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7单元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作业.docx
-
资源ID:5122901
资源大小:5.01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7单元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作业.docx
东亚日本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蒙古国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该国(B)A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多为内流河,结冰期较长C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D年降水总量由南向北递减解析:蒙古国是典型的内陆国,从图上的自然带的分布来看,其山地主要集中在西部,植被以温带荒漠为主,降水是由南向北递增的,地区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河流有结冰期。2下列能正确反映乌兰巴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是(A)解析:因为蒙古国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集中在夏季,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确定乌兰巴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与A图基本一致。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A)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解析: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区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等降水量年较差数值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40°N60°N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40°N60°N的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所以判断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D)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5地附近的山脉是(B)A阿尔泰山B祁连山C昆仑山 D天山6下图表示输往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A甲小麦输往路线B乙石油输往路线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D丁铁矿输往路线解析:结合纬线和剖面图特征分析,地附近为祁连山;地所在地区是本州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水力资源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多火山地震;根据日本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来源可知,甲表示小麦输往路线,乙表示铁矿输往路线,丙表示石油输往路线,丁表示畜产品输往路线。读世界局部地图,回答78题。7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D)A BC D解析:北海道纬度较高,为温带季风气候。8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D)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解析: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工业集中于沿海是为了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读下图,完成910题。9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C)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日本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1月0 等温线所在纬度要比中国的纬度高。10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B)A青稞B水稻C天然橡胶D可可解析:朝鲜半岛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青稞适宜在青藏高原种植,天然橡胶、可可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合掌造(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C)A旱灾频发B多洪涝灾害C冬季暴雪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屋顶陡,说明可以排水或防止积雪压垮房屋。要注意题中设问关键在“屋顶造型设计”。除冬季暴雪外,其他选项与“屋顶造型设计”都无关。1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C)Aa地Bb地Cc地Dd地解析:由上题可知“合掌屋”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季暴雪天气。日本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c地正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降雪)充沛。与c相比,a、b、d地均纬度低,温度较高,且位于太平洋一侧,夏季多雨,不用建设厚屋顶。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读东亚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9分)城市:乌兰巴托,北京,平壤,首尔,东京。其他地理事物:大兴安岭(山脉),迁安铁矿,胜利油田,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2)东亚范围内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国家是E(填字母),图中明显的夏季风分界线是(填数码);A、B、D三地气候相同点是都是季风气候,但从ABD,其气候表现为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6分)(3)五城市相比,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年降水量最多的是。(2分)(4)A国发展工业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缺乏,市场狭小;E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3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东亚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依据海陆轮廓特征及山脉走向,可以较快地判断出各地理事物,根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完成。14(20分)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5分)(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5分)(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5分)(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5分)答案:(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主要河流特征。第(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航运价值低是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较少。南亚印度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12题。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C)A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C)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国为南亚的斯里兰卡,根据其南北跨纬度接近4°推知南北长约400千米,其位于印度东南部,属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南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沿岸海水向西流动,因此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冬季风经过孟加拉湾携带水汽,受岛屿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下图为世界某国地形图,曾有人对该国形容“幸福度最高,人人有信仰,简单而纯洁”,徒步旅游和登山业发达。读下图,回答34题。3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该国旅游的旺季是(D)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解析:因为12月是冬季,该地纬度虽然较低但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大雪封山;45月是春季,积雪融化,易发生雪崩;78月是雨季,降水多,坡度大,多滑坡、泥石流。故以上三个时间段不适宜旅游出行。1011月天气晴好,适宜出行。4该国交通线路素以“死亡公路”著称,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B)A路窄、车多B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多C坡陡路滑、风沙大D欠合理交通管理、车速快解析:该国地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该国交通事故频发。