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专题08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docx

    • 资源ID:5130676       资源大小:510.8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专题08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docx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8生物与环境1(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破坏前的状态。某一退化生态系统向其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退化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退化生态系统向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适当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可加快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D生态系统的退化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退化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退化生态系统向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适当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可促进生态系统结构的完善,增加其自我调节能力,可加快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C正确;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2(2020山西省高三月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竞争加剧导致减产,A错误;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不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不同,故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C正确;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从而丰富农作物的矿质营养的供应,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3(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出生率和迁入率可增大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蜜蜂通过跳圆圈舞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不受出生率和迁入率的影响,A错误;草地的不同地段(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蜜蜂通过跳圆圈舞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D错误。4(2020河南省高三二模)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A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无机盐,故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芦苇和香蒲为挺水植物,可以起到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的作用,B正确;放养植食性鱼类一方面使藻类的繁殖得到抑制,防止水体污染,同时也能够增加鱼的产量,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这一成功案例说明人为的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5(2020广东省高三月考)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下图表示水体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会发生变化B挺水植物能遮光,从而影响藻类生长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76%D除了已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甲的能量去向还有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C【解析】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会发生变化,A正确;挺水植物能遮光,使藻类获得的光能减少,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影响藻类生长,B正确;水草、藻类流向甲的能量有1900÷25000×100%=7.6%,而第二营养级还包括其他鱼类,因此图中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大于7.6%,C错误;除了已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甲的能量去向还有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6(2020山东省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月考)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D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解析】蚂蚁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了一定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蜜露”属于蚜虫的粪便,其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蚜虫的同化量,B错误;据题干信息,报警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可以在蚜虫间传递,也可以在蚜虫与蚂蚁间传递,C正确;据题干信息,蚂蚁和蚜虫可以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7(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B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C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D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答案】C【解析】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说明其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A正确;利用夹竹苷诱杀雌性夹竹桃天蛾控制夹竹桃天蛾的性别比例,干扰雌雄交配,降低其种群密度,属生物防治,B正确;从题干中不能推断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C错误;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在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共同进化,产生了适应性变异,D正确。8(2020湖南省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的数量超过K/2时,易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降低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积累量表示C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D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当种群的数量超过K/2时,种内斗争加剧,而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错误;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C正确;捕食者的存在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主要通过破坏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是濒危),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9(2020全国高三一模)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有机碳储量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植被碳库51.8550.8643.54凋落物碳库2.013.525.42土壤碳库161.87143.18117.74总计215.73197.56166.70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答案】A【解析】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之一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A错误;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得土壤氧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使得土壤碳储量减少,B正确;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15.73-166.70)/215.73=22.7%,正确;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D正确。10(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江苏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可被净化输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净化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进入湿地后经理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得到净化,A正确;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以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消费者和以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B正确;该湿地群落中的碳来自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光合作用固定的CO2,C错误;污水进入量过大会超过该湿地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11(2020吉林省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B人类需求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输入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D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如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B正确;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在遭到破坏后恢复慢,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错误;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正确。12(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甲)和第三营养级(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大型真菌B杂食性鸟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能量的一部分Da+e表示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答案】C【解析】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有大型真菌和跳虫等,A错误;杂食性鸟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B错误;乙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乙同化,属于甲同化进入分解者部分,即c中能量的一部分,C正确;a+c表示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错误。13(2020广东省高三月考)2019 年澳大利亚的山火肆虐了 4 个多月,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公里,造成包括超 2 万只考拉(吃桉树叶)在内的约 5 亿只动物丧生。