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学问点总结5篇.docx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学问点总结5篇 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一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1 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殊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0°. 2、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tan 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0°,k=tan0°=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90°,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肯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肯定存在. 4、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斜率公式: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假如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假如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留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假如k1=k2,那么肯定有L1L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假如它们相互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假如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相互垂直,即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的斜率为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A,B不同时为0) 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 L1:3x+4y-2=0 L1:2x+y+2=0 解:解方程组 得x=-2,y=2 所以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M(-2,2) 3.3.2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2 假如直线a与平面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平行或异面。 若直线a与平面平行,那么在平面内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很多条;平行。 假如直线a与平面平行,经过直线a的平面与平面相交于直线b,那么直线a、b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平行;由于a,所以a与没有公共点,则a与b没有公共点,又a与b在同一平面内,所以a与b平行。 综上分析,在直线a与平面平行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假如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3 定义域 (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假如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属于集合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名称定义 函数中,应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在数学中是函数在定义域中应变量全部值的集合 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1)化归法;(2)图象法(数形结合);(3)函数单调性法;(4)配方法;(5)换元法;(6)反函数法(逆求法);(7)判别式法;(8)复合函数法;(9)三角代换法;(10)基本不等式法等 关于函数值域误区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是函数构造的三个基本“元件”。平常数学中,实行“定义域优先”的原则,无可置疑。然而事物均具有二重性,在强化定义域问题的同时,往往就减弱或谈化了,对值域问题的探究,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使同学对函数的把握时好时坏,事实上,定义域与值域二者的位置是相当的,绝不能厚此薄皮,何况它们二者随时处于相互转化之中(典型的例子是互为反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相互转化)。假如函数的值域是无限集的话,那么求函数值域不总是简单的,反靠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有时并不能奏效,还必需联系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来考虑函数的取值状况。才能获得正确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讲,求值域的问题有时比求定义域问题难,实践证明,假如加强了对值域求法的讨论和争论,有利于对定义域内函的理解,从而深化对函数本质的熟悉。 “范围”与“值域”相同吗? “范围”与“值域”是我们在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两个概念,很多同学经常将它们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域”是全部函数值的集合(即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是这个函数的取值),而“范围”则只是满意某个条件的一些值所在的集合(即集合中的元素不肯定都满意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值域”是一个“范围”,而“范围”却不肯定是“值域”。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4 1.高中数学函数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假如根据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函数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留意: 函数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函数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需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需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假如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函数. (6)指数为零底不行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明际问题有意义. u相同函数的推断方法: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定义域全都(两点必需同时具备) 2.高中数学函数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看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函数图象学问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函数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意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意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2)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高中数学函数区间的概念 (1)函数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函数,假如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意: (1)函数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的; (2)函数A中不同的元素,在函数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函数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A中都有原象。 6.高中数学函数之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状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假如y=f(u)(uM),u=g(x)(xA),则y=fg(x)=F(x)(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5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全部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状况,则必定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明显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假如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假如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假如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假如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精选学问点总结5篇