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doc
-
资源ID:5129821
资源大小:32.4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doc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1 一般规定1.1.1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水文勘测的任务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的基础上,从水文条件角度对各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并为路径方案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水文资料。1.1.2 本阶段应对线路全线进行踏勘,全面收集有关水文基本资料和水利、航道规划设计资料,对水文条件复杂的区段进行现场水文调查,通过分析计算,提供设计所需的水文参数设计值。1.2 勘测内容深度与技术要求1.2.1 水文资料搜集1.2.1.1 跨越江河应搜集以下资料:a) 跨越河段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特性,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和防洪工程体系的现状与规划,以及防洪标准与防洪最高控制水位;b) 跨越河段上下游邻近水文站历年最高洪水位、最大流量与相应日期(或各种设计标准的设计洪水位与相应流量),及历年大风期(或冬季)平均最低水位;c) 河中立塔还应搜集塔位处最大断面平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水面最大流速、洪水期最大波浪高及漂浮物(含流冰)种类、大小、密度;相应最大流速及其发生时间;d) 大堤背水面立塔时塔位所在河段防洪堤的设计标准、防洪水位、堤防质量、险工险段、历年溃口情况,堤顶高程、堤面宽、堤身坡度,大堤迎水面台(滩)地高程、宽度以及稳定程度;堤防管理部门要求的最小对堤脚距离;e) 通航河流的航道等级、航道宽度、主航道位置、最高通航水位与航道整治规划;f) 跨越河段历年河床地形图、固定大断面图、航道图,以及有关的河床演变分析与总结资料等。1.2.1.2 跨越内涝区、分(蓄)洪区应搜集以下资料:a) 内涝区自然地理特性(含内涝区范围)、内涝成因、历年最高内涝水位与持续时间、排涝规划与工程措施,以及内涝最高控制水位与设计标准;b) 分(蓄)洪区自然地理特性(含分(蓄)洪区范围)、分(蓄)洪原因、分洪口门位置与宽度、最高分(蓄)洪水位、持续时间、分(蓄)洪调度方案、运用情况以及治理规划。防洪主管部门对分(蓄)洪区立塔的意见与要求。1.2.1.3 跨越湖泊应搜集以下资料:a) 湖泊自然地理特性、流域水系、集水面积、形态特征、湖底高程等历年的变化及历年灾害情况;b) 湖泊治理规划、防洪排涝调度方案及工程体系的设计标准、最高控制水位、最低控制水位,以及防洪排涝工程(含堤防、闸、泵站与调蓄区等)运用情况;c) 历年实测最高湖水位、发生原因及日期、持续时间、最低湖水位、面积曲线、容积曲线、最大波浪高,以及湖堤防洪标准与质量;d) 湖区航运现状与规划的航道等级以及航运路线。1.2.1.4 跨越水库应搜集以下资料: a) 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工程等级、综合效益、兴建年代、设计标准与相应洪峰流量、校核标准与相应洪峰流量;水库的调节性能、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汛前控制水位、正常高水位、死水位与相应库容;溢洪建筑物的型式、高程、尺寸、泄洪量、库容曲线与泄洪曲线;b) 塔位处库岸岩土性质、稳定程度;c) 库区的回水曲线,以及淤积对回水的影响。1.2.1.5 跨越海湾、河口应搜集以下资料:a) 跨越(或邻近)海域历年最高潮位、最低潮位、最大波浪高;b) 海岸带与河口区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有关调查研究成果、防洪与防潮规划设计、主要工程与设计标准;c) 跨越地带的地形图、历年水下地形图与历次海图。1.2.2 水文调查1.2.2.1 洪水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调查前对地方志、水利志、防洪手册、流域防洪规划等有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及考证;b) 历史洪水调查点的选择(尽可能靠近工程地段的居民区,尽量避开河床变迁大或水情变化较复杂的地区);c) 历史洪水发生次数、发生时间(年、月、日)、洪水流态、洪痕具体位置,当时的雨情和灾情,以及河道冲淤情况;d) 对洪痕与重现期进行的考证与评估,对洪痕点进行的测量或摄影。1.2.2.2 河道调查应有一定的河道长度,一般是以跨越处上游控制性能较好的河段(较稳定的节点或弯道)为起点,下至工程地点以下的段河长。