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流行病学试题库(3).doc

    • 资源ID:51073221       资源大小:132.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流行病学试题库(3).doc

    流行病学试题库2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究 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检测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制实验研究 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7、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 A、不需要随访 B、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8、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 A、1天 B、1个星期 C、1个月 D、6个月 E、1年 9、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癌肿部位 甲人群(%) 乙人群(%) 肺 10.0 6.7 乳腺 30.0 20.0 子宫颈 25.0 16.7 其他 35.0 56.6 合计 100.0 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 A、正确 B、不正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 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 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 E、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 11、患病率指标来自于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12、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病率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 A、对的 B、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1 D、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 13、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A、10.0 B、9.6 C、8.8 D、8.0 E、2.0 14、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 A、实验性研究着手 B、描述性研究着手 C、分析性研究着手 D、比较性研究着手 E、调查研究着手 15、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A、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B、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 C、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 D、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 E、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 16、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 A、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B、能寻找出全部病例 C、没有抽样误差 D、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E、资料比较全面细致 17、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双盲法抽样 18、能够实现早起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生态学研究 D、纵向研究 E、个案调查 19、样本量叙述正确的是 A、样本量宜大不宜小 B、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C、样本量足量就好 D、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 E、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 20、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B、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D、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样 E、以上均不对 21、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A、统计检验结果 B、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 C、观察中出现预期结果事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 件 E、研究队列中存在混杂结 果 22、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 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23、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随处选择的队列应有下列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24、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相同点的是 A、均需给予人为的干预措B、均需设立对照组 施 C、均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D、均可能产生失访偏倚 E、花费较大 25、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错误的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方法 B、均属于观察法 C、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 D、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病例对照研究强 E、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因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则可用于罕见病病因的研究 26、以人年为常用单位计算的率是 2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病死率 D、现患率 E、死亡率 27、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28、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中哪条是错误的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暴露与疾病在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随访期间还需要继续收集有关暴露的资料 E、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B型题 (13共用备选答案) A、城乡肺癌患病情况 B、艾滋病病人常有吸毒、不健康性行为 C、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D、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 E、某单位30岁以上妇女健康体检 1、选项中生态学研究的是 2、选项中普查的是 3、选项中抽样调查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治疗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2、下列哪些疾病长计算病死率 A、关节炎 B、消化道溃疡 C、流行性出血热 D、结核病 E、心肌梗死 3、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 A、提供病因线索 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 C、提出治疗方案 D、有助于制定防制策略 E、可以确定病因 4、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A、气象条件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人们的劳动条件 D、风俗习惯 E、人们的文化水平 5、下列哪项是现况研究的常用疾病率指标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感染率 D、检出率 E、罹患率 6、现况研究样本量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A、预期患病率 B、疾病患病率 C、允许误差 D、把握度 E、变异度 7、以下关于现况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B、可以探讨因果联系 C、可计算患病率 D、可描述各特征人群疾病分布 E、资料分析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8、适合普查的疾病应是 A、人群患病率较高的疾病 B、对该疾病有有效预防措施的疾病 C、疾病自然史不清楚的疾病 D、疾病后果严重的疾病 E、易于诊断的疾病 9、队列研究中有关暴露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 B、指皮肤对外的暴露 C、指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D、指给予了某种干预措施 E、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3 10、队列研究的目的包括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检验病因假设 C、早起发现病人,以利早期治疗 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11、开展历史性队列研究所需要具备的特殊条件包括 A、应有足够数量的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内研究对象的暴露资料 B、应有明确的检验假设 C、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或死亡率应较高 D、应明确规定结局变量 E、应有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内研究对象的结局资料 12、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一般有哪几种 A、内对照 B、自身前后对照 C、特设对照 D、总人口对照 E、多重对照 13、有关累计发病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适宜于人口不稳定的队列 B、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 C、以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作分子 D、任何情况下其流行病学意义是明确的 E、是队列研究中一个有用的效应测量指标 14、有关混杂偏倚的控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设计时,应可能将所有的混杂因素进行配比 B、在设计时,即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做某些限制,以保证两组样本的同质性 C、标准化法可用于控制混杂 D、可用分层分析来分析和控制混杂 E、常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来控制混杂 15、有关标化比的叙述中,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当研究对象的数目较少时使用该指标 B、当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时使用该指标 C、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该指标 D、标化比实际上就是标化率 E、在队列研究中,标化比实际上是一个效应测量指标 三、名词解释 1、epidemiology 2、患病率 3、PYLL 4、DALY 5、epidemic 6、描述性研究 7、现况研究 8、Census 9、生态学谬误 10、暴露(exposure) 11、cohort study 12、危险因素(risk factor) 13、SMR 14、观察终点(end-point) 15、AR%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10、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五、应用题 1、1988年期间共发生200个某病病例,在该年初一直存在该病的800个病例,在该年内该病死亡40例。