叙述正确的是( )A过火地区上的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B可调查灾后考拉的种群密度并据此判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考拉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过火地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群落包含一定区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错误;判断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应该是年龄组成,不能用种群密度,B错误;考拉吃桉树叶,其粪便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C 正确;火灾过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恢复过程属次生演替,D 错误。14(2020北京高三一模)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部分废弃物,A错误;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C错误;原来的生态系统中,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是由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体重新吸收的;而在“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不仅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15(2020辽宁省高三一模)人类的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工厂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植树造林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修复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答案】A【解析】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循环,A错误;植树造林使群落结构更加负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群落结构变得复杂,C正确;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是在保留了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16(2020海南省高三月考)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B疏松土壤可以加快过程C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A错误;疏松土壤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加快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正确;代表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C正确;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所以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正确。17(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不可能含有线粒体【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乙、丙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A错误;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第三等多个营养级,B错误;甲、乙、丙共同组成了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C正确;生物X是生产者,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如硝化细菌,生物Y是分解者,可能含有线粒体,如蚯蚓,D错误。18(2020全国高三月考)调查发现,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生活着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甲、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乙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共x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少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B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追捕猎物,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m+n+x即为K值,是指在该岛环境不变的条件下狼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D由该岛上狼数量的相对稳定,可以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占10%-20%,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大于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A正确;猎物的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可以为狼追捕猎物提供依据,B正确;由于岛上狼的数量长期稳定在m+n+x,说明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不是一定为K值,C错误;从岛上狼的数量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若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则狼的数量会出现较大变化,D正确。19(2020北京高三一模)皇城根遗址公园以“绿色、人文”为主题,塑造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公园凭借其注重生态效益的绿化设计,在北京市精品公园评比中入选。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为本地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B遗址公园的生物群落由混栽的70多个树种组成C公园绿化率高达90%以上,利于缓解城市污染状况D各类植物混栽,合理布局,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答案】B【解析】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外来物种入侵因素,因此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为本地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A正确;该公园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地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错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绿化率升高可有利于缓解城市污染状况,C正确;各类植物混栽,布局美观,还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正确。20(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下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三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B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种群的数量会无限增加C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增加D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y=100x【答案】A【解析】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由图甲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故A、B、C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A正确;对图乙分析可知,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增长,随后种群数量继续增加,而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竞争。由于受到资源、空间和天敌的限制,因此种群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B错误;B2是B1的天敌,故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和种群的数量变化。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B1中生物的数量会增加,进而导致A中生物的数量减少,C错误;按照最低能量传递效率来计算,消耗的生产者最多。因为B2的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2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能量x),因此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消耗A固定的能量=B2的同化量÷10%÷10%=100×B2的同化量。因此,x与y的关系式应y>100x,D错误。21(2020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B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答案】B【解析】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A正确;在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传递,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有利于积累纤维素,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22(2020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月考)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答案】B【解析】跳蛛捕食的是角蝉,不是蚂蚁,A错误;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所以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正确;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C错误;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会增加,但是环境资源有限,不会持续增加下去,D错误。23(2020四川省高三一模)工业废水中的物质甲在某些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物质乙,物质乙的毒性较大,脂溶性高,较稳定,易被生物吸收和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向河流排放会导致海洋污染B给水体通气不利于降低水体中物质乙的含量C水体中的厌氧细菌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物质乙可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答案】B【解析】物质乙的毒性较大,脂溶性高,较稳定,易被生物吸收和积累,因此工业废水随意向河流排放最终会汇集到海洋,引起海洋污染,并且物质乙可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A正确;给水体通气不利于厌氧细菌将工业废水中的物质甲转化为物质乙,因此有利于降低水体中物质乙的含量,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水体中的厌氧细菌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正确;由A项解释可知,物质乙可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D正确。24(2020全国高三一模)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曾经受到过严重破坏,多年以来一直是一片高原荒丘。近几十年经过塞罕坝人的努力,该地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生态系统逐渐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塞罕坝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C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后,旅游业得以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与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有关【答案】C【解析】塞罕坝地区多年来一直是高原荒丘,经当地人几十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表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正确;发展旅游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一般来说,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与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有关,D正确。