该地地处山区,车辆较少,车速慢,因降水较多,并无风沙灾害,故其他选项并非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下左图为印度地形示意图,下右图为印度19502016年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5对该国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A降水风暴潮B地形风暴潮C地形水系分布D气温水系分布解析:读图可以看出,该国洪涝频次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区,所以对该国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形水系分布,C项正确。6该国洪涝主要集中于(C)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6月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C项正确。7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但是因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口并未增加。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国(B)A人口总量减少B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C洪涝灾害强度减小D人口大规模从洪涝高频次地区迁出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国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但是因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口并未增加,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国科技水平提高,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等,B项正确;印度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总量不断增多,A项错误;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洪涝灾害强度不会减小,C项错误;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广,人口大规模从洪涝高频次地区迁出,不现实,不符合实际,D项错误。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读下图,完成89题。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B)A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B受热带气旋影响小C春季易受旱灾影响D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解析:由图判断,黄麻产区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10月为雨季,A项说法正确;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D项说法正确;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来临之间有个热季,雨季未到达,易受旱灾影响,C项说法正确;濒临孟加拉国,易受热带气旋(飓风)的影响,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9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印度,这主要是为了(A)A避开大风浪期B避开雨季C借助洋流D借助风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该地区810月是台风(热带气旋)高发期,给海上航行带来威胁,所以避开810月是为了避开台风带来的大风浪,A项正确。610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6月和810月都是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同属雨季,也都可以借助风力和洋流回程,B、C、D项错误。读印度示意图,回答1012题。10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A技术指向型工业cB技术指向型工业bC市场指向型工业cD动力指向型工业b解析:位于德干高原南部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新兴工业区,以技术指向型工业为主。11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B)A逐渐减小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C逐渐增加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解析:孟买位于德干高原西部的边缘,海拔较高,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中部为内陆地区,且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海拔较低,降水量较多。12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D)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解析:图示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所以为水稻。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读图,回答问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下左侧是图中局部区域某地理要素的放大图,下右侧是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并说明理由。(4分)(2)阐释图中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4分)(3)图中地是所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试简析该地种植茶叶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4)地所在国家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指出其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1)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根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2)C洪峰是由于山地的季节性积雪春季融化汇集而成。D洪峰由降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集而成,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降水;夏季气温高,山地冰川和终年积雪融化。(3)夏季高温多雨(多云雾);丘陵坡地利于排水;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当地的生产与生活习惯(饮茶传统,或当地茶文化积淀)。(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影响: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不稳定;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大,粮食紧张;影响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为印度,地势状况结合河流的流向即可判断说明。第(2)题,图中A为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春季山地的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C洪峰;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降水,补给河流,且夏季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补给河流,河流的流量较大,故夏季形成该河流的夏汛D洪峰。第(3)题,从地形上分析,该地地形类型为丘陵,雨季有利于排水;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丰富,高温多雨,云雾天气频繁;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当地居民自古有饮茶的习惯,有利于当地茶树的种植。第(4)题,据图可知,地所在国家为印度,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过剩,会导致就业困难,失业率增加;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增加,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人均的资源量少,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大,粮食紧张;人口数量多,不利于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4(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印度西北部地区一年中仅有68月为雨季,为此古印度人开凿了独具特色的阶梯井,可以让村民在旱季时更容易获取水源。月亮井是规模最大的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明显的宗教文明色彩,距今已有1 200年历史。过去,每年都会有南亚的贸易商队从月亮井边经过。这口井由3 500级阶梯构成,呈倒三角的形式向下延伸约30米;四面都有台阶,可以方便人们从各个角度下到井里去取水;同时井底部也有闸门用以提升水位,在需要用水的季节将水位升至34层的位置。下图为印度月亮井的景观图。(1)指出月亮井取水最为困难的月份并说明理由。(4分)(2)概括月亮井的主要用途。(6分)(3)分析如今印度绝大多数阶梯井已经废弃的原因。(6分)(4)简述保护阶梯井的措施。(4分)答案:(1)5月。理由:印度西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时间短,且集中在夏季,5月为旱季,降水少;旱季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不断降低,且5月到了旱季的末期,水位降到最低,取水最为困难。(2)为饮用、洗涤和灌溉提供用水;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乘凉的休闲场所;偏远的贸易路线上的休憩站;印度的宗教活动地。