该地1987年末人口11000人,1988年末人口9000人,如果该病的发生和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请分别计算1988年该病的发病率,1988年6月30日的患病率,1988年期间患病率,1988年的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 4 2、某项调查显示在该地区因意外伤害发生的儿童中,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儿童数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数的3.5倍。故认为经济条件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之一。问该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请据此计算吸烟暴露对肺癌发病的各项效应测量指标,并对其结果做出解释与评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D C E E C C C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B D E C A C D C C B A 25 26 27 28 C B D D B型题 1 2 3 C E A 二、多项选择 1 2 3 4 ABCD CDE ABD ABCD 5 6 7 8 BCD ACDE BE ABDE 9 10 11 12 ACE BDE AE ACDE 13 14 15 BC BCDE ACE 三、名词解释 5 1、epidemiolo流行病学是gy: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4、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0、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11、cohort study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outcome),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13、SMR:标准化死亡比,即用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人数用总人口率算出的期望发病或死亡数字求标化比。 14、观察终点(end-point):就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15、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图-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发病率 患病率 定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义 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 之和)所占的比例。 分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新旧病例之和 子 数 分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被观察人数 母 数理论上发病率可以大于 1小于等于1 值 应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用 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料;前瞻性研究。 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 些,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病程延长;?发病率升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未治愈者寿命延长;?易感者迁入。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入;?治愈率提高;?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 么,答:依据有:?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原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多。?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 ?间隔长短取决于:?易感者与免疫者的比例大小。?新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6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R匹配,但R得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4 E、5 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关系 C、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 6、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历史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A、相对经济 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 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 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诊断偏倚 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人群中暴露着的比例 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 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D、要求的把握度 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 10、假定研究表明,60%的胃癌病人胃黏膜表面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而无胃癌的对照组只有10%的可检出幽门螺杆菌,据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请问此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来比较 C、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不能区分两者的事件关系 11、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 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占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 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 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比例,而无对照组吸烟比例 E、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1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有100例,则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 14、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A、18 B、16 C、20 D、10 E、无法计算 15、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例,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OR为 A、10.67 B、9.67 C、2.24 D、1.24 E、4.47 16、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男性队列中发现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OR=2.4(有显著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6(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分析发现,原因是患冠心病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两种方法之间差异的偏倚为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奈曼偏倚 D、伯克森偏倚 E、排除偏倚 1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CI为0.350.75,则该因素可能为 A、混杂因素 B、危险因素 C、保护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都不是 18、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 A、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 B、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 8 D、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体的人群 E、乙型肝炎高危人群 19、选择200名5岁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9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9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1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对象不够多 20、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A、某人群HbsAg筛查 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 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21、评价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 E、死亡率 22、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随机分组 A、现场试验 B、队列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个案调查 23、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72% B、0.28 C、72 D、3.6 E、41 (2426题共用题干)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24、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时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25、该研究中次要结局变量是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26、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89% B、0.3% C、1.2% D、90% E、75% 27、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 A、增加筛检的次数 B、增加筛检人数 C、选择高危人群 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 E、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 28、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 A、领先时间偏倚 B、病程长短偏倚 C、选择性偏倚 D、错误分类偏倚 E、信息偏倚 29、从1990年至2000年,用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在这段时间内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A、灵敏度增加 B、特异度增加 C、领先时间增加 D、阳性预测值增加 E、阴性预测值增加 30、一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99%的妊娠试验,用于检查10,000名育龄期妇女,假设1%的受检者真正怀孕,试问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是多少 A、0.1% B、50% C、89% D、47% E、8.9% 31、在下列有关似然比的陈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是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杂指标 B、该指标全面反映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定 C、不受患病率的影响 