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测量学》课堂实验指导书说课讲解.doc

    • 资源ID:51381144       资源大小:653K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学》课堂实验指导书说课讲解.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测量学课堂实验指导书-测量学课堂实验指导书测量工程系2001年3月第一部分实验须知一、准备工作1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测量学实习指导与实习报告,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对未认真准备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其实习。待其按要求作好准备工作后,再补做实习。缺课堂实习一次者,不准参加期末考试。2测量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凭学生证借、还仪器工具。3每次实习时,学生领借仪器后先到教师指定的地点集合(以小组为单位排成一队),待教师讲解和布置后,方可开始实习。4第一次实习前,按规定交纳押金。二、借还仪器、工具1实习前十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或指定专人)到仪器室借用仪器工具。2借用者应按仪器工具的清单当场检查仪器、工具是否完好,有无短缺,以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如有问题,可向实验室工作人员反映,以便补足数量或分清责任。确认无问题后,将清单留在原处,领取仪器工具。3各组所借之仪器、工具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使用注意事项由本组成员专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互相转借或调换。4实习完毕,应由组长向教师报告实习情况,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验仪器工具(当场点清),并如数交还仪器室。如有损坏或遗失,应主动报告教师和发放仪器的老师,填写仪器损失单,以便按仪器管理办法酌情处理。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前,应先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2搬运仪器时,应避免振动和碰撞。汽车运输应放置在有弹性的座垫上或由人抱着。如系卡车运输,则应由人背着站于车厢前部。3打开仪器箱时,应注意箱子是否平稳,以免摔坏仪器;开箱以后,应先观察并记住仪器在箱内放置的位置(有的仪器箱盖上有放置位置照片,可供参看),以便用毕能照原位放回,避免因放错位置而损坏仪器。4安置仪器前,应注意三角架高度是否适中,架腿螺旋是否拧紧,然后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紧连接螺旋,此项操作必须一人一次完成,以免摔坏仪器。5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再用手捧支架或机座等坚实部位,紧拿轻放,切勿用手提望远镜,以免破坏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仪器取出后应关好箱子,以免丢失零配件。6仪器箱是用来装置仪器的,严禁在箱上坐人,违者将给予处分和罚款。7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拨动或行人、车辆碰撞,禁止任何人在仪器附近打闹。8不许将仪器工具靠于墙、树或电杆上,以免倒下摔坏。9工作中应撑伞遮阳、挡雨,严禁烈日曝晒和雨淋仪器。10仪器上所有光学透镜或反光镜严禁用手摸或用手帕、粗布及一般纸张擦拭。如有灰尘或其他赃物,应选用柔软洁净的毛刷弹去,或用镜头纸擦拭。11各制动螺旋切勿旋拧过紧,以免制动失效。各微动螺旋及基座安平螺旋应置于中间位置使用,切勿拧至尽头,以免失灵或损坏。严禁剧烈、快速、过力和粗暴的动作。12多数仪器上都有一个基座轴套固定螺旋或扳钮,此螺旋或扳钮仅供修理之用,实习中绝对不许松动这个螺旋或扳钮,以免摔坏仪器。13操作仪器时,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适中。操作中不要用力压仪器及架腿,以免影响仪器对中和水平。需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否则易损坏仪器轴系。14对仪器上某些部件性能尚未了解时,必须向老师请教后方可操作,不得擅自乱动。15仪器搬站时,若距离较远或地段难行,应将仪器装箱后搬站;如果距离较近且地势平坦,可以不卸下仪器搬站,但应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牢固,然后放松制动螺旋,收拢脚架,一手握仪器支架(或基座)放在胸前,另一手抱架腿于腋下,使其与地面成60°75°角缓缓前行。严禁横扛仪器于肩上进行搬站。16当仪器某个部件呆滞难动或发生故障时,切勿强力拧动,应立即报告老师或仪器管理人员。学生不准擅自拆卸仪器。17仪器装箱时,应先放松各制动螺旋。装箱后先试关一次箱盖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制螺旋,最后关箱上锁。对电子类仪器,实习结束或搬站时均应先关闭电源。清点仪器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18平板仪在对点、整平时,不得将照准仪放在平板上,以免摔坏照准仪。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钢尺应防压、防扭、防潮湿,防止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用毕及时揩净上油,卷起。