(3)月亮井为露天井,环境不够卫生,水质差;现代城乡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月亮井年久失修,许多阶梯自然损坏严重。(4)清除淤泥和污染物,恢复作为水井的功能;政府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减少对阶梯井的破坏;利用阶梯井的特色,开发为现代旅游资源;加强宣传,申请文化遗产认定,促进阶梯井的文化传承。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月亮井取水困难程度取决于水位的高低,雨季时,井水漫到上面的台阶来,由于水位高,人们取水方便。旱季时,由于水位较低,人们取水困难。结合材料该区域雨季在68月,随着降水,水位不断上升;9月至次年的5月为旱季,随着降水减少,加上气温高,蒸发旺盛,再加人们不断的取水,井水的水位不断下降,到5月时,水位降到最低,取水最为困难。第(2)题,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短,旱季长,月亮井的井水首先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二是,该井具有明显的宗教文明色彩,可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三是每年都会有南亚的贸易商队从月亮井边经过,可作为偏远的贸易路线上的休憩站;四是印度炎热,结合月亮井的结构判断,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乘凉的休闲场所。第(3)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月亮井为露天井,且地势较低,地表的很多污染物会随着雨季进入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不断严重,水质较差,因而被废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供水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用水便利;月亮井距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阶梯损坏,取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第(4)题,对于阶梯井的保护,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即可。一是清除井底的淤泥和污染物,并阻断周边污染物进入水井,避免二次污染,恢复水井原来的面貌,保持井水的干净和清洁;二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月亮井的保护意识;三是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月亮井破坏的惩罚力度,进一步保护水井;四是利用其悠久的历史,开发成旅游景点,发展现代旅游业进而加强对其的保护。俄罗斯、澳大利亚一、单项选择题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13题。1.下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河流结冰期较长 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A B C D读下图,回答46题。4.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热带湿润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c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Aabcd Babc Cacd Dabd6.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牲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牲业为主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物分布图,完成78题。7.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8.A、B处的河流()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图中洋流的名称是()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10.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C68月 D911月11.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国家依次是()A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B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C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美国D孟加拉国巴西印度美国13.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415题。14.甲处为该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主要的工业部门是()A石油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B重工业和军事工业C电子工业、宇航工业D钢铁、汽车工业15.下列有关乙山脉与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乙山脉是大洲分界线 乙山脉是农业区分界线丙河支流众多,航运发达丙河春季有凌汛现象A BC D二、综合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河名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甲8363719乙6512221丙3373426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_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悉尼与阿德莱德夏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说出本区域时令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墨累达令盆地是该区域著名的小麦牧羊区,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用水不断增加。(3)说明过度灌溉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解析】冬小麦应属于暖温带作物;在图示当中冬小麦已接近极圈(寒带),故与实际分布不符。此题考查俄罗斯自然要素与农业生产的联系。2.A 【解析】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50°N至北极圈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3.B 【解析】俄罗斯东部地区是西伯利亚地区,夏季短,河流结冰期长;此区经济落后,河流利用价值小;河流大多流入北冰洋,与货流方向不一致。4.D 【解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湿润(或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项不正确。5.D 【解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大量出口煤炭和铁矿石,地广人稀,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b、d说法正确。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而最大城市是悉尼。6.A 【解析】澳大利亚农牧业比较发达,而畜牧业产值又超过种植业,A项正确。其他选项中,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小麦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并且不可能向北扩散,因为北部以沙漠、草原为主。7.D 【解析】甲、乙分别是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而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一般是指最热月均温10,则依此分析,选项A、B、C都不对,唯有D项最接近。8.D 【解析】图中A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且纬度相对较低而夏季降水较多;B位于高纬度内陆,降水以冬季降雪为主,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春、夏季的积雪融水。9.B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点,判断此图为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10.C 【解析】X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南半球冬季为68月。11.B 【解析】X、Y、Z分别为地中海气候、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硬叶林、草原、荒漠。12.C 13.A【解析】本题组全面考查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是一组经典图形、核心知识考查题。根据题中信息“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尼、巴基斯坦);再结合四个国家地形剖面图特征,可判断分别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图中a、b、c、d四条山脉分别是乌拉尔山、大分水岭、西高止山和阿巴拉契亚山。14.D 15.B【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为俄罗斯,甲处是莫斯科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汽车工业。乙处的山脉是乌拉尔山,它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丙河是叶尼塞河,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现象。二、综合分析题16.【解析】(1)铁路适宜远距离运输,俄罗斯东西距离远且北部寒冷而水运不发达。(2)从各季节径流量所占比重可看出春季径流量较大,这与其冬季降雪后不能及时融化,到春季气温回升才融化有关,也与其降水的季节分布有关。(3)从图中可看出亚洲部分资源丰富、面积大,但人口少、科技力量较弱、气候严寒而不利其发展。