D、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 E、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 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C、设立对照增大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于疾病之间的关联 9 2、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 A、回忆偏倚答 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 C、统计处理复杂 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 E、一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 3、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 A、病例分析 B、现患调查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应采用 A、限制的方法 B、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 C、校准检查仪器的方法 D、随机化的方法 E、分层分析的方法 5、在试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设立对照可避免 A、不能预知的结局 B、向均数回归现象 C、霍桑效应 D、安慰剂效应 E、未知因素的影响 6、关于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水平要求越高,样本量越大 B、把握度要求越高,则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 D、干预效果越明显,所需样本量越大 E、分组变量越少,则所需样本量越大 7、关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选择未患病的人群 B、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C、研究对象应该有代表性 D、选择患病人群 E、选择容易随访的人群 8、下列哪些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时间顺序合理,先因后果 C、实验过程可以实现标准化 D、依从性好 E、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9、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 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 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 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 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 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 10、关于筛检,以下哪些陈述是正确的 A、所筛检的疾病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B、对于筛检计划必须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C、对筛检阳性者,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 D、筛检是用来发现人群中病情严重的病人 E、用于筛检的方法能够被群众所接受 11、筛检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某并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 B、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 C、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 D、在人群中开展疾病的社区防治,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识 E、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1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A、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B、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C、受试对象的性别 D、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E、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13、筛检效果评价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 A、真实性 B、可靠性 C、收益 D、生物学效果评价 E、卫生经济学效果 14、影响筛检效果评价的偏倚有 A、选择性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领先时间偏倚 E、病程长短偏倚 15、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85mmHg。这就意味着 10 A、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高 B、前者的特异度比后者高 C、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 D、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 E、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 16、应用筛检试验检查一组无症状的人,发现被诊断为有病的人,从确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5年,而那些不是被筛检发现的病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5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从上述资料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筛检试验可能延长了生存时间 B、可能存在领先时间偏倚 C、该试验的灵敏度不高 D、该实验的特异度不高 E、效果不明显 17、A试验的灵敏度高于B试验,这就意味着 A、A试验的特异度高于B试验的特异度 B、A试验的假阳性率高于B试验假阳性率 C、A试验的假阳性率低于B试验假阳性率 D、A试验的假阴性率低于B试验假阴性率 E、A试验的真阳性率低于B试验真阳性率 三、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10、类实验 2、over-matching 11、screening 3、OR 12、金标准 4、分层分析 13、灵敏度 5、AF 14、特异度 6、实验流行病学 15、似然比 7、Hawthorne effec t16、约登指数 8、双盲 17、ROC 9、RCT 四、论述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3、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点。 4、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5、试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其局限性。 6、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 7、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8、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什么, 五、应用题 1、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069岁唇癌病人和皮肤癌病人的比较结果 唇癌 皮肤癌 吸烟,户外工作 51 6 吸烟,户内工作 24 10 不吸烟,户外工作 15 8 不吸烟,户内工作 3 5 ?该研究设计属于 研究。 ?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进行讨论。 ?请计算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OR。 ?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OR。 ?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OR。 ?按户内户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OR。 ?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OR。 ?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盲法的定义与分类完成下表。 盲法 设盲对象 受试者 观察者 结局评估或数据分析者 不盲 × × × 11 单盲 双盲 三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E C C D C B E D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E E B C C E D C D A D A 25 26 27 28 29 30 31 B E C B D B A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BD AD CE BE ABCDE CDE 7 8 9 10 11 12 BCE ABCE BC BCE ACE ADE 13 14 15 16 17 CDE ADE BDE AB BD 三、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选定一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和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与该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或特征的有无、频度或剂量水平,以检验其与疾病的关系。 2、over-matching: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保证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首先,所匹配的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否则不应匹配。其次,即使是混杂因素也不一定都要匹配,因为一旦某因素做了匹配,不但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能分析,而且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能充分分析。把不必要的因素列入匹配,不但丢失了信息,增加了工作难度,反而还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3、OR: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是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含义是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4、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用以分层的因素是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分层可以控制该因素的混杂作用。 5、AF:归因分值,是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指标,反映了人群中随机抽取一个病例,可能因研究的暴露引起的概率。 6、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因在研究中施加了认为的干预因素,又称“干预性研究”。 7、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是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研究对象知晓研究工作的内容,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8、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9、RCT: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 10、类实验:在一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11、screening: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2、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为标准诊断。 13、灵敏度: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流行病学试题库(3).doc)为本站会员(青****9)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