2皮尺严防潮湿,万一弄湿应凉干后再卷入盒内。3钢尺、皮尺使用时均不准在地面上拖行,以免磨掉刻划。4扶持水准尺时应爱护尺面刻划,勿用手或其他东西摩擦尺子刻划(特别是1.3米上下部分),以保持刻划清晰易读。5水准尺、标杆严禁横向受力,以免弯曲影响使用,作业时应由专人认真扶直,不准靠于树、墙或电杆上。不用时应平放于地面上。6不准用水准尺或标杆抬、担物品,不准投掷标杆、钢尺、锤球、斧头等。7注意保护锤球尖,严禁用锤球尖撞击硬物,以保证使用锤球对中的精度。8锤球线上不准打死结,如需调节其长短,可用调节板或打活结。9测伞应当牢固插入地下,不能插入地下时应由专人扶持,以免大风吹倒损坏测伞和仪器。10严禁用测量仪器、工具等进行打逗玩耍。凡属此种损坏者,必须加倍赔偿,并写出书面检查。五、测量记录、计算要求及注意事项1野外观测结果是计算各级平面、高程点位置的原始数据,是测量工作长期保存、使用的重要资料。因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整饰清洁美观,格式统一。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严禁凭记忆补记。3外业手簿中的每一页都须编号。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簿中的任何一页。4外业手簿中的记录和计算,严禁用橡皮擦拭、涂改或刮补,对需修改和淘汰的观测结果,应以斜线划去,而将正确数据写在其上方,对因超限划去的成果,还须注明原因及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5原始观测值尾部读数、记录如果有错,不许修改,(尾部前面的读数也不许连环修改,而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6外业工作中的记录和计算工作是测绘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它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迅速。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严格的记录习惯和计算技巧。决不能认为是实习就马马虎虎或了草从事。7外业观测成果均需用13H铅笔,按稍大于记录格高一半的字体大小压底线填写,留出上部空隙作为修改之用。8观测者读出数字之后,记录者在记录的同时,应将所记录的数字向观测者复诵一遍,以防听错或记错。9记录数字位数要全,零位不能省。例如度盘读数:132°1106,164°0000;水准尺读数:1.600米,1.080米和距离记录:35.000米,28.030米等中的“0”均应记录。10无论是测角或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必须经过检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搬站。11平均读数的末位按四舍六入和5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位。例如:1.5475和1.5485均取1.548。12记录中各项平均值和计算中的取位,均取至观测值的最末位,不必多取小数。第二部分实习一水准仪认识和使用一、实习目的1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2初步掌握使用水准仪的操作要领、基本步骤和方法。3能准确读取水准尺读数。二、实习要求1正确认识水准仪各部件名称和功能。2每人至少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3每组认真填写记录表格,交给指导教师检验。三、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二人一组,一人观测,一人记录,轮流操作。2仪器工具水准仪一台,记录板一块,全班共用四把水准尺。3场地布置在指导老师指定的场地,将水准尺竖直捆于固定物体上,各组在任两把水准尺之间选择合适位置安置仪器,两水准尺一命名为点A,另一命名为点B,。四、实习步骤1在与A、B两点大约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移动架腿并用脚螺旋粗略整平仪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2逐件认出下列部件,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1)准星和照门;(2)目镜调焦螺旋;(3)物镜调焦螺旋;(4)水准管;(5)水平制动,微动螺旋;(6)微倾螺旋。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4利用照门和准星粗瞄后视点A的水准尺,拧紧水平制动螺旋。5转动物镜调焦螺旋看清水准尺,检查有无视差并消除之(注意检查视差现象和消除视差的方法)。6旋转微动螺旋,利用十字丝精确照准水准尺(竖丝切住水准尺的左边)。7用微倾螺旋调节水准管气泡居中(即使水准管气泡两端影像吻合)称为精平。8用中间横丝(中丝)在A点水尺上读数(称为后视读数),记入手簿。9仿照48项操作,读取B点水准尺的读数(称为前视读数),记入手簿。10按公式: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计算A、B间的高差hAB。11换人重新安置仪器,照上述步骤再观测A、B尺读数各一次,记入手薄。12二人观测数据全部记入记录表格中,以便相互检查正确与否。实习二普通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法)一、实习目的1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加深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理解。2了解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和计算方法。二、实习要求1每人应完成12站普通水准测量工作。