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智能建筑集成管理中央集成系统IBMS设计方案.doc
-
资源ID:5099453
资源大小:744.69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楼智能建筑集成管理中央集成系统IBMS设计方案.doc
大楼智能建筑集成管理中央集成系统IBMS设计方案1.1 设计依据和标准XXXXXXXXXXXXXXXX大楼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依据和标准包括:l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甲级标准l XXXXXXXXXXXXXXXX大楼智能化工程招标要求l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1995)l DDE应用开发规范l IEC 606870-5-103规约l JB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l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l 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机验收规范;l GBJ19-87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l GBJ15-74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l DB32/181-1998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l DB32/365-1999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l DB32/366-1999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l DB32/T367-1999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l 其它建设部和江苏省有关规定和规范l XXXXXXXXXXXXXXXX大楼智能化设计技术要求1.2 需求分析XXXXXXXXXXXXXXXX大楼内具有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IBMS2003是目前业界产品化最为完善、对用户需求体现最为细腻的智能建筑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将该综合楼内相关弱电子系统集成起来,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与决策手段为依托,为整个智能化系统构造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和监控集成平台,实现各个应用子系统的统一监控和管理。基于成熟、先进、实用的原则以及XXXXXXXXXXXXXXXX大楼的性质、用途,设计此IBMS系统集成方案。根据XXXXXXXXXXXXXXXX大楼智能化工程技术文件的明确指示以及与该智能化项目的相关单位经过广泛沟通,XXXXXXXXXXXXXXXX大楼弱电智能化系统集成项目需集成如下子系统:l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BAS)l 综合保安管理系统 (SAS)l 火灾报警系统(FAS)l 广播系统(PAS)l 停车场管理系统(CPS)【属于物业管理系统】l 供配电系统【属于BAS】l 电梯系统【属于BAS】l 物业管理系统1.3 系统概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建筑的发展,行业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和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的对大厦内各子系统的分散管理或者只将部分子系统进行简单的集中监控已不能满足现代智能建筑的管理需要,对日益庞多和复杂的弱电子系统以及业务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集成管理平台正在成为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迫切需求。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要突出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控制和集中管理,将大楼内与管理有关的、来自不同子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满足综合管理、高效管理的需要。智能建筑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信息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高级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而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配置的弱电系统一般包括:l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自动化系统(BA)- 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通风系统- 变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 电梯系统l 安防自动化系统(SA)-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安保防盗报警系统- 巡更系统- 门禁系统- 车库管理系统- 紧急求助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l 消防自动化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 消防灭火和喷淋系统- 消防设备联动系统- 紧急广播系统- 紧急照明系统l 信息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程控交换机系统- 卫星及有线电视通信系统- 综合业务数据系统l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远程会议电视系统- 数据信息处理系统l 