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重点名词解释整理.doc
中建史重点名词解释整理资料说明:以下内容是对南大中建史考点的归纳总结(侧重名词解释部分)。备注:部分考点,只提供了条目,未作出解释,需要大家结合课本自己整理,以加深印象。 第一章:概要安济桥: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位于河北赵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m,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和造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样式雷: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由“样式房”承担,在样式房中供劳时间最长的是雷氏家族,人称“样式雷”,雷发达为第一代。都料: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营造法式:木架建筑采用古典的模数制1.作者为北宋的李诫,该书的性质是政府法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以方便施工和管理2主要内容:A、总结过去经验,确立模数化的设计制度(材契制) B、共三十四卷,分壕寨和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 作C、涉及制度,功限,料例,图样等内容3对后世的影响:A、使中国建筑走向装饰化等级化B、限制了以后的发展考工记:齐国(成即书于战国)官书,我国现知最早述及建筑以及都城规划的专门文献,(也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分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摶埴之工6部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该书在建筑史,城市规划史,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二里头一号宫殿(图示):1位于河南偃师,是夏末都城斟寻鄩遗址中最大的一处宫殿2其夯土台残高约80cm,南北约108m,东西约100m。3,夯土台上有面阔8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4,反应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5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燕尾榫:第二章:城市里坊制:1承传于西周时期的闾里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2春秋至汉是其确立期,总体布局较为自由: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3三国至唐是其极盛期,在前一阶段自由里坊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三国时曹魏都城邺开创的一种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正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和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里”在北魏以后称为“坊”);唐长安是这类城市的典范。4里坊制于宋解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出自战国的考工记,反映了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方面的思想。+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北宫的后面是市。每市和每朝各百步见方。清明上河图:第三章:住宅聚落一颗印:(图示)窑洞:土楼:碉楼:阿以旺:垂花门: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勾连搭(悬山顶):由于垂花门屋顶进深方向较深,如采用常规做法,则屋顶太高,比例失衡,为保持比例协调,其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卷棚顶组合而成,即悬山+卷棚悬山北京四合院:(图示)、总述: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建筑布局特点 受强烈的宗法制度的影响,利用成熟的尺度和空间的安排,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对外隔绝,自成天地。 A. 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 B. 秩序通过门来体现,门的高度和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 C. 墙垣厚重,院落内向,院落是交流场所。坞壁:汉时出于防卫要求而创建的一种新型住宅,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五凤楼:乌头门:两门柱上架一横木,设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棂,可透视门内外。柱顶套瓦筒,墨染,故称乌头门。横木上常安日月板。此门用于官邸及祠庙,陵墓之前明器:照壁:轿厅:内宅门:备弄: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三朝五门:1是西周奠定的一种宫室制度(朝寝之制),并为其后多朝所沿用。2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来历。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门合”,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补充: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礼仪性主殿与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并置骈列制皇城中主宫轴线与中央官署轴线并置)(补充: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御街千步廊和工字殿-宋代宫殿的改进   据文献记载,东京有三重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护城壕环绕。外城周19公里,是后周时扩建的;内城即唐汴梁外城,周9公里;宫城是宫室所在地又称大内,因为是在原来唐朝节度使治所的基础上发展的, 布局不如唐代恢廓,仅2.5公里周长,规模受到局限。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每面各有一座城门。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南面中央的丹凤门(宣德楼),有五个门洞,门楼两侧有朵楼,自朵楼向南出行廊连阙楼,其平面呈“门”形。