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植物组织》试题库讲课讲稿.doc

    • 资源ID:51390746       资源大小:250K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植物组织》试题库讲课讲稿.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植物组织试题库-植物学简答题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四、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六、论述题(12分)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植物细胞(6学时)1简述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答:细胞膜胞基质原生质体细胞质双层膜:质体、线粒体细胞器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核糖体、微管和微丝等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后含物:贮藏性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其它物质2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第三章植物组织(4学时)3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5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36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答:(1)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2)顶端分生组织产生初生结构,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叶和生殖器官。(3)侧生分生组织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4)禾本科植物等单子叶植物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等因叶基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叶剪后仍伸长。第四章幼苗(2学时)7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的萌发过程有何区别?答:主要区别在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或中胚轴和胚芽伸出土面。第五章根(4学时)9简述根尖的分区及其各部分功能。答:根尖可分为四个区,其名称和功能如下:根冠功能: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尖向土壤深处推进与根的向地性有关分生区功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直接导致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功能:为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提供推动力。成熟区功能:是根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10详述双子叶植物的根的次生生长过程。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初生生长之后,便开始了加粗的次生生长。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这种生长过程即为次生生长。(一) 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维管形成层的产生(1)位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片段的条状形成层。(2)条状形成层向两侧扩展,到达初生木质部及顶端的中柱鞘。(3)初生木质部脊顶端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构成形成层的另一部分。(4)各个形成层片段彼此相互衔接,成为完整波状的形成层环。(5)由于形成层环的不同部位发生的先后不同,以及通过切向分裂向内、外产生新细胞的速度不同,结果波状的形成层逐渐发展为一较整齐的圆形。此后,形成层环中的各部分等速的进行分裂,形成新的次生结构。2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是进行切向分裂。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相对排列。此外形成层还分裂形成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射线,在次生木质部内称为木射线,在次生韧皮部内称为韧皮射线。(二)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随着次生维管组织的继续增加,根的直径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外方的成熟组织,即表皮及皮层,因受内部组织增加所形成的压力而遭破坏,这时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细胞主要是向外分裂产生数层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和它所形成的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合称为周皮,是根加粗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保护组织。其外方的表皮和皮层因得不到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脱落。在多年生植物的根中,木栓形成层每年都重新发生,发生位置逐年内移,可深至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或韧皮射线部分发生。16胡萝卜和萝卜的根在次生结构上各有何特点?答:胡萝卜和萝卜根的加粗,虽然都是由于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但所产生的次生组织的情况却不同。胡萝卜的肉质直根,大部分是由次生韧皮部组成。在次生韧皮部中,薄壁组织非常发达,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木质部形成较少,其中大部分为木薄壁组织,分化的导管较少。萝卜的肉质直根和胡萝卜相反。它的次生木质部发达,其中导管很少,无纤维,薄壁组织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韧皮部很少。此外,其木薄壁组织中的某些细胞可转变为额外形成层(副形成层),产生三生结构(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17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另外,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成。39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答:(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第六章芽与枝条(2学时)第七章茎(4学时)18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答: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方法常为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1)加速植物繁殖。例如林业上常利用砍伐过的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的目的。老树庞大的根系使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种子繁殖产生)若干倍。(2)改良植物品种。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等。(3)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如苹果、梨),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如香蕉、一些柑桔和葡萄品种),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19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答:嫁接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很广的繁殖措施,其生物学原理是,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当砧木和接穗削面的形成层彼此接触时,由于接穗与砧木各自增生新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填满砧穗之间的空隙。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维管组织,将接穗与砧木连接在一起,嫁接苗就成活了。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是嫁接成活的最基本条件。一般亲缘关系愈近,亲和力愈强,所以品种间嫁接较种间容易成功。35如何从形态特征上来辨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答:根状茎横卧地下,外形较长,很象根。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即有叶(已退化)、叶腋内有腋芽、有节和节间。根据这些特征,容易和根区别。37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答:(1)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2)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在根中最初由中柱鞘转变而成,而在茎中则常由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转变而成,以后依次产生的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3)形成层一般也被认为是次生分生组织。根中的形成层由维管柱内的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转变而来,茎中的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由维管束中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转变成)和束间形成层(由髓射线中的薄壁细胞转变成)组成。