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教师版高中化学.docx

    • 资源ID:5112831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教师版高中化学.docx

    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这几年高考中该类试题的数目呈上升趋势,考查的内容不断拓展,难度有所提高,过去以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及热量计算为主,近两年对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盖斯定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化学键键能与反应热、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客观题(1)结合图像考查对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理解。(2)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及H的计算及比较。主观题化学反应原理题中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等。一、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基本概念: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kJ/mol”。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用E反表示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E生表示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若E反>E生,为放热反应;当H为“”或H<0。若E反<E生,为吸热反应;当H为“+”或H>0。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 (1)根据反应类型判断:通常情况下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和酸反应制氢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等为吸热反应。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由物质的聚集状态判断:同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大于液态,液态具有的能量大于固态;物质处与稳定状态的能量小于不稳定状态的能量。如:硫蒸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大于固态硫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所以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3)由盖斯定律判断:如一个反应可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通过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值来进行计算,若H>0,则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者判断的注意事项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的单位为kJ/mol。H与测定的条件有关,书写时应注明条件。若条件为25,103kPa,则可不注明。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或“”符号。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注意H的数值与符号: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对于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三、燃烧热、中和热1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2)注意事项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物前系数为1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例如CCO2,HH2O(l)等。(3)化石燃料提供能量的弊端以及预防措施:弊端: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燃烧产物中含有SO2造成环境污染、CO2引起温室效应。预防措施:开发新能源、对燃料进行脱硫或固硫处理。2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注意事项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沉淀或弱电解质),则其反应热不等于中和热。另注: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HH0,单位:kJ/mol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mol(O2的量不限)可能是1mol,也可能是0.5mol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2O是1mol反应热的含义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燃烧热不同生成1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的中和热大致相同,均为57.3kJ/mol四、盖斯定律的应用1理论依据:反应热只与反应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2计算模式:3主要应用: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4注意事项: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关键在于设计反应途径。(1)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2)热化学方程式加减运算以及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H都要带“”、“”号进行计算、比较,即把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判断。(3)在设计的反应途径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4)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H与正反应的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1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H,生成1mol CH3OH(g)的能量变化如图曲线所示。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H=-91kJ·mol1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按照曲线II历程进行反应,反应速率更快DCO(g)+2H2(g)CH3OH(l) H1,则H1H【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19kJ·mol1-510kJ·mol1=-91kJ·mol1,故A正确;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故B正确;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更快,故C正确;D液态CH3OH具有的能量比气态CH3OH具有的能量低,则反应CO(g)+2H2(g)CH3OH(l)放出的能量比生成气态CH3OH放出的能量更多,H1、H均为负值,则H1H,故D错误;故选D。