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内容.docx
2022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就不行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然这样,那么你知道民族团结的班会教案该怎么写吗?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2022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把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由、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进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同学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育同学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同学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理解并喜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育同学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进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由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同学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闻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老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22多年不间断的进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冲突和战斗,但是各民族在.生活和交往中和谐、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进展和富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进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支配同学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究、沟通、争论、练习) 组织同学学习和探究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行分别,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同学争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由。(老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行分别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全都 老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进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富强。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喜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加喜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同学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各民族共同进展 1.同学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展状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其次橡胶基地。) 2.指导同学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进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大路、青藏大路、川藏大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老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进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进展; B.进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待的财政政策; D.鼓舞少数民族地区进展贸易,照看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关心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方案生育政策。 3.引导同学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主义阶段后,特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妙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忱。他们的.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公平、民族团结和共同进展富强政策的结果。) 4.依据 “动脑筋”组织同学争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名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怀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布置作业: A 1.完成课本 “练一练”:应选A 2.完成历史填图册剩余题目。 3.完成新学案 自我测评题。 B 4.依据 “活动与探究”,指导同学完成连线。(可以通过争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老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板书设计: 11 民族团结 一、猜民歌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进展 其次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视频资料,创设情景,调动同学学习的热忱 视频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并打出歌词。同学观赏歌曲,并思索:这首歌曲能反映出我们国家什么样的特点? 二、依据各类历史材料,引导、指导同学的探究学习 1.首先利用中国民族分布地图,创设情境,让同学了解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总体分布状况。 在了解总体状况后,老师播放视频资料民族分布特点,并引导同学结合地图与资料片的信息,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通过这一学习活动,使同学熟悉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导同学阅读。 (1)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 (2)分析“各民族一律公平”“禁止对任何民族的卑视和压迫”的条文说明白什么? 通过阅读材料,同学对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3.出示动态民族区域自治图(图1),同学通过观看,找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五个自治区。 4.结合图2湘西苗族选举图,思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乐观作用”。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使同学熟悉到:无论是什么政策、措施,它们的动身点都是共同富强、共同进展、相互敬重,由于我们大家是一家人! 5.出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图,引导同学回忆学过的学问,思索“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请举例说明。” 这一活动使历史再现,不仅论证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色。 通过以上活动,同学对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了解。 三、历史学习与同学生活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更是得到了敬重。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敬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敬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学习这一主题时,充分利用同学在课前做的预备。 同学1举例说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泼水节。 同学2介绍藏族佛教。 老师和同学一起观看一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同学熟悉到:纸币上面印少数民族的人物图像、把汉、蒙、藏、维、壮这五种文字印在纸币上,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的,是我国的创新。它体现了我国特别重视各少数民族,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公平地位。 同学4结合图片.高校和电教室、青藏铁路等介绍西部大开发及相关状况。 老师播放孔繁森视频及人物介绍。使同学熟悉到孔繁森是藏民的好伴侣,优秀的援藏工。像这样的援藏干部还有许多许多(现任国家.也曾经是一名援藏干部)。同时强调,2022年,国务院打算对西部大开发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追求民族共同富强的坚决决心和意志。 通过这一组师生活动,从同学的生活入手,即贴近生活,又进一步关心同学理解共同进展、共同富强这一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2 一、班会预备 1、发动同学,在课下收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 2、以班为单位预备一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故事。 3、发动同学,自行学习排练少数民族舞蹈。 二、班会时间: 5月13日 三、班会目的: 1.知道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祖国的兴盛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相互敬重、公平相待、和谐相处。 3、情愿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生气。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敬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班会过程 导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情同手足。正是由于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富强和制造了光辉绚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日,就让我们在民汉合校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日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题部分: (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主持人乙:民族的团结和谐是祖国兴盛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那么,这56个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1、嬉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同学代表轮番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同学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2、听故事:藏族同学代表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永久不行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们沙湾四中这样一个2800多同学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不体现了民族兄弟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关心,共同进步。 