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40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答:(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41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答:(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第八章叶(4学时)11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叶片小而厚;(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12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1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上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更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还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物学意义。14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是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32你怎样鉴别总叶柄和小枝,从而断定单叶和复叶呢?单叶所在小枝顶端有顶芽而复叶总叶柄顶端无顶芽。单叶的叶腋有腋芽而复叶的小叶腋部无腋芽。单叶脱落时所在小枝不落,复叶脱落时连同总叶柄一起脱落。单叶在小枝上常成一定的角度排列,而复叶的小叶在总叶柄上常排成一平面。42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答: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种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吸收作用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第九章营养器官间的联系(2学时)15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很强,因为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的结构主要是导管。导管由导管分子组成。管胞是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的输水效率。导管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具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第十章营养器官的变态(2学时)第十一章花(10学时)20已知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为*K2+2C2+2A2+4G(21),请用文字表述此花程式中包含的信息。答:此花程式告诉我们,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为两性花,整齐花(即花辐射对称);花萼4,每轮2片;花瓣4,每轮2片;雄蕊6枚,外轮2,内轮4;子房上位,由2心皮结合而成,1室(注:由于具有1个次生的假隔膜,子房为假2室)。2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答: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株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能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葵。(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22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23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有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往往较长,柱头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叶开放,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于昆虫传粉。此外,虫媒花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花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的传粉方式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各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为风媒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葇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2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2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答:雄外原表皮表皮花蕊多次药室内壁纤维层粉原分裂四列周缘平周分裂中层退化消失囊基内基本分生组织孢原平周细胞垂周分裂绒毡层退化消失壁细胞分裂造孢有丝分裂花粉减数分裂四分体细胞或不分裂母细胞(n)(2n)(2n)药隔薄壁细胞药药隔维管束隔解体分散营养细胞单核有丝分裂成熟花粉粒(n)花粉粒(雄配子体)生殖细胞有丝分裂精子(2个)(n)(n)第十二章种子与果实(4学时)6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答: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1)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2)外因: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合适的温度。8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考虑,被虫子咬了的种子是否都不能萌发?为什么?答: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健全的结构和合适的外部条件。因此,如果虫子损坏了种子的主要结构(如胚),种子就不能萌发或萌发不正常。相反,虫子叮咬没有损坏种子的主要结构,只要外界条件合适,种子就可萌发。38简述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其作用。答:(1)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无胚乳。(2)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a种皮:保护胚;有些植物的种皮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阻止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有些植物种皮形成翅、丝状毛等,有助于种子散布。b胚乳:供应胚发育成幼苗时所需营养。c胚: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形。(3)果实由果皮组成,果皮来自子房壁,有些果实还包括花托、花序轴等部分。(4)果皮的作用:a保护种子;b有些果实含抑制性物质,使种子休眠,其意义与种皮的相同;c帮助种子散布。第十三章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2学时)第十四章中国种子植物主要分科(4学时)实验题1、试述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答:将要观察的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加盖盖玻片,从备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叫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将载玻片,盖玻片拭擦干净,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然后用镊子夹取少许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再用镊子夹着盖玻片,先从一侧放下,使接触到水,再慢慢放下,以防气泡产生,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水份,置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的优点在于,新鲜材料组织不会破坏,可保持原来生活状态,同时操作简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地可以进行。2、试述徒手切片的过程和操作要点。答: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一般指材料和刀片都握在手里所进行的一种切片方法。在制作徒手切片时,先将材料切成长约23cm的小段,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右手拇指和食指横向平握双面刀片,置于左手食指之上,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斜切,每切23片后就把所切材料的片用蘸水毛笔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而后,在培养皿中选择理想的切片,制临时装片镜检。徒手切片的制作要点有三:把握材料时使材料和轴面与水平面互相垂直,且不要高出手指太多。切片前在材料和刀口上蘸一些水,使之滑润。切片时,左手保持稳定,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中途应停顿。3、采得完整的蚕豆幼根一条,怎样观察它的初生结构?并叙述你所看到的全部结构。答:取蚕豆幼根一条,通过根毛区横切,(徒手切片)并以番红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自外向内依次可看到。表皮一层,排列紧密,无胞间隙,无气孔。皮层分三层,其中外皮层由一层细胞,皮层由多层较大细胞组成,且胞间隙大,内皮层有加厚的凯氏带和未加厚的通道细胞。维管柱最外一层为中柱鞘,初生木质部被染成红色,呈辐射排列,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细胞。4、如果给你两个未标记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个是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构造,哪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答:双子叶草本植物茎具皮层。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为无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茎,无皮层分化,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为有限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呈“V”字型。5、木材有哪三种切面,识别的依据是什么?答:木材的三种切面为横切面,切向切面和径向切面。在茎的三切面中,射线的形状很突出,可作为判别切面类型的指标。 年轮木质部木射线横切面呈现同心圆环1呈现其横切面观;2显示细胞直径和大小以及木质部的横切面形状。1呈现其纵切面观,所见射线呈辐射状条形;2显示其长度和宽度。