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小学]林慧慧_第四单元教案知识讲解.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阳翟小学林慧慧_第四单元教案-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3.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学重点、难点:理清课文线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悲惨命运。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触发情感1.板书“安徒生”。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成为“世界童话之王”。你还了解他什么?预设:我读过他的很多童话故事,如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我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与奶奶相依为命2.的确,安徒生写过很多童话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课件出示故事的创作背景)(1)故事背景1848年,他到国外旅行,在途中收到一封信,要他根据信中的三张图片写一则故事。其中一张图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黄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眼睛,好像在想着什么。安徒生看着看着,双眼死润了。他想起了自己要饭的妈妈,想起了相依为命的奶奶,还有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就提笔创作了我们今天要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是世界中去。二、初读课文,铺垫情感(一)自主习文,检测新知1.自由读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问题可以再句子旁边打个问号。(2)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测自学效果。(课件出示:乖巧、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喷香、哆哆嗦嗦、蜷缩、兜着)(1) 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及指导“兜”的写法。(2) 把你认为比较难读需要提醒的句子找出来与大家一起读通顺。(3)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预设: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4) 追问:这个故事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预设: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卖火柴(1-4段)一一擦火柴(5-10段)人死去(11-12段)。(或者流落街头幸福梦幻笑离人间)3.用一个词来说说你读文后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三、再度课文,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课文,并说说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小女孩。预设:不幸、可怜、悲惨四、解读“不幸”,宣泄情感1.课文主要写小女孩不幸的是哪部分?(第一和第三部分。)2.这个不幸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大年夜)何为“大年夜”?大年夜的时候你一般在做些什么呢?小女孩呢?(卖火柴)(一)解读“卖火柴”的不幸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的内容,看看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不幸?画出相关的句子。2.随机反馈。(1)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2)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3)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3.师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言,此时此刻的天气是非常冷的。(读出“冷”。)在这么冷的天气里,你会做些什么?而小女孩呢?她在家吗?为什么?预设:呆在家里、躲在被窝里、穿很多很多衣服(4)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指导朗读)4.小结: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小女孩有家却不能回,不敢回,这不能不说是不幸!(指导朗读,读出“不幸”。)5.追问:除了天气冷,她没卖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外,你还从哪里看出小女孩的不幸?(5)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6.小结:如此乖巧懂事的小女孩不仅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情,相反的还遭到男孩的欺负,这不得不说是不幸!(读)7.在用心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的感受。(二)解读“人死去”的不幸1.师朗读最后一个部分,生思考:对于小孩子冻死街头的结局,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1)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2)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总结问题:为什么小女孩被冻死了,嘴上还带着微笑?她曾经的到底有多“幸福”呢?这幸福又来自于什么?五、拓展延伸。阅读有关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六、课外分层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课堂精练巩固习题:一、丛书(拼音题)二、在括号内写出“”的作用的序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语音的延长;(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4)表示补充说明;(5)表示引出下文。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3.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 聚焦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情景,思考:为何她会联想到这些?2. 熟读第一和第三部分,深度感悟小女孩的不幸。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 巩固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2.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受压迫的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3. 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法,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从小女孩的幻觉中感受其悲惨命运,体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乖巧、兜里、围裙、蜷缩、裂缝、蜡烛、圣诞树、橱窗、硬币。2.说说小女孩的不幸。3.上节课,我们对小女孩冻死街头这一悲惨的命运提出了问题:在那么冷的冬天,风凄厉地吼叫着,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夜是那样的黑,天是那样的冷,可小女孩被冻死时嘴角上却带着微笑,她的感觉却是幸福的。是谁给了她幸福?(一根小小的火柴。)二、 聚焦“幸福”,积淀情感(一) 感悟火柴带来的幸福1.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2.学习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课件出示课文第五段)(1) 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你知道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2) 为什么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这个“敢”字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3) 从“终于”又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4) 擦一根或才竟然要鼓足勇气,“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她在这奇异的火光里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她会看到这些?