2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下列关于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或表述正确的是( )A应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完成本实验B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缓慢倒入量热计的内筒C取一次测量所得反应前后的温度差作为计算该反应热的依据D H=-114.6kJ/mol【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装置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可能会造成酸、碱溶液混合不均匀,不同部位的溶液温度不同,A不正确;B量筒中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易造成热量损失,应将溶液一次迅速倒入,B不正确;C取一次测量前后的温度差计算反应热,易造成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偏差,应进行三次实验,然后求其平均值,C不正确;DH+(aq)+OH(aq)=H2O(l) H=-57.3kJ/mol可知,硫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反应2mol水时H=-114.6kJ/mol,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H=-57.3kJ/mol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571kJ/molC已知 H=-92.4kJ/mol,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 N2和3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热量D已知 H=-221kJ/mol,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kJ/mol【答案】B【解析】A氟化氢是弱酸,电离过程吸收热量,则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H57.3kJ/mol,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285.5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571kJ/mol,故B正确;C1mol N2和3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消耗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最多可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C错误;D已知 H=-221kJ/mol,1mol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大于110.5KJ,则石墨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故D错误。4(双选)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g)+O2(g)=2Cl2(g)+2H2O(g) H=-115.6kJ/mol已知:i iiH2O(g)=H2O(l) H2=-44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反应a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4HCl(g)+O2(g)=2Cl2(g)+2H2O(l) H3=-159.6kJ·mol1D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答案】AC【解析】A由反应a:4HCl(g)+O2(g)=2Cl2(g)+2H2O(g) H=-115.6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由4HCl(g)+O2(g)=2Cl2(g)+2H2O(g)可知,反应a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4HCl(g)+O2(g)=2Cl2(g)+2H2O(l) H3=-203.6kJ·mol1,故选C;D设H-O的键能为E1,H-Cl的键能为E2,由题意有,则,故D不选。答案选AC。5工业上处理含CO、SO2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S和CO2。已知:2CO(g)+O2(g)=2CO2(g) H=-566kJ/mol;S(s)+O2(g)=SO2(g) H=-296kJ/mol;则该条件下2CO(g)+SO2(g)=S(s)+2CO2(g)的H等于( )A-270kJ/mol B+26kJ/mol C-582kJ/mol D+270kJ/mol【答案】A【解析】已知:2CO(g)+O2(g)=2CO2(g) H=-566kJ/mol;S(s)+O2(g)=SO2(g) H=-296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整理可得2CO(g)+SO2(g)=S(s)+2CO2(g) H=-270kJ/mol,故合理选项是A。 12mol金属钠和1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AH1<0,H6<0B若Br2(g)=2Br(g) H4,则H4<H4CH1=H2+H3+H4+H5+H6+H7DH7<0,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答案】D【解析】A钠燃烧放热,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所以H1<0,H6<0,故A正确;BBr-Br键的键能小于Cl-Cl,若Br2(g)=2Br(g) H4,则H4<H4,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H1=H2+H3+H4+H5+H6+H7,故C正确;D气态氯化钠的能量大于固体氯化钠,所以H7<0,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该过程形成了离子键,故D错误;选D。2研究表明N2O(g)与CO(g)在Ir+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未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557.8kJ·mol1B催化剂参与的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N2O、CO、Ir+夺取O的能力依次增大D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O(g)+CO(g)=N2(g)+CO2(g) H=-358.9kJ·mol1【答案】C【解析】A根据历程,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358.9kJ·mol1+198.9kJ·mol1=557.8kJ·mol1,故A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在Ir+催化下,两步反应能量均降低,均为放热反应,故B说法正确;C从N2O+Ir+CO到N2+IrO+CO,说明Ir+夺取O的能量强于N2O,从N2+IrO+CO到N2+CO2+Ir+,说明CO夺取O的能力强于IrO+,故C说法错误;DH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因此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g)+CO(g)=N2(g)+CO2(g) H=-358.9kJ·mol1,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C。