(4)图中显示俄罗斯人口主要由西部稠密区向东部人口稀少区迁移,结合人口迁移的意义回答即可。【答案】(1)铁路(运输)东西距离远(或国土面积大);资源地与消费市场距离远,货运量大;冰封期长,水运不发达。(2)春季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3)优势条件: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人口少,气候严寒,农业用地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开发历史短。(4)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有利于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17.【解析】(1)悉尼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降水较多;阿德莱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2)时令湖主要受大气降水与河水的补给。(3)过度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过度灌溉用水增多,会导致下游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答案】(1)阿德莱德夏季少雨,悉尼夏季多雨;阿德莱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悉尼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为其带来丰沛降水。(2)雨水、河水补给。(3)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干旱地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灌溉导致河流下游水量明显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等。美国、巴西读“美国工农业分布图”,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位于()A甲地B乙地C丙地 D丁地2图中两农业带内的种类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种植习惯 B热量条件C地形条件 D灌溉条件解析:主要考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硅谷的地理位置,它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东南部。图中两农业带内的作物种类明显不同,分别为棉花带和乳畜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条件。答案:1.C2.B3读图,判断与M区域农业发展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人口结构老龄化解析:选D。M区域为玉米带和小麦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农业生产特点为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这与人口结构关系不大。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5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A科学技术 B人口密度C植被状况 D水文状况解析:据图中国家轮廓、河流等判断该国为巴西;M、S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为谷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N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W代表城市,为工业中心;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广布,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答案:4.A5.C6走遍巴西的山山水水,我们能看到种植最多的植物是()A水稻 B茶树C咖啡 D天然橡胶解析:选C。考查巴西的主要物产。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适合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所以我们走遍巴西的山山水水,最有可能看到以上物产,故答案为咖啡。7美国和巴西分别是北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2009年,油价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而比去年大幅度回落。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曾持续飚升,引发了许多国家对生物能源的追捧。美国和巴西都为生物能源消费大国,两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原料分别为_、_。(2)、两河中航运能力强的为_,航运价值小的为_,请分析原因。(3)请对比分析A、B两工业区形成条件的异同点。有利区位相同点不同点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答案:(1)玉米甘蔗(2)原因:河(亚马孙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较小,河宽水深;河床比降小,水流平稳,通航河段长,因此航运能力强。但因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所以航运价值小。(3)有利区位相同点不同点自然因素铁矿资源丰富A工业区附近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海洋运输便利A工业区科技力量强,农业基础好,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都较便利一、选择题结合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13题。1图中四个城市中,为美国高科技中心的是()Aa BbCc Dd2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a BbCc Dd3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地区的年降水量等值线比较密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C距海远近 D人类活动答案:1.A2.C3.A读图,回答45题。4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蔬菜、水稻C大豆、甜菜、蔬菜 D甜菜、小麦、棉花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地中海气候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4题,甜菜生长于气候温凉的地区,分布于美国的北部,棉花对光热的要求较高,分布于美国的南部,小麦主要分布于美国的中北部地区。第5题,乙地区位于美国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答案:4.D5.B读图,回答67题。6图示地区洋流的性质与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寒流热带雨林气候B寒流热带沙漠气候C暖流热带季风气候D暖流热带草原气候7与甲地气候类型的形成无关的是()A洋流 B信风C地形 D季风答案:6.D7.D下图为巴西里约热内卢地区咖啡生产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城郊农业 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9判断图中的防风林以什么方向排列,挡风效果最佳()A东西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C南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解析:第8题,咖啡生产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第9题,该地盛行东南风,因此防风林宜为东北西南方向。答案:8.B9.B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11有关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地所在国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D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答案:10.B11.D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示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尤其是在陆地的谷地,大雾阴雨经常持续多天,给当地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A地的气候类型为_。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_,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E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类型并简述其原因。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海上雾、雨天气往往与洋流有关。(2)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答案:(1)B(2)峡湾地貌或冰川侵蚀地貌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3)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劳动力国际之间流动性小;劳动力在数量、价格等方面地域差异大(若答墨西哥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廉也可)。13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河,B_洋,C_(城市),D_(城市)。(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咖啡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_部地区,若从该国引进优质咖啡品种,下列国家中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