2全组完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施测任务,高差闭合差±12mm。3每人独立完成所测闭合路线的计算工作(仿例题自制表格,写在作业本上)。三、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四人一组。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二人扶尺,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尺垫两个,记录板一块。3场地布置在院内实习基地,按老师分配的路线进行。四、实习步骤1从路线中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施测。2在已知高程点与未知高程点之间安置仪器(当两点距离太远或高差较大时,可增设转点来传递高程),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3按实习一中方法分别读取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记入观测手薄中相应栏内。4保持仪器位置不动,通过收拢或张开架腿改变仪器高度(与上次仪器高相差约1015cm),仿步骤3,观测前、后视读数并记入观测手簿中。记录人员经计算,两次所测高差±6mm时方可搬站前进。5上一站的前视尺原位不动,后视尺移动至前进方向的另一待求高程的水准点上(或转点上),重复第24步骤的工作。如此继续前进,直至测到路线出发点(已知高程点),构成一闭合路线为止。6检核计算1)计算实测高差总和h测=h1+h2+hn2)计算后视读数总和a=a1+a2+an3)计算前视读数总和b=b1+b2+bn4)检核实测高差计算正确与否:ab=h测5)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a、实测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h测=h测b、容许闭合差的计算fh容=±12mm,n为测站数c、高差闭合差的检查若fh测fh容,则说明观测结果合格,可以收交仪器工具。否则,应检查超限原因,如果不是计算错误,就应返工重测。7待定点高程的计算:1)高差闭合差fh测的分配:a、每站高差改正数的计算:vi=fh测/nb、每站改正后高差的计算:hi=hi+vic、检核计算:各站高差改正数的总和应等于负的高差闭合差。一、 2)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实习三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习目的1熟悉水准仪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2掌握水准仪检验与校正的基本操作。二、 实习要求1弄清水准仪检验校正的基本原理。2检验中各项观测计算必须正确、可靠。3检验校正的方法必须正确,操作要细心。4每人独立完成一次。三、 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组四人。其中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尺两人,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根,尺垫两个,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工具包一个。3场地布置选择一块长约80米(或50米)且较平坦的场地,各组仪器依次摆开,不要相互干扰。四、 实习步骤1一般检查将水准仪安装于三脚架上,按检验项目表格中内容,逐一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填于表中相应栏内。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校1)检验方法a、用脚螺旋把圆水准气泡整置居中;b、将仪器旋转180°,若气泡仍居中,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2)校正方法a、观测并记住气泡沿半径方向偏离的距离;b、用改锥拨动圆水准器底部的三个校正螺旋,使气泡返回偏差距离的一半;c、用脚螺旋调回气泡偏离的另一半,使气泡居中;d、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仪器旋转到任何方向,气泡都居中为止。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校1)检验方法a、整平仪器后,用十字丝中间横丝的一端照准远处一明细点,制动仪器;b、缓慢旋转微动螺旋,观察明细点与中间横丝的相对位置,如果该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则表示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2)校正方法a、旋下十字丝环保护罩,用改锥松开十字丝网座固定螺旋;b、旋转十字丝环,使十字丝中间横丝落于明细点上,固定十字丝环;c、再旋转微动螺旋,看条件是否满足,如此反复,直到条件满足为止后,旋上十字丝环保护罩;4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校水准管轴和视准轴都是空间直线,如果它们相互平行,则不论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还是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都应该是平行的。一般地,称对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否平行的检校为交叉误差检校,此项检校只有在精密水准测量时才进行。而称对其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是否平行的检校为i角检校,其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两种。