切向切面呈现V字形1呈现其纵切面观2显示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细胞两端的形状。1呈现横切面观,其轮廓呈纺锤形;2显示其高度、宽度、细胞的列数和两端细胞的形状。径向切面呈现平行排列的窄条1呈现其纵切面2显示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细胞两端的形状。1呈现其纵切面观,射线象一段砖墙,与茎纵轴垂直;2显示其高度和长度。6、一张未贴标签的幼期木本植物的横切制片,如何在显微镜下判定它是由根是由茎组成部分制成的?答:根的表皮具有根毛,壁薄,无气孔,皮层发达,分为三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具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不具有髓射线,一般无髓的分化。茎的表皮具气孔,且外壁角质化,皮层不发达,一般无凯氏带,中柱鞘,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具有髓,髓射线明显。7、现采得小麦,玉米幼苗上各一片叶,怎样在显微镜下区分C3和C4植物?取小麦玉米叶片做徒手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玉米叶维管束鞘发达。为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是C4植物的特征。小麦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薄壁,较大,叶绿体含量少,内层为厚壁细胞较小。无“花环形”结构为C3植物。8、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43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答: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1)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腾作用。(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类似根),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44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答:(1)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2)外起源者有: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45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答:(1)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2)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住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一部分)、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树脂道。46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答: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47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答:(1)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合组织。(2)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维管系统是连续地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组织系统。48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答:年轮也称生长轮。次生木质部在一年内形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即为一个年轮。若一年内次生木质部形成一轮以上的同心环层,则为假年轮。一个年轮中,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早材,也称春材,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二者细胞类型、大小、壁结构有区别。具数个年轮的次生木质部,其内层失去输导作用,产生侵填体,为心材;心材外围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具输导作用。心材逐年增加,而边材较稳定。49试述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答:(1)旱生植物叶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2)沉水植物叶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沉水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接触和气体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50概述被子植物花的演化。提示:从花各部分的数目、排列方式、对称性和子房位置等四方面的变化加以概述。51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52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各有何生物学意义?答:(1)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略)。(2)通过减数分裂可保证有性生殖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在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53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提示:(1)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复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2)不同:a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b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否;c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离。54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55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萼),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56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答:(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囊的形成(核分裂);(3)8核胚囊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4)具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的形成。57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答:毛竹茎等竹材具坚实的木质特性,因为它们:(1)机械组织特别发达;(2)原生木质部的腔隙被填实;(3)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58观察一块木板,怎样才能说明它是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来的?答: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的木板上应显示出维管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射线应呈现砖墙状。59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答:“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60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么会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答: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61什么是“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答:(1)顶端优势的定义;(2)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顶端优势的抑制,如果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62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应注意什么?答:(1)幼苗的类型;(2)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对于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应适当。63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为什么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答: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64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答案要点: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通常总是缺氮的),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65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答:(1)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会枝;(2)单轴分枝的枝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题即成为如何区别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4)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66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根瘤和菌根对植物的意义(即共生关系);(3)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菌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67

    注意事项

    本文(《植物组织》试题库讲课讲稿.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