3N2与O2化合生成NO是自然界固氮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图显示了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N键的键能大于O=O键的键能B完全断开1mo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1264kJ能量C该反应中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生成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0kJ/mol【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1mol NN键断裂吸收946kJ的能量,1mol O=O键断裂吸收498kJ能量,即NN键的键能大于O=O键的键能,故A正确;B据图可知由2mol N原子和2mol O原子形成2mol NO时放出1264kJ能量,则完全断开2mol NO中的化学键才需吸收1264kJ能量,故B错误;C焓变=断键吸收总能量-成键释放总能量=946kJ/mol+498kJ/mol-1264 kJ/mol=+180kJ/mol,焓变大于0则为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中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该反应焓变为H=+180kJ/mol,结合图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0kJ/mol,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4(双选)HBr被O2氧化依次由如下、三步反应组成,其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HBr(g)+O2(g)=HOOBr(g);HOOBr(g)+HBr(g)=2HOBr(g);HOBr(g)+HBr(g)=H2O(g)+Br(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的速率最慢C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D在该过程中,只有HOOBr一种中间产物【答案】BC【解析】A据图可知第步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据图可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所以反应的反应速率最慢,故B正确;C升高温度可以提供能量,使非活化分子吸收能量变成活化分子,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HBr和O2,生成物为H2O和Br2,中间产物为HOOBr、HOBr共两种,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C。5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会污染大气。采用NaClO、Ca(C1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O2(g)+2OH(aq)=SO(aq)+H2O(l)H1=a kJ/molClO(aq)+SO(aq)=SO(aq)+Cl(aq)H2=b kJ/molCaSO4(s)Ca2+(aq)+SO(aq)H3=c kJ/mol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 H4=d kJ/molA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B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Ca(OH)2(aq)+H2SO4(aq)=CaSO4(s)+2H2O(1)的H=-c kJ/molDd=a+b+c【答案】A【解析】A由反应和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不断消耗OH,因此导致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A正确;B反应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反应Ca(OH)2(aq)+H2SO4(aq)=CaSO4(s)+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Ca2+SO+2OH+2H+CaSO4+2H2O,该离子反应不是反应的逆反应,因此H-c kJ/mol,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所以d=a+b-c,D错误;答案选A。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mCeO2(m-x)CeO2·xCe+xO2(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上图中H1=-(H2+H3)D上图中H1=H2+H3【答案】D【解析】A将两个过程的反应加起来可得总反应为H2O+CO2H2+CO+O2,反应中CeO2没有消耗,CeO2作催化剂,A正确;B该过程中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所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B正确;C由图中转化关系及盖斯定律可知:-H1=H2+H3,即H1=-(H2+H3),C正确;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1=-(H2+H3),D错误;故选D。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肥工业,也广泛用于硝酸、纯碱、制药等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H=-92.4kJ/mol。实验室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S0B反应的H=E(N-N)+3E(H-H)-6E(N-H)(E表示键能)C反应中每消耗1mo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等于2×6.02×1023D反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答案】C【解析】A在合成氨反应中,生成物气体分子数小于反应物气体分子数,所以反应的S0,A不正确;B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E(NN)+3E(H-H)-6E(N-H)(E表示键能),B不正确;C由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可建立如下关系式:N23H26e,则反应中每消耗1mo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等于2mol×6.02×1023mol1=2×6.02×1023,C正确;D合成氨反应为放热的可逆反应,高温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会使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H2的平衡转化率,也就不能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D不正确;故选C。3己知(g)+H2(g)CH3CH2CH3(g) H=-157kJ/mol。已知环丙烷(g)的燃烧热H=-2092kJ/mol,丙烷(g)的燃烧热H=-2220kJ/mol,1mol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的焓变为H=+44kJ/mol。则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H(kJ/mol)为( )A-658 B-482 C-329 D-285【答案】B【解析】己知反应为(g)+H2(g)CH3CH2CH3(g) H1=-157kJ/mol。