方法一:1)检验方法:a、在平坦场地上,在一条线上标定A、B、D三点,使A、B和B、D相距20.6米,在A、B两点分别钉上木桩或放尺垫。b、在A、B上立水准尺,在与A、B等距离C点处安置水准仪,精平后分别在A、B尺上读取读数a1、b1三至四次,取中数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为:ha1b1作为A、B两点间的正确高差。c、搬仪器至D点,精平后读A、B两尺读数a2、b2,若(a2b2)(a1b1)不大于2mm,则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2)校正方法:a、接上面操作,仪器不动,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间横丝对准B(或A)尺上正确读数b2b2(或a2a22)处,此时气泡并不吻合。b、用改正针转动水准管一端上、下两个校正螺旋,使气泡吻合。c、反复进行,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方法二:1)检验方法:a、在平坦场地上用皮尺量出相距80米的A、B两点,分别钉上木桩或放尺垫。b、在A、B上立水准尺,在与A、B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精平后分别在A、B尺上读取读数a1、b1,调整仪器高,读取A、B尺读数a2、b2;a3、b3,得到A、B两点间的高差为:h1a1b1;h2a2b2;h3a3b3。取平均值h(h1h2h3)作为A、B两点间的正确高差。c、搬仪器至A或B点附近(3米左右),精平后读A、B两尺读数a、b,若b=ah,则条件满足,如果b与ah值相差大于7mm,则需校正。2)校正方法:a、接上面操作,仪器不动,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间横丝对准B尺上b处(b=ah),此时气泡并不吻合。b、用改正针转动水准管一端上、下两个校正螺旋,使气泡吻合。c、反复进行,直至B尺读数b与ah之差不大于7mm为止。实习四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一、实习目的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工作程序和施测方法;2熟悉双面尺测量和记录、计算方法。二、实习要求1每一测站前、后视距差不超过3.0m,一测段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过10.0m,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之差不应大于3mm,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应大于5mm。2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小于±20mm,为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不足一公里时,按一公里计算。三、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组四人。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两人扶尺,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根,尺垫两个,记录板一块。3场地布置每组按老师选定的实习路线进行,从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测至另一已知高程点。四、实习步骤1从一已知水准点开始,用中丝测高法配合双面尺逐段进行四等水准测量。2一个测站的工作程序如下(参见表4-1):1)、按规定在前、后视点间安置仪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2)、照准后视尺黑面,物镜调焦,消除视差,精平,读下、上丝和中丝读数(至毫米),记入手薄中(1)、(2)、(3)栏内,记录者应马上算出(4)栏之数。(记录手薄样式和读数、记录、计算顺序仿教材)3)、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尺黑面,同2)操作,下、上丝读数分别记入(5)、(6)栏内(记录者应马上算出(7)、(8)、(9)栏之数,以检查是否超限),中丝读数记入(10)栏。4)、翻转前视尺,迅速用中丝读出红面读数,记入手薄中(11)栏内,记录者应马上计算出(12)栏之数,检查是否超限。5)、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尺红面,同4)操作,读数和检核分别记入(13)、(14)内,检查是否超限。记录者尽快算出(15)、(16)、(17)等栏之数,如无超限,则计算出高差中数记入(18)栏内,搬站。3一个测站的检核和高差计算按记录手薄中所标栏的数字顺序进行。4一测段的检核计算(参见教材)5闭合差计算与检核fh=h测(H终H始)若fh的绝对值小于20mm,则测量数据合格。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供参考)表4-1自1测至3仪器:S3水准仪编号:740086日期:6月25日天气:晴K12=4787mm观测者:王和平开始:16时40分成像:清晰K13=4687mm记录者:张水成结束:17时10分测站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K+黑减红高差中数备注上丝上丝后距前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d(1)(5)后(3)(13)(14)(2)(6)前(10)(11)(12)(4)(7)后-前(15)(16)(17)(18)(8)(9)119652141后1318326519017001847前1220076793+126.526.7后-前-175-274-1-174-0.2-0.2205662792后1203565144-101272356前1325747261043.943.6后-前-2218-2117-1-2217+0.3+0.1实习五经纬仪的认识及使用一、 实习目的1了解J6型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2熟悉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3初步掌握使用经纬仪的基本步骤、方法;4至少学会用一种测微装置读数的方法。