出丹凤门往南是御街,街的两侧建有御廊。御街千步廊制度是宋代宫殿的创造性发展。后来元、明、清的宫殿群均设千步廊金水桥,就是宋的影响。丹凤门以内,在宫城南北轴线的南部排列着外朝的主要宫殿(轴线从宣德门到主殿大庆殿,内廷不复保持对称格局,这些都是气局不大之处)。最前面的大庆殿宽九间,东西挟屋各五间,是皇帝大朝的地方;其次是常朝紫宸殿。在这轴线的西面,又有与之平行的文德、垂拱二组殿堂,作日朝和宴饮之用。外朝诸殿以北是皇帝的寝宫与内苑,宫城内还有若干官署。内城东北隅有一座大型园林-艮岳,外部西郊有金明池,都是皇帝游乐的御苑。北宋宫殿的主要殿堂有些是工字殿形式,整个规模虽不如隋唐两朝宏大,但扩建时曾参照西京(洛阳)唐朝宫殿,所以组群布置既规整,又具有灵活华丽和精巧的特点。工字殿平面,唐代用于官署的厅堂,叫“轴心舍”;宋代宫殿早先由州署子城改建而来,保留了部分原来布局形制。)御街千步廊: 起于宋朝,御街宫城前的主要街道,千步廊是皇宫前御街两侧的廊庑。具有组织空间和衬托高大的主体建筑的作用,造成相当开朗而又主次分明的效果。北宋汴京大内正门宣德楼前御街两侧已设很长的御廊。自金到明清,皇宫前面御街均有“千步廊”。工字殿:大明宫:龙尾道:故宫:悬鱼:房屋两端山面的装饰构件,用木板雕成,安于博风板的正中。因初期雕成鱼形,从山面顶端悬垂,故称“悬鱼”。后有各种变形,已完全脱离鱼的形象,但仍称悬鱼。山面饰悬鱼有主人自示清廉之意。惹草:悬鱼两侧的装饰构件,指钉在博风板边沿(一般处于檩头位置)的三角形木板,其上雕刻云纹之类。正吻:即“大吻”,屋顶正脊两端装饰物。龙头形,口大张,咬住正脊。汉唐多以凤凰为正脊饰,南北朝被鸱尾所取代,宋元出现鸱吻、龙吻,明以后多用龙物,富丽有生气。清以后逐渐程式化。鸱尾: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的饰物,汉时方士称,天上有鱼尾星,以其形置于屋上可防火灾,逐有鱼尾形脊饰。唐时鸱尾无首,宋时有首有吻,明清时鱼尾形仅在南方建筑中存在,官式建筑已演变为兽吻明堂 :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天坛:(图示)山西太原晋祠:神厨神庖:即坛庙陵墓等祭祀时用作宰牲及准备祭品的场所。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东西南北明楼,及至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以后明清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宝城宝顶:1.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式的一种形制,2.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围墙,内填黄土,顶部做成穹窿状。圆形围墙称为宝城,穹窿顶称宝顶。(书上:地下宫殿上起原型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而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3.该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是其典型代表。方上:秦汉时帝王陵墓的一种封土形制,为方形截锥体陵台,即在帝陵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夯筑成的土坟,其形状像被截去顶部的方锥体(方锥平顶)。四面有门阙和陵墙,北宋陵台亦属此制。(封土(地上陵体):地上陵台-因山为陵-宝城宝顶)黄肠题凑:1. 黄肠指柏木芯;题指头,即木头端部;凑指聚(合)2. 指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在使用。补充:陵园建筑(地上陵体):地上陵台-因山为陵-宝城宝顶)祭祀建筑1)汉及以前:寝殿2)唐宋:献殿(享殿,上宫)与寝殿(下宫)并存3)明清:棱恩殿,隆恩殿唐:因山为陵,供食不便,遂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为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成为上下宫制。宋:陵台到陵墙南门中间建献殿,也称之为上宫,陵西北设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明:继承唐宋而又有创新: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旧,但陵体和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两进或三进,更加突出祭祀仪式重要新:如明孝陵:第一进陵门内为神厨,神库;第二进凌恩门为凌恩殿;第三进内红门内为石几筵(五供座)与明楼。以后明清各陵均仿孝陵之制。北京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特有的做法。清:大体沿袭明制,但各神道分立。月牙城: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个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据刘敦桢文集二“易县清西陵”)。或称小院为“哑吧院”,而正对方城之墙为“月牙城”(据王其亨明代陵墓建筑)。兆域图:1是战国中山王 墓出土的的铜版错银地图2图中表示了该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3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比例约为:1:500唐乾陵:1是唐高宗李治之陵,在乾县西北,依梁山而建。梁山前有双峰对峙,高度低于梁山,乾陵墓室藏于梁山中,而利用双峰建为墓前双阙,使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极为成功。2陵前三对阙,最外一阙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阙在双乳峰,最后一阙在朱雀门前。(1。以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2。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3。柏城4。上下宫分别建造)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位于南京钟山南麓的陵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明十三陵:1明永乐以下(除景泰帝)的十三个皇帝的帝陵,因均葬在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统称十三陵。