综合布线系统(SCS)IBMS2003系统作为“有机”集成上述各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它集集成(Integration)、智能(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于一体,是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网络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是以中央监控管理级、部门(子系统)监控(分层)管理级和现场信息采集与控制级的三层组成结构,通过分布式通讯网络,将整个大厦内的所有子系统的信息资源汇集到一个统一的集成平台上,在同一个界面环境下,实现对分散在大楼(区域)内所有子系统及其可控设备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资源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实现对整个大厦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1.3.1 IBMS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系统就是将众多复杂的弱电子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集成于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解决智能建筑内不同复杂弱电子系统之间的异构集成问题,以实现整个智能建筑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与分配,提高智能建筑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的人性化,降低设备运行及维护的费用,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度。借助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大厦内弱电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跨子系统的设备联动控制;实现大厦管理和业务应用的高效率、人性化、统一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现代的智能化建筑提倡“以人为本”:管理的人性化和使用居住的舒适宜人。IBMS系统在设计的初期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IBMS系统处于基础设备控制层和信息管理层之间,是沟通管理控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桥梁。建筑物机电设备运行信息的交汇与处理中心,IBMS系统对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和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类设备进行分布式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和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高效、被控状态下运行,提供跨系统的智能策略应用开发平台,为智能建筑提供安全保证和舒适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节省能耗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费用。IBMS系统1.3.2 BMS与IBMS1.3.2.1 BMS建筑物管理系统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建筑物管理系统是对建筑内的各种弱电子系统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停车、消防、安保监控、智能卡等系统,可提供一些有限的跨子系统的触发联动控制功能,这种联动是基于设备层的触发联动。这种集成是一种面向建筑物设备层面的管理,也被称作是BAS或其扩展。1.3.2.2 IBMS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是在BMS的基础上,面向应用层、物业管理部门和决策层,加强智能联动策略、人性化应用,增加OA和物业管理系统模块,或者预置接口,以实现对信息采集、处理和综合智能应用的业务层面的信息集成管理。这些集成要求系统解决多种通信和控制协议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问题,并尽可能解决用户的二次开发问题。同时IBMS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接入性的特点,满足用户随时的各种方式的扩展需求。鉴于IBMS对于物业管理和决策部门的重要性,该系统需要多种关键技术的应用来解决目前BMS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长延迟、低效率等系列问题。相比于BMS系统,IBMS系统支持实现如下功能:信息、资源更大范围和根深层次的共享;基于应用层和业务层面管理控制,而不仅是设备层面;便于统一管理、维护,降低运营成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便于全局的协调管理,提高对于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或者预置策略,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等。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BMS和IBMS的逻辑示意图如下: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子系统、BMS与IBMS系统总的来说,BMS软件与IBMS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要是基于设备层触发的监控和在有限的子系统和机电设备间联动,升级扩容性和基于管理应用的能力较差;后者可实现前者的所有功能,同时在一些关键技术和经验积累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业务层和人性化应用的管理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从本质上解决智能建筑“重建不重管”的问题。也即:l 前者面向监控,后者面向管理l 前者面向设备集成,后者面向信息集成l 前者是局限的功能实现,后者是广泛的应用开发平台1.4 系统结构IBMS2003系统采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典型的ClientMiddleServer三层架构模式,客户端支持最流行的浏览器模式,中间件采用最先进的支持跨平台的Corba技术,后台数据库服务端采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用户在统一友好的人性化界面上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对各种设备子系统的监控和管理。