二、 实习要求1能指出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并简述其功能;2能正确使用测微装置准确地读出若干目标方向的读数;三、 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二人一组,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经纬仪一台,记录板一块,其它(如花杆、测钎等,视具体情况而定)。3场地布置1)在老师指定地点每隔两米安置一台经纬仪,依次排开;2)以老师指定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四、 实习步骤1安置仪器1)各组按指导老师指定地点安置三角架,注意三角架高度要适中,架头尽量水平。2)从箱中取出仪器,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固定在三角架上。3)调节脚螺旋至标准位置。2对中(即将仪器安置在测站点上)1)垂球对中从仪器箱中取出垂球并将其挂于连接螺旋下,调节垂球线长度,待垂球静止后观察垂球尖与地面测站点的偏移量。若偏移量较大,则需通过移动架腿直到使垂球落于测站点上为止(注意,此步应仍保持三角架头尽量水平);若偏移量较小,则可通过先松开连接螺旋稍许(至仪器在架头能移动为止),然后,根据垂球尖偏离测站点的位置在架头上移动仪器,直到垂求尖精确对准测站点为止。2)光学对中安置仪器,拧紧连接螺旋。进行光学对中器目镜、物镜调焦(对光),眼睛通过对中器观测测站点,同时两手移动任意两只架腿使测站点标志的影象位于对中器中心圈内,此后可通过伸缩任意两只架腿使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气泡大致居中。再转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然后再检查测站点影象是否仍位于对中器中心圈内。一般情况下偏差会很小,可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稍微平移仪器使其精确对中。(此步操作与步骤3结合进行)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仪器对中和整平为止。3整平先使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脚螺旋方向,按照气泡移动的方向恒与左手拇指转动脚螺旋的方向相同的原则,根据气泡偏离方向决定两手向外或向内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在该方向居中。然后,将照准部旋转使水准管与另一脚螺旋和基座中心的连线平行,在此方向移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照准部水准管处于任何位置使气泡都居中或偏差不超过一格为止。4认识仪器各部件名称及功能和读数练习1)参照教材上经纬仪构造图及本组所用仪器,逐件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2)读数练习(此处,以分微尺测微器为例,其它读数方法参见教材)a、读数时可以认为是以某一度盘分划线为指标进行读数的;b、先读出落于分微尺中间的分划线的度数;c、再以此度盘分划线为指标读出其与分微尺零分划线间的分、秒数,直读到1分,估读到0.1分(相当于6秒);d、将b、c两项读数相加即为完整读数。实习六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 实习目的1加深对经纬仪的认识;2进一步熟悉望远镜的使用和读数方法;3练习经纬仪的安置;4练习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二、 实习要求1能比较熟练地叫出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并熟悉其功能;2初步掌握经纬仪的安置方法,要求对中偏差不超过3mm(光学对中偏差不超过对中器小圆圈),整平要求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不超过一格;3能比较正确地进行望远镜对光和使用制、微动螺旋,要求在23分钟内准确照准目标一次;4能在12分钟内正确读出一个读数,要求每人用测回法对同一角度观测23个测回,且上、下两半测回角度值之差±45秒;三、 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两人一组,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每组经纬仪一台,记录板一块。3场地布置院内主干道旁,电气系办公楼前。四、 实习步骤1将经纬仪安置于老师指定的点位上,完成对中、整平工作(此两项操作方法详见实习五)。2用盘左位置(既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观测方向的左侧,也称正镜位置),照准左侧目标A(又称后视点),将水平度盘读数设定为0°0000或稍大点的位置如0°0200左右,现设为a左=0°0000记入观测手薄相应的栏内。以下以有水平度盘变换轮和分微尺测微器的仪器为例说明将水平度盘定为0°0000或稍大一点位置的方法:照准后视目标A后,按下水平度盘变换手轮,转动该手轮使水平度盘的0°分划线准确对准分微尺的零指标线,即可使读数为0°0000,轻轻弹出水平度盘变换手轮,仍需检查度盘读数是否仍为0°0000,若不是可重新设定,直到满意为止。