2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式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十三陵以永乐帝长陵为中心)3:十三陵总体布局特色:A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面向中心长陵;B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主峰;C使用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D为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E轴线长而富于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第五章:宗教建筑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图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佛光寺位于台南豆村东北约5km的佛光山腰)1东大殿基本特征:a、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b、结构:殿堂式(柱网层同高,铺作层,屋架层)柱网布置: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内外柱同高c、殿内天花用平闇d、脊抟下不施侏儒柱而仅施叉手,上平抟下用托脚;2、结构技术上的成就: a、解决了较大跨度和出檐的悬挑问题(3.96米) b、梁架采用叠梁和三角屋架相结合的形式c、初步建立了模数化规格化的技巧d、斗拱的结构功能明确,柱与柱之间的补间斗拱解决面阔方向悬挑问题,柱头上斗拱解决悬挑问题3、体现了宏伟雄大与端庄流丽结合的唐风 a、斗栱雄大(斗栱层占二分之一柱高) b、屋面坡度缓和(举高约为1/4.77) ,出檐深远 c、采用侧脚,生起,卷杀,外观曲线与微斜的线结合 d、色彩简洁:灰瓦、红柱、白墙 门窗简洁:直棂窗 台基低矮河北正定隆兴寺(宋):摩尼殿(北宋)A重檐九脊殿顶(歇山),四面出龟头屋(四出抱厦)B内外两圈柱(金厢斗底槽),有侧脚和生起,阑额上用普拍枋转轮藏殿(北宋)A两层楼阁式,平面方形,每面3间B底层移柱,檐柱有侧脚生起C殿内梁架用彻上明造,曲梁,大斜撑彻上明造:不用天花,梁架均暴露在D:叉柱造,缠柱造天津蓟县独乐寺(辽):(二者均重建于辽统和二年)(一)山门:A面阔三间,进深2架4椽,单檐四阿顶B分心槽,叉手,托脚梁架C出挑深远,斗拱宏大,台基较矮(二)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图示)A面阔五间,进深四架八椽,平面为金厢斗底槽B外观二层,腰檐平坐,内部三层,屋顶为九脊殿式样C上下层柱的交接用叉柱造D在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坐楼板以下的夹层施以斜撑E梁架分明栿和草栿,仍用叉手托脚,大部分天花用平闇,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保国寺大殿:1位于浙江宁波,为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是浙江地区现存最古木建筑。2殿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清代在四周加一圈下檐,形成重檐。其内柱高于檐柱,前后檐柱上的梁后尾插入内柱柱身,近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但柱上重叠多层柱头枋,前部装平藻井,又具有宋式殿堂型构架的特点。这是北宋和辽时特有的构架形式。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丘陵地带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于清康熙乾隆四十五年间陆续建成,原先共建十二座佛寺,现存八座,俗称 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普宁寺(现已不存)、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庙、殊像寺、须弥福寿庙。为了笼络蒙藏等民族上层分子而建,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或模仿蒙藏名族的建筑形式。(现存最早的木构塔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最早的砖塔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北魏,密檐塔,十二边形/;最早的双层塔壁砖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最早的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北宋;/规模最大的石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楼阁式塔:基本特征:A。内设楼梯,可供登临B。每层有门窗,平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国现存唯一木构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副阶周匝明五暗四,共九层桁架筒体木结构,金厢斗底槽平坐暗层增加柱梁间斜向支撑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建于唐,至宋,辽时颇为发展,元以后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邦克楼:石窟:塔院寺:抱厦: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实例见之于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于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第七章:建筑意匠千尺为势,百尺为形:过白:第八、第九两章:(重点)以材为祖:北宋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所制定的一种建筑模数制度,把“材”(即单栱高?)作为造屋尺度的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层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铺作:狭义说是指斗栱;广义说是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唐宋建筑斗栱所在的铺作结构层对木构架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嫩戗发戗:2, 明清南方江浙建筑翼角典型做法之一,“戗”指戗脊,“嫩戗”指仔角粱,“发戗”就是起翘,即子角粱将屋角翘起。3, 其特点是檐口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翘起。结构上是通过“嫩戗”(即子角粱)斜插在老角粱背上,形成50*-60*夹角。同时为了结构上牢固,在嫩戗与老戗间连以菱角木,箴木,扁担木,千金销等,并使角粱上缘呈一缓和曲线以置戗脊。多用于攒尖顶亭子和楼阁式塔等。4, 实例如网师园濯缨水阁和拙政园绿漪亭。水戗发戗:1, 明清南方江浙地区建筑翼角典型做法之一,“戗”指建筑物的戗脊,“发戗”就是起翘。其特点是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它在构造上比较简单,嫩戗(仔角粱)不起翘或起翘很小。