IBMS系统总体架构 1.5 系统功能IBMS 2003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同一管理层面实现对庞多复杂的弱电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设备信息的采集,处理系统内各种报警事件,解决各子系统之间的异构互连问题,实现跨系统的联动控制;并通过智能策略管理,对建筑设备的能源进行控制,实现智能建筑管理和业务应用的高效率、人性化、统一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5.1 智能化管理系统可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对系统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基于历史数据对一些时间的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对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对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预报警,提出预测和建议;设备自动XXXX则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设置,让设备在一定的优化策略下运行,以达到综合节能、提高办事效率,使楼宇的管理工作更自动化、合理化和科学化。1.5.2 基于Internet的管理IBMS 2003系统除了支持传统的GUI拥护显示界面外,还支持基于Internet的WEB技术,管理者可以浏览器方式在Internet/ Intranet环境中浏览IBMS系统所集成的信息。这样,远程用户可以拨号方式通过Internet来对大楼内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远程监视、控制和管理,实现与大楼内的GUI界面相同的管理功能。可方便地实现对一个大楼的楼群或小区进行综合集成管理。两种监控模式示意图1.5.3 全局化的事件管理通过全面的系统设计,对各集成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突出对跨子系统的全局化时间的管理,提高系统管理性能和对全局时间的处理能力,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IBMS系统通过各子系统的一体化集中处理,可以有效地对大厦内的各类时间进行全局管理,将大厦内的空间、能源、物流环境通过信息流与人联系起来,实现一体化服务,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全面利用大厦内各子系统运行的实时和历史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在信息优化的基础上,方便大厦的决策部门进行合理的组织,并进行XXXX、协同、指挥,使决策方案和措施付诸实施。1.5.4 分布智能,分散控制IBMS2003系统在设计的初期就充分考虑到优秀的分布式智能的概念,即:在通过IBMS中央系统集中管理的同时,被集成的各智能子系统保持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智能建筑各系统独立运行的稳定性。1.5.5 跨系统联动提供广泛的策略应用开发平台IBMS2003系统实现了智能建筑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利用系统联动可以动态地表示由楼宇内某些重大时间触发的楼宇设备间的跨子系统的协调和合作处理行为。通过联动设置,可使系统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动、快捷、准确地完成一系列相关事件的处理,这样即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楼宇对突发时间进行快速响应的能力,使楼宇管理人员迅速做出决策,以减少某些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系统的联动响应和控制为智能建筑的管理者针对不同的也不需求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策略应用开发平台。楼宇安保、门禁、照明系统联动示意图说明:当发生非法闯入时,门禁系统记录非法闯入信息,通过跨系统联动设置,打开相应的照明系统设备和安保系统设备,使非法闯入者无处容身。1.5.6 即时报警通报系统中的各种报警是最重要的事件,必须快速、显式地将报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IBMS系统中的报警侦听服务会及时捕捉并主动地将报警信息及时发送到用户界面。报警信号包括反映报警重要程度的报警级别、报警发生子系统、报警的具体位置等等,根据报警级别决定报警信息的显示颜色和顺序,不同的报警可设置不同的声音、提示语和不同的颜色及闪烁快慢来通知管理者。即时报警通报示意图系统中的报警还可随时打印出硬拷贝以供查询,重要的报警还可以通过发送Email发送给相应管理人员;如果用户环境中有Call Center等设施,这些报警信息也可传真至某一指定的传真机,拨打某一电话或者手机,还可发往呼机或发手机短信息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1.5.7 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IBMS软件具有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可方便、快捷地按照用户的应用环境形成用户应用的组态画面,提供直观的电子布防图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用户操作管理界面生动、形象、逼真。组态工具十分丰富,不仅提供了最基本的组态元素,以方便地对数字量和模拟量进行相关属性的配置,同时还可支持目前流行的多种文本、图形、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数据信息,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组态方式,形成接近用户实际应用环境的人机界面,使大楼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直观的电子布防图,人性化的操作界面1.5.8 多用户操作管理界面随着用户对智能大楼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大楼的集成管理已不只限于在中控室或中心机房进行,已出现大楼内不同的管理者要求对不同的子系统或设备运行信息进行管理的需求。