(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火炉),因为小女孩渴望(温暖)。(5) 文中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感叹号?读到这里,我彷佛听到了小女孩的声音,她在说(6) 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一开始想擦火柴的犹豫和擦亮火柴时的惊喜。(7)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就是用了“读思考探究再读”的方法,先读课文,明白小女孩是在何种情况下擦亮火柴;接着抓重点词进行追问,为什么这样写,这能说明了什么;最后再次朗读,感受文字传递给我们的内容。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二) 自主学习,扶放并进。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至五次擦火柴的内容,并按要求填空。(1)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火炉),因为小女孩渴望(温暖)。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最后一次,小女孩擦亮了一大把的火柴,想(),最终()。2. 教师提问,补缺空白。(1) 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读出迫切、极端恐惧和极度激动的心情。注意四个“!”。)课件出示: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2) 为什么她会毫不吝惜地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这与第一次擦火柴时比,你又有什么感受?(3) 最后她的结局如何呢?(课件出示)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A. 光明和快乐指什么呢?(指导朗读。)B. 此时此刻你心里又有何感受呢?相机指导朗读,读出难受、沉重的心情。(三) 感悟幸福中的不幸1. 虽然一根小小的火柴曾经给她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幻想中的幸福,但是当火柴灭了的时候,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生说);没有烤鹅,只有(生说);没有圣诞树,只有(生说);没有奶奶,只有(生说);最终,她也没有摆脱死亡,最终她面对死亡。2. 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幸福,没有关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圣诞树,得到奶奶的疼爱啊!但这些,小女孩根本无法得到,小女孩只有在幻想中才是幸福的,即使这幻想是那么短暂。(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1) 生读,思考:小女孩真的幸福吗?(2) 文中的两个“幸福”分别指什么呢?(3) 但这么幸福的事都是幻觉,相比于现实社会,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指导朗读。)此外,虚实结合的写法也是作者刻画小女孩悲惨命运的一种方法。(4) 小结:这真是含泪的微笑、悲惨的幸福。读你最想读的一段。三、 回顾全文,升华情感1. 小小的火柴对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预设:维持生计的来源、幻想中的幸福、生活下去的希望2. 一盒没有生命力的火柴对小女孩来说意味着那么多,这又说明了什么?3. 安徒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辛酸的故事,你想对他说什么?四、 诗歌拓展,共鸣情感1.读完这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小学生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五、作业1.继续完成小练笔;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课堂精练巩固习题:1. 课堂小练笔。2.丛书。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预习凡卡,查找生字词,了解作者和凡卡信息,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板书设计:18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卖火柴痛苦的生活美好的幻想擦火柴冻僵暖和铜火炉饥饿食物烤鹅痛苦欢乐圣诞树孤单爱抚奶奶人死去悲惨命运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5.凡卡第一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并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悲惨遭遇。教学重点、难点:字里行间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教(学)具使用:课件、作者及故事中人物信息的收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板书课题)(二)补充资料,了解背景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你了解他吗?(生介绍)2.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契诃夫(),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凡卡写于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并划分段落。预设: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写信前、写信、寄信三个部分。(板书)(二)交流初读感受1.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2. 读词语,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课件出示: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摩平祷告蘸一蘸楦头别墅模糊毡靴烟囱鲇鱼暖炕耷拉山鹬鹧鸪醉醺醺小崽子3. 交流容易写错的字:(1)“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2)“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1.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8、10、15)(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悲惨的学徒生活)2.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2)学习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课件出示第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延伸:刚才分析的是凡卡在老板家受虐待的动作描写,在看看他们的工具,老板使用的是(生说),老板娘则是(生说),一个九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遭遇,他发出了生命的呼喊(读)教师范读第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预设:挨饿、睡不好觉小结: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3.学习第、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1)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2)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4.自由朗读课文第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呢?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自然段引号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的用法。)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课堂精练巩固习题:1.读课文,做出正确的选择。(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A、亲热B、蔑视C、仇视D、喜爱(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A、从水里取东西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C、顺手拿或拉D、得到机会(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A、派(出去)B、使离去C、消磨(时间、日子)D、安排、照料2.丛书拼音题。3.简答:节选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复习词语,准备听写。2.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板书设计:15.凡卡契科夫写信前写信(伤心)受尽折磨(挨打挨饿挨冻)受不住了,死路一条没有指望,连狗不如寄信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5.