2, 实例如苏州拙政园绣 亭和怡园小沧浪亭推山:庑殿顶(宋称“四阿顶”)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和步架距离都不一样。收山: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收进距离依立面要求和山面结构而定,一般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一檩径,距踩步金粱一步架。图见书P298出际:又叫“废屋”。悬山顶为保护山墙免受雨淋,将槫(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部分,即称为“出际”。溜金斗拱:由外檐有昂而室内无天花的斗栱发展而来,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盛行于明清二代不用天花的殿宇内。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的菊花头,六分头和秤杆等,后尾搭在金柱内额上,与外挑构件不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称为“落金”做法。另一种后尾下无承托,而支撑于金桁下,称为“挑金”做法。(图见P303及同济笔记最后一页)补充:秦汉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文献中称为“都柱”大明宫麟德殿:满堂柱式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可称为“移柱造”。如山西大同华严上寺金代的大雄宝殿,其中央五间前后檐的内柱都向内移一椽长度;或减去部分内柱,可称为“减柱造”如山西五台佛光寺金代所建文殊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只用内柱4根。明清二者已不用叉柱造: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指在楼阁式建筑中,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实例如隆兴寺转轮藏殿,天津蓟县辽独乐寺观音阁缠柱造: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指在楼阁式建筑中,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粱上,在结构,结构和外观上都比较稳妥,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角斗。实例见于天津蓟县辽佛宫寺释迦塔副阶周匝:1.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2.(可能在商代建筑中即已出现)实例见之于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普拍枋: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阑额:联络檐柱(副阶柱),上承补间铺作的枋料。清代称额枋。如位于室内柱头上,则称内额,若于阑额下,再加一层枋料,则称由额。如不穿入柱头而在柱顶上放一根通长达整个建筑物立面的硕大枋料,则称为檐额,檐额下用绰幕枋承托绰幕枋:位于大檐额下串联角柱与檐柱的枋料。因大檐额仅搁置于柱头上,故需用绰幕枋把檐柱联结起来,以增加其稳定性。绰幕枋向内止于心间的补间铺作上,出头作成蝉肚形,以后演变为明清雀替形式雀替(宋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补充:也可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种形状之雀替,已经变为纯装饰性构件,称为“花牙子”;在建筑尽间,若开间较窄,则自两侧挑出的雀替常连为一体,则称“骑马雀替”)穿插枋(挑尖随梁) 明清建筑在檐柱与老檐柱之间,用枋料加以串联,提高了木构架的稳定性,又在内柱之间用枋料加以联结故称为随梁枋间:1,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2.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称:“凡四柱之中的面积都称为间”则是对“间”概念做的另一种诠释。当心间:我国古代木架建筑各开间的名称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代称当心间。(明间- 次间(n=1,2,)梢间-尽间)通面阔: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的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通进深:屋架上的檩(宋称槫)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步架”与“进深”:屋架上的檩(宋称槫)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架)”,各步(架)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进深两间四椽,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进深三间八架椽等。槽:宋代殿阁类建筑的术语,指殿身内由一系列柱子与斗栱划分空间的方式,也指该柱列与斗栱所在的轴线。营造法式载有殿阁分槽平面图四种:金厢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单槽,双槽。金厢斗底槽:1.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2.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和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3.实例见之于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分心槽:1.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2.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3.多用于门屋建筑中,实例见之于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单槽:1.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2.其特点是殿身内以与面阔方向平行的一列柱子和柱上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前后不面积等的两个空间。3.实例见之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双槽:1.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2.其特点是殿身内以面阔方向平行的两列柱子和柱上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3.实例见之于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平棋:唐宋时使用的大方格天花,格内贴络木雕华饰,并绘彩画。