 1. 同轴电缆的物理参数 同轴电缆具有足够的可柔性,能支持254mm的弯曲半径。中心导体是直径为2.17mm±0.003mm的实心铜线。绝缘材料必须满足同轴电缆电气参数。屏蔽层一般为2mm左右厚,其内径为6.15mm,外径为8.28mm。外部隔离材料一般选用聚氯乙烯(PVC)或类似材料。 1. 同轴电缆的类型 同轴电缆有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目前基带常用的电缆,其屏蔽层是用铜作成网状形的,特性阻抗为50,如RG8(粗缆),RG58(细缆)等。这种电缆用于基带传输。宽带常用的电缆,其屏蔽层通常是用铝冲压成的,特性阻抗为75欧,如RG59等。它即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直径的大小。常用同轴电缆型号有以下几种: RG8或RG11(50欧); RG58/U或RG58C/U(50欧); RG59(75欧); RG62(93欧)。 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粗缆和RG58细缆;有线电视采用RG59(75欧);ARCnet网络及IBM3270系统使用RG62(93欧)。 为了保证同轴电缆正确的电气特性,电缆的金属层必须接地。同时电缆两端头必须安装匹配器来削弱信号的反射作用。 232 数据通信中的对绞电缆 常用的双绞电缆是由4对双绞线按一定密度反时钟互相扭绞在一起,其外部包裹金属层或塑橡外皮而组成。铜导线的直径为0.4mm1mm。其扭绞方向为反时钟,绞距为3.81cm14cm,相邻双绞线的扭绞长度差约为1.27cm。双绞线的缠绕密度和扭绞方向以及绝缘材料,直接影响它的特性阻抗、衰减和近端串扰。 一、双绞电缆的分类: 双绞电缆按其外部包缠的是金属层还是塑橡外皮,可分为屏蔽双绞电缆和非屏蔽双绞电缆。它们即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如图210所示。 图 210 数据通信中的双绞电缆 1、非屏蔽双绞(UTP)电缆非屏蔽双绞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外包缠一层塑橡护套构成。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如图210(a)所示。非屏蔽双绞电缆采用了每对线的绞距与所能抵抗电磁辐射及干扰成正比,并结合滤波与对成性等技术,经由精确的生产工艺而制成。采用这些技术措施可减少非屏蔽双绞电缆线对间的电磁干扰。UTP因为无屏蔽层,所以具有以下特点:容易安装;较细小、节省空间。2、屏蔽双绞电缆屏蔽双绞电缆与非屏蔽双绞电缆一样,芯线为铜双绞线,护套层是塑橡皮。只不过在护套层内增加了金属层。按增加的金属屏蔽层数量和金属屏蔽层绕包方式,又可分为金属箔双绞电缆(FTP),屏蔽金属箔双绞电缆(SFTP)和屏蔽双绞电缆(STP)三种。FTP是在多对双绞外纵包铝箔,4对双绞电缆结构如图210(b)所示。SFTP是在多对双绞线外纵包铝箔后,再加金属编织网,4对双绞电缆结构如图210(c)所示。STP是在每对双绞线外纵包铝箔后,再将纵包铝箔的多对双绞线加金属编制网,如图210(d)所示。从图210中可以看出,非屏蔽双绞电缆和屏蔽双绞电缆都有一根用来撕开电缆保护套的拉绳。屏蔽双绞电缆还有一根漏电线,把它连接到接地装置上,可泄放金属屏蔽的电荷,解除线间的干扰问题。二、常用双绞电缆常用双绞电缆分100欧和150欧两类。100欧电缆又分为3类、4类、5类及6类/E级几种。150欧双绞电缆,目前只有5类一种。下面简要介绍5类4对双绞电缆的主要参数。1、5类4对100欧非屏蔽双绞电缆这种电缆是美国线缆规格为24(直径为0.511mm)的实心裸铜导体,以氟化乙烯做绝缘材料,传输频率达100MHZ。双绞电缆线对颜色及序号如表212所示;物理结构截面如图211所示;电气特性如表211所示。表211中“9.38欧姆MAX.Per100m20°C”是指在20°C的恒定温度下,每100米双绞电缆的电阻为9.38欧(其他表类同)。 表211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电气特性 频率 (HZ) 特性阻抗 (欧) 最大衰减 (dB/100m) 近端串扰衰减(dB) 直流 电阻 256K-1.1-  9.38欧姆MAX.Per100m20°C 512K-1.5-772K-1.8661M  85-1152.1644M4.35510M6.64916M8.24620M9.24431.25M11.84262.50M17.137100M22.034表212 线对编号及色谱 线对序号 色? 谱 1白/蓝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 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参数.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