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理综4月月考试题.doc
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4月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6页,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镜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 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2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3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一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第二组的结果表明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 若种群中黑鼠个体占25%,则黑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A B C D4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A若M代表基因多样性,a-d代表4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代表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4个种群中,a所处营养级最高C若M代表物种丰富度,a-d代表4种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到森林的顺序依次是acdb D若M代表种群密度,则a-d 4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5现有一种能生产甲硫氨酸的M菌,但产量很低,而且当培养液中甲硫氨酸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培养,甲硫氨酸含量会迅速下降。这是由于甲硫氨酸的积累反过来抑制了其合成。用紫外线照射可选育得到能抗甲硫氨酸抑制的高产新菌株。下列有关选育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新菌株的选育方法属于用物理因素诱导的诱变育种BM菌培养液中甲硫氨酸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又不断减少是反馈调节的结果C用紫外线照射M菌的同时,还应在其培养基中添加甲硫氨酸D该选育过程中采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6. 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 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S变化如图所示 (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箝ABA诱导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7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A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C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 D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 > Y 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CsOH >Ba(OH)29右图是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酚酞做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 mol·L-1C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当滴加NaOH溶液10.00 mL时,该混合液的pH= 1+lg310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 = Fe3+3H2OB硫酸铜溶液显酸性:Cu2+ + 2H2O = Cu(OH)2+ 2H+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NH4+OH- = NH3+H2O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5H2O2 = 2Mn2+5O2+8H2O11已知A 、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12常温下,0.1mol/L HX的pH=1,0.1 mol/LCH3COOH的pH=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X和CH3COOH均可抑制水的电离B将HCl与HX各0.1mol溶于水配成1L混合溶液,则溶液的c(H+)=0.2 mol/L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X与CH3COONa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c(H+)c(OH-)D向等浓度等体积的HX和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aOH溶液,欲使两者pH均等于7,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前者大于后者13某种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 +LixC6 = 6C + LiCoO2,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xC6发生氧化反应B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C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5、17、19、21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6、18、2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该列车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为( )A B C D15.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5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16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高度为340 km.。测控通信由两颗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天链一号”中继卫星、陆基测控站、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完成根据以上信息和你对航天相关知识的理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B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角速度D“神舟九号”从低轨道必须加速才能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17.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力面向上,在其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静止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下列电压表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表示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18.如图,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匀强电场平行于斜面向下,斜面是粗糙的。一带正电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经a点后到b点时速度减为零,接着又滑了下来,设物块带电量保持不变,则从a到b和从b回到a两过程相比较( )A.电场力做功相同 B.摩擦产生热量相同C.电势能变化量大小相同 D.动能变化量大小不相同19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该三角形平面与电场线平行,O为三条中线AE、BF、CD的交点。将一电荷量为20×10-8 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7J;将该点电荷从C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4.0×10-7 J,设C点电势为零。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或作图不能确定的是( )A匀强电场的方向BO点的电势C将该点电荷沿折线AOD由A点移到D点动能的变化量D过A点的等势线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椭圆大环,其长轴长BD=4L、短轴长AC=2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大环的中心0,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质点的小环,小环刚好套在大环上且与大环及弹簧绝缘,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O。已知小环在A、 B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则( )A.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B.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小环的电势能一直减小C.电场强度的大小D.小环在A点时受到大环对它的弹力大小21.如图,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部分粗糙,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高为h处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A.流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 B.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C.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mgh D.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30分)22.(7分)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夹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B.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打出的纸带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求滑块速度,当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滑块速度vA=_,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速度vB=_.