IBMS 2003系统可很好的支持多用户操作管理界面,允许大楼内存在多个用户操作同一管理界面,或者是不同的用户根据管理需要制作不同的管理界面,这些不同的用户可以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这样,只要是大楼局域网环境下的授权用户就可操作相应的管理对象。这一特点突破了传统的大楼集成管理系统只限于在中控室或中央机房进行管理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多用户管理的应用环境。1.5.9 分级用户权限管理IBMS系统拥有两种操作界面用户,GUI用户和基于Web的Internet用户都支持多用户,因而操作的安全性十分重要。IBMS对系统操作员分级管理,通过对不同用户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使他们对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设备、不同地区的设备以及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具有不同的操作(监视、控制、管理)权限。用户在登陆系统时就根据其权限定制其操作的特定界面,以保证系统操作的安全。1.5.10 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IBMS系统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将所有现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并按规则进行记录,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系统所记录的现场设备的有关信息,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数据、故障报警、联动相应等程序执行过程以及系统日志信息等等,完成对信息的综合处理,提供方便的检索和分析功能。管理者可按条件对各个子系统中的设备在某个时间段内运行的历史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系统将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打印输出。1.5.11 系统运行日志管理系统数据库将记录各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报警、联动事件,管理员在管理过程中所作的系统的写操作信息,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警告、错误等系统信息,管理人员可方便地对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事件和数据进行查询。根据系统日志,管理者可方便地查询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大管理事件记录详细信息,便于系统维护;同时,对所有设备的控制操作都完全记录,可为日后查询某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1.5.12 设备维护管理智能建筑内的各种机电设备在计算机的统一管理下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时报告设备的故障情况并进行处理;按照设备的运行状况打印维护、保养报告,避免超前或延误维护,相应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等于节省了资金。根据事先输入的设备基本信息,进行设备检修预警提示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开支。设备维护示意图1.5.13 直观明了的趋势图 绘制设备运行的实时趋势图或历史趋势图,使用户以图形曲线方式显示的给定设备的模拟量变化情况,例如温度、流量、气压或者能源消耗量等。趋势图分两种:l 实时曲线图:它动态地反映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和趋势,它持续地刷新,让管理员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的变化情况;l 历史曲线图:根据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绘制历史趋势图,它可用来协助管理员对系统作决策、调整、制订监控、维护计划,采取预防措施等。历史数据趋势图1.5.14 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IBMS系统采用三层软件体系结构,分别称之为驱动器层、核心层和界面显示层,它们通过CORBA接口来完成相互之间的通信联接。中间件技术示意图核心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完成对所有子系统数据的逻辑分析和处理,整套系统采用广为流行的WIN 2000环境。由于WIN 2000是大家十分熟悉和喜欢的操作界面,方便管理者的操作。1.5.15 开放性系统集成IBMS是基于称为软件总线的CORBA技术的软件系统,只要将不同的应用封装成CORBA对象即可实现与其他对象之间的通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由于IBMS采用三层结构和模块设计,使得该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集成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于用户大楼内任何子系统,只要用户或设备厂商提供其产品的通信接口,我们就可方便地将其集成到IBMS系统中,同时,还可方便实现与用户其它应用系统如OAS等实现集成,进行信息共享。1.5.16 灵活的集成模式IBMS是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实现,系统支持可选配置,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和资金情况进行配置与组合,形成具有不同子系统模块、不同功能模块和不同规模的管理系统。管理者可灵活、方便对系统进行配置。经授权并通过认证的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现有系统配置进行更改、通过拖放技术对设备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可根据设计对设备进行功能和性能参数的快速配置。授权用户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定义子系统或设备之间的联动功能;对设备进行的新配置是“即插即用”。1.5.17 通用协议转换IBMS系统采用创新的通用协议转换技术解决了困扰绝大部分系统集成软件的难题。