25(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月考)稻田养鱼能很好地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果园养鸡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B稻田养鱼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C果园养鸡会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的功能【答案】D【解析】鱼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但包含其尿液中含有的能量,A错误;稻田养鱼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是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B错误;由分析可知,果园养鸡会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的功能,D正确。26(2020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B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时,计数前应摇匀,否则统计结果偏小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取样的土层和时间不同,其物种数往往会有所不同D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时,添加的组成成分数量适宜时,种类越多,其稳定性越强【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A正确;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若不进行摇匀,则酵母菌分布不均,统计结果会因为取样位置不同而偏大或偏小,B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取样的土层和时间有关,C正确;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D正确。27(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答案】A【解析】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的,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而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B项正确;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有积累,故适宜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项正确。28(2020宝鸡中学高三二模)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答案】D【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并具有保持和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所以A、B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C正确;由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29(2020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促进碳循环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答案】B【解析】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A正确;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的范围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B错误;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可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通过原料,进而促进碳循环,C正确;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D正确。30(2020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月考)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海洋食物链中主要以海豹为食,陆地食物链中主要以驯鹿为食,食物网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鱼类、北极狐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北极熊滞留在海洋中的时间延长,可使鱼类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D农药DDT随污染的水流进入北极,北极熊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最高【答案】D【解析】图中的鱼类、北极狐都属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北极熊滞留在海洋中的时间延长,北极熊以海豹为食,短时间内海豹数量减少,鱼类数量增加,由于鱼类受到食物短缺,天敌存在的原因,最终可使鱼类的数量趋于稳定,C错误;农药DDT随污染的水流进入北极,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北极熊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最高,D正确。31(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月考)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表中是对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几种生物的研究结果。请回答:生物毒素含量ug/L铵盐吸收率有机物去除率硅藻012%50蓝藻055478%0红假单胞光合细菌087%92%(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_、_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污染。(3)据表分析,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理由是_。(4)该水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其原因是_。【答案】(1)生产者 分解者 (2)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3)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红假单胞光合细菌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的吸收率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4)增加 去掉线虫,则食物链变短,能量浪费减少,因此鲫鱼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解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红假单胞光合细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去除有机物,据此可推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河流的自净,河流自净的机理为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3)据表分析,红假单胞光合细菌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的吸收率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故可知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细菌。(4)该水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所以鲫鱼与线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若去掉线虫,则食物链变短,能量浪费减少,因此鲫鱼可获得更多的能量,故鲫鱼总能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增加。32(2020湖北省高三月考)如图是北温带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示意图,请分析与湖泊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单位:cal/(cm2a) (1)如图是研究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生态学家还可以研究能量沿着_流动。(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是_,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_。(3)该湖泊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水环境使其蕴藏着丰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植物资源,这些植物的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4)如果在该湖泊中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5)某同学在该湖泊中发现了一种鱼,其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答案】(1)一条食物链 (2)2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垂直 (4)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5)捕食和竞争 【解析】(1)能量流动的研究出了可以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还可以研究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流动。(2)肉食动物是第三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是1.2+1.8=3,而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3+7+0.5+4.5=15,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是3/15=20%,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4)定期投入饲料说明该湖泊生态系统中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5)该生物幼体以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为食,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所以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33(2020山西省高三一模)啄木鸟通过敲击树干“笃笃”的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一只成年啄木鸟每天大约能吃掉1000条虫子,在2秒内就能啄击树干30多次。研究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构造独特,它的舌骨像过山车轨道一样围绕头骨一圈,最后在鼻孔处汇合;它的顶部肌肉特别发达,头部运动轨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的脑损伤,啄木鸟这种防止“脑震荡”的头部构造可谓一个完美的“减震装置”。请据此回答:(1)啄木鸟是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其作用是_。(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和信息传递,啄木鸟有“森林卫士”的美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作用。(3)啄木鸟为避免“脑震荡”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体育运动中使用的防护帽就是根据“啄木鸟减震原理”设计的,以达到防震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答案】(1)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3)直接 【解析】(1)树木是生产者,虫子吃树,所以虫子是初级消费者,啄木鸟吃虫子,所以啄木鸟是次级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啄木鸟有“森林卫士”的美誉,说明啄木鸟可控制森林中害虫的数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3)对人类有实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非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叫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体育运动中使用的防护帽是根据“啄木鸟减震原理”设计的,以达到防震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4(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三二模)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

    注意事项

    本文(《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专题08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秦**)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