已知重锤质量m,当地的重加速度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_(写出物理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合=_.测出滑块运动OA段、OB段、OC段、OD段、OE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A、WB、WC、WD、WE,以v2为纵轴,以W为横轴建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像,可知它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直线斜率为k,则滑块质量M=_.23.(7分)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 R1(6 V,2.5 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备有下列器材: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Ig = 3 mA,内阻 Rg= 10 );C电流表 A(00.6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020,5A);E滑动变阻器(0200,1A); F定值电阻 R0(阻值1990);G开关与导线若干;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在方框中设计出测量电子器件 R1 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 “ ”表示)。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写器材序号)将上述电子器件 R 1 和另一电子器件 R 2 接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 Ob、Oa 所示电源的电动势 E = 6.0 V,内阻忽略不计调节滑动变阻器 R3,使电阻 R1 和 R2 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 R 3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4(14分)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过一个游戏节目推矿泉水瓶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瓶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瓶向前滑动,若瓶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瓶最后不停在有效区域内或在滑行过程中倒下均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AC是长度为L1=5m的水平桌面,选手们可将瓶子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瓶,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为L2=1m,瓶子质量为m=0.5 kg,瓶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某选手作用在瓶子上的水平推力F=20N,瓶子沿AC做直线运动,(g取10m/s2)假设瓶子可视为质点,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问: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距离最小为多少?xOPyA25.(19分)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点沿y轴正方向以v0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从P点射出。(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A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恰从圆形区域的边界M点射出。已知OM与x轴的夹角为300,求粒子比荷q/m。(3)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A点射入,恰从圆形区域的边界N点射出(M和N是关于y轴的对称点),求粒子运动初速度的大小.26(共8分)X、Y、Z、Q、M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下表:X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Y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Z短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Q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氧化物的方法制备M海水中大量富集的元素之一,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1)X的气态氢化物的大量生产曾经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请写出该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2)已知37Rb和53I都位于第五周期,分别与Z和M同一主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原子半径: Rb>I BRbM中含有共价键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M>I DRb、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两两发生反应(3)化合物QX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抗熔融金属侵蚀的能力强,是熔铸纯铁、铝或铝合金理想的坩埚材料。有关化合物QX的制备及化学性质如下(所有热量数据均已折合为25、101.3 kPa条件下的数值) 可用Q和X的单质在800 1000制得,每生成1 mol QX,吸收a kJ的热量。 可用Q的氧化物、焦炭和X的单质在1600 1750生成QX,每生成1 mol QX,消耗18 g碳,吸收b kJ的热量。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在理论上Q的氧化物跟焦炭反应生成Q单质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_。(4)X、Y组成的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将标准状况下40 该无色气体与15 氧气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同时生成两种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16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的产气量。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NH4HCO3的作用是 。28.(20分 )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1)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常采用: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填序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若上述反应中产生0.1 mol Cl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2)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上图示意用石墨做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写出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 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_。(3)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 a mg/L,现用ClO2将CN-氧化,只生成两种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处理100 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ClO2 _ mol 。(4)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和n (NO)/n(CO)比例变化情况如下图。用 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生成无污染的物质。CH4与 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温 度2503003502.0410.270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H 0 (填“ ”、“=”或“”)。某温度下,将 2mol CO和 6mol H2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0min后 ,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此时的温度为 。请在下列坐标中的画出中求得温度下CO、 H2和 CH30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进行适当的标注。29(12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细胞释放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性腺激素)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1)GnRH由_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图中用R表示)结合后,会引起一系列反应,激活与LH合成、分泌有关的酶,引起 的增加。(2)与LH合成、分泌有关的酶的激活还依赖Ca2+浓度的增加。图中可以看出,细胞质中Ca2+的来源有_ _和 。说明无机盐具有 _ 的功能。(3)已知LH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 。(4)LH通过 _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经_ _运输到靶细胞。LH作用的靶细胞是 。若幼年GnRH的分泌增加,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但目前治疗此类性早熟的方法却是给患儿注射GnRH缓释剂(能在体内缓慢释放,使其浓度在用药间隔期内基本稳定)。其原理是GnRH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使 的分泌受抑制,最终使 水平显著下降。(5)用GnRH治疗性早熟会有可能引起儿童的生长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 _ 也会减少,因此治疗时还要同时注射此类激素。