凡卡第二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品读凡卡的回忆,感受回忆的幸福。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从文字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知凡卡的回忆,体会文章情感(一)温故而知新1.听写词语。2.回顾旧知识,默读“回忆”。(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2)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默读信以外的其他几个自然段,读完后互相讨论讨论。(还写了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3)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再读“回忆”,感受快乐:(1)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回想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家乡美丽的夜景以及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2)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快速浏览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凡卡提笔给爷爷写信时就回忆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回忆起了家乡美丽的夜景。当他写到自己在城里当学徒的痛苦生活时,就又回想起了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时光。)(3)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把凡卡给爷爷的信、以及他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穿插起来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凡卡在城里的痛苦生活。(4)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5)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6)交流。指导朗读第自然段,感受凡卡回忆家乡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朗读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感受凡卡和爷爷在一起时的自由和快乐。3.再读“回忆”,感悟写法:(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快乐。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2)讨论交流。(3)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穷苦的生活,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4)小结:课文穿插着凡卡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这部分穿插描写,对突出凡卡痛苦的心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人物心情1.看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画中的场景?指名读第自然段。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齐读第自然段,体会凡卡当时的心境。4.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的两次叹气。5.一个九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凡卡却连声叹气。从这三次叹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1.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2.交流讨论:(1)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明具体地址,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会来接他。(2)如果写清楚了地址,凡卡的生活就会改变吗?3.小结:不管哪一种可能,在沙皇俄国的黑暗年代,凡卡的悲惨命运都不可能改变。文章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凡卡。这个感人的故事,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凡卡后来的命运到底会是怎样呢?文中最后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课堂精练巩固习题:1.丛书拼音题。2.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这篇课文通过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文章内容分为_、_、_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主要回忆了_和_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_。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预习课文,查“梗概”等词语的意思。2.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设计:15.凡卡契科夫写信前(担心)思念爷爷(回忆)写信(伤心)受尽折磨(挨打挨饿挨冻)生活悲惨受不住了,死路一条社会黑暗没有指望,连狗不如寄信(梦希望)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6鲁宾孙漂流记第一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文字片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一)引入课题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2.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诧异,我怎么读的是鲁滨逊呢?其实因为这主要源于外国名著在翻译时存在的差异造成的。(二)作品简介1.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1)发现不同:分为梗概和精彩部分两个环节。知道什么是梗概吗?(大概,浓缩,缩写注意不是主要内容。)(2)没错,谁能介绍下这本书?预设: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生读)(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一)问题引入,感知惊险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预设:(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3.小结: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但他一一克服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和鲁滨孙一起去历险吧!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想不想夸夸他?请用一到两个词语来夸一夸他。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课件出示: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6.总结: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7.学了这两篇文章,老师深有感触,千言万语就化作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四、课外拓展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讲喜欢的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2.熟读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3.推荐阅读: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课堂精练巩固习题:1.丛书。2.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中,使之合适。(1)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3)最近,我()看了几场足球赛。(4)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3.整理错乱的句子,在句前()填序号。()突然,有人大声叫她的名字。接着从马路的对面跑来一个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这个女孩没有打伞,身上淋得湿漉漉的。()清晨,雨不停地下着,公共汽车站的人排了长长的一队,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十来岁的女孩。