反应:(g)+4.5O2(g)=3CO2(g)+3H2O(l) H2=-2092kJ/mol,反应:CH3CH2CH3(g)+5O2(g)=3CO2(g)+4H2O(l) H3=-2220kJ/mol,变化H2O(l)=H2O(g) H4=+44kJ/mol,则按盖斯定律,反应-反应+反应+变化得到反应:H2(g)+0.5O2(g)=H2O(g),H=H1-H2+H3+H4=-241kJ/mol,则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H=-482kJ/mol,B正确;答案选B。4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CO2(g)+4H2(g)=CH4(g)+2H2O(g) H=-164.7kJ/mol反应:CO2(g)+H2(g)=CO(g)+H2O(g) H=41.2kJ/mol反应:2CO(g)+2H2(g)=CO2(g)+CH4(g) H=-247.1kJ/mol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4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C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DCH4(g)+H2O(g)=CO(g)+3H2(g)的H=-205.9kJ/mol【答案】C【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故A错误;B反应物CO2的量逐渐减小,故图中曲线A表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由反应和可知,温度升高反应正向移动,反应逆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曲线C为CO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则曲线B为CH4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反应逆向移动,即可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所以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故C正确;D-(反应+反应)得到目标反应,则CH4(g)+H2O(g)=CO(g)+3H2(g)的H=-41.2kJ/mol+(-247.1kJ/mol)=205.9kJ/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C。5(双选)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d()能改变反应历程,从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路径C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路径D由此历程可知:CH2O*+2H*=CHO*+3H* H0【答案】AD【解析】APd()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能改变反应历程,从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活化能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能量之差,反应需要的活化能越小,反应进行的越快,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图示,路径的活化能最小,反应速率最快,故B错误;C活化能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能量之差,由图可以看出,过渡态发生的反应活化能最大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路径,故C错误;D根据图示,CH2O*和2H*总能量大于CHO*和3H*总能量,则该反应历程为放热反应,H0,故D正确;答案选AD。6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研究发现T时,甲醇(CH3OH)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0B总反应为 H0C从提高转化率的角度考虑,应选择高温高压的条件D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减小H,提高了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反应的实质是CH3OH分解分解生成H2和CO,水没有参与,A错误;B据图可知反应I中CH3OH分解分解生成H2和CO,反应中H2O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且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为吸热反应,所以总反应为,H0,B正确;C该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反应,高压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焓变,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7(双选)我国科研人员在银催化简单烷烃的区域选择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克服烷烃CH键的惰性并实现其区域选择性活化。一种对烷烃CH键的选择性插入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B总反应速率取决于由中间体1生成中间体2的一步C升高温度三个反应的速率均加快,有利于提高烷烃的转化率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生成不同产物的同时改变了反应的焓变【答案】AB【解析】A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三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A正确;B化学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历程中反应慢的过程,中间体1生成中间体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活化能最高,决定了总反应的速率,B正确;C三个反应都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烷烃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D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焓变,D错误;故选AB。81,2-丙二醇(CH2OHCHOHCH3)单分子解离反应相对能量如图所示。解离路径包括碳碳键断裂解离和脱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断裂a处碳碳键比b处碳碳键所需能量低B1,2-丙二醇单分子解离脱水过程均为吸热反应C从能量的角度分析,TS1路径的速率比TS3、TS4路径快D产物丙酮比丙烯醇和更稳定【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断裂中的a处化学键需要83.7kJ的能量,断裂b处碳碳键所需能量为85.1kJ的能量,TS1路径吸收66.8kJ的能量,得到的和水的相对能量为14.3kJ,TS2路径吸收68.9kJ的能量,得到的丙酮和水的相对能量为-8.6kJ,TS3路径吸收70.4kJ的能量,得到的和水的相对能量为8.4kJ,TS4吸收71.8kJ的能量,得到的和水的相对能量为3.1kJ的能量。