平闇:唐宋时使用的一种小方格天花,规格较大方格平棋稍低,一般不做华丽的彩画。实例见于天津蓟县辽独乐寺观音阁衬方头:宋式斗栱最上一层出跳之木,在耍头之上,用以拉固撩檐枋及平棋枋。清式称为撑头木,上承桁椀耍头:斗栱衬方头下所用出挑木料,称为耍头木。清式称蚂蚱头. 耍头只起分层作用,不起出挑作用。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见之,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用梭柱,实例见于皖南之民居及祠堂。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实例可见之于唐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托脚:宋代建筑上个槫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槫的斜杆称为叉手,其余称托脚。(支撑平槫的斜向构件,多见于唐至元代,明清极少使用)实例可见之于唐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宋代明栿常做月梁式,以增加美感。草栿:在天花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故称草栿,是和天花下的明栿相对而言乳栿: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梁四铺作:宋代斗栱出一跳称四铺作。从下而上,依次有栌斗,华栱(插昂),耍头,衬方头,共四层,故城四铺作。(五铺作则多一层下昂或华栱,共五层,出二跳。六铺作七铺作八铺作依次类推)四阿顶: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天花:1,中国古代木架建筑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构件,并可遮挡建筑的梁架。其种类有平棋,平闇,藻井等。一般民居中则用竹,高粱杆等轻材料做框架,然后糊纸。2, 常在粱下用天花枋(宋称平棋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实例可见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平闇)和辽独乐寺观音阁(平闇+八角形藻井),该做法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平闇;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做法在宋代称为平棋;一般民居中则用竹,高粱杆等轻材料做框架,然后糊纸。 藻井: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佛像佛座之上。(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等。卷棚:(轩)1. 又称为“轩”(卷棚),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间。其结构由质轩粱,轩檩和轩椽组成。由于轩椽可作多种曲线或折线形,因此大大丰富了轩内的空间和艺术效果,同时可以在室内创造二次空间,使室内高度不至过高并起到空间分隔作用;2. 有人字轩,船篷轩,海棠轩,菱角轩,茶壶档轩,一枝香轩,鹤胫轩等种类3. 此类天花约在明代以后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我国南方的江浙一带,官署,祠庙,住宅,园林中比比皆是。举折:1.宋式屋架做法,用以形成屋面曲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2,其具体做法是:A,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其高度H和前后橑檐枋间距B的比值介于1:3到1:4之间);B、从脊槫开始,自上而下,各槫在其上面相邻槫与橑檐枋连线所确定的基础上,再降低一定高度h(h=H/10*2n(n=0)),橑檐枋,牛脊槫,下平槫在一条直线上,其余互成折线。举架:1清式屋架做法,用以形成屋面曲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2其具体做法是:A.先确定步架距离,(清式各步距离通常情况下相等)B从檐檩开始到脊檩,自下而上,各檩沿屋架方法逐一升高,且各步举高(即每步升高距离)从檐步,下金步,中金步,上金步到脊部逐渐增大殿式大式 小式 (见书P298)清: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箍头藻头枋心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中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和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有有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官衙、庙宇主殿、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这种彩画的主要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旋子以一整二破为基础,梁,枋长时可在旋子间加一行或两行花瓣,称为加一路或加二路。梁,枋短则用旋子相套叠,谓之勾丝绕。略短于一整二破的称之喜相逢。箍头内仍用盒子,大多不绘龙,而以西番莲,牡丹,几何图形为主,枋心也绘锦纹,花卉等。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箍头多用联珠, 字,回纹等,藻头画由如意头演变而来的卡子(有份软硬两种),枋心称为包栿,常绘历史人物,山水风景,博古器物等,基本不用金。宋代彩画可分为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三晕带好棱间装,解绿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黄土刷饰,杂间装九种。可分为3大类。一是五彩遍装法。(宋彩画之一种)这是以青绿迭晕为外缘,内底用红上绘五彩花纹;或用朱色迭晕轮廓,内底用青。这种华丽彩画大抵是唐以来的形式,多用于宫殿,庙宇的主要建筑,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二是碾玉装以及青绿迭晕棱间装(宋彩画之一种)用青绿为主的彩画。前者以青绿迭晕为外框,框内施深青底描淡绿花;青绿迭晕棱间装则是用青绿相同的对晕而不用花纹。这种彩画常用于住宅,园林或宫殿等的次要建筑。三是解绿装、解绿结华装和丹粉刷饰等。这类是以刷土朱暖色为主的彩画,依古来赤白彩画的旧制。通刷土朱,而以青绿迭晕为外框的是解绿装,如在土朱底上绘花纹,即是解绿结华装;遍刷土朱,而以白色为边框的是丹粉刷饰;以土黄代土朱的则是黄土刷饰。刷饰都用于次要房舍,是彩画中最低级等的;此外还有将两种彩画交错配置的,称为杂间装,如,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固有形式:墨菲:中国建筑复兴:基泰工程司:华盖事务所:中山陵:首都计划:封火山墙:骑楼建筑:石库门:中国营造学社:童寯:杨廷宝:吕彦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