河道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河床地质条件、河道整治工程的型式、质量、兴建年代以及运用效果;b) 跨越河段河势演变的控制条件与控制性能的变化,岸(滩)进退、心洲消长、汊道兴衰、主流(或深泓)线摆动的幅度、过程与原因,以及大洪水期河床变化;c) 通航河流的航道等级、主航道位置、最高通航水位、航道整治工程现状;d) 大堤背水面立塔处邻近防洪堤的堤防质量、险工险段、历年溃口次数、溃口口门大小与具体位置;溃口处冲刷坑的形状、平面尺寸与深度、土壤类别;大堤迎水面台(滩)地高程与宽度、地质情况以及稳定程度;e) 河中立塔尚应调查洪水期漂浮物种类、数量与大小;冬季结冰和解冰日期、有无连底冻、冰坝;流冰期最大流冰体积、密度及其相应水位与最大流速,以及一次洪水河床最大冲刷深度。1.2.2.3 内涝与分(蓄)洪区水文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内涝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性,历史最大内涝灾情出现次数、发生日期与成因,历年最高内涝水位与持续时间,以及治涝工程规划、设计标准与实施情况;b) 分(蓄)洪区的分洪原因、分洪口门位置、最高分(蓄)洪水位、持续时间、调度规程及运用情况和治理规划;1.2.2.4 湖泊水文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湖泊流域集水面积、湖泊平面形态、水面面积,以及湖底高程等的历年变化;b) 湖泊逐年年最高水位、日期、持续时间与灾情;c) 塔位处湖堤(或湖岸)的高度、坡度、土质以及历年溃堤次数或塌岸的情况;d) 航运状况(包括航运路线)与最高通航水位。1.2.2.5 水库水文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标准、质量、坝型、坝高,各种设计水位及相应库容,工程兴建年代与运用情况;b) 塔位处库岸的高度、坡度、岩土性质、历年库岸崩塌原因、崩塌长度和宽度以及治理方案;c) 水库淹没区立塔尚应调查洪水期漂浮物种类、数量和大小,最大浪高;冬季结冰状况、解冰日期、流冰体积与相应流速;d) 跨越水库下游时,应调查水库下游的河床演变与地形特征;水库防洪标准、非常防洪措施,以及坝下游工业区、居民区的交通状况。1.2.2.6 海湾、河口水文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历史最高潮位、发生时间、当时的风向与风力、以及灾害情况;b) 跨越塔位地带的地形地貌、岸(滩)类型与历史变化,岩土特性,以及风浪对岸(滩)演变的影响;河口段的河床、河湾、汊道、沙洲与浅滩的历史演变过程、原因与速度;c) 水中(或滩地)立塔尚应调查滩地或海床的历史演变情况;最大波浪高度、发生时间、当时的风况及灾情;河口段漂浮物的种类、数量与大小;结冰地区结冰起止时间、冰冻情况、流冰时间、流冰最大体积与流冰密度。1.2.3 水文分析计算1.2.1.1 应采用多种方法分析计算论证,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有关水文设计参数计算;分析论证未来50年内的河床演变趋势;分析论证河流(水体)跨越段最小安全档距,为设计专业预排跨越塔位提供基础资料。1.2.1.2 对预设跨越塔位,应判定有无冲刷影响,必要时应计算最大自然冲刷深度和100年一遇洪水时的局部冲刷深度。1.2.1.3 跨越堤防的塔位除应分析堤防安全对塔基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塔基对堤防的影响,符合防洪法规和当地河道管理部门对堤脚距离的要求,并应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有关的防洪影响专题论证,协助设计专业取得有关的水体跨越协议。1.2.1.4 线路跨越分(蓄)洪区,应分析分(蓄)洪水与各路径方案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并应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本阶段有关的防洪影响专题论证。1.2.1.5 分析线路受溃坝、溃堤的影响。1.3 勘测成果1.1.1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水文勘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沿线所跨越河流(水域)的流域特征;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跨越断面的水文特征;各设计频率洪水位、通航特征水位和设计净空;河道演变初步分析成果等;b) 跨越塔位的河床稳定性、自然冲刷深度和一般冲刷深度;各漂浮物种类和最大流速;各跨越水体的断面图和跨越河段水文情势图等;c) 本阶段应提出水文专业对线路比选的意见,及设计中应重视的水文要素,就下阶段水文工作提出建议。1.1.2 必要时提供水文专题论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