A由图可知,断裂a处碳碳键所需能量为83.7kJ,断裂b处碳碳键所需能量为85.1kJ,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l,2-丙二醇单分子解离脱水生成丙酮为放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S1路径比TS3、TS4路径吸收的能量低,活化能低,所以TS1路径反应速率更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看出产物丙酮能量最低,丙酮比丙烯醇和更稳定,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9(双选)CH3CH2CH3的氯化、溴化反应势能图及产物选择性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烷中仲氢比伯氢活性强B升高温度CH3CH2CH3与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速率减慢C以CH3CH2CH3为原料合成2-丙醇时,溴化反应比氯化反应产率更高DHCl和HBr的键能差=H1-H3【答案】BD【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CH(CH3)2的产率比CH3CH2CH2的产率高,则表明丙烷中仲氢比伯氢活性强,A正确;B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加快,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以CH3CH2CH3为原料,溴化反应比氯化反应生成CH(CH3)2的产率要高很多,所以由CH3CH2CH3为原料合成2-丙醇时,溴化反应比氯化反应产率更高,C正确;D依据盖斯定律可得:HCl+Br=HBr+Cl H=H3-H1,则HCl和HBr的键能差=H3-H1,D错误;故选BD。10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1mol N和3mol H生成1mol NH3(g)是_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2)N2(g)+H2(g)=NH3(g);H=_。(3)N2(g)和H2(g)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 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1)释放 (2) (a-b)kJ/mol (3) 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FeO(s)+CO(g)=Fe(s)+CO2(g) H=-218kJ/mol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1mol N和3mol H的总能量大于1mol NH3(g)的能量,则生成NH3(g)的过程为释放能量的过程;(2)由图可以看出,mol N2(g)和H2(g)化学键完全断开生成1mol N和3mol H需要吸收akJ热量,而1mol N和3mol H形成1mol NH3(g)需要放出能量为b kJ,则N2(g)+H2(g)=NH3(g) H=(a-b)kJ/mol;(3)由(2)可知N2(g)+H2(g)=NH3(g) 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 kJ,所以有N2(g)+H2(g)=NH3(l) H=(a-b-c)kJ/mol,即N2(g)和H2(g)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1);H=2(a-b-c)kJ·mol1;()FeO(s)与CO反应生成Fe(s)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FeO(s)+CO(g)=Fe(s)+CO2(g);且Fe2O3(s)+3CO(g)=2Fe(s)+3CO2(g) 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 H=+640.5kJ/mol,根据盖斯定律,(×3-×2)÷6可得FeO(s)+CO(g)=Fe(s)+CO2(g)则H=-218kJ/mol,即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O(s)+CO(g)=Fe(s)+CO2(g) H=-218kJ/mol。【点评】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H的换算关系。11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实验测得,5g液态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今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_b(选填“>”、“<”或“=”)H2(g)+O2(g)=H2O(g) H1=a kJ/mol H2(g)+O2(g)=H2O(l) H2=b kJ/mol (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H-HN-HNN键能/kJ·mol1436391945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a kJ/mol。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值:_。(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已知:C(s)+O2(g)=CO2(g) H1=-393.5kJ·mol1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反应热H=_。【答案】(1)2CH3OH(1)+3O2(g)=2CO2(g)+4H2O(1) H=-1452.8kJ/mol (2) > (3) -93 (4) +226.7kJ·mol1 【解析】(1)5g液态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则1mol甲醇(即32g甲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726.4kJ的热量,2mol甲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726.4kJ×2=1452.8kJ的热量,所以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1)+3O2(g)=2CO2(g)+4H2O(1) H=-1452.8kJ/mol。(2)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由于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则ab;(3)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N2(g)+3H2(g)2NH3(g) H=945kJ·mol1+436kJ·mol1×3-391kJ·mol1×6=-93kJ·mol1=a kJ·mol1,因此a=-93;(4)已知:C(s)+O2(g)=CO2(g) H1=-393.5kJ·mol1,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4+-÷2得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H2(g)=C2H2(g) H=-393.5kJ·mol1×4-571.6kJ·mol1-(-2599kJ·mol1)÷2=+226.7kJ·mol1。12自热化学链重整制氢CLR(a)工艺的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5、101kPa时,1.0g Ni与足量O2反应生成NiO放出8.0kJ的热量,则在“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反应有:(I)CO(g)+NiO(s)CO2(g)+Ni(s) H1-47.0kJmol1(II)CH4(g)+4NiO(s)CO2(g)+2H2O(g)+4Ni(s) H2+137.7kJmol1(III)CH4(g)+H2O(g)CO(g)+3H2(g) H3+225.5kJmol1则反应CH4(g)+NiO(s)CO(g)+2H2(g)+Ni(s)的H_kJmol1。(3)“水汽转换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K0.75),将天然气看作是纯净的CH4(假定向水汽转换反应器中补充的水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若在t时进行转换,水汽转换反应器中某时刻

    注意事项

    本文((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教师版高中化学.docx)为本站会员(秦**)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