她手里撑着伞,焦急地等着公共汽车。()排头的女孩用伞遮住刚跑来的女孩,关心地问:“下雨天,你怎么不带伞?”“伞坏了,还没来得及修理。”()站在第二位的叔叔正等着撑伞的女孩上车,她却闪到一边,站到队伍最后面去了。()两个人正亲切地说着话,公共汽车来了。排头的女孩对后来的女孩说:“你没打伞,就先上吧!”说着把后来的女孩推上了车。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听写词语。2.预习17课,回收集马克吐温的文章或者故事。板书设计:16鲁宾孙漂流记英笛福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困难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有智慧安全防御勇敢无畏孤独救助“星期五”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小学2012201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案课题17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课时主备课者林慧慧课时目标:1通过了解梗概,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概括历险过程、比较大悲大喜,感受情节的精彩;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细节描写,了解夸张、反衬的表现手法;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书籍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1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古人有以诗会友,以酒会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算是以书会友。2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文章金钱的魔力。(出示作者)3出示原书。这本书的书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请大家都来注意这个词“历险”,读读这个词,会给你什么感觉?预设学生回答:惊险、刺激、疯狂、恐怖、好玩。4.小结:汤姆到底会经历哪些险,险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这堂课会让我们更好地去读这本书。二、再次巩固,发现不同1.先请大家把课文翻到86页,快速地浏览一下第17课,这篇课文跟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2.这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梗概,一部分是精彩片段。(板书:梗概、精彩)3.再次巩固梗概的概念,理解梗概。(1)什么是梗概呢?(2)就是说是大概,浓缩,缩写注意不是主要内容。(3)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来说这梗概就是这本书内容的缩写。三、学习“梗概”1那么书中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呢?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哪一部分来去了解?(1)请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想想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你也可以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2)冒险经历: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2交流,教师点评,师生合作归纳小标题。3是的,书中写了汤姆的5次冒险,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4请你随着这历险图,再浏览梗概部分,这位与我们年龄差不多的汤姆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呢?预设: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智慧5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四、品析精彩(一)明确出处过渡句: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1师:请你快速浏览精彩片段部分,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来自哪一次冒险。2是的,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其中一部分。(二)品味情节1.请你再默读精彩片段,找一找哪些精彩的地方很吸引你?你可以用笔划出来。预设1:困难重重的历险(1)交流。学生读语句,说精彩之处。(2)小结:汤姆讲述冒险的这段经历很精彩。那么,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也来走一走。(3)理清条理: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4)因人而异:精彩片段还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很吸引你?预设2:大悲大喜的人们(1)交流,让学生谈精彩。(2)小结:吸引你的是人们悲痛欲绝的情景,接着课文第24自然段笔锋一转,原来是虚惊一场,由大悲变为大喜,这“大悲大喜”同样精彩!(3)精彩片段还有哪些精彩的地方也很吸引你?预设3:悬念迭出的结尾(1)交流,让学生谈精彩。(2)小结:片段的结尾,悬念迭出,让我们有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和想象,同样精彩!(三)品味写法1.刚才我们交流的是内容情节上的精彩,请你再默读刚才你找到的精彩之处,这些片段哪些地方也很精彩呢?适当可以做一下批注。预设1:悲痛绝望的人们(1)交流写法,学生谈体会。(2)小结:是啊,正如大家所说,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刻画了她的动作;而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写了她的外貌;马克.吐温就这么寥寥几笔,就把人物悲痛欲绝的模样浮现在了大家面前,真是写得精彩。2.补充:还有哪里也同样精彩呢?预设2:欣喜若狂的人们(1)交流写法,全镇人们的哪些表现令你感到意外、有趣?学生谈体会。(夸张的外貌、语言、动作)(2)小结:这样的写法是那么幽默,那么诙谐!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夸张。3.交流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疑问,这本书的主人公明明是汤姆,可是这里却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细致入微地描写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小镇人们的悲痛绝望呢?这样写对描写主人公汤姆有什么帮助呢?(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4.说得真好,那我们刚才找到的汤姆和贝琪困难重重的历险这一部分,又有哪些精彩之处呢?(也同样用汤姆夸张写法写了这次历险过程。)(1)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2)小结:这一个个“怎样”和“如何”可见汤姆和贝琪走出山洞是多么不容易。5.那么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一步一步走出绝境的?请你再浏览第5自然段。(1)交流。(2)总结:其实,汤姆这个孩子,作者也同样写得精彩!6.欣赏视频。7.小结: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精彩之处,有人还拍成动画片,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小段。播放:这是汤姆的哪一次经历?当海盗。五、阅读整本书1.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欣赏了动画片,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2.如何想知道,那么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关注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好吗?六、作业1.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并将喜欢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2.完成丛书。课堂精练巩固习题:1.听课16课词语。2.把词语补充完整。若无()事落()而逃鱼()而入惊()之鸟3.句段集锦。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_4.课文链接.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哪五次历险?_下节课预习内容和目标:1.复习词语盘点,准备听写。2.准备自我保护故事或收集其方法。板书设计:17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解梗概情节自信过人机智聪明喜欢吹嘘勇于挑战沉着冷静写法淘气可爱心地善良品味精彩人物教学后记:同安区阳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