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或搬手),依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右边目标B(又称前视点),读取度盘读数b左=33°2236,记入观测手薄相应栏中。以上两步骤是用盘左位置对角AOB观测了一次,称为上半测回,记录者应在观测者操作仪器的空隙尽快按下式计算出上半测回的角度值左=33°22360°0000=33°22364纵转望远镜(此举又称倒镜),使仪器变为盘右位置(即竖盘位于望远镜观测方向的右侧,又称倒镜位置),精确照准B点,读取读数b右=213°2242,记入观测手薄相应的栏内。5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或搬手),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A点,读取读数a右=180°0012,记入观测手薄相应栏内。以上两步骤是用盘右位置对角AOB又观测了一次,称为下半测回,记录者应尽快算出下半测回的角度值右,并与左进行比较,其差值若符合限差要求(±45),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最终角度值。右=b右a右213°2242180°001233°2230左右33°223633°2230645(左+右)/2=(33°2236+33°2230)/2=33°2233具体的观测表格和记录、计算方法待实习时将详细讲解和演示。注意:一测回之内,不允许再次用度盘变换手轮变换度盘位置。实习七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一、实习目的1熟悉经纬仪各主要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2了解经纬仪检验和校正的基本原理;3掌握经纬仪检验和校正的程序和操作方法。二、实习要求1每人亲自动手检验规定的项目;2检验的数据填写在相应表格内。三、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两人一组,轮流操作。2仪器工具经纬仪一台,记录板一块,检校工具教师自带。3场地布置在院内一高楼墙上适当高处设置若干照准标志,在标志下方离地面适当高度贴白纸并在其上作记号,作为照准和投点用。四、实习步骤每组按教师指定地点(距高楼约2030米处)安置仪器;首先对仪器进行一般检查,检查项目按实习附表所列内容进行;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1)检验方法:a、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与安置仪器的整平一样)调节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b、将照准部旋转,若气泡仍居中,则条件满足不需要校正。如果气泡偏离零点大于半格,则需校正。2)校正方法a、用改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两个校正螺旋(根据气泡偏离方向,决定抬高或降低该端,先松放一个,后拧紧另一个校正螺旋),使气泡返回偏离格数的一半;b、再用脚螺旋使气泡严格居中;c、旋转照准部,看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再按(1)、(2)两步反复进行,直到气泡偏离不超过半格为止。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1)检验方法整平仪器,用十字丝交点(又称十字丝中心)照准墙上一明细目标P,制动照准部和望远镜,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上、下慢慢移动,如果目标始终在竖丝上移动,则条件满足。若目标偏离竖丝(如图一所示)则需校正。2)校正方法a、微动望远镜使目标P处于视场上或下部边缘;b、旋下十字丝保护盖,放松十字丝环的四个压环螺旋;c、转动十字丝环,使竖丝盖住目标P,然后再拧紧四个压环螺旋;d、重新检校,直至条件满足为止。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1)检验方法a、整平仪器,盘左位置瞄准前方墙上与仪器大致同高的明细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左。b、倒转望远镜,盘右位置瞄准原来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右。c、如果右与左相差正好,则条件满足。若左-(右±)±40秒,则需校正。为慎重起见,应检验23次,若几次的2C值一致或接近,再进行校正。2)校正方法a、盘右位置不变,先求得水平读盘的正确读数。A右=左+(右±)/2;b、旋转照准部微动螺旋,使水平度盘读数等于A右,此时十字丝中心必然偏离目标;c、旋下十字丝环保护盖,将十字丝环左、右两个校正螺旋一松一紧,左、右移动十字丝分划板,直至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为止;d、校正后,应再检验12次,如此反复进行,直至C±20秒为止。横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和校正1)检验方法a、盘左位置,照准墙上高处的目标A,然后大致放平望远镜(让竖盘读数为90度),根据十字丝中心在墙上定出一点a1;b、倒镜以盘右位置再照准A点,而后重新放平望远镜(让竖盘读数为270度),再在墙上定出一点a2;c、如果a2与a1重合,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2)校正方法a、照准a1与a2的中点;b、使望远镜上仰,十字丝中心必然偏离A点;c、升高或降低望远镜支架的一端,使十字丝中心对准A点为止。说明:光学经纬仪的横轴都是密封的,若需校正,应由专门检修人员在室内进行。实习八方向法观测水平角一、 实习目的1继续加深对经纬仪的认识;2进一步练习经纬仪的安置;3继续提高照准和读数的速度及精度;4练习用方向法观测水平角。