该系统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和协议,集成了RS232,RS422,RS485串口协议、TCP/IP网络协议;OPC、DDE、ODBC、SOCKET、API等多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方式,BACnet、LONWorks等控制协议,这些已覆盖了目前市场上诸多厂家产品的通信及协议接口,而且已完成了与业界众多知名厂家的产品的集成连接测试。IBMS系统在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提取这些通信协议的通用部分,在集成新的系统设备的时候,只要针对其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简单编程和设置,从而大大减少了接口二次开发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IBMS系统的产品化更为完善,系统的总体成本进一步降低。IBMS服务器RS232,RS485、TCP/IP、OPC、DDE、ODBC、SOCKET、API、Lonworks、BACnet等协议转换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1.1.1.1.1 BAS1.1.1.1.2 FAS1.1.1.1.3 SCS1.1.1.1.4 SMS1.1.1.1.5 DDC1.1.1.1.6 DDC1.1.1.1.7 DDC1.1.1.1.8 DDC1.1.1.1.9 DDC1.1.1.1.10 DDC1.1.1.1.11 现场探测器1.1.1.1.12 现场探测器1.1.1.1.13 1.1.1.2 Switch HUB办公自动化1.1.1.2.1 IBMS系统通用协议转换器1.6 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系统集成解决方案1.6.1 系统设计目标XXXXXXXXXXXXXXXX大楼弱电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软件工程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共享和集中,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联动协调运行能力、详细的管理功能以及策略应用开发平台,彻底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以及信息一体化集成。系统集成的实施效果是,确保大楼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l 集中管理IBMS系统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l 分布智能,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l 标准化系统设计及其实施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所选用的系统,设备,产品和软件符合工业标准和主流模式,同时针对中国本土需求的特殊性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以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灵活集成诸家厂商设备和系统。l 系统联动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策略联动,实现IBMS作为智能策略应用开发的强大平台,从而更进一步实现智能建筑的人性化管理、舒适、节能、安全和便利的目标。l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各种应用策略设定等功能。l 前瞻性充分考虑到智能建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设计在技术上采用国际通用的CMM模型规范研发流程,保证软件的整体质量,同时在一些成熟的关键技术领先国内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并代表业界的发展方向。l 系统开放性和接口通用性系统采用开放式的模块化架构,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和保护已有投资的升级性。采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可无缝集成诸家厂商设备和系统的接口技术。l 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和可靠是对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是IBMS系统工程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采用业界领先的分布智能技术,保证智能建筑在应急状态下的正常运行。l 管理人性化从需求分析到程序的界面设计,实现专业的技术性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人性化还应充分体现在智能建筑使用的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等方面。l 优化性能价格比尽管上述目标的实现已经尽可能地降低了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等成本,增强了系统的运行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本次系统设计仍须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降低成本,追求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1.6.2 系统组成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集成管理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系统组成1.6.3 系统结构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集成管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系统结构1.6.3.1 IBMS系统对BAS的集成管理子系统/设备名称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2003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变配电系统监测变配电系统中高低压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采集高/低压进线开关柜的进线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并显示。