主持人乙: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迁徙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因抵抗沙俄种族灭亡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三年预备,举部东归祖国,一路上与拦截的沙俄军队绽开了殊死搏斗。 到达伊犁我国境内时,该部落由动身前的17万之众,只剩下不到7万人,迢迢万里路,埋下了10万英雄儿女的血肉之躯。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后,大部聚居在现在的和静县。 (二)了解民族学问 主持人甲:民族的团结和谐是祖国兴盛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说一说、议一议: (1)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指什么? (2)“四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五观”指的是什么? 主持人乙: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相互照看,建设中相互支援,还应相互敬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很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请同学们沟通课前收集的有关民族学问。 2、民族故事我知道: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沟通和进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盛发达和进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民族英雄马本斋、孔繁森、吴登云、阿尼帕阿里马洪等 主持人乙:在.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相互关心,共同促进,才能保证.主义建设的顺当进行。 (四)各族人民的绚烂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绚烂文化。 表演:在同学们的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的同时,由组代表表演自行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T台秀。 (五)民族舞蹈大荟萃 1、分别由一个男生和女生的同学组合,表演壮族竹竿舞。表演结束,由同学自主参加由该舞蹈设计的嬉戏。即,谁在嬉戏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说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2、维族、啥萨克同学代表介绍维族、啥萨克的风土人情,而后带领全体同学共同起舞 (六)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甲:我们宏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行。 主持人乙: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绚烂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喜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七)班主任总结 通过本次寓教于乐、生动好玩的班会,我们从中了解和学习到了各民族的绚烂文化。也体会到,只有民族团结,携手并进,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富强,民族团结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振兴进展。 (八)结束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终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预备: 1、同学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仔细预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相互敬重,公平相等,和谐相处。 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熟识民族团结的,要求同学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加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仰慕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育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四周有关民族和谐团结的资料。(特殊是本班民族同学的事迹) 教学重点: 使同学懂得各民族之间应相互敬重,公平相等,和谐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同学爱好。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观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爱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富强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导行。 (一)学习熟悉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日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依据他们的服饰装扮推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背景: 在2022.7.5的暴力大事之后,民族团结已被入各项工作之首,学校是训练阵地,如何做好宣扬、如何使民族团结观念坚固树立在每个同学当中,使孩子们充分意识到“稳定压倒一切”坚固树立“两个离不开思想”,无疑主题班会是一条主要途径。为此在今年的五月民族团结月中,我班召开这个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坚固树立“两个离不开思想”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今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知道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使各民族亲如一家,增加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活动预备: 让同学搜集有关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及故事、诗歌、排演小品、相声、舞蹈、歌曲等赞颂古今往来的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对当前的形式做以分析,明确同学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哪些事。分出不同组,选出负责人。 活动议程: 一、班主任致开场白:我们宏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如何使各个民族之间相亲相爱亲如一家请大家一起走进主题班会课民族团结一家人 二、主持人沈星言、侯松涛串词 1、由任英涛组讲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及故事 2、由曾佑赢组朗诵诗歌(散文) 3由吴凯琪组演唱民族团结歌曲 4由侯松涛组表演小品 5由瑞扎组表演舞蹈 6由殷凯为大家表演快板 7小组沟通:平实学习生活中该为民族团结一家人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 8阅历共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三、班主任小结 具体过程: 一、班主任致开场白:我们宏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如何使各个民族之间相亲相爱亲如一家请大家一起走进主题班会课民族团结一家人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沈星言、侯松涛致词: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让我们播下盼望的种子,唱歌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及英雄故事,下面由任英涛组讲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及故事我是她的弟弟 2、我们由五十六个民族,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56个兄弟姐妹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朝前走。下面请观赏曾佑赢组的诗朗诵。 3、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请吴凯琪组演唱民族团结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 4、接下来请观赏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小品,由侯松涛组的巴音达拉等同学为大家表演。 5、我们.是一个歌舞之乡,我们初一13班也有一群能歌善舞的小姑娘,瞧,他们来了:由瑞扎、戴静等为大家表演舞蹈。 6、快板 7、沟通争论 8、共享:由同学介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节日等。增进同学对各个民族的了解, 三、班主任小结: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关心,共同富强昌盛,让我们共同浇筑民族团结之花,唱出祖国的姹紫嫣红,舞出祖国的日渐富强,使各民族亲如一家,坚固树立多民族论,增加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5 班会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祖国的兴盛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相互敬重、公平相待、和谐相处。 3、情愿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生气。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敬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主持人宣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现在开头。 一、听民族音乐,观看各民族照片。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好(.) 2、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制造了祖国的绚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漂亮。 二、领悟道理 主持人:民族的团结和谐是祖国兴盛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2、主持人:在中国的革命战斗年月,民族团结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 (1)小组争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假如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敬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当进行下去。 3、主持人:在战斗年月,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在.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小结:在.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相互关心,共同促进,才能保证.主义建设的顺当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熟悉 1、主持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相互敬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同学回答) 主持人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进展,关心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2、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主持人:1.进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主题队会,你懂得了什么? 主持人:同学们,最终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2022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