30(12分,第3, 4小问每空2分)下图为某家族患神经性耳聋和腓骨肌萎缩症(CMT)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IV-6为家族中最先发现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_绘制出遗传系谱图。(2)由图可知,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 。该家族中,只有IV-2、-4、IV-5患神经性耳聋,其原因是_ 。(3)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族CMT的遗传方式为伴X显性遗传(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III-4、III-5、-4的突变基因可能来自_ (父方或母方)。IV-5、IV-4的基因型分别为_ 和_(神经性耳聋用基因A-a表示)。(4)若IV-4与一位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婚配,出生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5) CMT患者主要表现为双足畸形,大腿下端肌肉明显萎缩,双下肢无力,下肢有痛感,但膝跳反射、踝反射消失,说明患者的_神经元发生了病变。31(7分,第2小问每空2分)人类的舌和软腭处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IOO个味细胞。每个味蕾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I)。 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表面受体识别 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 变(图2),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1)分析材料,味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成分为_,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_。(2)如图3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_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是_ (用图中编号和字母表示)。(3)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含量有关。32. (8分,每空1分)如图I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I中过程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_(用字母表示)。(2)图1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費流动分析得 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该食物链中,笫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4)下图表示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则甲的粪便属于_ (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用序号表示)。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保持不变,青蛙的/的值将_。(二)选考题:共44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4】(15分)(1)(6分)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相向传播,t=0时刻,这两列波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简谐横渡a(图中虚线所示)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b(图中实线所示)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已知位于x=45 m处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为05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速度为30 ms B波的频率为025 HZC质点P的振幅为04 cm D此时刻质点P向y轴正方向运动(2)(9分)如图所示,AOB为半圆形玻璃砖截面,玻璃的折射率为,现有一束平行光线以45°角入射到AB面上后,经折射从半圆面上的部分位置射出。试求半圆柱面能被照亮的部分与整个半圆柱面的面积之比。34【物理选修3-5】(15分)(1) (6分)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D射线甲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E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2)(9分)如右图所示,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壳固定在平板小车上,A、C等高。球壳与小车总质量为M,球壳内半径为R,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始时球壳最高点A靠在竖直墙上,现将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沿球壳内表面由A处自由释放,求小球沿ACB光滑球面上滑的最大高度.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4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前三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之称,E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M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N是非极性分子bM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cN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键 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3)E的一种氧化物Q,其晶胞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则Q的化学式为 ,该晶体中氧的配位数为 。(4)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BC离子,可在Q的催化下,先用NaClO将 BC氧化成BCD,再在酸性条件下BCD继续被NaClO氧化成C2和BD2。 A、B、C、D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与BCD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的化学式依次为 (各写1种)。 上述反应中后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在浓的E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ECl3·6H20的绿色晶体,该晶体中两舞更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36.【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甚础】(14分)氧氮杂是新药研制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具有抗惊厥、抗肿瘤、改善脑缺血等性质。下面是某研究小组提出的一种氧氮杂类化合物H的合成路线:(1)原料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的是 (写出其结构简式)。(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的反应类型是_。原料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4)原料B俗名“马莱酐”,它是马莱酸(顺丁烯二酸:)的酸酐,它可以经下列变化分别得到苹果酸()和聚合物Q:写出反应I和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5)符合下列条件的中间产物F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_(不考虑手性异构),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i) 能发生银镜反应;(ii) 分子中含有三取代的苯环结构,其中两个取代基是:COOCH3和,且二者处于对位。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图为通过花药培养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花药中的花粉 脱分化 分化诱导-生根移栽(1)代表 。代表 。(2)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了挑选到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 的花蕾。(3)除上述途径外,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造成两种途径的原因是 。(4)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 ,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的措施是 ,观察结果,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2)图中、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_ _、_ _。此外图示过程还应用了哪些生物工程技术?_ 、_ (至少答两种) 。(3)过程通常用去核卵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外,还因为_ _。(4)过程通常用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5)过程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_。(6)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物理参考答案14.C 15.D 16.CD 17.A 18.CD 19.C 20.BD 21.D22.VA= x1/2t 、VB=(x3- x1)/2t x, mgx. M=2/k.23.(9分)如右图所示(3分) D(3分) 4(3分)24.(1)要想获得游戏成功,瓶滑到C点速度正好为0,力作用时间最长,设最长作用时间为t1,有力作用时瓶的加速度为a1,t1时刻瓶的速度为v,力停止后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1分)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1分)减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1分) 位移关系满足: (2分)又: (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1分)(2) 要想游戏获得成功,瓶滑到B 点速度正好为零,力作用距离最小,设最小距离为d,则: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