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及过限报警。电量参数的记录、统计、制表,查询变配电设备的异常和故障履历。对各单位实体用电量的监测和计量给排水系统对大楼内的生活水池、水箱、水泵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包括水泵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启停控制。生活水箱的高、低水位监测。生活水池的高、低水位监测。潜水泵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监测和启停控制。地下水池水位低至极限、屋顶水箱水位过高溢出时发出报警信号。监测蒸气凝结水温度、监测水箱水位、控制凝水泵的启停、超高水位报警。电梯监控系统监测电梯的启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查询电梯的历史运行状态数据。空调冷热原监控系统对制冷机或热交换器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控,并对运行台数进行控制;按系统负荷要求,自动增减机组及其组合,使之处于经济运行的状态;根据测量到的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进行系统压差旁通调节;根据冷却水温控制冷却水塔风机启/停及运行台数。空调新风调节处理系统对新风机组的监测和控制监测新风机组送风温度;系统依据设定值与送风温度的偏差调节电动调节水阀开度;系统监测过滤器压差;堵塞报警;通知清洗或更换;新风机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监控及分时间段控制启停新风口采用开关风阀,与风机连锁;停风机后关闭风阀。对变风量空调机组的监测和控制监测空调机组送/回风温度;依据送/回风温度值调节电动调节水阀开度;系统监测过滤器压差;堵塞报警;通知清洗或更换;空调处理机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监控及分时间段控制启停。调节风门执行口;根据馈值,调节新风、回风比。对风机盘管按时间段分路控制电源的通断。空气调节处理系统风机启停控制/状态反馈冷热水二通阀控制/状态反馈送/回风温度监视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重点房间)过渡网阻塞报警过载报警手/自动状态加湿控制风门调节风机转速调节室内CO2浓度监测防冻开关送排风系统监测送风机、排风机、风量控制器、汽水热交换机等设备的启停情况、手/自动状态、故障报警;采集各监测点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及指标超限报警;对地下室送排风机的监测和控制系统根据排定的工作及节假日时间等策略设置启停送/排风机;系统根据测定的空气质量启停送/排风机;系统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灯光、照明监控系统针对XXXXXXXXXXXXXXXX大楼各馆特殊的业务应用要求,设置相应的智能照明应用和协调策略:室外照明控制:对室外道路照明及其它灯光按时间、亮度、节假日分类分项控制,喷泉开关及效果控制;泛光照明按平时、节假日等几种方式考虑。污水处理系统监测污水泵的运行状态根据污水水位,自动启动/停止污水泵的运行可设定水泵的启动/停止时间污水泵运行故障报警污水水位报警对水泵的运行时间进行统计智能联动IBMS系统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使BAS系统在实现内部各子系统可靠联动的同时,实现与综合安保、消防、公共广播、物业管理等相关系统的可靠联动。1.6.3.2 IBMS系统对SAS的集成管理子系统/设备名称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2003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防盗报警系统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识别。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情况和状态信息。授权的用户可提取各种运行状态数据,在工作站的安保布防图上进行图文显示。检测到异常时,调出报警位置布防图,并以声音、颜色、闪烁等方式进行报警,同时提示相应的处理方法。设备处于报警状态时,弹出相应的布防图。实现与CCTV、BAS、公共广播等系统的可靠联动。CCTV电视监控系统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识别。显示摄像机和报警器的布防图,监测和图示其运行状态。控制摄像机的云台、镜头、光圈、矩阵等。传输和显示摄像画面。实现与防盗报警、BAS、公共广播、巡更等子系统的可靠联动。门禁系统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识别。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授权用户可提取运行状态数据,在布防图上进行图文显示。检测到异常时调出报警位置布防图,以声音、颜色、闪烁等进行报警,并提示相应的处理方法。观察每个门的位置和开/关状态、门的进/出情况报告、门开启状态超时及故障报警。检测到非法闯入时进行报警,并弹出相应的布防图。关键部位的门禁使用智慧卡及密码盘双重保险,并采用特殊的电磁锁。若采用威逼密码开锁,启动威逼报警并触发相应联动。实现BAS、CCTV、防盗报警、公共广播、巡更等子系统的可靠联动。巡更系统显示各个巡更路线的图示。监测巡更点状态及巡更员的位置。启动/关闭巡更系统时间表。管理巡更点区间时限表。巡更员在某一区间少于/超过要求的最短/最长时间时报警,并检测每个巡更点上操作者的身份。实现与BAS、CCTV、防盗报警等系统的可靠联动。智能联动IBMS系统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使SAS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实现可靠联动的同事,实现与BAS、智能照明、公共广播、物业管理等相关系统的可靠联动。1.6.3.3 IBMS系统对FAS的集成管理子系统/设备名称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2003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智能联动IBMS系统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使FAS系统可实现与应急/公共广播系统、BAS、综合安保、物业管理等相关系统的可靠联动。消防报警自动化系统使用者身份及权限识别。收集设备运行情况和各探测器的状态信息。授权用户可提取各种消防设备、探测器的运行状态数据及预警数据,在消防布局图上进行图文显示。检测到火警或意外事件信息时,立即调出事故位置布防图,并以声音、颜色、闪烁等方式报警,同时提示相应的处理方法。