二、 实习要求1比较牢固地掌握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2能比较准确和迅速地进行对中和整平;3每人用方向法对相同的四个方向观测两个测回,要求半测回归零差±25,同一方向两个半测回归零后的较差±35,测回较差±40;4每组拿出一份完整的记录交指导老师验收。三、 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每二人一组,轮换操作;2仪器工具每组经纬仪一台,记录板一块;3场地布置各组在教师指定地点按顺序摆开仪器。四、 实习步骤1观测程序)在测站O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选择一个背景开阔明亮、成像清晰的目标作为起始方向A;)盘左位置,照准起始方向A,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或稍大一点(如12位置),读数并记入手薄中相应栏内;)松开照准部制动搬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照准B、C、D各点,分别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入手薄相应栏内;)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再次照准起始方向A(此举称为归零)。读取读数并记入手薄相应栏内,并将此数据与第三步中照准A点的读数比较,其差值称为“归零差”,以左表示。若观测目标只有三个,可以不归零。以上3)、4)和5)三步称为上半测回,若左不超限,则可进行下半测回的观测。)纵转望远镜变为盘右位置,照准起始方向A,读取读数记入手薄中相应栏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D、C、B各点,分别读取读数,并记入手薄中相应栏内;)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再一次照准起始方向A,读取读数并记入手薄中相应栏内,将此数据与第六步读数比较,检查右是否超限。以上6)、7)、8)三步称为下半测回,上、下两半测回合称一个测回,如果右也不超限,则可进行各观测目标方向值及其水平角的计算。2记录格式和记录方法)记录格式有两种,见下表8-1和表8-2所示。)记录方法上半测回(盘左)从上往下依次记录A、B、C、D、A各方向读数。下半测回(盘右)从下往上依次记录A、D、C、B、A各方向读数。计算)表8-1的计算、起始方向的归零水平角观测手簿(方向法)表8-1作业日期:1986年3月15日仪器型号:J6成像:清晰开始日期:9时20分测站:O仪器编号:720084观测者:田首会结束时刻:9时45分天气:晴记录者:朱刘江目标读数半测回归零后方向值一测回平均方向值水平角备注和草图盘左盘右°°°°°ABCDOA(21)00112(18)18001120000000000915252B9154182715406915257915248915252613830C15332543333242153313315331241533128603330D21408243408122140503214045421404581455502A001301800124由于有“归零”观测,因此,半测回中起始方向有两个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起始方向的“归零值”,例如,上半测回的(21)就是12和30的平均数。为了便于以后的计算和比较,要把起始方向值改化成0°0000,也就是从起始读数中减去“归零值”,例如上半测回减去0121即可。、半测回各方向的归零计算从各方向上、下测回的读数之中分别减去该半测回起始方向的“归零值”(如0°0121和180°0118),即得半测回归零后的方向值。、一测回平均方向值得计算当各方向上、下半测回归零后方向值之差±35时,取其平均数即为各方向一测回的平均方向值。、各测回平均方向值的计算各测回中同一方向归零后平均值的较差均不超限(40)时,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该方向的最终值。、水平角的计算将相邻两方向一测回(或几个测回)的平均方向值相减即得该两方向的水平角。D与A两方向的水平角为360°减去D方向的平均值所得。水平角观测手簿(方向法)表8-2天气:阴三级风仪器型号:J6作业日期:1986年3月15日成像:清晰测站:O仪器编号:720084观测者:田首会开始日期:9时20分结束时刻:9时45分记录者:朱刘江目标读数2C归零后方向值水平角备注和草图盘左盘右°°°°ABCDOA00112180011200(20)1200000915252B91541827154061212915252613836C1533254333324212481533128603330D2140624340612121821404581455502A00130180012406272)表8-2的计算、2C值(两倍照准误差)的计算一测回中同一方向盘左读数与盘右读数之差,即为2C值。注意相减时,盘右读数应先加或减180°。、平均方向值的计算一测回中同一方向盘左读数与盘右读数的平均值(度数以盘左为准,只将分、秒平均),即为平均方向值。、一测回归零值的计算一测回中起始方向有四个读数(上、下半测回各两个),取其平均值即为一测回的归零值。如表8-2中的20即为起始方向A的四个读数(12、30、24和12)的平均值。、一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计算从各点的平均方向值中分别减去一测回归零值,即为一测回归零后的方向值。、各测回平均值与水平角的计算均与上一方法相同。实习九导线测量一、 实习目的1了解并掌握导线的布设方法和施测步骤。2进一步熟悉水平角的观测方法。3学习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二、 实习要求1每组完成一条45边的闭合导线的全部外业工作。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学》课堂实验指导书说课讲解.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