主要检测项目:火灾报警探测器工作状态;消防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履历及联动时运行、故障情况;消防泵的履历及联动时运行、故障情况;喷淋泵的运行、故障情况;防火门的履历及联动时运行、故障情况;空调管道防火阀的履历及联动时运行、故障情况。1.6.3.4 IBMS系统对应急/公共广播系统的集成管理子系统/设备名称XXXXXXXXXXXXXXXX大楼IBMS2003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公共/紧急广播系统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并记录设备报警信息;用户身份及权限识别;在不同物理区域不同时间进行个性化播放设置;并兼具统一协同功能。在消防、安防等紧急事件发生时可强制切换至相应的紧急广播模式。实现与各相关子系统,如消防、安防、BA、大屏幕等系统的联动应用。智能联动IBMS系统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使应急/公共广播系统可实现与综合安保、消防、BAS、防盗报警、公共广播、物业管理等相关系统的可靠联动。1.6.3.5 物业管理系统物业管理模块XXXXXXXXXXXXXXXX大楼物业管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设备资料管理系统录入资料信息;修改、删除资料信息;检索、查询资料信息;打印资料信息;管理使用信息。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使用者身份及权限验证;资料、制度、保养计划等的录入;填写设备维护检修履历;查询及修改各项目的维修时间表;查询当日或某时间段内应做的工作;设备维护检修项目到预警期时,以声音或闪烁提示,并给出实施地点、所需的准备工作等,生成设备维护检修单;设备维护检修项目到期后未完成报警;系统或设备故障报警,则迅速调出相应资料、所需备件、故障地点,形成紧急维修单。设备备件管理系统用户身份及权限核定;备品备件的资料录入分类;设定各备品备件的最少保有量、可替代件的型号规格、报废时限及存放位置;查询、修改库存情况及存放位置,形成各种库存报告;履行出库/入库手续,自动修改库存量,形成出/入库单;库存备件少于该物品的最少保有量或到报废期限时,提示管理员及时补足并生成购物单,或做相应的报废处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卡片和标签功能;照片、图纸和跟踪记录;模糊和组合查询;帐表功能;统计分析;多功能打印,可以打印灵活多变的报表。停车库管理系统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识别。定时收集设备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显示车库或停车场设备的布局图,检测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报警并提示处理意见。查询各种卡的发卡情况和使用情况;停车场停车情况、收费情况、计费标准和各收费口值班员工情况的查询。遗失及作废卡统计报告;车流量统计报告。检测到强行开闸、破坏闸门或读卡机、使用黑名单卡、非法人员操作、一卡多用时报警,并提示处理意见。智能一卡通系统门禁系统: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识别。对大楼内工作人员的进出及访客的来往范围进行授权和管理。考勤系统使用者身份及权限识别。实时监测员工的刷卡状况。进行工作日及非工作日的设置。统计员工的日出勤记录。汇总员工的月出勤记录及年出勤记录,生成报表。员工档案管理。消费系统对消费者卡号、个人信息、消费明细清单、消费方式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对消费情况进行整理,并生成各种消费报表。其他业务管理系统基于IBMS综合管理平台,根据XXXXXXXXXXXXXXXX大楼的特殊需求,定制开发个性化的业务管理系统。联动模块IBMS系统提供联动策略设置平台,使得物业管理系统在实现内部相关子系统联动的同时,可实现与综合安保、BAS、公共广播等相关系统的可靠联动。1.6.4 系统集成效果示例1.6.4.1 楼宇能源的管理XXXXXXXXXXXXXXXX大楼的设计,从资源利用、工艺流程、总体布置、设备选型、能源消耗及工程效益等等的考虑,无不关系到技术经济,所以技术经济在工程设计中所占的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IBMS系统针对XXXXXXXXXXXXXXXX大楼设计的能源管理策略的流程图如下:历史数据数据策略分析智能控制策略联动服务器执行策略能源优化控制根据经验,实施楼宇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以后,总体可以节省能耗约2030,节省人力约5080。例如,系统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如采用楼宇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和故障的损失程度,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实际效果举例如下:1.6.4.1.1 节省电能供电/配电监控节能IBMS2003将传统的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网络进行统一管理,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网络把现场传感探头所采集的信号传到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主机根据现场用电情况,自动调节每个用电器、每个配电装置的用电量。同时在管理主机上还可以监控现场设备、电力网和供配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同时,对每个总供电量作范围监察,保持三相用电量平衡。对高峰用电量进行分析,减少高峰用电水平,这样可通过重新设定一些机组之开/关时间,例如,不在高峰开动生活水泵,把有关工作转移到低用电量期。照明系统室外照明(泛光照明、节日照明、夜空障碍照明)与阳光度作连锁,自动作开/关时间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照明浪费。提议有关进/出口与室外光度作连锁调节,保持在平衡之状态,充分采用室外光,避免产生太大光度差,造成对使用人员产生不舒适影响及节省能源。同时对未使用地区进行最低照明控制以节省能源。空调系统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是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重点。对制冷及空调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应对不同时期的冷量总需求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